113年觀霧健行

桃園市長青樂齡「快樂旅行班」於828日戶外課程安排到觀霧,是這學期的第一次課程。距離我上次到觀霧已經有二十年了,當時是當日來回,就像是沾豆油一般,沒留下什麼印象。因此,對這次的行程我充滿期待,透過Line群組報名,我意外成為了第一位報名者。

行程規劃包括雲霧步道、山椒魚館,以及野馬瞰山步道。午餐自備,老師提醒要攜帶足夠的水、雨具、登山杖,穿著止滑鞋等裝備。由於路途遙遠,我們提前在早上7點從平鎮出發,經過長途跋涉,遊覽車到達竹東後,我們換乘了8人座的車輛,由於道路蜿蜒曲折,11點才抵達。

這次行程由於距離較遠,許多學員無法參加,最終由親友團補足人數,才得以順利成行。經過老師的導覽和帶領,使我對觀霧的山林、雲霧,以及稀有動植物有了更多認識。同時與同行友人彼此分享經驗,使整個旅途充滿了樂趣。

老師在車上行程介紹

1.今天先到野馬瞰山步道,再到遊客中心看山椒魚影片,最後走大鹿林道西線

2.野馬瞰山步道--全長1.8公里走環狀路線。

3.介紹聖稜線--位在在大壩尖山和雪山之間,是日本人命名

網路資料--聖稜線的命名源於1928年(昭和3年),即大霸尖山首登(昭和2年)後的一年。當時,台灣山岳會的總幹事沼井鐵太郎在其發表的「關於攀登大霸尖山之考察與實行」一文中描述了這段稜線,提到:「為了縱走這條岩稜,需要相當於首登大霸的準備。這神聖的稜線啊,誰能真正地完成這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戴上勝利的榮冠,述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

4.介紹大鹿林道--大鹿林道早期伐木道路,過去主要用於運輸觀霧及樂山地區所砍伐的木材,在1980年代末期林務局終止伐木事業後,現今大鹿林道已轉變為台灣北部重要的遊憩路線之一。大鹿林道,主線起點位於新竹縣五峰鄉土場。

5.大鹿林道東段,走19公里可到大霸尖山登山口

6.大鹿林道西段,落差不大,風景美。

7.有賞鳥步道、蜜月小徑、榛山步道、檜山巨木群步道。

8.玉山,又名新高山3956公尺。雪山又名次高山,樂山(雷達站)六0年代軍方所建土埸到觀霧,銜接大鹿林道,老師說一般登百岳都從此

進入。

9、新竹山區原住民以泰雅族賽夏族為主,全台有25族----------

提到一次國慶日的國慶大典中,主持人用這句話來幽默介紹台灣原住民各族名稱「邵太太打卡,阿薩布魯哥,被嚇得跑走啦」這16字的口訣,這16字分別代表台灣的16個原住民族群:「邵」族「太」魯閣族「泰」雅族「達」悟族 「卡」那卡那富族  「阿」美族  「撒」奇萊雅族   「布」農族   「魯」凱族「噶」瑪蘭族 「卑」南族   「賽」夏族   賽「德」克族  「排」灣族  「鄒」族 「拉」阿魯哇族曾引發了原住民的質疑與歧視爭議。----

10.觀霧為避暑勝地

11.換搭8人座車。

經過老師的介紹使我們對觀霧有了基本的認識

大型遊覽車停在竹東一處停場場後換乘八人小客車,同車的幾位都是熟識的好友,道路蜿蜒,搖晃厲害,有些難受,甚至有人暈車,途中有有三次休息,終於來到雪霸閒農場,經過一座溫室花園,才到達野馬瞰山步道入口。

10:55--12 :00野馬瞰山步道

步道入口處有一個三等三角點標高1923公尺,大家在三角點前留影。從一道鐵門進入,是為了防止其他動物進入。步道在茂密柳杉林間,筆直高挺,地面上佈滿樹根。步道全長1.8公里,每小段都有一個數字號碼行進方向指標,從140,走環狀路線。大家邊走邊聊。

113年觀霧健行

113年觀霧健行

      雪霸休閒農場遠眺山巒--天朗氣清

 

113年觀霧健行

113年觀霧健行

 

 

 

 

113年觀霧健行

113年觀霧健行

113年觀霧健行

 

12:30經過造林管制區

離開觀霧 休閒農場後,離開觀霧休閒農場後,我們需要趕在開放時間通過大鹿林道22至24公里之間的管制區域。這段路平日管制,每小時30分開放10分鐘通行。司機告訴我們,由於之前發生森林大火,當地正在進行造林,以達到種樹減碳的目的。他說這時天氣晴朗起,山景秀麗明亮,要我們把握機會趕快照相,等一下回程會因煙霧迷漫。

中午用餐在觀霧山莊

這裡在進行周邊工程地板維修工程,我們只能找到陰涼處用餐,我等數人到二樓陽台,彭兄分享服役期間擔任教育班長的經驗,約在民國六十三年期間,在苗栗斗煥坪訓練中心,擔任五期新兵訓練工作,曾有一新兵逃兵,他包計程車到頭份火車站將他找來,彭兄為人風趣幽默,我喜歡聽他分享豐富的人生經歷。

13:00-14:00走大鹿林道西線,路口有導覽圖及修築大鹿林道築路的艱辛。沿途都是挺拔參天的柳杉,密林的陰涼和平坦的路徑,應該讓這趟1小時的來回步道行程特別輕鬆愉快。繼續前行可到榛山步道。途中遇到遊覽車公司董事長蔡姓夫人,聊天中方知來自列嶼西方村人氏,一副精明幹練,令人印象深刻。她帶三個朋友加入,湊足整車人數。其中一位劉老師,是桃園太極拳龍岡組,有些面熟,一邊閒聊,一邊在林間慢行,感到快活。年輕的劉兄幫我們照相,留下一段回憶。

113年觀霧健行

 

113年觀霧健行

113年觀霧健行

大鹿林道是1964年為了方便運輸樂山東稜線,以及馬達拉溪流域附近的木材,從新竹縣五峰鄉的土場開關至觀霧地區的林道。四百餘位榮民組成工程隊,耗時兩年完成五十多公里的林道;由於工程在險峻的斷崖懸壁間開鑿道路,施工期間有三百餘位工人受傷,甚至有九人因此殉職;後人為此設立大鹿林道殉難榮民紀念碑,紀念先人的犧牲與貢獻。

 

113年觀霧健行

                                             一同步行在大鹿林道西線(左2蔡氏右三劉老師)

 

13:50抵達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山椒魚生態中心,

首先,我們參觀了遊客中心的周邊環境,老師介紹霧霧步道的位置,這條步道位於管理中心的右側,目前正在施工中,適合各年齡層的遊客。

113年觀霧健行

113年觀霧健行

113年觀霧健行

       雲霧步道在觀霧管理站的左後方處該步道在施工該行程取消

我們發現了兩種高山特殊植物:

1.    棣慕華鳳仙花

這種花全世界只有在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才看得到。它的棲地僅分布於雪霸國家公園觀霧遊憩區的鄰近區域,面積小於100平方公里,屬於小而狹隘分布的族群。

113年觀霧健行

2.    馬桑繡球

又名高山藤繡球、對月花、白馬桑、甜茶、涼皮樹、踏皮樹,屬於繡球花科繡球屬,是台灣特有種植物。

113年觀霧健行

三、參觀畫作:

遊客中心展示多幅作品及詩文創作,包括:

 畫作一:Touch Me Not / 徐緝昌

描繪棣慕華鳳仙花,這花如其名,看似嬌豔欲滴卻不忍碰觸,因為她的美麗和稀有只在雪霸國家公園的觀霧地區每年89月間可見。

113年觀霧健行

 畫作二:朝聖 / 楊瓊珠

描繪登山的意義,大霸山氣勢宏偉,雲霧繚繞於岩壁間,宛如仙境,讓人心靈滌淨。

113年觀霧健行

  畫作三:芬多精 / 徐緝昌

觀霧是雲霧和山椒魚的故鄉,也是芬多精的故鄉。漫步於觀霧的森林中,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聆聽鳥兒的歌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13年觀霧健行

四、14:30觀賞山椒魚影片:

是觀霧特有種,保育類,國家公園管理處積極維護,台灣山椒魚又名台灣小鯢、「鯢」出現在山海經古書中。雌山椒魚產下膠質囊,有4 到15 顆卵,這時雌山椒魚因為身體需休息,由雄山椒魚守護工作,相當感人。影片中有一段面對蛇攻擊時,山椒魚用偽裝方式逃過食的吞食,----。

山椒魚小時候以鰓呼吸,肺部發育完成後,鰓會消失,改用肺呼吸,就可離開水面生活。

 

113年觀霧健行

15:30 通過管制區後,我們開始下山,回到家時天色已晚。

 

認識同行:

林能巧女士:是鄒春蓮的朋友,她小時候住在瓊林,祖父時代自福建遷居金門,姑姑嫁到瓊林,姑婆是陳玉珍立委的祖母。家中有3個哥哥和3個弟弟,她是獨生女,身材高挑,儀態大方。三個哥哥住在小西門,她的父親我曾見過一次,當時在搭公車上,已高齡93歲。

劉鴻志:新學員,54年次,是騎單車的高手,我們曾多次見面。他佩戴著Apple Watch,介紹了其功能,能記錄登山行程和周邊山岳的高度。他還分享了帶麵包上山的經驗,由於山上的氣壓較低,包裝內的空氣會膨脹。

施兄:中大教授退休,新學員,途中分享禪修經驗。他說「行住坐臥都是禪」,並強調吃飯要細嚼慢嚥,讓胃分泌胃酸幫助消化,相當有道理。他分享了吃一枝玉米花了一小時的經驗,強調咀嚼時唾液中的澱粉酶可初步分解碳水化合物,細嚼慢嚥能增加唾液分泌,促進胃液和其他消化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吸收。

林金生兄:同搭一小巴士,分享了去大陸旅遊的經驗,提到山岳天氣的知識:海拔每上升100公尺,氣溫下降攝氏0.6度。他計算出觀霧的氣溫比平地低約11度。

蔡娘及年劉老師:在大鹿林道西線步行中認識遊覽車公司的董娘,她來自烈嶼西方,相當靈活且具有生意頭腦。此行她帶了三名親友團,其中一位劉老師來自龍岡國中,參加太極拳多年,有些面熟。劉老師說一則故事,她有有一位好友嫁給一個金門籍的先生,朋友的公公相當有趣,他做生意擁有很多的財產,生病來到振興醫院治療,感念醫生的照顧捐贈了三百萬元,相當大方慷慨,老先生他在大陸有房地產,他有一個媳婦從台灣到金門去照顧他 ,沒有上班,他非常感念這一個媳婦,給他一千萬元,數字驚人,她這個朋友的只給一百萬 ,她這個朋友毫無怨言,她認為一班金門人很有家族觀念。

這次觀霧健行雖然因路途遙遠,搭乘小巴士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駛,感覺相對比較辛苦,但觀霧茂密的柳杉林、崇峻的山嶺、清朗的天空、變化多端的雲霧和涼爽的風,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旅程中大家彼此交流互動,結識了新朋友,也重逢了舊友,這是一段難得的經驗,旅程中,發現了觀霧許多值得探索的步道,期望能親自開車再來一趟,好好感受觀霧的美景。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水龍吟 的頭像
    水龍吟

    水龍吟部落格

    水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