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11月8日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楊梅的福人步道我來過多次,大都走短路程,日前聽登山同好吳兄說他經常來走,最遠走到大北坑,興起挑戰的動機,今天涼爽,適合登山。正好老伴要參加同學聚會,我開車載她去埔心後,獨自前往探索這條路徑

10:54 一抵達登山口,遇見一位在運動中心認識的女士,她和先生剛下山,她說她們經常到這裡登山。登山口攤販眾多,熱鬧非凡。登山路徑很多,選擇右邊的步道上山。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09抵達一路標---百年大榕樹,其中標示往大江屋90分鐘往保甲古道70分鐘,我沿著指示方向繼續前行。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12經過石籠,之後要走一段石階陡坡。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15 經過第二座山路標,u.有一幅步道地圖,不久,遇到杜兄等三名登山客下山,杜兄在疫情前曾一起拉二胡,他說它們每週來走二三次,又提到因肩膀收受傷,無法再拉二胡,寒暄一會兒,我繼續前行 。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18 發現往楊昇莊迷湖指標,約二十分鐘抵達。遇到一位登山客,問他從何處折返,他建議我走到莊迷湖就好。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經過一段鵝卵石步道

11:44 抵達莊迷湖,湖水清澈,景色優美。湖邊有休息的椅子與桌子。遇見一對中年夫妻與兩位老登山客,兩位老登山客分享他們登山經驗,他們居然能從鶯歌石山走到龜山兔子坑又到虎頭山然後走到桃園火車站,從上午8時到下午五時耗時近九小時, 一位74歲一位72歲,而這次他們從秀才步道走過來,這是他們第一次前來。在此休息片刻,享用便當,不久遊客都離開,四顧無人,我試用河洛語朗讀陶淵明的《歸去來辭》其中有一句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符合此山徑之情境。不久,又遇見一登山客,他說大北坑至此約三十分鐘。他來自新屋,他常一人前來, 且參加松登山隊多年,曾攀登全台各大小山。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帶一個便當解決午餐問題,我請一位台北老登山客幫我攝影

12:30 開始回程,選擇右側路徑下山。

12:44 抵達一處觀景台,視野開闊,有不少登山客在休息,看前路徑一直下坡,怕走偏了,中途我攀越一段陡坡走到左邊下山,走原來上山路徑。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3:20

這次步行到莊迷糊折返耗時兩個半小時,沿途行走在廣闊的森林中,景色宜人,感到舒服,下次要挑戰到大北坑茶園

 

 

113年119日探訪大北坑

女兒琪兒從多雨的宜蘭回到龍潭,她想和我們出門散心。早上天氣微雨,本來計劃待在家裡,但午餐後見天氣逐漸放晴,我便決定帶著老伴一起前往龍潭百年大鎮接女兒,打算到郊區走走。

我想去龍潭乳姑山,找一家咖啡廳欣賞風景應是件愜意的選擇。從白年大鎮經由干城路轉竹龍路前往乳姑山,不料行經楊銅路後,道路蜿蜒,竟遇到大濃霧,行車不順,甚至帶點恐怖。當下才意識到自己的氣象知識不足,中海拔山區容易起霧,於是我們打消了去咖啡廳賞景的念頭,繼續前行,往大北坑休閒農場。雖然有些霧氣,但還是可以在茶園中散步,當日遊客少,倍感悠閒。

大北坑帶對琪兒來說並不陌生。幾年前,她曾將兩個孩子送到附近的三和國小讀書,如今孩子們都已經步入職場。這裡還有許多她當年孩子的同學 ,至今他們保持聯絡,女兒也認識幾位家長,使我們對大北坑都了些情感連結。

途中,我們經過一家叫「龍泉豆花」的小店,進去光顧。這家店由一對父子經營,與老闆聊,順便詢問附近福人步道的入口位置。老闆說,從對面茶園上去就能看到入口,入口處有一條小鐵鏈,並提到他自己從福人步道到大北坑僅需五十分鐘便可抵達,沿途張貼龍泉豆花的路標這條登山路徑成了我心中挑戰的目標。不久,老闆娘也出來應對,她說她門是葉家人,老家在豆花店左前方的三合院紅磚老屋。他先生族在這裡曾擁有四、五甲茶園,分給她先生的七分茶園至今仍在耕作。豆花店前方那片茶園 是他們家的 ,每年魯冰花盛開時,政府會提供種子,但同時也遭遇一些破壞。

我們點了豆花,還泡上一杯後覺得味道不錯,於是買一包回家。她還介紹這裡有江、葉、申、吳幾個家族,大家以為這裡只有江家並提到「香訫堂」廟產多達兩百甲,皆由捐贈而來。此外,東帝士集團的陳由豪也在此地擁有大片土地。

接著說到他們家前面是廖家的田產,廖家購置了一甲地作為風水用地,並指出這裡是龍潭、楊梅與新埔的交界,經常霧氣繚繞。聽了這些在地故事,讓我了解了許多歷史與風土。隨後,我們便下山至龍潭市區閒逛,這時霧也已經散去。我們悠閒地繞行龍潭大池一圈,如今大池已經整修完畢,景色十分優美。

接著,女兒帶我們參觀龍潭國小舊宿舍鍾肇政文學館參觀鍾肇政曾在龍潭國小服務,他的作文學作品很多,特別是「中元構圖」(備註1)及「魯賓花」(備註2),還拍成電影和客家戲曲。又到龍潭市場參觀,一邊品嚐美食,一邊逛街。對女兒而言,龍潭是她的地盤,日常購物、買菜都在此處感謝女兒深度導覽。

備註1

中元構圖簡介--

普疲野魂孤鬼的祭典即將告終,神豬都已抬走了,廟坪一角燃起了一堆熊熊烈火。「大士爺」已享盡人間口福,就要火化升天了,道士在為那即將被焚的鬼王做着最後最隆重的超波。經文唸得更起勁了,腦袋瓜兒搖晃得更厲害了。一跪,一拜,起身;次一跪,再拜,起身;又一跪,三拜,起身。大道士與小道士齊聲叨唸一陣子。然後大道士使了個眼色,大士爺就被兩個小道士拾將起來,放在那堆火上。

火舌一伸,立即把大士爺包圍住了。就在這時,從圍觀的人羣中竄出了一個人影。他的正面全身被火光照得通紅。在人們驚異的眼光裏,那人衝上前,瘋狂地撲向成了一堆火的「大士爺」。

-—鍾肇政--中元的構圖

 
(備註2)
魯賓花

郭雲天獨自在茶園邊的牛車路上緩步走著。魯冰花早已謝了。被拔起來放在茶叢下,蓋上了泥士的,更是已經腐爛了;為了留種而沒拔的,也結著一隻隻豆莢,整棵整棵都呈著枯萎的灰褐色。

三個月前,這兒正是他作畫的地方,跟古阿明、古茶妹姊弟初識也是在這兒。他有無限的感慨與悲傷。

魯冰花謝了,留下一粒粒種籽,明年又會開出一片黃色花朵點綴人間;而在這一開一謝之間,使茶園得到肥份。然而,人世間的可貴的天才之花謝了,到底會留下一點什麼呢?他迷惘了⋯⋯

—-鍾肇政《魯冰花》

 
 

113年1112日到福人步道健行

今天多雲,微風徐徐,適合登山。我再次開車前往福人步道,前些日已經走到莊迷湖了,這次打算走到大北坑休閒農場,抱著探險的心情,邊走邊問,終於發現了這條迷人的登山步道,證明一件事,只要有心必能做得到,我依時間記錄所見景點,以便他日再訪。

10:50 車停在「福人社區附近」,從旁邊岔入步道,展開今天的行程。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03 經過一段鐵階梯。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13 經過一棵老藤,這棵樹相當特別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17 經過一處休息區。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20 經過一片「千百層」樹林,遇到一位登山客他從鐵橋折返。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23 經過「莊迷湖」,遇到一位登山客告訴我她從360高地折返。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35 經過數棵芎林。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36 經過鐵橋。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39可下切至「保甲古道」--這些字很小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41 經過一道圍牆。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43 經過 320 中繼站」。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46 經過水溝之堤岸。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52 經過一大片芒草,可遠看乳姑山電塔------一幅秋冬景象。-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55 來到「 360 高地」,標明海拔 360 公尺,在此午餐。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穿過一段黃土路--特殊地質景觀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在此遇到一對登山客,指引我從這小徑進入,到柏油路左轉,不遠處就是茶園了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小徑與水泥路有水泥圓筒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水泥路

 

12:15 抵達「大北坑觀景台」,地勢高,四週都是茶園,俯瞰大江屋茶園,遠眺新埔、関西及復興山等山巒美景。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下山途中,13:08 抵達莊迷湖,四週寂靜無人,用國、台語吟唱宋代秦觀的《滿庭芳》。

滿庭芳·山抹微雲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原文: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13:58 回到福人社區的鐵門,開車回家。

從平鎮開車到這裡, 只需20分鐘車程,相當的方便,從福人步道登山口到大北坑休閒農場,全程走了3小時,約15,000步,相對山路平緩,適合個年齡層,今天發現這條登山路徑,挑戰成功,感到開心!

 

1131128

前些日子發現福人步道整條路徑後,了解到後半段的360高地及大北坑茶園瞭望台這段路徑平坦,特別適合懼怕登山的老伴健行。11月28日(四),我帶她前往。車行駛上乳姑山後,朝大華中學方向前進,但始終找不到福人步道的登山口。於是,我們折返並繼續朝大北坑方向前進。在即將抵達江屋停車場前,從一條小徑直走,終於發現進入福人步道的入口。

老伴起初不願隨我一同探尋,選擇留在附近茶園休息,看著手機。我則在茶園旁用河洛語誦讀杜牧的《阿房宮賦》。雖然讀得有些生澀,但仍感到格外開心。

片刻後,她終於同意與我一起探尋。我們沿著小徑走向360高地,這裡是福人步道的最高點,視野非常開闊。我們拍下了一些照片,稍作休息後沿原路返回。整段山徑平坦幽靜,綠樹成蔭,行走其間,感到身心舒暢。

回到大北坑茶園瞭望台時,我們俯瞰了不久前曾造訪的龍泉豆花店。周圍是一片片茶園,山頭上白茫茫的芒草,襯托出秋冬季節特有的寂寥景象。遠處的層巒聳翠,更添幾分清新與壯麗。不久後,我們結束這趟愉快的健行之旅,滿心歡喜地返家。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31201

從大北坑到福人步道的360高地。去時,我們選擇從水泥涵洞進入,綠林密布,環境十分涼爽。上一次我帶你媽媽來,見到稀稀疏疏的芒草,當時來回都走了這一條路徑。

今天運氣很好,遇到了兩位老登山客。他們告訴我們,從左側路徑也可以通往大北坑,走著走著,才發現這片芒草,實在太美了!出口處有一鐵鏈。

想看芒草,不必特意跑到草嶺古道了。在楊梅與龍潭交接處的360高地,就能看到一大片白茫茫的芒草,隨風搖曳,景色十分迷人。

感謝女兒的陪伴,我們都很開心!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楊梅福人步道健行記

 

114210日,開學前夕,我們帶兄妹到大北坑茶園健行。去年發現這條步道後,一直有帶他們登山的念頭。今天女兒上班,兩個孩子中午來我們家,吃完外婆精心準備的午餐後,我便開車前往大北坑茶園。

我們從密林小徑進入,步道相當幽靜,路旁有幾個很大的水泥涵管,男孩開心地跑進去、跑上跑下。不久,我們驚喜地發現一隻小松鼠,驚訝聲此起彼落。出了林道,我們發現一頂帆布搭建的遮雨棚,裡面擺放著桌椅,看起來像是一處工寮。我笑著說這是「5 型級登山客區」。

繼續前行,眼前出現一片平坦又寬闊的「黃土高原」。這般寬廣的地貌,是平時未曾見過的地質美景。妹妹忍不住在這片壯麗的景色中表演舞蹈基本功,兄妹與外婆開心合影。黃土平台土地貧瘠、地勢高聳,應是龍潭、楊梅一帶的最高處。平台邊緣即為 360 高地,這裡也設有一處休息區,同時是福人步道下行的起點。

隨後,妹妹陪著外婆在附近等候,我則帶著哥哥走了一段福人步道。

13:58,從360高地下行。

14:06,經過一段堤岸。

14:09,抵達320中繼站,休息片刻。

14:14,來到一道高牆。

14:20,抵達福江橋——一座小鐵橋,詢問一位登山客,對方告知莊迷湖就在前方不遠處。

14:30,終於抵達莊迷湖,遇到許多遊客。這位登山客熱心幫我們攝影,留下珍貴的登山回憶。

回程途中,哥哥脫掉兩件厚衣服後,便感覺輕鬆許多,一路領先。15:06,回到360高地終點,與妹妹會合。接著,我們沿著密林步道返回大北坑茶園,不久後啟程回家,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時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水龍吟 的頭像
    水龍吟

    水龍吟部落格

    水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