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屏東三日行

 

3月19至21日,我們展開了為期三天的屏東之旅,搭乘了藍皮解憂號觀光列車,從枋寮到臺東當日來回,並在枋寮住宿。

這次能順利出遊要感謝小女提供的資訊。我照著她的建議安排,我們在一個月前預訂了民宿,再購買了藍皮解憂號觀光列車的車票。

三天的旅程造訪了枋寮,搭乘藍皮解憂號觀光列車及參觀了大鵬灣國家風景區,不用自己開車,也能玩得很深入。藍皮解憂號觀光列車,每個車廂安排了一位專業導遊,對南迴鐵路枋寮到臺東間沿途車站及周圍風景都深入介紹,在太麻、金崙、枋山等站下車探訪;尤其是金崙站,還特別安排當地導覽,一路帶我們參觀這個原住民溫泉部落,介紹當地傳統文化,更加豐富了我們的旅程內容。

更難得的是與多年好友徐貴榮君夫婦同行,徐君是客籍大老,曾參與編撰客語字典,是研究客家饒平話的語言專家。同時,他曾深入到屏東客家地區探訪,聽他分享當地的客家人文和信仰,有他們的陪伴和分享,使旅途更添樂趣,為了使自己成為好的旅行者,回家後,我將所見所聞加以梳理,記錄這趟愉快又充實的「解憂」之旅!


 

第一天行程

第一天,我們約好一起搭高鐵到新左營,買了自由座車票。當天旅客眾多,但年輕人很友善地讓座給了我們。到達台中後,車上的旅客逐漸減少。我們在新左營買了便當,然後轉搭台鐵前往枋寮。這是我們第一次造訪枋寮,透過 Google Maps 找到了「春來輕旅」的民宿。民宿離車站很近,我們通過賴與管理人員陳姓女士聯絡,她給了我們大門和房門的密碼,讓我們可以自行入住。房間清爽舒適,而且價格一天才 1700 元。第一次住宿不需與管理人員見面,讓我們感到相當新奇。

113年屏東三日行

 

下午,考慮到體力問題,我們安排了參觀枋寮漁港。枋寮漁港離車站不遠,傍晚時分,港口停泊漁船,寧靜中別有一番風景,附近店面髒亂,我們登上拱橋到對岸。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參觀馬賽克藝術廊道,以魚、海浪為主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晚餐到愛琴海景觀餐廳用餐,從網路搜尋到該餐廳,相當值得,餐廳也經營民宿,走高價位。

 

 

第二天行程--藍皮解憂號觀光列車| 枋寮-臺東當日來回

參觀藍皮意象館。當日9:30報到(須應帶身分證件)

 

所有旅客都來報到,有很多旅行團,不少外國旅客,可見這條觀光列車已遠近馳名,所以要提早報名訂位。

 

報到後服務人員贈送一袋資料,內含專屬紀念套票、兩把扇子以及一瓶飲料。

113年屏東三日行

 

接著介紹:藍皮解憂號是由雄獅旅行社規劃設計的,藍皮意象館則是過去南迴鐵路舊宿舍改建而成。入口處設置一幅大型火車頭造型LED燈,讓旅客一到訪就可以感受到藍皮解憂號的完整意象。

 

後院還有Q版解憂月台,室內則分為現在、過去、未來三大區域。現在區提供旅客報到櫃檯,同時販售藍皮解憂號周邊商品,以現代簡約造型為主。過去區包括藍皮車廂座位區及餐飲吧台區,讓旅客能在藍皮車廂造型室內座位區享受悠閒氛圍。未來區則是策展空間,以純白色系搭配可轉動展示牆及可變性軌道燈,讓空間靈活運用。

 

裡面有很多商品,我發現兩片用籃色透明紗書寫的文字:

 

1、開著車窗尋著淨沙,享受南風溫柔的洗禮。

113年屏東三日行

 

 

2、列車上的風景,輕輕串起舊時光,與南島的浪漫假期。

113年屏東三日行

 

不久安排各車導遊,不久我們跟隨導遊上車,展開一日浪漫旅程。

 

 

 

 

113年屏東三日行

藍皮車廂座位區及餐飲吧台區,旅客可在藍皮車廂造型室內座位區

 

113年屏東三日行

後院還有Q版解憂月台

 

113年屏東三日行

 

入口處設置一幅大型火車頭造型LED

 

 

 

去程-枋寮-臺東 

113年屏東三日行

 

出發前導覽介紹南迴鐵路

※工程最艱鉅

南迴線,又名南迴鐵路,位於臺灣臺東縣、屏東縣,是一條由臺灣鐵路公司所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西起枋寮車站,東至臺東車站,

1992年開始營運,是臺鐵最晚開通的主要幹線,途經之路段多為深山地區,人煙極為稀少。南迴鐵路因須貫穿中央山脈,故隧道特多,全線共有大小隧道三十五座,總長約三十九公里, 佔整個路線長度約百分之四十。 其中最長者為8,070 公尺之「中央隧道」,目前為台灣地區最長 之鐵路隧道。

從枋寮開往台東的南迴鐵道全長 98.2公里,沿途共經過 17座車站 、其間橫跨了大、小橋樑近二百座,是全台灣橋樑、山洞最多的鐵道。

※景色最美

沿途經過魚塭蓮霧-黑珍珠愛文芒果.同時欣賞台灣海峽與太平洋海景。

沿途導覽:

去程:枋寮至臺東車站

枋寮火車站牆掛著南迴鐵路及余光中詩

113年屏東三日行

路線距離:(枋寮車站=臺東車站間)98.2公里

車站數:14(含起訖車站、2個號誌站)

完工時間:199110

雙線區間:中央號誌站=古莊號誌站(16.9公里)

路線最高點:海拔175公尺,位於中央隧道內

隧道數:36

加祿=內獅間:嘉和遮體(假隧道)

中央號誌=古莊間:中央(臺鐵第二長隧道,僅次於北迴線新觀音隧道)

 

113年屏東三日行

落在屏東的甘蔗田裡,甜甜的甘蔗甜甜的雨,肥肥的甘蔗肥肥的田,雨落在屏東肥肥的田裡。泛此地到山麓,一大幅平原舉起,多少甘蔗,多少甘美的希冀!-----

 

1.枋寮(1030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2.加祿車站(10351045)—台鐵最大的小站,有12條軌道,駐守空軍防砲部隊,是軍 運貨暈之紐帶。停留10分鐘在月台參觀,站名字很大,當年沒有廣播的原因。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加祿=內獅間:嘉和遮體(假隧道)

3.經過內獅車站(10:49):--該站位於南勢村是旅客上上下人數最少的車站,在討論未來設一條鐵路支線到墾丁。「楊勇緯,臺灣柔道運動員,奧運銀牌,楊勇緯生於台中市,父母來自屏東縣獅子鄉南世村,具有排灣族血統。」向西望去是小琉球,

4.內獅車站與枋山車站間(10:53)告別大海進入山區,發生南迴搞軌案

2006317日,台東往高雄的96次莒光號列車行經內獅車站與枋山車站間,又因鐵軌遭破壞而出軌,車頭R104嚴重損毀,因無法修復,事故後解體於高雄機廠,四節車廂也翻覆至一旁的蓮霧園中造成1人死亡、2人受傷,兩位傷者分別是司機員與機車助理,死者為李雙全之妻子

5.枋山車站(1055)兩鐵道可會車

6.枋野車站

枋野車站,位於屏東縣獅子鄉,位於枋山車站至中央號誌站間,為臺灣鐵路公司南迴線的鐵路車站。目前為三等站。主要的功能為負責列車的待避或交會,並無提供售票與旅客上下車之客運服務。由於恆春半島地區落山風強勁,本站還需負責監測枋野二號橋路段風速,當風速超過安全標準時,通知列車減速通過、或是停車待命。本站是南迴線中最高的一站,為海拔137公尺。

113年屏東三日行

(取自網路)---導覽每天經過這裡他說以前是一位女士最近剛退休,在這荒郊野外的火車站工作真辛苦

7.穿過中央隧道(1118───)

8大武(1127)-氣象局報導的地名

9.大鳥休憩區(11:29)

台九線南迴新亮點~好美的清水模觀景台!山海相依.無敵海景盡收眼底

10.穿過隧道進入多良車站(11:46)

導遊叫我們朝右側看並準備錄影,月台右側有一排紅色的欄杆,外面是蔚藍的太平洋。接著叫我們向左邊向觀光客揮手。多良車站是一座廢棄的車站,但是景色美,是台東地區的觀光景點。車站二樓是觀景台,吸引了很多遊客。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大麻里車站:(12:20-12:50)

櫻木花道平交道--從太麻里火車站向左邊走就是櫻花步道,這裡的櫻花就是指花旗木,導遊說這邊的花旗木沒有開過,沿途還有很多的釋迦等果樹,我們來到櫻花道平交道,背後是浩瀚的太平洋,大家在這裡攝影留念,附近有一棟別墅,導遊說這裡的芭樂很好吃,一箱一箱的被訂購,我購買兩顆,一斤50元,當場切開,品嘗一下,果真好吃,看來這裡的氣候非常適合裝芭樂。

太麻里火車站前大道---筆直的道路似乎沒有盡頭,通往大海的路。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畫框造型藝術

我輕輕聽

武玉玲 

輕輕聽/我要輕輕聽,我要側耳傾聽山林與海洋演奏的音樂。

輕輕聽/我們輕輕聽,我們享受這塊土地與海洋在唱歌。

在大自然裡一起合唱,讓共生在這片土地上的萬物,找到共同的默契與智慧,守護著每一位靠站的旅人。

我們帶著不同的步伐駐足,卸下沉重的行囊,緩慢地移動在南迴的路上,享受下一站停靠的驚艷。

12.台東車站

回程---台東到枋寮

1.參觀台東車站--離市區遙遠站前有一小市集,跟過去台東車站印象相差甚遠

2.參觀金崙車站及街景:(15:28-16:28)

(1月台--月台頂棚鋼架顏色為黃紅兩種顏色,造型特別導覽說黃色代表小米,紅色代表溫泉,經過導遊的解說才知道設計之原由

(2)部落導覽一面鄰海,附近山區有山羌、水鹿長鬃山羊等野生動物,這裡的路燈造型是鹿,十分特別這裡有很多鹿這裡產小米,金崙溫泉很有名,屏東、高雄地區退休族來此洗溫泉,有接駁車接送,方便又便宜,500元有找。介紹街道兩旁壁畫,其中有齊拉龍愛上多良捕魚文化--,導遊說金崙有七個原住民族部落,齊拉龍愛是阿美族人,長於捕魚,上多良在多良山上,住要接到地面塗成藍色十分特別,有一家雜貨店兒子民宿,他感恩母親開雜貨店養育他,故民宿取此名子,有一座海枯石爛候車亭,社區將廢棄的公車亭加以美化

(3)金崙傳統文化涼亭導覽搗小米杵臼及捕魚器具--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3 枋山車站(172517:44

枋山車站是台灣鐵路最南端的車站之一,位於台灣島南部的獅子鄉,而不是在枋山鄉。車站坐落在半山腰上,周圍幾乎沒有居民,因此顯得相當荒涼。這裡的火車站沒有站務人員,但是有一個相當寬敞的廣場。由於站點靠近山腳和海邊,這裡落山風相當強勁。枋山車站周圍一邊是青山,一邊是蔚藍的大海,是欣賞日落美景的理想地點。此外,枋山地區還以產出優質的愛文芒果而聞名。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晚餐椰門海景

第三天行程----參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

獨自枋寮漫遊

早晨,我來到枋寮漁港入口,往右走沿著河堤,遠處看到一座小廟。周圍有一個廣場,遇到一位阿婆正在那裡散步。我問她那座廟是不是土地公廟,她回答說不是,這是西營。往前走是德興宮,奉祀天上聖母。她還告訴我德興宮四周有四座營,當地人常來祭拜。她一一指給我四座廟的位置。我花了40分鐘漫步在枋寮的街道上,尋找四座營的蹤跡,一次難得的經驗。其中,東營的廟對:「太武迎著旭日,營生浩瀚燦爛的祥光。朝東望去就是高聳的太武山廟前有一座橋,跨越一條小河,走到對岸,這時旭日東昇,滿天美麗的雲彩,景色真美。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113年屏東三日行

今天我們選擇距離枋療,車程30分鐘的大鵬灣參觀,我們搭乘上午8:05往高雄的公車(91179117A)來到大鵬灣。

我們步行參觀,見到幾處景點:

一、黑鮪魚雕塑,在入口處。

113年屏東三日行

以下是解說文字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設置黑鮪魚雕塑紀念誌

台灣海洋的生態多元豐沛,寶島旅遊的海灣遊程豐富,在南台灣的東港,不僅連接大鵬灣與小琉球,具備區位優勢外,而且漁民海產富饒,成功地把漁獲的「黑鮪魚」發展為優質品牌,成為台灣擁有

本件「鮪」作品是由日本設計大師福田繁雄先生

規劃設計,經由國家文藝獎得主林磐聳教授引介,獲得東港旅居台北且經營事業有成的美吾華集團董事長李成家先生捐贈回饋鄉里。這種藉由「愛與分享」無私奉獻,必能提振台灣觀光宣傳力道,而此一促進國際交流的善舉,不僅是回饋東港鄉親,實亦為國家社會之福。

藝術要走入人群,這兼具「鮪」字與魚形匠心獨運的作品,讓到訪大鵬灣的遊客在觀賞這新入口意象時,體會台灣與日本的情誼連結之外,更深切感受到鮪魚生命力的特色,為我們生活注入滿滿的活力,也為新旅遊時代展現出新的象徵代表,特以撰文為誌。

二、巨鮪來富

113年屏東三日行

2019台灣燈會主燈

巨鮪來富

2019年台灣燈會在屏東大鵬灣,適逢已亥豬年,為期永續發展,主燈首度以國際知名的東港黑鮪魚在地特色來創作造型。

燈會期間自2019219日至33日,每天都帶來元宵節慶的喜悅。感謝全體國人的支持與肯定,也感恩全體參與團隊,包括屏東縣政府、交通部觀光局暨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大鷴灣公司、公路總局及台鐵局等各單位,以及數千名志工的奉獻。讓此次燈會呈現出台灣具備海洋國家的高度,而深獲國際感動!

巨鮪來富主燈代表著台灣燈會30年來的重大里程碑,由中央研究院曾永義院士命名,埴鈁藝術彭力真老師設計監造,再搭配水舞、煙火及無人機表演,為國人留下美好時光。

國旅核心在體驗,台灣燈會的創新展現方式,為國人提供一個在地旅遊的新創意,也傳承著眾人的技藝與記憶。

三、海上教堂

113年屏東三日行

矗立於灣域中的海上教堂,挑高的屋型,童話般的鵝黃色建築外觀搭配粉色系的內裝,是大鵬灣最夯的打卡景點之一。從南堤岸走向這座西班牙風格的海上教堂,享受海風吹拂,倍感浪漫。

四、你融我融

113年屏東三日行

台灣燈會-新住民藝術主燈作品名稱:你容我融

2019年作品説明:

呼應昔日大鵬灣佈滿蚵棚的景象,採用大量蚵殼在地素材,並以

骨結構塑造出新住民特質,猶如海之女神般的嬌美、堅毅姿態。蚵殼如生命綿延串連,多元文化之間交互編織。蚵殼串結的白色裙襬迎著海風輕飛,裙下文化展演激起多聲道的漣漪。白天感受到編織光影的灑落變化,夜間成為座指引未來的光明燈塔。新住民女性來台落地生根,包容的力量讓她們融入境。你容我融的生命故事,呈現在海之女神身上,強韌母性的慈悲大愛,帶我們迎接豐富物產、幸福時代,共創生命融合的交響樂章!

五、珊瑚之心

113年屏東三日行

設計製作:

珊瑚是孕育海洋生命的臍帶,我們以此為構根,結合了建築、燈光、與行為藝術,藉由展出的“珊瑚之心”材質特性,來喚醒人們海洋保育的觀念。期盼著逐漸白化的珊瑚,隨著夜幕低垂、溫度變化,透過人們與海洋良性的互動,逐漸復甦、共生共榮。

設計者:山米 X LAAB

 

六、東港支線

113年屏東三日行

【通車於1940年】為日本南進政策下物資、人員運送的重要轉運點。

台灣鐵路最南端也是最短的支線,全長6.186公里,車程約9分,中途停靠大鵬站。大鵬支線則為東港支線的支線,從大鵬站直接通往大鵬營區。進入營區時必須先開過頭,再由火車尾倒駛進入營區(像阿里山小火車一樣),當地居民暱稱「倒吞線」。營區終站設置旅客月台及汽車月台各一座,供人員與戰鬥裝備上下列車。並安裝兩隻「萬斤稱」的卸貨架,負責將作戰用的軍備品、交通工具、蛋、米、麵粉、牛奶等,轉運至南洋一帶,此月台也被當地人暱稱稱為「牛奶台」。雙園大橋通車後,東港支線運量大減,故於民國80年結束客運服務,僅留鎮安至大鵬站運輸空軍基地軍需品,直至民國91年營區撤離,整條支線功成身退。

七、站在三摟涼亭遠眺美麗的大鵬灣\

113年屏東三日行

八、維居百科簡介大鵬灣:

大鵬灣潟湖位於台灣西南部,由屏東縣和林邊鄉間的林邊溪沖積物沖積形成囊狀潟湖,水深26公尺,平均水深約3公尺。灣域的北側分布有海茄苳這類紅樹林植物,加上水位變化穩定、營養鹽充足,形成濕地生態系。-------

台灣日治時期之前,大鵬灣區有漁民在此從事牡蠣養殖業,日治時代末期,日本海軍航空隊在灣區建立水上機場及潛艇基地,戰後,空軍接收成立空軍幼校,牡蠣養殖工作遭到禁止。空軍幼校結束後,灣區的牡蠣養殖慢慢回復,但因為潮流口淤淺和未做好規畫工作,造成潟湖水質惡化,四處可見的蚵架和傾倒蚵殼而形成的蚵殼島,成為特殊的人文景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水龍吟 的頭像
    水龍吟

    水龍吟部落格

    水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