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1月月9日下午參加【台灣好行】D線-榕園太湖線走讀
台灣好觀光公車很多,其中以金門最好,相當值得薦,我的朋友來金門,我都鼓勵他們採取這種旅遊方式。
【台灣好行】D線-榕園太湖線,帶旅客欣賞金門美麗的太湖景致,在太湖旁有機會看到野生水獺足跡!參觀御賜里名的瓊林聚落,在蔡氏
家廟感染科舉之家的書香氣息;再參觀金門規模最大、最壯觀的陳景蘭洋樓,豐富金門午後行程!
一、13:50參觀俞大維紀念館
景點介紹
俞大維紀念館,外觀以典雅的灰磚搭配綠瓦建造而成,搭配屋外綠蔭的美景,相當優雅怡然。走入館內,迎面而來的便是俞大維先生的半
身雕像,「經文緯武奇男子,特立獨行大丈夫」對聯將其性格清楚描述,是位「文武雙全」的人才。
導覽介紹
1. 他在民國48年在金門擔任國防部長,他是一個文人,小時非常的聰明,熟讀四書五經,留學德國研究彈道,他分析八二三炮戰中共會
攻打金門,也是積極的備戰,他多次冒生命危險搭直升機到大陸上空觀察,
2. 他的母親是曾國藩的外孫女
3. 喜歡不忮不求90歲生日題詞
4. 他最喜歡配戴的勳章是-榮譽負傷勳章--
5. 他火化後身體上有一顆子彈碎片。
6.一本被子彈打破的英文原文書籍。
7. 褒揚狀。
二、14:17參觀八二三戰史館
八二三戰史館建於西元1988年,正是「八二三砲戰」30週年,戰史館外觀為綠色瓦片配上鮮紅圓柱,為一古典中式建築。
戰史館正門兩側為國軍將士忠烈錄,牆壁上鐫刻有587位戰役期間殉職官兵的名字,為英勇的事蹟作歷史見証,左側展示F86軍刀機、155
毫米加農砲,右側則停放在海陸間穿梭自如的兩棲登陸運兵車、M-24輕型戰車,讓人能夠想像當年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的壯盛情景,展現
八二三砲戰始末,與全體軍民精誠團結的英勇表現。
導覽介紹
1.47年823,共軍彈數474,910發,我軍74,889
2.美蘇政治角逐:
- 中共宣布12浬為領海海域。
- 杜勒斯協防金馬聲明。
- 美十三航空隊,海軍陸戰隊航空隊入住台灣基地
- 恩來呼籲美國不應介入
3.小金門東林村整村被摧毀
4.古寧頭村落被摧毀畫面
5.炮戰延續單打雙不打
中共是民國47年八二三炮戰 至67年12月15日與美國建交宣布終止炮擊金門炮擊為止,採用實彈、炮宣彈,配合單日炮擊金門的戰法,持續禧20年之久,承受97發炮彈對金門造成深遠的影響。
三15:00參觀特約茶室展示館
景點介紹
位於小徑村內的特約茶室展示館,前身為「八三夭」(「831」)亦稱為「軍中樂園」。早期大批阿兵哥因戰爭退守金門,大都借住在民
房或屋主僑居南洋的空屋,以及各村落的祠堂、廟宇等地。但和居民長時間的相處下,軍民間難免會衍生一些男女感情糾紛,為了解決此
類問題,金門於西元1950年,在金門朱子祠附近設立了第一座「軍中樂園」,而現今的特約茶室展示館則是利用原有之「小徑特約茶室」
的空間,來陳展這一段歷史。
展示當年物價
四、15:10 參觀瓊聚落瓊林走民防坑道
我們進入瓊林民防館內參觀,迎接我們的是一位蔡老師,牆上有瓊林千年聚落的解說,記錄瓊林的歷史。
「----------------------從蔡氏家廟懸掛著「祖孫父子兄弟伯侄」登科的匾額可以想見當時讀書的風氣,以清道光22年興建的「餘穀堂」為代表的私熟社
學書齋,扮演著傳道受業解惑的教育責任,細數明清兩代出仕者共有六位進士六位武將七位舉人十七位貢生,如治理川南雲南成績著著的布政司
蔡守愚和官拜福建水師提督的蔡攀龍以及移居澎湖的開彭進士蔡廷蘭,可謂為才濟濟,故以「文武世家」為其號-----」
瓊林千年聚落
瓊林聚落是「活的閩南文化」!
位於金門島蜂腰部的瓊林聚落,原名為「平林」,其名稱由來是 因為「地勢低窪、叢林茂密,從遠處眺望森然若蓋」;《浯江瓊林 蔡氏族譜》的序言提
到在南宋初年(約1127年)蔡十七郎入贅平 林陳氏時,已有陳氏、劉氏在此居住。按民間相傳,在明熹宗天啟 年間(約西元1625年),平林進士蔡獻臣在
朝為官且學問淵博, 同朝大臣鄒維璉奏請熹宗為其出生地賜名,平林因而更名為「瓊 林」;在六世(樂團〕暨十世宗祠內仍立有「御賜里名瓊林」的聖
旨牌。雖然史料難以證實,但一直到今日,「瓊林」與「平林」依 然是官方與民間的通用地名。
昔日科舉取士的年代,瓊林是金門島上文風鼎盛的聚落。從蔡氏 家廟內懸掛「祖孫父子兄弟伯姪登科」的匾額可想見當時的讀書風 氣;以清道光二十
二年(1842年)修建的怡穀堂為代表的私塾社 學、書齋扮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責任。細數明清二代出仕者, 共有六位進士、六位武將、七位舉
人、十七位貢生,如治理川南、 雲南成績卓著的布政使蔡守愚和官拜「福建水陸提督」的蔡攀龍, 以及移居澎湖的「開澎進士」蔡廷蘭等,可謂人才
濟濟,故以「文武世家」為其號。瓊林繁衍成以蔡氏為主的單姓聚落是從十七郎公(一世)的後代 靜山公(五世)為始,其社會組織藉由宗親血緣的凝聚,
以宗祠(七 座八祠)形成強烈的聚落內聚力;因此聚落空間以宗祠為座向發展, 全村的中心是家廟(又稱大宗),各房中心則是小宗宗祠,層級分 明。宗祠
也是執行家族法典、祭祖儀典的場域,每年農曆二月初七 靜山祖考忌日與農曆十月初六靜山祖妣顏氏忌日,大宗都會舉行十 分隆重的祭祖儀式,即春
秋二祭,因其程序完整及具代表性,於民 國100年(2011年)將「瓊林蔡氏家廟祭祖儀典」登錄為金門縣 的無形文化資產,納入保存。瓊林聚落為金門現
存150處聚落中的亮點,有著四百餘處的傳 統建築,其中有八棟國定古蹟、一處縣定古蹟以及兩棟歷史建築。 民國101年(2012年)登錄為聚落建築
群。這個場域,保存著閩 南歲時節慶文化以及重要的常民信仰文化。
蔡老師導覽:瓊林被文化都指定國定古蹟,瓊林有三座縣級古蹟,三座歷史古蹟、有四座寺廟。保護廟祀信保生大帝,非常的靈驗。有五尊風獅
爺,其中北風獅爺,非常的雄偉,高193公分,當年江惠代言高梁酒就是這尊,蔡氏家廟後壁的風獅爺,葉璦玲代言南山咖啡,這兩尊非常有名,
民防館內的文化驛站也有販售風獅爺,瓊林戰地坑道三百公尺,冬暖夏涼;紅磚牆,蔡氏家廟,瓊林老街值得參觀,當年瓊林駐守很多國軍,相
當熱鬧,早年為金東師,後為金中師,早期是重裝師,後改為輕裝師 ,軍人多故瓊林老街又稱為戰地政務街,以前大陸觀光客很多可說車水馬
能,如今卻是馬可羅雀-------。
我們在館內參觀’,其中有「發現有1949戰鬥村前後防禦」解說文引起起我留意:
1915年民眾自發組成的民團,在金僑的協助下,開始聯合防禦,共同維持地方安寧。
1935年新加坡金橋主導設立聯防辦事處,自安岐至西園沿海修建三處碉堡,由金城、上坑、瓊林自購槍枝輪流守望。
1937年日本佔領金門,在金門實施保甲制度,連滿18歲的男性那邊組成壯丁隊負責村落巡更工作並,參與公共工程施作,例如修路開闢機場等。
1946年金門縣成立民眾自衛隊維持治安,但是仍遭海盜洗劫損失慘重,其後福建省保安司令部令各縣自衞槍械。
※發現早年金門治安的敗壞。
接著我們到隔壁的瓊林坑道參觀,入口處有戰鬥坑道的解說,
「---瓊林戰鬥坑道於民國57年,由瓊林民防自衛隊挖掘泥土坑,民國65年將原泥土坑加強厚高改建為被覆坑道,係為鋼筋混凝土坑道,並利用坑道連結原有兩個堡形成連鎖性工事,也有少部分與民宅防空洞連接,便於避難和增補民防兵力和物質,構成完成的防禦體。--」
※了解各村落的戰鬥坑道興建年代為民國57年間,這時還在單打雙不打,金門到處充滿緊張氣氛。
15:30進入瓊林戰鬥村坑道
我們跟隨陳老師進入坑道。走了10分鐘,出口處有一尊風獅爺。
15:41參觀北風獅爺,被選為金門最有名的一尊,陳老師介紹
這尊風獅爺的披風,鄉親來祈求,如願以償,會贈送一件披風還願,一直加上去道12件,才透過寺廟重新換裝,北風獅爺最特殊的是手拿著令
旗。又風獅爺金門人稱為石獅爺。
北風獅爺解說文:「金門人信仰的原因,因為金門為𡷊嶼丘陵地形,居民飽受東北季風之肆虐為避風害明未以來,鄉民信仰逐漸形成以風獅爺為
村落的守護神。位於面朝西北位於沙溪出口,手持令旗,高大威武,有鎮煞止邪之氣勢。」
15 :57參觀紅磚牆
紅磚樹牆是瓊林聚落的現代藝術作品,由金門在地藝術家吳鼎信先生與瓊林60多位民眾協力打造,以傳統磚土窯燒製成的花磚拼貼於牆面,搭建
成一棵高三公尺,寬十八公尺的紅磚木棉花樹牆,層次豐富的葉子讓木棉花樹看起來栩栩如生。
16:02參觀蔡氏家廟
陳老師導覽:
瓊林宮廟多,風獅爺多,宗祠多,瓊林有「七座八祠」即七座宗祠加一座家廟,拜開基祖叫家廟,蓋宗祠要有名份的才可以不是隨便蓋。蔡氏家廟前有四座旗杆,這裡因為進士舉人多,旗杆有光宗耀祖用意,高的是進士低的舉人,旁邊有一座11世宗祠。後方牆壁有一座風獅爺,這尊對著巷口有制煞作用。
16:05參觀瓊林蔡氏祠堂---新倉上二房十一世宗祠
維基百科
瓊林蔡氏祠堂,或稱為新倉上二房十一世宗祠,位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金湖鎮瓊林村,是中華民國的國定古蹟之一。始建清朝道光二十年
(1840年),規模雖不大,但建築內部木作精緻,富有正面共開三門,全紅門扇的御賜官宅特色。
本祠堂為金門蔡氏濟陽派世居,因為從瓊林移入,故又稱瓊林派。現存家廟建於清朝道光年間,除此,因供奉清川南右布政使蔡守愚,故亦有
「布政祖厝」之別稱。------
金門有「九里三提督,百步一總兵」,所謂九里三提督是指古寧頭李光顯、瓊林的蔡攀龍、後浦的邱良功,村落間距離九華
里,故稱之。來到瓊林沒有安排參觀蔡攀龍故居或是宗祠有些可惜。
16:20參觀陳景蘭陽樓
景點介紹
這是金門旅居新加坡僑商陳景蘭於公元1921年興建的洋樓宅第,也是金門規模最大的一棟洋樓,是金門華僑回鄉興建「番仔樓」代表作。
淨白色的外觀讓陳景蘭洋樓多添了些洋味,精緻的雕花與對稱拱門,猶如西洋建築的工法,是陳景蘭洋樓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份。西元
1949年後,陳景蘭洋樓曾被國軍防砲部隊駐紮,也曾作過軍醫院、金門中學校舍及官兵休假中心使用,現在轉為遊客來到金門必訪的景
點,是展示金門華僑史與洋樓建築的館舍。
大門前面的階梯有步步高陞的意思
坐北朝南靠山面海47年被國防部徵用這叫做官兵休假中心
到館內參觀,有一天井可採光,他的後輩都在國外沒有回來,交給政府活用,參觀第一代民國十年的建材,參觀建築的模型三合院和四合
院,有一落四櫸頭一落二櫸頭
參觀農具和魚具
牆上有金門中學資料:
1.民國43年93炮戰金門中學遷移陳坑
2.民國47年823炮戰又疏散到台灣
紀錄一則當年流亡學生的故事
蔡炳仁是我表哥,提到民國47年八二三炮戰,當時他在陳坑讀初中二年級,10月11日全校900多名師生疏散到台灣,當天全部學生搭登陸艇到台
灣,在新頭上船,因戰況危急,大家都用衝的進入登陸艇船艙,不久果真一顆砲彈落在船的旁邊,船艙很髒,是一艘載煤炭的船,每個人的臉又
黑又髒,真像是難民。一到高雄,碼頭有西樂隊熱烈歡迎他們,這是平生第一次看到這種場面,十分震驚!他班級因為暑假老師回台灣,沒受特
別照顧,被分發到最偏遠的花蓮中學。總共有78人,也有高中生,五十年後召開同學會,他們捐款給母校二十幾萬,還遇到一位九十四歲的老
師,十分健康,可以從一樓爬到四樓,他的子女在美國,自己一人住,還看到一位職員,其他都是新的。初中畢業後,有人讀農校有人讀商校,
他考上工業學校,高工離花蓮中學很近,讀了一年,因經濟因素,家裡寫信要他回家,當時學校老師對他很好,叫他去圖書館打工,只要煮煮開
水,做些雜事就好,希望他繼續完成學業,當時也面臨當兵問題,雖然還在讀書,屆齡還是要去當兵,金門同學有四五位同學,書讀一半去當
兵,其中一位住在永和的同學還經常電話聯絡。
問導遊陳坑巡檢司遺址
曰:今日金門日報涼亭處
維基百科,
陳坑巡檢司城是明朝時江夏侯周德興在今日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一帶所建的五個巡檢司城之一,位於福建省同安縣十八都[註 2],約在現今金湖
鎮正義里成功村金門日報社附近。而其興建年代一說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一說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後於滿清康熙二年(1663
年)金門被攻陷後實施海禁遷界時遭到毀壞,現已不存。
到陳景蘭洋樓景區覺民堂參觀「姓氏源流特展」紀錄詳實,有助於對金門各姓氏堂號燈號的認識。
一則陳坑老婦人的故事(107年4月7日):
遇到一個雜貨店的82歲的老阿媽,聽她訴說一段往事,她南洋出生,養母不會生育,七歲把她從南洋帶回來,養母也認養一個大她六歲的男孩,到了十六、七歲,有一個軍人看上她,她躱起來不敢出門,因為她要和和哥哥成親,不敢和軍那軍人交往,那個軍人很生氣竟殺死她家一頭豬洩憤。他說當時村裡有十多個女孩嫁給軍人,其中有一個女孩被軍人愛上,因母親反對,竟將她母親殺死,最後那個女孩也跑了嫁給別人家,老婦人講這起命案,真是駭人聽聞。
一則奇聞
陳坑象山成功嶺的寨主陳樂勇(107年4月9日f親訪)
他在13歲時考進了第三士校,他告訴我,近年來在兩岸的工作不順利。他表示自己有佛緣,最近覌音託萝給他,有一位五十年的老朋友,要他儘快回到金門,在象山地區建立一座廟來拜覌音。他開始四處尋找象山的位置,一天回到陳坑,一位八十歲的長者告訴他,「你現在踩著的土地就是象山。」原來這裡就是象山,而這塊土地也是他家的。於是他決定在這個地方設立一座佛堂。佛堂供奉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被炸掉死的三位國軍將領,趙家釀、吉星文、章傑三位副司官。他說二十年吉星將軍之魂一直在他身邊,當年他受傷送來陳坑陸軍53野戰醫院,後身亡。
※今日順訪該廟已消失。
鄉彥吳克由講陳坑的故事(111年3月22日到宜蘭親訪)
提到民國三十八年古寧頭戰役的慘況,他因為外婆家在陳坑的陳景蘭洋樓前方,小時常在那裏出入,洋樓當外科軍醫院,觸目所見都是斷手斷腳的軍人,哀號哭泣,對照今日烏克蘭戰爭的慘烈,真是心有淒淒焉!
112年4月6日和三弟到瓊林擎蚵體驗
我對瓊林不熟,瓊林也產蚵,前些日遇到一位賣蚵的婦人,來自瓊林,興起我到瓊林擎蚵的興趣,一早帶著擎蚵用具搭公車前往,上午九時到達瓊林村,詢問一長者,得知蚵田位置,沿著山徑前往,不見一個行人,到了瓊林海灘蚵田,沿著石板路,走道盡頭,試著擎,一粒也沒擎到,是技不熟,或是時間不對,很快就漲潮,立刻返回,看來擎蚵不是一件易事。
返回途中遇到當地人,聊天中得知:
1. 擎蚵一個月二貴(二趟)
2.初一潮水退很遠,
3.早勞(初一)的潮水,四、五點就要開下海擎蚵,今天初六,上午七、八點擎蚵,一天一天晚。(9時太晚了)
4.初八、九潮水退不遠,不能擎蚵。
5.到十五又可以採蚵了。
6.九月、十月潮水退比較遠。
蚵仔肥和瘦影響因素:
1、風來就瘦,如果今天有風,明天蚵仔就瘦。
2、南風天霧太大蚵仔也會瘦,
3、沒下雨也瘦,今年久沒下雨,蚵仔就瘦。
4.以前石頭多,目前都沈下去,無法再放四四方方的石頭,以前海岸土地硬硬的,近期因大陸抽沙,取走海沙,將泥土留下來;大陸蓋機場,破壞蚵仔生態。
我問有村莊有捕魚?
1.以前捕魚拖網捕魚,用遮的。
2.大陸用掃的,他們整天拖網,目前沒有魚了。
3.以前用遮網5、6人到10人一組,每人挑一捆魚網,退潮時將網挖一個坑用泥土將網埋起來,魚不會跑出去。
4.在水面上插上竹竿,至少二人,所捕的魚比較大尾。
金門村莊很多,每個村莊都不一樣,今天到三弟到瓊林擎蚵是一次難得體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