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二月二十六日,桃園市長青樂齡「快樂旅行班」的戶外健行活動安排到頭份後花園老崎步道健行。步道位在頭份的斗煥坪。此處有一新兵名訓練中心,久聞其名,今天終於有機會實地到訪,感到開心。

斗煥坪應屬中港溪下游。中港溪的中上游景點,如鹿廚坑、三灣落羽松、銅鏡山林步道、中港溪堤岸、肚兜角、龍艮頂古道等地曾造訪過,留下深刻印象。台灣溪流眾多,每條河流都有許多值得探訪的景點,若有機會實地到訪,將有助於對台灣這片土地的認識。

今天一早,我們在平鎮高中前的超商集合。08:15,遊覽車抵達,立刻出發。這是這學期第一次戶外旅遊課程,發現許多新面孔,但相逢即是有緣。

何兄先上車幫我留下前座,老師在車上介紹行程,使我們對今天的旅程多了一份期待。

當日天氣晴朗,車行順利,很快就到達頭份。

為了使自己成為好的旅行者,我依時間先後將旅程所見所聞加以梳理紀錄,給自己留下一段回憶。

10:00 抵達後花園步道入口。我們沿著右側石階步道上行,迎面而來的是一段陡坡。步道旁設有導覽地圖和解說牌,介紹這條早年原住民與漢人貿易往來的古道。老崎古道全長約 4 公里,以石板、枕木鋪設於林蔭之間,沿途風光各異。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0:06 抵達西湖涼亭(50m),之後路段為緩坡。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0:08 抵達大通門。路旁有一座古樸蒼勁的石雕石獅,散發著歷史的韻味。此處設有“椪風茶”解說牌,介紹這種因小綠葉蟬吸食茶菁而形成獨特風味的茶品,其茶湯色澤明亮,口感甘潤醇厚,被譽為珍品。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0:09 經過佛光普照山門,進入大同寺參觀。寺前公園設有解說牌,簡述大同寺的起源與發展。大同寺由釋達智師創建,他曾於獅頭山修行二十餘年,後因佛祖指引,決定下山建寺弘法。寺廟香火鼎盛,四周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流連忘返。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0:27 抵達楓香林,途中經過“松林步道”解說牌,了解到這條步道過去是山區居民通往斗換坪市集的必經之路。步道兩側赤松林立,歷史悠久。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0:52 離開楓林步道,遇到路標指示,一條通往慈母亭,另一條通往楓林吊橋,我們朝楓林吊橋前行。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0:55 路旁有有一幅山脈導覽圖,前方山巒抱,在此展望佳,可遠眺鹿埸大山北峰、鵝公髻山、五指山 諸山,可惜,當天霧氣大,景色略顯朦朧。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0:58 經過一座伯公廟'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06 在“東望涼亭”休息,距離終點 900m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涼亭位在伯公山

11:12 抵達楓林吊橋: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19 經過地標 79 號三角點,旁邊有一座涼亭,標示長度 1450m後段道路坡度大,因此同行多人在此休息不在前行。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25 我持續前進,之後進入一段扶桑步道,步道兩旁種植扶桑花,這時不水是花期,只見零星幾朵紅花,待盛開季節必十分豔麗。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30 進入竹林步道, 兩旁都是竹林,十分幽靜。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34 抵達一座涼亭後沿途折返。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途中,彼此分生活點滴,其中劉兄分享騎單車的經驗,他曾到東部綺行四天,介紹手機應用,諸如canva以及健行筆記等應用軟體,他年輕又熱心。事後他把這次老倚步道健行做一紀錄。

上午的旅程穿越了古道、茶園、寺廟、松林與竹林,每一段步道都有其獨特的故事與風景,令人回味無窮。

中午大家都到斗煥坪的水餃店用餐,我看人太多了,我先到附近的福堂肉餅店,買美食,鄉下地方百年的肉餅店還能夠存活,表示他是值得信賴的商店,不後老師介紹這是一家很有名的店,接著我到附近的超商用餐和義大了劉主任,此行我一直跟隨著他,他幫我下載如canva以及健行筆記應用軟體。不久就上車往下午的行程。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下午到品園參觀。

品園日式花園~7000坪花園免門票參觀,迷你兼六園日式庭院、落羽松森林和珍奇鳥園。老闆和三灣落羽松同一人。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同行的一位朋友分享了她先生在過年前了住院的經過。她說,先生突然感覺心臟不適,於是趕緊去醫院檢查,結果醫生當場決定立刻裝支架。她提到,當時醫院裡擠滿了人,大多是五、六十歲左右的患者。 

讓她驚訝的是,先生裝好支架後,第二天就恢復上班,讓她深刻感受到醫療科技的進步。聽她這麽說。不禁疑惑,為什麼現在這麼多年輕人都需要裝支架,是工作太大嗎?

同行鄒姓,分享老家在橫山的沙坑村太平地,該村都是鄒姓,該地近芎林的鹿寮坑,附近也有一座顯伯公,我曾從關西渡船頭,開車欲往飛鳳古道,因路窄而折返,再前行就是橫山的沙坑和芎林的鹿寮坑了,他日有機會再去探索。

邱兄分享土地問題,有些人游離在法律邊緣,將不可開發的山坡地給於開發,先做公益用途,他日變更為一般建地,其後面都有人撐腰,他女兒是地政人員知之甚詳。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感謝老師的帶領和同行的朋友的陪伴留下一段愉快的回憶

 

附件一:

「老崎古道早年是原住民與漢人的貿易這路,是一以石板、枕木鋪設在林蔭間的階梯步道,全長約4公里,分別在宣化堂、恰明茶園、原錦春農場、日新茶園四處入口均設有停車場,沿路有松林石階步道、楓香紅土步道及枕木扶桑步道各展風情。步道最高點180.59高地設有一座觀景平合,近觀老崎坪頂,茶園風光,亦可遠眺竹南、新竹海岸,涼風涂涂,恰然忘憂。」169.7高地休憩茶亭可遠望獅頭山、鵝公髻山、加里山下雨,天氣晴朗時,雪霸國家公園之大、小霸尖山、聖稜線清晰可見。老崎休閒步道在一年四季,時時展現不同的風情,吸引您的驚艷與讚嘆,走一趟老崎享受心靈與自然的結合,在回歸自然聲中享受休憩之旅。老崎休憩步道針對不同的腳程、體力及時間,可選擇不同之免費停車場停妥您的愛車竣,展開休憩健行之旅。行程雖不同,但各具風情,且沿途指標明顯,歡迎您留下足跡帶走歡笑。」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附件二:

椪風茶,又名膨風茶、東方美人茶、舊稱香庄烏龍,頭份该花園老崎地區種植青心大方,主要分佈於興隆、流東及珊湖里一帶,在每年農曆節氣「芒種」前该一週,茶樹嫩芽經小綠菜蟬

浮塵子)吸啃茶菁,致枝節縮短而彎曲,心尾佈滿白毫,經茶農手摘心二菜」,在傳統技 下製作成椪風茶」

椪風茶白毫肥大,葉身有白、綠、黃、紅、褐等5色相間,茶湯呈靚紅、橙、金黃,有琥珀色的明麗潤澤,茶香中有款果和絲容香,口感甘潤香醇、圓滑滋潤。杜風祭其珍貴在於培植期不能噴灑農藥,需讓小綠菜輝叮咬茶葉使茶元素產生燮化,致茶芽肥大、葉片小而厚,因此茶農均採「有機栽櫃」、獨持生長條件之下於每車之桂風茶評丝賽,頭份椪風茶皆有極高的評償。

椪風茶(「膨風」是客家語「吹牛」之意),相傳早期有一茶農因茶園受蟲害侵食,不甘損失,乃挑至城中販售,沒想到竟因風味特殊而大受歡起,洋行全數收購。…….

 

 

附件三:

大同寺簡介,由釋達智師十九歲時,覺悟出「人生在世無常」,看破了紅塵事無常,於獅頭山出家持齋受戒。修行了二十多丰,有一夜,佛祖降臨指點迷津亡:「你要下山建道場,度衆生是更好,他日功德圓滿,可得超登極樂」,依照佛云實行,果然佛化有緣人遇見眞慧師,兩人合力建「大同寺」,功德成就,老崎長生步道,綠樹濃蔭,滿山草木,歡迎您造訪。大同寺於民國四十七丰興工破土

建廟之後,聖佛仙神顯赫,香火鼎盛,絡繹不絕;滿山輝鳴,鳥語花香,聲聲入耳,神佛相隨,恰然自得,流連忘返,能得浮生半日遊,人間幾時有?

114年頭份登山健行

附件四:

「由宣元寺下方入口起始,經大同寺、慈母亭至楓香林,昔日為興隆、流東里山區居民前注斗換坪市集,以農產易物必經之路,階梯沿山脊而上,猶如天步梯。往昔之石階步道為本地居民捐地捐資,合力興建完成,步道兩側赤松夾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水龍吟 的頭像
    水龍吟

    水龍吟部落格

    水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