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南部三代親子行
8月4至7日跟小女婿一家人到台南旅行,路過嘉義,四天行程安排得相當緊湊又豐富,有博物館、有歷史古蹟、有廟宇、有自然生態,有體驗課程,真是收穫良,三代同遊,感謝女婿女兒的孝心,將旅遊見聞紀錄下來,留下一段回憶。
第一天8月4日
一 參觀嘉義城隍廟、東巿場
嘉義城隍廟廟改築碑記
嘉義即古諸羅距今弍百式拾四年乙未曾置縣縣有令以治明為人民圖安寧福利教之以孝弟忠信使率於善,力恐不贍爰本神道設教築廟於署左偏為城隍使司司斯任者必聰明正直足以賞善懲奸揚善激濁,所謂藉幽靈以補明旨至良意至美也,迨至七十七年前壬戊因地方擾攘託神庇鎮靖膺鍚綏靖侯爵香火從茲益盛改隸後官民仍崇奉弗替殿廡歷久剝蝕不堪………
( 正好遇到嘉義城隍廟宗教盛會相當熱鬧)
記者陳致愷/嘉義報導
一年一度的「城隍開恩 全嘉開普」中元普度,今(4)日(農曆7/1)下午在嘉義城隍廟廟埕,由嘉義市副市長林瑞彥代表市長黃敏惠開香普度,嘉義城隍廟每年農曆7月城隍中元祭典,除承襲百年傳統遵循古禮辦理,今年還推出6大主題、多項創意供品,包括「城隍傳藝」、「觀音普化」、「龍騰四海」、「鳳鳴朝陽」、「嬰緣祭會」及「鮪讚中元」等,驚人的視覺效果吸引眾人目光,紛紛搶著拍照留念。
林瑞彥表示,嘉義市城隍廟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每年農曆7月1日,都會舉辦一系列輪普儀式,包括起鼓、豎燈篙、放水燈、淨爐除穢以及開香普度等,這些完整的「中元祭典」普渡儀式,代表著嘉義地區寶貴的無形文化資產。特別感謝城隍廟賴董事長及所有董監事,讓慶典變得更加盛大熱鬧,重新找回多前難得一見的盛況,並將在地宗教祭典文化推向國際舞台。
東門市場在嘉義城隍廟旁邊,種類多,牛雜湯、筒仔米糕、排骨酥、楊桃冰、湯圓粉條冰甜米糕、羊肉湯、網絲肉捲、春捲……人多天氣太熱了,難以消受!
二參觀嘉義公園福康安紀念碑
福康安紀功碑,位於臺灣嘉義市東區嘉義公園,為紀念福康安在林爽文事件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解諸羅縣城之圍,於次年表揚的頌德碑,今列嘉義市文化資產。由來---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冬,福康安率軍從鹿港登陸,擊敗圍困諸羅城的林爽文軍。平定後,乾隆皇帝御文五篇發交臺灣建立十座碑,其中生祠碑是以滿、漢文字合璧,分刻一式二通。取自烈嶼的花崗石碑運來時,屬於諸羅縣福康安生祠的贔屭基座搬運意外落在台南鯤鯓湖。清朝官員臨時在臺灣以砂岩仿製一隻贔屭代替,作工較為粗糙。至於落海的贔屭則直到1911年由漁民撈獲,奉祀於南廠保安宮。
三 烏山頭風景區,八田與一紀念園區
什麼是水權?
嘉南大圳的建設也帶來了「水權」的概念。水資源為公共財,政府為有效管理並運用水資源,興建並維護水利設施,進而衍伸相關的規範準則加以限制水資源的取用。嘉南大圳興建之後,取用灌溉水源的農民必須繳交「水租」(正式名稱為「水利會費」)給管理單位-嘉南農田水利會(以下簡稱水利會)。1990年起,為了體恤農民,全台的水租一律由政府補助繳納。
大圳工程驚傳爆炸!
工安意外接連發生阻進度
烏山嶺蘊含豐富天然氣,在烏山嶺隧道於1922年開始興建後,因爆破山壁與挖掘隧道引爆天然氣的意外時有所聞,以同年12月爆炸為築圳期間最嚴重的工安意外,造成五十多人傷亡,隧道即停工至隔年才復工。此外,尚有許多意外使建設延宕,如1927年隧道砂石崩落壓死一名工人;
1928年,隧道西口爆破時,火藥引爆天然氣,造成兩名工人死傷;1929年,砂石從列車上掉落砸傷工人、排水工程有兩人溺死。築圳十年,因公殉職者共134人,罹難者以臺灣人為多數,可見大圳工程之危險性
日本地方媽媽搶米搶出了嘉南大圳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戰事帶動軍備需求,間接幫助日本工業化,經濟蓬勃發展但也帶來通貨膨脹,在工業化、農村人口流失的背景下,大戰末期俄國發生革命,日本決定向西伯利亞出兵擴大自身利益,糧商紛紛囤積糧食哄抬價格,導致日本國內糧價飆漲。日本家庭主婦們上街抗議米價過高,更引發了全國性的搶米暴動,史稱為「米騷動事件」(1918年)。日本政府從此事件中意識到確保穩定糧食來源的重要,進而採取了殖民地稻米增產措施,終於批准了「官佃溪埤圳計畫」,嘉南大圳獲准興建,由「公共埤圳嘉南大圳組合」(嘉南農田水利會前身)負責著手進行。
漫遊農田樂
嘉南平原是臺灣最大的平原,在嘉南大圳的灌溉下,從原本不易耕作的旱田成為如今農產豐收的大糧倉。平原上的作物,因為距離水源的遠近及土質而有所差異,例如官田、六甲一帶較靠近烏山頭水庫,土壤為不易透水的黏土,故多種植水稻與菱角;而距離水源較遠的麻豆、善化及學甲等區,為水分易流失的沙質士,故多種植柚子、地瓜及小蕃茄等無需過多水分的作物;靠近沿海地帶的七股地區土壤鹽分含量高,因此多為魚塭及鹽田。
此區透過情境佈置呈現嘉南平原田野風光,藉由地面平臺與懸掛之作牣箱籃,看見「水頭」與「水尾」作物差異所構築出的嘉南風光。
等雨、等水、等收成,佛系耕種看天田
一百年前,嘉南平原並不如現在的富饒,環境因素成為平原極大的考驗。夏天和秋天是梅雨以及颱風來襲的時節,常因降雨過多而產生水患;入秋後至隔年春季卻又因為降雨過少而造成乾旱。降雨季節分布不均以及無良好的水利設施調解水量,使得土地上的農民如佛系耕種般等著天公伯發號施令,才能夠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水源灌溉田地,因此被稱為所謂的看天田。
四 南科讚美飯店,焢窯體驗活動
五 慶安宮,沈光文紀念館。
第二天8月5日
一 晨間單車騎行,到善化牛莊、東勢寮欣賞鄉村美景。
老農和年輕人的對話
今早騎單車途中,遇到一位84歲的老農和一位年輕人,年輕人正在使用無人機灑農藥。老農說:「這片地有九分,約莫三十分鐘才能噴灑完畢。噴灑後,稻田的泥土會變得比較硬,遇到下雨,土壤就比較容易乾,因為硬的土不容易吸水。如果土鬆軟,則會吸水,因此需要灑農藥。一分地的費用大概在二百元到三百元之間。」老農補充道:「種稻後,至少需要施肥或噴灑農藥三次。」
年輕人說,他來自桃園大溪鎮,現居台南,今年26歲。他說:「我高中讀的是新興高中的飛機修護科,大學時在屏東科技大學攻讀機械工程,退伍後便在台南工作。」他還提到:「我投資無人機和汽車大約花了一百萬元。」
年輕人便繼續說道:「我父親住在湖口,祖父是関西人。」老農提到自己擁有三、四甲稻田,並住在善化東勢寮。
老農分享了他的經驗,而年輕人則展示了現代技術的應用,顯示出傳統農業與現代科技的結合。
二 參觀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濱野彌四郎
Hamano Yashiro
1869-1932
日本千葉縣人,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土木科,為巴爾頓的學生,1896年以助手身分同行來臺擔任士木部技師。在臺23年間,總計完成基隆、臺北、臺中、臺南等臺港主要都市的水道計劃、建設。
威廉•巴爾蝢
William Kinnimond Burton
1856-1899
生於英國蘇格蘭愛丁堡,從事水利與土木工程建設。1887年至日本擔任衛生局的顧問技師,並在帝大講學。1896年來臺擔任衛生工程顧問技師,在臺灣各地從事衛生調查及水道(自來水)建設之調查工作,惜因病於1899年逝世
八田與一
1886-1942
日本石川縣人,在日治時期參與臺灣水利工程建設。1914年擔任總督府土木局土不課衛生股技師,成為濱野彌四郎的下屬,參與過臺南水道計劃及嘉義、高雄等地上下水道工程,並提出興建曾文水庫的構想。
三 參觀沈光文紀念碑
沈光文的傳略:
「沈光文,字文開,號斯庵,浙江鄞縣人,少以明經貢太學。乙酉,豫於畫江之師,授太學博士。丙戌,浮江至長垣,再豫琅江諸軍事,晉工部郎。戊子,閩師潰,扈從不及,粵中方舉事,乃走肇慶,累遷太樸寺卿,辛卯,至潮陽航海至金門,閩省李率泰聞其名,密使以書幣招之,公焚書返幣以拒。
時粵事不可支,乃留閩,因思卜居泉州海口,舟過圍頭洋,忽遭颶至台灣。時台地為荷蘭所據。公受一廛以居,極旅人之困。辛丑,延平克台灣,知公在,大喜,以客禮見,令麾下致餼,以田宅贍之。
翌年,王薨。子經嗣。頗改父之臣與政。公以賦寓諷之,幾罹不測。乃變服為僧,結茅羅漢門山中目加溜灣。番社也。公以期間教授生徒,不足則濟以醫。
癸亥,清人得台灣。諸遺臣皆物故。公亦老矣。閩省 姚啟聖招之,辭。又詒書問訊曰:「管寧無恙。」亟欲遣送歸鄞,會啟聖卒,不果。諸羅知縣李麟光,賢者也。為之繼粟肉。
旬日一侯門下,時遺老漸集,乃與宛凌韓文琦、閩中趙行可等治詩社,所稱福台新詠者也。尋卒諸羅。葬善化興東堡。
公居台灣三十餘年,自荷蘭以至鄭氏盛衰,皆目擊其事,前此遺老著述,多佚兵燹,稚公獨保天年,以斯傳也,海東文獻,遂推初祖。
台南縣政府謹誌
中華民國六十七年九月
沈光文紀念碑,碑的牌樓是紅色屋頂,下面有「沈光文紀念碑」,字的下面,寫著:「山高水長」四字。
在兩傍的直柱上寫著兩副對聯:
1.遇晴聽月為孤貞寄籬共仰清風亮節, 浮海乘桴成文教初祖常瞻潛德幽光。
-67年縣長李雅樵
2.為明朝存正朔台灣文獻推初祖, 以漢學授先民華夏精神奠始基。
---67年省主席徐林洋港
四再訪慶安宮及沈光文紀念館
備註二
沈光文東吟社序
備註一 臺灣賦
慶安宮山門對聯
千秋崇祀典旨在承先啓後瞻依雲谷慓家風
百世仰儒宗道求窮理致知闡述考亭開學派
朱匯森
荷蘭古井
善化鎮舊稱「灣裡街」,原為西拉雅平埔族,加溜灣之「大武壟社」所在。據傳於西元一六三六年(明崇禎九年)荷蘭據台期間,但此開設「荷語習所」(一說為天天主教堂),以傳授荷語,⋯並在此鑿井飲用,為本古井可徵之源,後因明儒沈光文於近側講學而文風鼎盛。清初於此建文昌閣,並祀文昌帝君。
清同治元年,大地震,文昌祠倾圮,古井沈埋,鄉人乃改為媽祖廟,為南部聞名的「灣裡街天天上聖母廟],即今日之慶安宮,⋯⋯⋯
五 龍亨遊船(七股瀉湖、網寮沙洲)
網仔寮步道
網寮穿越木麻黃林間,是一望無際的臺灣海峽,強勁海風捲起朵朵浪花。「網仔寮汕」-這遺世獨立的濱外沙洲•擋住外海風浪,形成平靜的七股潟湖,造就一處物種生長的良好環境,漁民在此養蚵、捕魚,展現獨特的產業文化景觀。
移動的國土洲潟海岸
七股潟湖是台江國家公園的重要濕地,裡面的鹽度、溫度、風浪都相對外海穩定,並蘊藏相當多魚、蝦、蟹、貝類等生態資源,且兼具滯洪池功能,而網仔寮汕正是守護這個臺灣最大潟湖的主要沙洲,但因環境變遷,沙洲面積逐漸縮小。根據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長期監測發現,沙洲上有防風林的地方相對穩定,因此結合民間企業資源,透過慈心基金會種樹團隊,於沙洲尚無防風林的地區進行造林、現有防風林老化破空之處補植更新、及紅樹林增植,擴大沙洲造林面積,進而鞏固沙洲穩定,減緩潟湖淤沙陸化情形。
與地方共生以海岸造林鞏固沙洲
七股潟湖是台江國家公園的重要濕地,裡面的鹽度、溫度、風浪都相對外海穩定,並蘊藏相當多魚、蝦、蟹、貝類等生態資源,且兼具滯洪池功能,而網仔寮汕正是守護這個臺灣最大潟湖的主要沙洲,但因環境變遷,沙洲面積逐漸縮小。根據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長期監測發現,沙洲上有防風林的地方相對穩定,因此結合民間企業資源,透過慈心基金會種樹團隊,於沙洲尚無防風林的地區進行造林、現有防風林老化破空之處補植更新、及紅樹林增植,擴大沙洲造林面積,進而鞏固沙洲穩定,減緩潟湖淤沙陸化情形。
網仔寮汕
網寮穿越木麻黃林間,是一望無際的臺灣海峽,強勁海風捲起朵朵浪花。「網仔寮汕」-這遺世獨立的濱外沙洲•擋住外海風浪,形成平靜的七股潟湖,造就一處物種生長的良好環境,漁民在此養蚵、捕魚,展現獨特的產業文化景觀。
五 黑琵食堂
黑面琵鷺
恰稱飯匙鳥、黑面勺嘴,台灣賞鳥人士稱為「黑琵」,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此得名。
琵鷺亞科的鳥類全世界共六種,其中以黑面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六種琵當
中唯有黑面琵鷺屬瀕危物種),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黑面琵鷺只活躍於
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在台灣,黑琵主要分布於士股潟湖、魚塭區、曾文溪口海埔地。每年10月至翌年4、5月,季節性候鳥黑面琵鷺便會從北方飛到臺南市七股區附近避寒過冬。近年來七股度冬的黑面琵鷺已經超過千隻。2024年1月20日至21日,全球普查黑面琵鷺總數為6988隻,臺南市就占2088隻,是全世界黑琵最重要的度冬地之一。
青鯤鯓扇形鹽田
原稱「七股一工區」,是台灣製鹽總廠在戰後唯一填平內海和沙洲開闢而成。為不影響當地居民出海捕魚,開闢北航道及西南航道方便漁民進出,才形成以鹽工宿舍為核心,由給水溝、排水溝、給鹵溝及產業道路向外延伸組成的扇形鹽田。
因航道影響,正好把扇形鹽田圍成孤島,這裡所生產的鹽無法由鐵路運輸,需搭建橋梁,由於橋洞要有足夠空間讓漁船進出,因此設計成圓拱形,遠看就像駝背者彎曲的背脊,居民習慣稱為「穩痀橋」,取名以鹽業興旺為旨,分別為鹽興及鹽豐橋。
一九八五年七月,青鯤鹽田重新改造為機械鹽灘的蒸發區與結晶區。因鹽工凋零及生產成本等因素,二〇〇二年五月,關建僅廿五年的青鯤鯨扇形鹽田,隨政策全面廢曬而關閉,成為台灣300多年曬鹽史上壽命最短的鹽田。
六 國盛燈塔極西點賞夕陽
根據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介紹
立於沙洲之上,國境極西的燈塔----
民國46年(西元1957年)興建的國聖港燈塔,位於臺南市七股區國聖港,也是台灣極西的燈塔,為一方錐形鋼架結構,塔身顏色為黑白相間。原國聖港燈塔啟用發光後,因受颱風襲擊及海潮侵蝕,沙洲盡失,整個燈塔陷入汪洋大海之中,民國58年遭受「衛歐拉」颱風摧襲,塔身倒塌,無法使用;民國59年6月移至附近頂頭額汕另建新塔,代替舊塔發光。
臺灣本島4個極點位置的燈塔,其中有2個在國家公園內
1.極東‐三貂角燈塔,1935年日本人建造完成,在2次大戰中毀損,並在1946年重新修復,塔高16.5公尺
2.極北‐富貴角燈塔,1897年完成建造,1962年改為八角形混凝土塔身
3.極南‐鵝鑾鼻燈塔,1881年興建完成,塔身為白色圓塔,在墾丁國家公園境內
4.極西-國聖燈塔,因先前構件被颱風吹毀,在1970年在頂頭額汕重新建造,塔高32.7公尺
相對其他3座燈塔,國聖燈塔是非常簡易鐵構燈塔,但是周邊景觀卻是最為自然的風景,向北有沙洲綿延,夏冬風吹不同,使得堆沙紋理大不同,像極浩瀚荒漠煞是美麗;南面則維持荒野濕地與魚塭,紅樹林與木麻黃倒影水面,與蔚藍的天相輝映,很是美麗。
在國聖燈塔附近的頂頭額汕,因常年海風吹襲,廣袤無垠的沙丘上生長著許多相當耐鹽的植物,有長得像牽牛花的馬鞍藤、果實成熟後會隨風飄動的濱刺麥、開著紫花的海浦姜,也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海茄苳與欖李,以及許許多多、讓人無法一眼分辨出來的禾本科植物,如孟仁草、牛筋草、雙花草、白茅、蘆葦等,生意盎然。
第三天8月6日
一 參觀善糖文化園區,體驗曲水流觴
(1904年創辦的善化糖廠,舊名為「臺南製糖株式會社」、「灣裡製糖所」,1961年更名為善化糖廠!日治時代全臺共有41間製糖廠,1980年代製糖產業沒落後,現僅存善化與虎尾兩座糖廠仍在生產。
※每年12月到3月為製糖期。廠區有善糖文物館、親水公園、百年大樟樹、冰品部、深緣及水文化園區(深緣烘焙、及水火鍋、茶研悅舍複合餐廳、光文會館、南亭曲水流觴)。)
參加10:00場次的曲水流觴----古人文人雅士的活動
每一年一位書法家臨摹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糖廍與胡麻
我們以善化「舊式糖廍」與「曬胡麻」設計造型,用竹子搭起臺灣早期的製糖風景及芝麻收成時的田野風光,通過竹架感懷早期人們辛勞的身影。
糖廍---
又稱為蔗廊,是臺灣早期榨蔗汁造糖的棚屋,而後慢慢被日本的新式糖廠與機械化設備取代。
胡麻---
黑芝麻臺語叫做「黑(烏)麻」•黑與胡讀音相近•因此稱「黑芝麻」為「胡麻」•臺南黑芝麻田約有1,000餘公頃,占全臺產量的三分之二,尤以善化為大宗,在田間會將黑芝麻收割綑綁並一櫃一櫃的豎起蒸曬,經歷兩周曬乾之後,就能將有臺南黑金之稱的黑芝麻打落,再製成烤麻及麻油
二 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沉浸式互動劇場)
拉雅期
Siraya Phase
距今350到150年前(B.P)
南科地區於西拉雅族新港、目加溜灣以及蕭壠三社之間,為原住民傳統活動領域,荷據
時期稱為加弄農地,並曾將此區租予漢人耕作,以抽取稅收。因此南科地區可謂臺灣原
、漢、荷族群交會之處。當時原住民一方面仍使用傳統器物•如將鹿角分叉段打磨並於長端穿孔穿孔鹿角器即為本期代表性物件;但此時也大量使用外來的物品,如硬陶、瓷
器等。鐵數量大增,主要為有刃器。另見玻璃、貝殼、瑪瑙等飾品。遺址中出士的陶質
煙斗則代菸草可能已傳入本地。
近代漢人文化
Recent Han People
300年前至今(8.P)
1661年鄭成功率軍來台後採屯田制,南科一帶為軍屯地區,鄰近地名多身軍隊編制有關。園區中的木柵遺址為台江沿岸重要港口,位於府城至諸羅縣城的官道及目加溜灣社與壠社間古道的交會處,經台江內海航運運輸貨物在此轉陸路。康熙60年朱一貴事件時,清軍將領藍廷珍則在此阻擊朱一貴的軍隊。
此時期文化內涵迴異於史前時代。遺址出土稻米多為長尖狀之占米,另常見糖漏、漏罐以及連灶等製糖相關遺留,顯示甘蔗為主要經濟作物。生活用具包括各式硬降及瓷質容器、茶具等,金屬器數量豐富。基葬多遠離村落並以三合土製作槨室,其內置放不悺,周圍則填塞白灰•南科園區道爺遠址即見有大型磚砌墓塋。另有磚砌水井等。
三 阿蓮牛肉湯
四捷絲旅虎山館
五四安境南廠代天府保安宮(贔屭)
四安境南廠保安宮
石龜傳奇
本宮所供奉之石龜,係林爽文之變,台南府衙文武協力肅靖有功,
清乾隆皇帝為紀念乃欽賜石龜十隻 連石碑為記,由大船運至台南府安平港內鯤態湖,搬運小船之時一隻落水,打撈不著,
將九戛連石碑安置在大南門城邊,而後搬還安置在赤崁樓前,落水之石龜重量約萬斤,沉在數丈深之湖底,奇蹟是湖水滿潮或退潮,丈餘之差,石龜頭依然浮出水面向子午獲得日月精華之精英,西元一九一一年 月十四日
本宮所供奉之吳府千歲帶乩率眾至湖邊,搬遷運來本廟供奉。石龜獲得白蓮聖母附身。
神靈顯赫,神通廣大,護國佑民,龜之靈水治惡疾,有求必應善男信女得恩惠旨不計其數,香火盛,流傳石龜已有兩百三十餘年事跡。
白蓮聖母治革
在乾隆五十三年(西元 七 年)林爽文叛亂之際,福康安領導官兵平定,乾隆皇帝為了表彰福康安平定之功,特別下令打造十座石龜碑,•
石龜碑以十塊紀功御碑與十座品屭為底台而合成。
但在搬運至今日的保安路附近港道卸載時,一座贔愿不慎落水,打捞不著。
其餘九隻則置於今天南門路附近的福康安生祠內,臺灣光復後搬遷到赤崁樓安置。
落水之品屭重量約萬斤,
但奇蹟的是不管湖水滿潮或退潮,丈餘之差,品原頭依然浮出水面向子午獲得日月精華之精英。
贔愿落水之處逐漸變成海埔新生地,到了西元1911年(民國元年),在本宮吳府千歲的指示下,
乩子率領信眾至湖邊,將贔愿搬遷運來本宫供奉。
贔愿來到保安宫後,神威顯赫,男女老少凡有疑難雜症,飲其靈水者即獲安祥。
早期信徒供奉贔屭時稱其名為石龜聖母因其名不雅
南廠保安宫李府千歲降旨更名
是南廠保安宮白蓮聖母聖誕日,
從此之後以「白蓮聖母」稱呼,共享人間香火。
農曆正月初三日
據傳聖母之水可治百病尤以治療眼埃最為有效。
六 府城食府(擔仔麵豆花)
府城食府以台南小吃---米其林餐廳,及地方特色料理為主,整體裝潢呈現中國風,陳設古色古香,相當豪華氣派,桌與桌的距離夠寬,用餐環境相當舒適。
我們點了擔仔麵豆花松坂肉蚵仔美食等美食
七參觀赤崁樓
19:30參觀赤崁樓夜景--整修中屋內空無一物
讀其簡介知其沿革
赤崁樓簡介
赤崁樓乃普魯民遮城舊址,城爲荷蘭人於明永曆七年《西元一六五三年)就赤嵌地方所建,國人因以地名城焉。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鄭成功光復台灣,先克此城,闢為公廨。後得台灣城(即今之安平古堡)改赤嵌城爲承天府署,永曆十八年(西元一六六四年)府裁,橙充火藥軍械庫。
清乾隆十五年(西元一七五〇年)台灣縣知縣魯鼎梅將此樓開放,歲時灑掃,俾供攬勝。城瀕滄海,景色妍麗,夕陽西照,登臨眺遠,波光輝映,雲影徘徊,不覺心曠神怡也,以故赤嵌夕照舊列為台陽八景之一。
至嘉慶士年(西元一八〇五年)樓渐傾圮。知縣潘慶辰(光緒四年七年任)沈受謙(光绪十年
緒十年—十三年任)先後就該城遺壘創建海神廟、文昌閣、五子祠又蓬壺書院!而五子祠及蓬壺書院圮廢已久,惟餘兩棲翼然,今考據重修,
恢擴軒敞,先贤名蹟,本地風光,允爲古都之鉅觀云。
台南市政府 撰文
八參觀林百貨
林百貨,俗稱五層樓仔,是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的百貨公司,於1932年12月5日開幕,坐落於日治時期的臺南市末廣町2丁目,為臺灣第二間、以及南臺灣第一間百貨公司,也是臺灣唯一設有神社的百貨公司。開幕日僅比當時臺北市榮町的菊元百貨晚兩天,兩者亦並列為臺灣日治時期南北兩大百貨。
林百貨頂樓的神社在1932年開幕時並沒有設置,該神社「未廣“社」為侍奉會社主護神的神社,完成於開幕之後半年,1933年5月12日落成舉辦「披露宴」,非百貨店對外開放區域,為台灣僅存的店舖建築內的空中神社。
林百貨必看景點--二次大戰的痕跡
太平洋戰爭時台灣遭受到美軍空襲,1945年3月1日當時盟軍對台南進行史上最猛烈的空襲,在本町(民權路)及末廣町(中正路)一帶進行了一連串的大轟炸,林百貨屋頂及部份樓板被炸毀,鄰近的台南州廳等政府機構更是嚴重。林百貨建築立面(修復時已填補)及頂樓留有轟炸及掃射的痕跡。
九清吉水果。
第四天8/月7日
一 欣賞二寮日出
地理位置
左鎮區位於臺南市案南方,東臨南化區、北接玉井盈和山上區、南與龍崎區毗勢、西為新化區。本區大多為山地地形,雖地勢不高但高低超伏明顯,與有各式各樣地形隊貌,如:半面山、曲流、深谷和斷蓬⋯等,因而有「地無三里平』
~稱號。
「二寮觀日亭」位於本區東南隅,為絕佳之觀日攝影景點。於此亭可觀雲海狀閱之美、攪餘霞柔媚之姿,登臨箋景、乘風快意、好不逍遙。並隨「潑墨二寮」勝名廣為人知,登亭賞景人潮可說絡繹不絕。
單面山景觀
「單面山」是指一邊陡峭而另一邊緩斜的山,其成因為原本傾斜排列的岩層,上層岩石較為堅硬,下層則較為鬆軟,致使岩層受到不同程度之侵蝕,形成特之地理景觀。
此外,單面山尚有另一耐人尋味的景色,山的一面是荒涼不毛,放眼看去盡是冷冷光禿之景,毫無生氣;但另一面,卻長有許多植株,生氣蓬勃,可謂是「一座山,兩面景」。
二寮日出雲海
觀日出之最佳月份約在5月至9月間,尤其在西北雨過後的隔日,晴朗的清晨常會出現令人為之讚嘆的大景。此時水氣豐厚,形成壯觀之雲海與雲瀑,猶如潑墨山水畫般,因而有「潑墨二寮」之美譽。
日出時分,光芒四射,萬丈光束穿透雲霧與竹林間,煞時彷如置身人間仙境,此等美景,怎能錯過?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二彰化蚵丫仁肉臊飯
三參觀彰化縣美術館
備註一
臺灣賦
臺灣遐島,赤嵌孤城;門名鹿耳,鎮號安平。 未入九州分野,星應牛女同躔 ; 不載中國輿圖 ,地與琉球接境。
自有天地,生此人民;粵若洪荒,擴斯世界。長亙兩粵之前,屹立七閩之外;
東南則日本之舟 古 舶常通,西北則會稽之關梁可數。海壇、滃水北向之方隅,南澳、銅山西流之門戶。
邇連呂宋,遙望暹羅;爰有紅毛,覬覦斯土,乃分族類,盤據為巢。扼要則雄建雙臺,禦侮則高陳百砲。
問渠出處,屬咬溜吧之分枝;溯彼源流,實荷蘭國之故種。
既謀作窟,復搆經商;土番懵懂,役使由人;通事夸怓,奸回憑己。
編氓僑寓,初來不滿千家;賈客私行,後至緣貪百貨。俯嗟異域,聲教難通;曠覽殊方,性情各別。
天念民瘼,淪為溟海;地隨氣轉,假手延平。此固天時之將漸移而善也,乃俾 鄭氏之先 為開其端耳。
永曆己亥之歲,廷平揚帆出海,撥棹橫江;戈撝於鐵甕之南,艗係於金陵之北。童叟望雲來霓,開天見日;
婦女簞食壺漿,鏤骨銘肌。惟因人皆濟美,遂用汝作楫舟;東吳士盡英髦,於是爭先倳刃。
瓜鎮沒水海師,江龍斬斷;義軍登城樹幟,虜醜全輸。京口喋血填濠,守將扶明反正;
鄭延平六月興師,十年養銳;張侍郎四方傳檄,七郡來歸。
逼金陵城而為營,因嶽廟山而樹柵。滿奴望風披靡,胡廷舉朝震駭。死於山者,山變其色;沉於水者,水斷其流。
當是時,斷瓜洲則山東之師不下,據北固則兩浙之勢不通;延平若聽甘輝之言,南都不待回師再定。
奈何大勢已去,望海興悲;壯志未成,待機而動。金門寸土,不足養兵;廈島丸城,奚堪生聚?
永曆十五年辛丑四月朔,鄭延平奮命臺灣,民番慴伏;荷蘭人終棄鯤身,上下悚惶。
雕題黑齒之人, 跳梁 豈敢;鐻耳文身之輩,蠢動無聞。嶺後嶺前,閭閻接地;舊渡新渡,舸艦聯雲。
彼海澨之風雖殊,而性善之理則一。承天為舊設之府,東寧乃新建之名。
由是首崇文廟,次葺祠宮;歲修禋祀,時奉壇壝。 因暫從乎其鄉,且適合乎其野。
種竹以為牆,葺芧以為屋;漁樵樂業,耕稼乘時。
駕津梁於二贊之間,溪深緩涉;屯竹木於大月之港,路仄安行。鯽魚潭可饒千金之利,打鼓澳能生三倍之財。
曝海水以為鹽,爇山林以為炭。觀音山疑是落伽分派,雙塹竹想從淇澳移來,北線尾夜靜潮平,月沈水鏡;
下港岡春明谷秀,樹綴紅粧。
中樓仔環鬒輕煙,桶盤棧低縈淺霧。諸羅山臺北崇關,似經巨靈之手,直劈半邊;
鹿耳門海中要地,如戴高士之巾,微有折角。鳳山蔥鬱層巒,疑丹鳳之形;猴悶岑 疊嶂,穿獮猴之穴。
大岡小岡,嶢屼崔嵬,半崩半屏,嵾嵯嵒咢。七鯤身結萬山之脈,三芧港匯湍水之宗。
洋則分大鄉小鄉,岡則有上港中港。月月眉池既標美號,鳳尾橋更著嘉名;
赤山仔色燦丹霞,烏樹林茂搖青浦。大橋居首而近郭,竹滬處遠而在南。
東番社山藏金礦,下淡水地產硫黃。陰峰突聳雲霄,盛夏寒留積雪;陽谷雿含煜熠,三冬煖若長春。
至於山培樑棟之材,谿馥芝蘭之秀;楩楠可以支廈, 棠足以成舟。薪蒸滿谷,松藤在林;榕陰蔽日,芷馥盈汀。
梓栗之樹更多,橋柚之園甚廣。西瓜蒔於圃者如斗, 甘蔗毓於坡者如菘。 瓠 彷彿懸瓻;薏苡依稀編琲。
檨瞫異味,椰瀝奇槳;龍眼較庾嶺尤佳,荔枝比清漳不足。桄榔孤樹,蓽茇叢株;檳榔木直幹參天,篔簹竹到根生刺。
夭桃四時皆灼,芳梅五臘咸香。沼浮荷而經年艷艷,菊繞徑而累月芬芬。茉莉編籬,芙蓉插障;來麰早熟,番薯遲收。
黍栽陽陸,稷植雲疇;荳分夏白秋白,穀區埔黏快黏。蹲鴟掘以療饑,黃梨熟以解渴。 菜種不一,藥類還多。
獸則麋鹿成群,而虎狼絕跡;禽則鷹烏逐隊,而鴻雁靡翔。龍潛邃壑,龜息深潭。
大滬之鰷鱨鰋鯉,昕夕烹鮮,小塭之蛤蚌蟶蟳,富貧恆饌。海上之鱗,未能枚舉;潮中之介,不易名稱。
網捕土鮀,鉤引海翁。淮南之鬥虎,難以貌求,溫嶠之燃犀,猶為日見。珊瑚玳瑁,購之雖易,而取之亦難。
貝錦珠璣,小者恆多,而大者實少。
及言乎其俗也,濱海之家,大約捕魚;依山之族,惟知逐鹿。伏臘歲時,徒矜末節;冠婚喪祭,爭好虛文。
病則求神而勿藥,巫覡如狂;貧則為盜而忘身,豺狼肆毒。孌童若女,傳粉塗朱,少婦常耕,蓬頭跣足。
及言其性也,慈祥愷悌,先天似未生來;禮讓謙恭,後進何知力學。有勢而父子方親,多財而兄弟乃熟。
情雖未善,人孰無良?考乎其尚也,
鬥雞走狗,撾鼓吹簫,俳優調長夜之聲,琵琶譜娛心之曲。綺襦紈胯,炫五彩之衣裳,公孫蹙頞;顛覆荒湛,
造中山之麴蘗,高允攢眉;習尚雖殊,風教可一。
考乎其候也,一天澄澈,四季清和;暑無揮汗之淋漓,寒無裂膚之凜冽。入夏定霑霪雨,經秋始靆浮雲。
山氣燠而難蠶,海風飄而罕鵲。若地則無時而不動,若山則無日而不青。氣候不齊,疫癘常作。
是則臺灣一島言其概見如此。
壬寅年成功物故,鄭錦僭王,附會者言多諂媚,逢迎者事盡更張。般樂之事日萌,奢侈之情無饜,橫征浪費,
割肉醫瘡,峻法嚴刑,壅川弭謗。主計者所用非所養矣,所養非所用矣。世風日下,人事潛移。
苟革面於天朝,傾心正化,豈非蠻荒膏壤;詎禍胎無俊志,戾氣嘗橫,恃此黑子彈丸。 天理昧而不知,人事違而強作 。
唐韓愈之治潮陽,愚頑講學,漢文翁之守巴蜀,巷里興歌。
從此闡明文教,媲美名區,煢煢異地之離人,言歸桑梓,蚩蚩東胡之醜類,悉奉典章。
豈非地轉而將善也?一統之洪圖,故得天露而效順也。
民實皇明之赤子,白叟黃童,永欣舜日,男耕女織,終慶堯年。
備註二
沈光文東吟社序
昔孟嘉落帽龍山,因作解嘲;文詞超卓,四座歎服!恨今世不見此 文,蘇長公戲為補之,嘲答並臻(ㄓㄣ)絕妙。
若夫金谷一序,人亦惜其不傳;至明時,楊升菴(ㄢ)云:『得宋人舊石 刻,有金谷序在焉,實為蘭亭之所祖』,錄以示人,刊於集內。雖莫 辨真贋,而文亦典雅古茂;乃知古人當勝會雅集,必著之詞章,以垂 不朽。誌其地,記其人,錄其詩文,載其年月,不使埋沒當時,失傳 後世。
王右軍之茂林修竹,石季倫之流水長堤,良有以也!而春夜宴桃李園 序,尤盛稱於千古!
閩之海外有臺灣,即名山藏中輿地圖之東港也。自開關來,不通中 國。初為顏思齊問津,繼為荷蘭人竊據。歲在辛丑,鄭延平視同田 島,志效扶餘。傳嗣及孫,歸于聖代,入版圖而輸賦稅。向所云八閩 者,今九閩矣。
名公奉命來蒞止者多;內地高賢亦渡海來觀異境。余自壬寅,將應李 部臺之召,舟至圍頭洋,遇颶飄流至斯,海山阻隔,盧長為異域之 人,今二十有四年矣。雖流覽怡情,詠歌寄意,而同志乏儔,才人罕 遇,徒寂處於荒埜窮鄉之中,混跡於雕題黑齒之社。
何期癸甲之年,頓通聲氣。至止者人畫蕭騷,落紙者文皆佳妙。使余 四十餘年拂抑未舒之氣,鬱結欲發之胸,勃勃焉不能自己。爰訂同 心,聯為詩社。人喜多而不嫌少長,月有會而不辭風雨,分題拈韻,擇勝尋幽。
金陵趙蒼直,乃欲地以人傳,名之日福臺閒詠,合省郡而為言也。 初會,余以此間東山為首題,蓋臺灣之山在東,極高峻,不特人跡罕 到,且從古至今絕無有題詠之者。今願與諸社翁共剏(ㄔㄨㄤˋ)始之。 次,陳雲卿即以賦得春夜宴桃李園命題,余嘗惜李青蓮當年僅留序, 而眾詩不傳。雖不若金谷園並序失之,似獨幸蘭亭序與詩迄今傳誦 也。鴻溪季蓉洲任諸羅令,公餘亦取社題,相率倡和,扶掖後進,乃 更名曰「東吟社」。曩(ㄋㄤ~)謝太傅山以東重,茲社寧不以東著乎? 會中並無絲竹,亦省儀文,飲不卜夜,詩成次晨。各攄(ㄕㄨ)性 靈,不拘體格,今已閱第四會矣。
人俱如數,詩亦無缺。雖已遍傳展閱,尚當彙付殺青,使傳聞之。隔 江薦紳先生,亦必羡此蠻方得此詩社,幾幾乎漸振風雅矣。
夫龍山解嘲可補,金谷失序又傳。茲社友當前,詩篇盈篋,使無一序 以記之,大為不韻。華蒼崖以余馬齒長,強屬操觚;因不揣(彳 ㄨㄞ”)才竭(ㄐ丨ㄝˊ),乃僭擬焉。頹然白髮,混入於名賢英畏(ㄨㄟˋ) 中,而且妄為舉筆,亦多不知量已!爱列社中諸公姓名籍貫,而不紀 其官號庚甲云:
季蓉洲名麒光,無錫。華蒼崖名袞(ㄍㄨㄣ),無錫。韓震西名又琦, 宛陵。陳易佩名元周,會稽。趙蒼直名龍旋,金陵。林貞一名起元, 金陵。陳克瑄名鴻猷,福州。屠仲美名士彥,上虞。鄭紫山名廷桂, 無錫。何明卿名士鳳,福州。韋念南名渡,武林。陳雲卿名雄哈,泉 州。翁輔生名德昌,福州·沈斯華名光文,寧波。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歲梅月,甬上流寓臺灣野老沈光文斯董氏題,時年 七十有四。
孟嘉落帽」典故
「孟嘉落帽」說的是晉朝永和年間,陶淵明的外祖父孟嘉在征西大將軍桓溫(東晉宰相、權臣)幕下任職。一年重陽節,桓溫召集幕僚遊覽龍山並在山上宴飲,由於孟嘉酒醉並為山中景致所吸引,竟然不知頭上的帽子已經被風吹落。
由於古人視帽子為頭顱,所以孟嘉地落帽驚動了所有賓客。為了大家高興,桓溫示意大家不要告訴孟嘉,並趁孟嘉去廁所的時候,讓人把他的帽子拾起,並讓在座的著名文人孫盛寫文章嘲諷孟嘉。
不過此時的孟嘉人醉心卻沒醉,他回來後提筆寫了一篇文章回敬孫盛,結果此文章讓在座的人紛紛叫好。此事經陶淵明記載在《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後,從此傳為美談,「孟嘉落帽」便成為歷代文人重陽登高最喜用的典故之一。後來《孟嘉落帽》還成了成語,用來形容才思敏捷,灑脫有風度。
黑齒,又稱漆齒、墨齒、涅齒,是中國大陸部分地區、日本、越南、台灣原住民、東南亞、印度一些太平洋島嶼如帛琉、雅浦島、馬里亞納群島等地區民族一種傳統風俗,即將牙齒染成黑色。每個民族、地區的染黑齒方式有所不同,但一般都與成人禮、婚禮等通過儀禮相關[1
雕題
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習俗。《禮記·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鄭玄 註:“雕文,謂刻其肌以丹青湼之。” 孔穎達 疏:“雕謂刻也,題謂額也,謂以丹青雕刻其額。
觚,木簡,古人在木簡上寫字。操觚指執筆作文。《文選.陸機.文賦》:「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