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八德
1101106霄裡大池祈福活動:
今早到平鎮花彩節參觀,從建安宮左右前方直行,停好車,從後方田園參觀,一路來到廟前路,楊厝土地公廟前視野最開闊,去年造訪遇到一老
住戶楊先生,他說楊姓是閩籍,紅瓦老屋已改建清田畫境社區,goodl地圖發現社區前方是土牛溝。之後,驅車前往霄裡大池 ,在大池旁的福德祠正在舉辦「飲水思源」祈福活動。巧遇該福德祠主委韓德成,韓兄係舊識,邀我參觀祈福盛事。
司儀介紹八德地區從乾隆期間即以輪祀「三界爐」供奉三官大帝,三界爐在茄苳溪元聖宮、大溪南興永昌宮、霄裡玉元宮、八德三元宮四廟輪流供奉,四年一輪。農業時代,水源相當重要,客家地區普遍奉祀三官大帝,從「飲水思源」祈福活動就可理解。
1101215八德霄裡單車行
日前到基隆紅淡山登山,認識一盧姓同好,他從平鎮市公所退休後習書、國畫有十多年了,看他氣質高雅談吐不俗,他說盧姓宗祠位在八德玉元
宮前的霄裡路上, 引發我探訪動機。午後天氣涼爽,事前搜尋霄裡地圖,規劃出探訪路線。我從中豐路、關爺西路、金陵路、龍慈路、華隆路、
平東路、新生路一路騎到霄裡。
一 參觀玉元宮:
位於於八德區長興路底,該廟原名三元宮,主祀三官大帝,現已改為主祀玉皇大帝,為霄裡最早的漢人廟宇。
二、參觀青操世第:
玉元宮前是霄裡路,在霄裡路120巷32號,發現盧姓宗祠--青操世第,大門打開,大廳及左廂房竟有二十多名學生,有五、六位教師在大廳開會,
一位老師說他們在進行實驗教育,我感到訝異,空間設備如此不足,家長竟敢把子女送來這裡上學。經同意參觀大廳,牆上有清操世第重修記的
碑文,讀之:
1、榮興祝有明創立家業成四時皆吉慶世代永昌隆。
2、乾隆十五世輝榮自廣東潮州大埔來台,第三代祝英入墾霄裡,於乾隆末年,有六子..
3、光緒十一年1885宣布台灣建省,命劉銘傳為台灣首仁巡撫,為求台灣財務自足,劉銘於光緒12年(1886)至光緒15(1889)年全面清丈台灣田
園,要求業主階層出面登記產權,繳納地稅。丈單相當於今日之權狀。
碑文詳細記錄其家族史,可做為來台宗族撰寫典範。
在屋前遇到一婦人,她是附近吳家人,她告訴我宗祠左後方有一座福徳祠。
三、參觀福泉宮:
在青操世第的左後方發現一座小祠 , 神位是一塊石頭,對聯:福佑農村風雨順;泉流甘露國民安 。
祠前一長方形洗衣池,有遮雨棚,是附近居多洗衣的好地方。
四、參觀至德堂:
往前行在霄裡路160巷15號處,發現至德堂—吳姓宗祠,祠前有一風水池。
網路有至徳堂沿革略:先人仲立於乾隆十五年,自廣東蕉縣來台,一路經淡水、大溪到宵裡新興莊崁頭-----。略知其家族史。
五、參觀石母娘娘
石母娘娘位於至德堂右後方,祠前方的浣衣池,有一口泉水,源源不絕,很多人來取水。每年母親節前一週舉辦慶祝活動,多年前曾和徐瑞麟到
這裡演奏二胡,還記憶清晰。遇到住附近的黃先生來洗菜取水,他常來這裡散步,64年在金門當兵,屬班超部隊,在山外一帶,我介紹泉水出水
口位置。
六、參觀福興宮
坐落在霄裡路451巷26號
七 參觀寶樹堂--謝姓:
在霄裡路552號發現一紅瓦三合院寶樹堂,遇到一位謝姓年輕人,他說父親是管理人,經他同意引導我進入大廳參觀,牆上有一家族昭穆排序碑
文,年輕人是19世祥字輩,還有「寶樹堂重建記」碑文:
-----溯我十一世祖廷松公由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三溪堂,不憚波濤之險從淡水登陸,數載後遷移霄裡定居---。
年輕人說其族人散居各地,家廟前多是他們的田產。
八、參觀山德福德祠:
讀沿革史略知;
- 創始於謝厝屋後一棵大榕樹下榕樹頭,現址以樹頭為福徳正神之一位。
- 八德霄裡官路缺山德宮重建委員會—
九、參觀福壽宮:
座落於霄裡路與龍南路429巷交會口,單殿有拜殿、屋脊雙龍護三仙、祠後是一片樹林,面向大馬路。
柱對;福向春來萬年興;壽受從日積千載盛。讀霄裡福壽宮修建記略知:
- 三百年前乾隆年間先民來開疆拓土於彭厝樹下立三石縫福德正神。
- 七十六在原址乾山戌向重修。
- 彭三和獻地。
- 從捐款人看彭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