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地方諺語(1140610)
「強驚勇,勇驚雄,勇驚無天良,無天良驚神經無正常。」
(諺語來自許生土)
解讀如下:
一、「強驚勇」
一個外表看起來非常高大強壯的人,膽識卻未必過人;對上另一個並非高大,卻擁有膽識與勇氣的人,他可能無所畏懼,甚至敢於挑戰。
勇者之所以讓強者害怕,是因為他不怕困難、不懼挫敗,具備韌性與堅忍,為了達成目標,他可以咬牙忍痛、吞下苦果。這樣的人,精神素質高,有一種突破困境的力量,是典型的硬漢角色。
二、「勇驚雄」
所謂「雄」,是不怕死又心狠的人。雄者不僅強悍,還可能心機深沉、手段毒辣,視生死如無物。為達目的,他可以不擇手段,類似於曹操這樣的亂世梟雄:講求大局、深謀遠慮,寧可背負罵名,也要完成霸業。
勇者雖無畏,卻仍忌懼這種心狠手辣之人。
三、「勇驚無天良」
無天良者,毫無道德底線,慣用陰謀詭計、陷阱欺騙。他們不怕遭天譴,為達目的可以使用任何卑劣手段。即使你再怎麼勇敢、再有膽識,也難防他們從暗處下手。對這種人,勇氣已不足以自保。這正是社會中最難防範的威脅之一——來自黑暗與背後的傷害。
四、「無天良驚神經無正常」
神經不正常者,行事毫無邏輯與預測性,甚至連自己在做什麼都不知道。你若遇到這種人,只能自認倒楣,絕不可與之爭鬥。他們瘋狂、失控,可能帶來無妄之災。面對此類人,唯一的對策是「敬而遠之」。
新增的智慧亮點:
勇者無懼尺寸
可用拿破崙作比——體格不高,卻憑膽略與氣魄震懾歐洲,呼應《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心理優勢。
無天良者的陰險
社會中最大的威脅往往不是正面對抗,而是毫無底線的暗算與詭計,類似魯迅《狂人日記》中的「吃人」隱喻,反映制度性與結構性的黑暗。瘋狂是終極不確定性 將「神經無正常」解讀為現代博弈論中的「瘋子策略」(Madman Theory):當對手行事毫無邏輯與理智,反而讓人難以預測,進而選擇退讓。
結語:
這句諺語層層遞進,從「強」到「勇」到「雄」到「無天良」再到「神經無正常」,呈現出不同類型人物之間的微妙互懼關係。它提醒我們,不論在個人處世、領導統御或社會互動中,都需洞察人性深層的變數與潛藏的風險。這正是古人智慧的可貴之處,值得後人細細品味、深入學習。
金門音韻收錄--來自享學
01
02
03
04
05
06
1.
.
2.
3.
4.
5.
6.
7.
8.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