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來西亞認識金門許姓宗親

1051210和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參加馬來西亞雪蘭莪金門會館七十週年慶祝活動與巴生浯聲協進社、巴生港口金浯嶼伍德宮、吉膽金浯江會館、巴生金浯江伍宮、馬來西亞同安金門廈門聯合會一起承辦經同宗金門縣政府許寬參議、許丕祥科長的介紹認識幾位宗親:

 

許晉福:後湖人,在旅程中,我們一起乘船到巴生,在船上,他指著海邊那片紅樹林說,他父親早年從金門過來,落腳處『巴生』,以砍紅樹林為業,生活艱辛。養育九名子女,有一個妹妹三個月大就送給馬來人,母親思女心切,透過電視尋親,40年後終於找到。他說馬來人很喜歡認養華人子女,這個妹妹不會說華語,外甥認識一位新疆回族人,會說一口標準華語。

許晉福十分活耀,擔任馬來西亞雪蘭莪金門會館總務及這次70周年慶晚會的主持人,多次參加世界金門日返鄉

曾在首屆世界閩南文化節發表海外金門會館的經營,他說早期下南洋並不是有組織的移民方式,移到落腳處是一些來自四面八方不同方言群為了對這些移民有個照應,開始透過血緣、地緣或是信仰等組織會館,守望相助開基立業,會館除了聯繫鄉親之外,也維護華社的權益,傳承中華文化的信念,具有文化素養。』他也曾率領馬來西亞金門青少年尋根團回鄉尋根,是一位相當熱心的僑領

返鄉和許萬福談起,他說許晉福原名許金福,他父親許乃成是許乃曲的親弟弟。乃曲兄在90多歲還到后浦南門家廟吃頭,為人風趣,他年輕時也下南洋謀生,他也是我祖父的要好朋友之一,小時我常見到他。

15390707_1393279407363561_3856612752125151231_n.jpg

許國振:新加坡金門會館康樂組主任,經營土產出口商。父親許介侯來自金門南門,祖父許允之,排行嘉字輩。

據南門淑林說:允之原名允緝住南門奎閣旁,祖譜紀載其子長名汝駒、次名汝鉄-----。許允之書法名家,民國廾一年題碧山睿友小學,是前廳房派下。

15401120_1393280244030144_5759609972484136262_n.jpg

許賢強:馬來西亞柔佛州金同下會館青年團成員父秦朝江,祖乃甚,曾祖維炬,後湖丕望是他堂叔,與章泉曾祖兄弟輩。住馬來西亞柔佛州電話   +60127980296

15672771_1410328318992003_2121448616534032842_n.jpg

許素芬:馬來西亞雪蘭莪金門會館理事父許振南,祖父許明聰來自後沙

 

 

附文

家族榮光的守護者:許國振的故事

2019/04/23作者:江柏煒。

 許國振(1945-)先生是一位典型的新加坡金門會館董事。他為人低調、誠懇且熱心,雖不善表達但極富責任感,會館的許多公共事務總有他默默付出的身影。

 

  他是著名書法家許允之(1890-1960)的長孫,出生於新加坡文達街。就讀英校的他,對於傳統的重視幾乎不輸華校生。在他的家中,小心翼翼地珍藏著祖父留下的各種文獻、文物。今天,我們可以欣賞許允之的藝術與文學,也能了解20世紀中期以前許允之與其他南渡文人的書信往來,包括郁達夫、徐悲鴻、朱汝珍、林學大(南洋美專學校創辦人)、施香陀、陳宗端、陳文希等人,進而構築出早期新加坡華人的文化史,許國振的付出,居功厥偉。

 

  許允之與國振的祖孫之情,十分感人。國振曾經透露,允之先生生活簡樸規律。每日固定九點上班、十一點多搭三輪車返家用餐、休息(自大坡一帶銀行總部返回文達街住所),中餐用粥,數十年未變。二點再返辦公室,五點下班。他極寵愛他的長孫,常喚國振為「東卡孫」(東卡,Tongkat,馬來語拐杖之意;當時他們的住家在文達街店屋三樓,共48階;允之先生常一手扶著欄杆、一手扶著小孫子肩頭上樓,像是撐著拐杖一般),說明祖孫關係的親密。

 

  幼時的許國振曾唸三個月的啟蒙學校,之後轉往位於丹絨巴葛的英校Trafagar School,畢業後再進入私校二年、天主教St. Joesph Afternoon School一年。但在允之先生鼓勵堅持下,晚上到南洋工商補習學校修讀華文。16歲出來工作。

 

  1963-68年,他在森茂利板廊(建築材料商)工作,老闆是金長發的林百祥。1968年進入位於直落亞逸街7號的經緯公司,這是金門、廈門、同安人為主的九八行,主要股東有許天福(許錠侯,金門後浦人,許國振的堂伯父,他也是提攜國振進入生意領域的長輩)、張允中(金門沙美)、許鎮國(廈門人)、印尼雅加達陳延壽(金門陽宅),進口印尼土產,如胡椒、咖啡等賣到新加坡。許國振從基層做起,開始學做生意,九八行一開始聘有十幾名員工。這家九八行於1968年拆夥,主要是因為張允中另創太平船務、許鎮國另創大偉公司(進口中國雪凍魚)。經緯的大股東剩下許天福、陳延壽為主,仍從事印尼土產貿易。1978年公司遷往No. 6 Robinson Rd.的大廈(這是出身金門下堡的翁贊商買下來的大廈)。除印尼外,經緯公司於1973年起和越南的國營公司做起土產貿易。越南的土產主要以樹膠、胡椒、咖啡、食用油為主。許國振回憶著:當時越南與新加坡之間沒有直航,得經過曼谷,一周僅一班飛機,他經常得在越南待上一段時間,等下一班飛機的到來才能返回。之後,他們也進口中國貨轉賣印尼,主要布、瓷器、菸草等物品,有時也需要參加廣交會,見識了中國經濟的崛起。

 

  1980年,經緯公司另外成立福緯企業私人有限公司,與福美魚行(同安人彭寶通所開,其父親文服,早期也和經緯合作進口雪凍魚)合作,做越南雪凍魚生意。一部分為本地銷售,一部分寄往臺灣、美國。

 

  1984-5年因房租漲價,公司搬到絲絲街1504樓。許天福1982年左右過世,許國振繼承經緯、福緯公司,與陳延壽三子陳國新(自印尼前來新加坡定居)合作,繼續與陳延壽在雅加達的二子陳國銘進行貿易(另註:陳延壽長子陳國全在印尼行醫)。1997-98年、2000年兩度金融風暴時,被印尼欠債,公司業務也逐漸減少。於是許國振在2002-2003年逐漸退休。陳國新另成立公司,繼續經營。

 

  1990年代後期,許國振加入金門會館,並於2003年和會館其他成員一起返回金門。這是他第一次回到祖鄉之地。這20多年來,他總積極投入會務,無私奉獻。會館三樓的浯江廳有一處泡茶桌,假日聚會時,總可以看到許國振俐落地泡茶身手,董事們圍繞在此品茗聊天,其樂融融。

 

  許國振的家,像是一座「許允之博物館」。他是一位盡職的館長,守護著家族的榮光,也發揚了金門海外文人的精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水龍吟 的頭像
    水龍吟

    水龍吟部落格

    水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