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觀音山健行

桃園市長青樂齡「快樂旅行班」於124日安排登山健行活動,路線包括觀音山牛港稜步道、林稍步道、凌雲禪寺、挖子尾自然生態保留區及十三行博物館。觀音山過去只是遠觀,這次能親自登上山頂,走了兩條步道,感到十分開心。牛港稜步道須走近1000個階梯,較為吃力;林稍步道有兩段空中廊道,四周綠意盎然,令人感到身心舒暢。途中,經過老師導覽與實地走訪,讓我們對台灣這塊土地有了更深的認識。

老師在車上導覽

今天到觀音山走牛港稜步道,前面300公尺有階梯,主要參觀「出火號」。當年反日志士預定於1895年元旦放火攻入台北城,但因消息洩露而失敗。其次參觀台北港

續走林稍步道。林稍步道的終點是凌雲禪寺,老師提到觀音山的凌雲禪寺、基隆的凌泉禪寺、苗栗的法雲寺(第一代) (第二代在中壢的法雲圓光禪寺)、高雄的超峰寺,為日治時代的四大傳統教派。現今的法鼓山、慈濟、佛光山、中台禪寺則為台灣佛教的四大山頭,這些教派的負責人星雲聖嚴都非常了不起,如同跨國企業現代的CEO

中午在五股午餐

下午到八里左岸,走到挖子尾淡江大橋十三行博物館。

挖子尾在臺語中其實是指「靠近水尾」,即淡水河出海口尾端的位置為自然保護區。挖在臺語指靠近其他如魚堀溪是北勢溪的支流,分布於坪林中部及東南部。其源流為姑婆寮溪,發源於海拔1,044公尺的烏口尖山,與石𥕢溪會合後始稱「魚堀溪」。「魚堀」的意思是鯉魚。----

介紹二重疏洪道

​​有新北大都會公園,可從三重走到新莊,是一條古蹟路線,長7公里,從江子翠倒淡水出海口,原先目的是協助大漢溪分洪,江子翠為大漢溪新店溪交會處,但因效果不佳,目前已改為大都市運動公園。又淡水河兩岸分別是大屯山、觀音山,溫子峻是淡水河的出海口。

網路資料--

二重疏洪道位於臺灣新北市,全長約7.7公里,寬450700公尺,面積約424公頃,左右堤岸分別鄰接新北市的五股區、新莊區、三重區及蘆洲區。它是「大臺北防洪計劃」的一部分。設計之初以防洪為主,後來兼具休閒與保育功能。其起點為江子翠,可分擔大漢溪河水,但因效果不佳,目前已改為大都市運動公園。

介紹大觀書院

板橋林家為調解漳泉械鬥而成立大觀書院。「大」代表大屯山,「觀」代表觀音山。清中葉時期,板橋一帶的漳州人與泉州人常因爭奪土地或水權而發生械鬥。為促進漳、泉兩族和睦相處,身為漳州人領袖的林維讓、林維源將妹妹許配給泉州裔舉人莊正。後於同治二年(1863年)建立大觀學社,由莊正主持,廣收漳、泉子弟共讀書。大屯山與觀音山自古相安無事,故取名為「大觀書院」。

旅途見聞

09:30抵達觀音山遊客中心

一  參觀石雕公園

台灣最大的石雕位於觀音山風景管理所前的石雕公園,是由管理所委請雕刻家王秀杞,以觀音山特產的觀音石雕塑而成。全園共有石雕四座,以

一座「龍的傳人」石柱為中心,並將此做為觀音山的精神象徵。「龍的傳人」石柱高10公尺,直徑1.5公尺,重達300公斤,是目前台灣最大的一座石雕。

石柱底層為孔子周遊列國圖,代表我國的觀光業始祖。

第二層為野柳、觀音山、彰化大佛等省屬風景圖。

第三、第四層有舞龍舞獅、宋江陣、北管等民俗技藝圖。

第五層為台灣八景,玉山積雪、阿里山雲海、雙潭秋月、大屯春色、魯閣幽峽、清水斷崖、安平夕照、澎湖漁火。

(1935年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由台灣省政府重新制定台灣八景)

龍柱頂層則刻有旅遊事業管理局標誌,象徵旅遊事業生生不息的精神。

 

113年觀音山健行

113年觀音山健行

牛港稜山步道

09:382出發--往牛港山

113年觀音山健行

113年觀音山健行

09:55抵出火號觀景台

出火號解說文台灣於1895417日起,因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當時臺灣人民紛紛組織義軍抗日而五股及林口台地因地形險要成為當時抗日義軍基地。至189510月間,由於日軍南進義軍趁台北城軍力空虛之際,各方義軍經商議於1895年12月31日攻打臺北城,並以點火把作為爸地同時發動攻擊,由於觀音山隻牛港稜山區地勢高、視野佳,而成為信號之發起處,本次戰役最終因義軍寡不敵眾,而功敗垂成,這便是乙未觀音山出火號抗日事件,這場戰役在抗日史上稱為「台北之役 

經過一段陡峭的階梯,我們終於抵達山頂的平台,此處有一路標左邊有一座涼亭,走累了在此歇一歇

113年觀音山健行

113年觀音山健行

 

右邊就是「出火號」觀景台。我們登上觀景台,這裡視野開闊,是日,天朗氣清,白雲悠悠,點綴於湛藍天空之間。俯瞰台北城,淡水河如一條銀帶,蜿蜒穿城而過;周圍群山巒起伏,層層疊疊,景致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遙想當年,抗日義士曾在此地以「出火號」作為發號訊息,號召同志共赴抗日戰場,其奮勇不屈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113年觀音山健行

113年觀音山健行

113年觀音山健行

 

10:05抵達圖跟三角點--牛港稜山標高469公尺。

113年觀音山健行

10:08經過 一空軍紀念碑一塊飛機殘骸

113年觀音山健行

1014 抵達觀景平台

這是此行觀音山牛港稜山健行的終點,步道全長753公尺,站上觀景台,眼前視野開闊,浩瀚的台灣海峽映入眼簾。向南眺望,可以看到林口焚化爐高聳的煙囪;前方則俯瞰台北港,船隻靜靜停泊,右前方是開闊的淡水河口。向北望去,高樓林立的淡水市區一覽無遺,登臨此平台,令人心曠神怡,大家紛紛留影紀念,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113年觀音山健行

 

113年觀音山健行

10:50返遊客中心

途中一位服務員告訴我此步道階梯有1000階是一條老少咸宜的步道

途中發現兩種植物

1江某

 

113年觀音山健行

113年觀音山健行

2.山麻黃

 

113年觀音山健行

113年觀音山健行

  走林稍步道

11:00出發

從遊客中心朝左前方直行就是林梢步道,是一條建構在林間的空中步道,平坦的木棧道,分兩段,加起來距離只有800公尺,來回只需30分鐘

113年觀音山健行

 

終點是一座日本時代的佛寺遺跡,

沿途所見景物,一塊「凌雲禪寺」石碑、

113年觀音山健行

一座菩提達摩小寺、四周古木參天

113年觀音山健行

113年觀音山健行

三尊白色觀音雕像站立在一座有蓋子的亭子上

113年觀音山健行

一根青龍石柱、有「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等四方之神靈,同行在此留影

113年觀音山健行

一座花山院法皇,老師解說 ,天皇退位後出家,成為佛教僧侶,象徵帝王的歸依與虔誠。

老師說日本天皇奉祀天照大神

(天照大神,是日本神話中的高天原統治者、日神,也是地神五代之一。伊勢神宮內宮皇大神宮(位於三重縣伊勢市)主祭之神。在神道傳統上,被奉為天皇及日本皇室的始祖。在《日本書紀》中其弟素戔嗚尊以「姊」稱呼,因此一般被視為女神。但民間也有流傳天照大神本為男神的說法。----天照大御神約自2,000年以前坐鎮於此,自古以來被尊為日本人的總氏神信奉至今。)

 

113年觀音山健行

看出該佛教宗派已經沒落了,只留下古木及頹廢的日式古佛寺,已無昔日興盛的局面

113年觀音山健行

回程與邱兄彭兄同行分享不同的人生經驗。

113年觀音山健行

遠眺林口臺地

113年觀音山健行

發現朴樹

 

113年觀音山健行

113年觀音山健行

 

八里左岸步道往挖仔尾及十三行博物館

午餐後前往八里左岸步道往挖仔尾,

13:30路過一座福德詞,其後有一棵老榕樹,

113年觀音山健行

 

13:33路過水筆仔公園,該路段都長木棧道,石平緩好走,可欣賞水筆仔生態之美!

 

113年觀音山健行

113年觀音山健行

13:43左行,100公尺即可到挖子尾村落,沿步道直行

113年觀音山健行

 

 

113年觀音山健行

113年觀音山健行

 

13:52到一處現撈魩仔魚,這裡已經到訪二次,可說熟門熟路了。大家都買一、二回家。

113年觀音山健行

13:58拜訪附近一座福德词。

113年觀音山健行

13:59步道終點就淡水大橋的起點。

 

113年觀音山健行

維居百科:

淡江大橋是跨越臺灣第三大河川淡水河河口正在興建的斜張橋,位於新北市淡水區八里區交界,為西部濱海快速公路最北段,並同時承載公車、機車、自行車、人行等專用道。八里輕軌規畫行經淡江大橋,有望成為中華民國第三座鐵路軌道道路共構的橋樑。」

我們期待這座橋早日完工啓用,他日必能感受到交通的便捷。

14:05路過挖仔尾吳府王爺廟。

網路資訊:

主祀神明: 王爺

陪祀神明:

李府王爺

池府王爺

朱府王爺

范府王爺

中壇元帥

五營

創立起始年: 2010

建立沿革:

一百多年前在岸邊撿拾到王船,船上有吳府千歲神像一尊,開始以爐主輪值的方式供奉,直至歲次庚寅年(民國99年)十二月十七日新廟落成安座。

113年觀音山健行

14:14路過八里大營廟

@大營公廟是由日本兵所建立的。昭和18年(1943),日軍守備部隊指揮官眼見營區旁的小祠香火鼎盛很礙眼,指示要拆除。不料到了半夜,竟然出現幽靈部隊進行軍事操練、顯靈作祟,搞得日軍雞犬不寧,指揮官大驚失色,反而出錢出力整修小祠。

大營公是一整批陣亡的軍隊『荷蘭勇』,因早年有更老一輩的曾見過廟裏收納的骨骸,由於大腿骨很長,故推想可能是荷蘭的軍人遺骸。

但已知的史料中並沒有荷蘭人(西班牙人)在此地駐軍的紀錄。另外也有種說法指稱大營公是清代駐軍『河南勇』。由於台灣話的荷蘭與河南、湖南發音十分相近,因為流傳日久,發音混淆而產生了歷史上的錯象,據考證,大營公是「湖南勇」。

113年觀音山健行

113年觀音山健行

14:17路過新北市八里文化公園。

前往十三行博物館參觀,我不久前曾參觀過,我沒進入參觀,我向劉鴻志兄請教有關「立可拍」的使用,科技在進步,我們也應不斷學習。

​​​​​​途中遠觀音山型相似躺臥的觀音,相當神奇

觀音山有七條步道,1.林梢步道2.牛港稜步道3.福隆山步道4.硬漢嶺步道5.楓櫃斗湖步道6.牛寮埔步道7尖山步道 ,他日可一一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水龍吟 的頭像
    水龍吟

    水龍吟部落格

    水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