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理財怎麼做---聽講心得
【桃園市樂活領航教育學會111-1期共同科目講座】
1110601樂齡理財怎麼做---陳維泰 (知名財經專欄作家,中壢人)
前言---為何需要樂齡聰明理財
- 社會結構人口結構2.認知障礙 3.金融剝削 4.樂齡聰明理財
未來一個年輕人要養三個老人,高齡者對很多事情不了解,反應慢,學習新知慢,最近常有加入LIN紛絲團假投行詐財,專業老師也容易受騙,『友人要他投資說利潤高,借款可以投資就免了,借款有借據有法律保障。」
一、人生二大風險
1.死太早活太久---運用投資和保險可有效解決。
2.台灣人民愈來愈長壽從退休到終老,將近有約20年的時間可能沒有工作收入。109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0.9歲均、勞動部的調查統計預計退休年齡約為61.1歲。
二、建立正確理財觀念
目標-依退休水準設定目標,蒐集資訊並分析,計畫制定,落實執、定期檢視(-依需求調整資產配置)※最好半年檢視一次
【老師說:投資台積電1月見高點,5月是低點】
【老師說推薦70歲的父親買0050-0056,老年人承受不了漲跌幅過大的壓力,心情易受影響,可跟人家有話說,避免失智。】
三、如何選擇適合自己投資工具
知己—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
知彼—熟悉投資標的
安養-滿足生活所需
【可根據自己的能力範圍選擇適合的投資工具,設定個人投資目的、投資時程及盈虧風險承受度等,將投資風險降至最低。】
※不要投資自己睡不著的商品
※多問多聽不吃虧
※元大原油ETF下市—血本無歸---痛心!淌血!--我的徐姓朋友
※指數基金產品內容不熟---滬深300正2—有正2 的都是衍申伸商品,風險高少碰。
四、安全投資最放心
理財風險曲線圖--年齡越大風險越低
安全投資最放心---風險擺第一
「年齡投資法」為資產配置簡易通則。
. 高風險屬性積極型者用「100-年齡=高風險性資產的投資比例」;
風險屬性保守者為「80-年齡=高風險性資產的投資比例
五、輕鬆掌握理財商品-----存款、以房養老、信託、股票、基金----
(一)存款---存款人在同通一家金融機構最高保障金額300萬,若超過要分散幾家銀行。
( 二)以房養老-----正式名稱是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
【它的概念是年長者以自己現有的房屋產權作為抵押,在貸款契約存續期間,每月從金融機構獲得一筆或多筆款項,用於退休生活支出;年長者可以選擇在終老前,透過出售房產或使用其他資金來源,清償已借款項及利息,也可以選擇終老後,將房屋的所有權轉給金融機構。
但要特別提醒的是,以房養老是以年長者現有房子設定抵押權,因牽涉子女繼承問題,所以與銀行簽約時,最好有法定繼承人見證,例如子女或配偶。年長者過世後,子女也可以選擇清償貸款或取回拍賣後的剩餘房屋款項。】
※簽約時子女或繼承人必須在場 ※上課時臨座一長者曰:子女如果不願意怎麼辦?的確是問題。
(三))信託
【信託就是您(委託人)與(受託人)簽訂信託契約後交付財產,由本行基於受託人身分為您指定之受益人的利益,依信託契約約定管理或運用信託財產。以『信託』方式來管理財產,可以同時達到信託贈與節稅、財產掌控、資產保護、穩健投資及財產分配的目的。】
※是一種受法律保障的財產管理。
※受託人死亡信託財產不屬於遺產。
沈殿霞信託妥女兒35歲才給。
(四)保險----年金保險、長期照顧險、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重大疾病保險癌症保險、微型保險、小額終老保險
※可找保險經紀人以符合自己的需求、老師自陳,壽險找國泰,醫療險找南山。
※長期照顧險—通常保費高享長照機會低,要通過巴士量表不容易。
※微型保險每次一年
【而金管會從 2009 年起推動微型保險,微型保單是指保險業針對經濟、社會地位弱勢者,能以較低保費獲得特定風險的保障,由於收費低廉,微型保險又有「銅板保單」的外號】
※最後提醒,每一種金融商品,都有不同的風險屬性及操作方法,年長者理財首重投資安全性,次求獲利,一定要先認清自身有多少資金可以運用及投資,以及自身的風險承受度。同時,購買前一定要詳閱商品相關資訊,切勿購買不熟悉、不瞭解的金融商品,才能達到樂齡安養的目標。
六、金融剝削,
(一)「金融剝削」定義:
是指照護者、受託人或其他個人透過詐欺、非法、未經授權或不當行為剝奪他人之利益、資源及財產,以獲取個人收益。
依照這個定義,其實不分年齡、社會群體、教育程度或經濟狀況,任何人都可能成為金融剝削的對象。而由於年長者容易產生認知障礙的情況,所以相較於其他族群,年長者更容易面臨金融剝削的問題。
(二)被害人的特徵
1.有固定收入和累積相當的資產:年長者有固定的收入,也累積了一些財富,容易成為有心人覬覦的目標。
2.容易信任別人:如果年長者沒有子女,或是子女不在身邊陪伴,只要其他人給予一些關懷或照護,年長者就容易把精神寄託在這些人身上。
3.孤獨和社會孤立:如果年長者缺乏社交能力、不善與他人溝通或是與社會脫節,在遇到金融剝削的問題時,往往也不知道如何尋求協助。
4.覺得丟臉:年長者不願意告訴家人或照顧者自己受到金融剝削的情況,覺得丟臉或是怕被責備。
( 三)可能的加害人類型
1.陌生人:例如透過網路或電話進行詐騙的人。
2. 認識的人:例如理專、業務員、財務顧問、資產管理人。
3. 熟悉親近的人:例如家人、照顧者、朋友、鄰居或熟人。
【加害人可能會對年長者設下很多騙局,而且會視各種情形作不同的變化,透過電話、信件、電子郵件、網路、交友軟體等不同方式,廣泛地來尋找欠缺戒心,但卻擁有財富或資產的人。金融剝削存在著多種可能的態樣,年長者或其親友、照顧者可以試著留意一些日常生活的細節,來發現金融剝削的跡象,或許就可以成功避免剝削的發生。】
(四)常見金融剝削的跡象,例如:
1. 年長者的金錢及財產有減少的跡象。
2.年長者表示自己的金錢及財產有減少。
3.年長者的支出和儲蓄突然發生變化。
4.年長者害怕接觸某些親人、朋友或照顧者。
5.親人、朋友、照顧者或其他人,阻止年長者被拜訪或接聽電話。
6 其中,「年長者的支出和儲蓄突然發生變化」,是年長者可能已經遭受金融剝削一個很重要的跡象。當年長者的支出和儲蓄突然發生變化時,可能會伴隨某些消費行為或模式的改變。例如:
• 沒有理由的從銀行取出大量金錢。
• 自己嘗試大量匯款。
• 頻繁使用ATM。
• 對於日常應該支付的帳單、款項無法支付。
• 購買非日常生活必要的東西或服務。
• 開辦新的銀行或其他相關帳戶。
• 更改遺囑、人壽保險或退休金的受益人。
(五 ) 模式
- 小心愛情騙局
- 小心家人或受託人的剝削
- 小心照護人的剝削
- 小心成為詐騙集團的幫手
詐騙故事待續-----
網路詐騙案例
《中市一名陳姓男子(29歲,商人)日前在LINE通訊軟體認識一名外型清麗自稱軒軒的女子,經過一段時間聊天相處之後,陳男逐漸對軒軒萌生好感,而軒軒在言談間也有意告知陳男她如何投資虛擬貨幣致富,並向陳男推薦一名林姓「操盤大師」,表示大師不亂收學生,必須是熟人介紹才行。軒軒請陳男假裝是自己的親弟弟在老師旁邊「學功夫」,並向陳男保證跟著老師走絕對「賺很大」。興奮的陳男遂和林男取得聯繫,在林男指導下加入「亞太虛擬幣商」LINE群組,並於虛擬博弈網站下載投資軟體操作比特幣....]
..............
《刑事警察局分析,「假交友結合假投資」詐騙常見以帥哥美女圖吸引被害人注意,再以噓寒問暖的溫情攻勢,慢慢慫恿被害人操作外匯期貨、投資虛擬貨幣,近期還出現「熟人帶路」、「VIP限定」、「預約制」,甚至熱心「出錢幫投資」等新穎手法。然而夢幻泡泡後的現實是—愛情是假的、網站是歹徒自己造的、投資根本就是幌子。提醒民眾,虛擬資產投資風險高,社會大眾從事相關交易前,應充分瞭解其運作模式,務必審慎評估可能產生的風險,切勿輕易投入陌生標的,更不要因為想要贖回沉沒成本,失去判斷力,而不斷匯出金錢。》
網路交友「愛情騙子」5大手法別上當
1.約見面都用理由推託
在交友軟體認識了一段時間,兩人已進展到曖昧關係,不過每當你約他出門吃飯、看電影,對方都只會說「工作太忙了,下次吧」、「今天不方便,改天去找你」,這時可就要提高警覺!
因為感情若想有進一步發展,通常會跟對方見面,實際感受相處是否適合,之前就有一名女子認識自稱在酒店上班的騙徒,邀約對方出門見面,對方卻要求女子必須購買點數才能讓他放假,女子購買點數後,對方才坦承自己是詐騙集團,所以遇到約不出來的情形,務必要小心謹慎。
2 聊沒多久就要換LINE
「我平常很少開交友軟體,不如你加我LINE吧!」網友提醒,若在交友軟體上認識沒多久,對方就要求換到LINE上聊天,務必要提高警覺,因為這是常見的詐騙手法之一,通常交換LINE後對方就會開始異常熱絡,每天狂傳訊息給你,營造出親近的氛圍,等到你相信他後,便開始要你匯款、買點數。
網友表示,交友軟體上還是有認真經營感情的人,若想換LINE不是不可,只是如果對話談及金錢,就得先去查對方身份的真實性。
3. 盜用正妹帥哥照片與身份
網路交友無非是想找段穩定關係,若剛好遇上外表亮眼的帥哥或正妹,一般人應該都會心動不已。不過詐騙集團就是看上這點,時常會盜用他人照片與身份,謊稱自己是個性單純的正妹、喜愛運動的陽光帥哥。
其實破解手法相當簡單,網友提出「以圖搜圖」是最方便的做法,若是詐騙集團,就可看到其照片根本是圖庫或是國外名模的照片,不是真人;另外直接約對方出門也可見真章,不過與網友見面時,務必選在人多的公共場合,保障人身安全。
4 每天甜言蜜語關心你
寂寞經濟興起,許多人在交友軟體上尋求「陪伴」的感覺,仗著與網友沒有現實生活的交集,就不斷對陌生人吐露心事,不過有些詐騙集團就會抓準這個弱點,不斷對你花言巧語,「寶貝」、「親愛的」親暱稱呼樣樣來,時間久了讓你誤以為彼此是親密伴侶,接著騙徒就利用你的信任開始行騙。
網友認為這種甜言蜜語攻勢很難抵擋,畢竟誰不想被好好呵護呢?但是遇到一下子就太熱絡的網友,還是得先冷靜觀察他的一舉一動,避免受騙。
5 自稱投資大師要你入股
追求財富是許多人的人生目標,如果有人無償教你怎麼投資股票、告訴你怎麼賺大錢,很少人能抵擋住誘惑,詐騙集團常用手法就是聲稱自己是「投資大師」、「理財高手」,言談中故意講難懂的專有名詞,讓你以為他很厲害。
通常這種騙徒會搭配炫富技巧,不時透露他透過投資賺了多少錢,並且親切邀請你「聽聽看我怎麼賺錢,反正也沒損失嘛!」加上現在虛擬貨幣、NFT等投資工具正夯,詐騙集團也趁勢發展新型詐騙手法,切記投資勿輕信某個人的說法,自己多研究比較才是正確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