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2月21到拜訪許祐榮
我和金山的許祐榮宗長認識多年。十年前,我接任旅台宗親會理事長,而他則是金山金包里許姓宗親會的會長。我們兩會間密切聯繫,使得我們
之間的交情更加深厚。兩年前,我來金山旅遊時,我致電通知他,他馬上從石門趕回來,陪我參觀金山萬里一帶許多私房景點。在我們離開前,
他還不忘送上一些當地的土產,讓我心存感激。因此,到金山拜訪這位宗長,對我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當天上午8:00出門,我和老伴搭乘9001號公車前往市府轉運站,約在10點抵達。隨後,我們轉乘1815C巴士前往金山,11:30抵達金山區公所。一
到達,祐榮宗長和嫂子便開車接我們到他家。他的住所位於中山路343巷,邊間,一棟透天三層樓建築,一樓為寬敞的停車庫。
我送給他一罐高粱,他客氣地邀請我們到附近一家海鮮餐廳用餐。他點了許多菜,其中有一道鰻魚湯十分鮮美,顯然花了不少錢。我們一邊享用
美食,一邊分享著他豐富的人生經歷。
祐榮宗長,出生於民國33年,已年屆80,但身體仍然十分健壯。談及他的家族背景,他的祖先來自福建漳州山前鄉里厝,祖先兩個兄弟搭小船渡
海來台灣,從金山水尾登陸,直接往山上開墾,定居八寶山。由於身邊攜帶了一些珠寶,遭到盜匪強劫,但二兄弟勇敢地抵抗了18名強盜。到他
已經是第七代了。
我問他是否有田產?他說當年政府實施375減租政策,他們家族沒有向地主申請土地,認為土地都是地主辛苦得來的,相當老實。他說好幾代人都
是佃農。目前他擁有五分水田,是多年前購買的,他說這裡土地沃肥,一次稻穀收成可達五、六千斤。他有12個兄弟姐妹,排行最小,民國53年
他還在當兵就分家,他要分擔將近四萬元的債務,他說這筆債是當年哥哥結婚向別人借的,他也要承擔債務,母親很心疼他,哭了!他答應母
親說:「我會養妳,我吃好你也吃好,我吃不好你也吃不好。」相當孝順。
他說我小時候吃了很多苦,天天放牛,要放三頭水牛,沒有讀書。退伍之後,去當小工,一天才賺10塊錢。心想,為什麼不當老闆呢?於是他向
老闆標了一些工程,自己找工人,由小做到大,一切都很順利。我問他最大的工程是多少,他說曾經標到八千萬的工程,最遠到嘉義。讓他難忘
的是標售到新店和永和之間秀朗大橋的工程。民國七十年代因颱風,河水暴漲而衝垮橋梁,新店那邊當時是軍事監獄,很多人都不願承包這些工
程,流標多次。他勇敢地承包了這個工程,原本一年的工期,他八個月就完工。這項工程讓他贏得了良好的聲譽,也讓他賺進了八百萬新台幣。
他用這些錢投資置產。他從事營造業,都是借牌,並聘請建築師,一切依法規辦理,給他們合理報酬,一直做到勞保局規定不能做的年紀才停
止。
我問他孩子住在哪裡?他說我有三男一女,大兒子住在附近,他在金山電力公司上班,二子住在台中職業軍人退休,四子在新店承包區公所工
程,他有一女留學加拿大,結婚了,生了一個孩子,他開心的說「我已當阿祖了」,女兒住在三重。他提到大兒子的房子是多年前標來的。他農
會的朋友告訴他,附近有一間房子要拍賣,約百萬左右,他拿了130萬,請這位農會朋友去標。他說若低於這個數字,多餘的歸你所有。最終標得
價格為104萬,這位朋友把多餘的錢還給他。他說他的孩子都很孝順,大兒子每天都回來看他,他真是一個有福氣的人。
由於他從事營造業,為人大方慷慨,廣結善緣,因此認識了很多人。他說過年期間不能外出,可能會有很多人來找他。一個80歲的老人仍然擁有
如此廣泛的人脈,可謂相當成功。他告訴我,世界許氏聯誼會祕書長許益謙和小紅曾經來看過他,清安也曾造訪過他。他說清安曾在這裡當兵,
對這裡的環境非常熟悉。他的手機中有許多我認識的人,例如李偉人(前金山區長)、許丕平、許績輝----等。他說新北市許氏宗親會將他列為常務
理事,希望他常去指導。儘管他很少參加,他說現在年紀大了,很少參加宗親會的活動。金包里許姓宗親會也很少去,他心中有一些遺憾。當年
他付出了很多心血,在會長任內購買很多土地,餘款也很多。他感慨地說,社會上許多父母留下財產給子孫,但若子孫任意揮霍,很快就會敗
光。最後他說,凡事要看開,做一個閒人。
我們談到有關宗親在法鼓山那一塊土地,他因為整地,把原先林地砍掉,被人空拍檢舉,要罰款。丕和曾來找他幫忙,他也去看過,他建議丕和
去找區公所負責人。我知道這件事,在一次珠浦老人聚會中,知道振文兄和長子丕和有意在金山興建一座紀念館,我建議可否在旁邊另建旅台宗
親會館。最後,振文兄願意將附近另一塊地打算捐給宗親會,旅台宗親幾位幹部還來看過,他們認為交通不便,蓋會館不妥。
他帶我去看,這塊地很偏僻,道路非常彎曲,後面沒有靠山,後面可能是法鼓山,宗長說目前法律規定,只能蓋一間農舍。另外,有一塊地要獻
給旅台宗親會,沒有出路,也是相當偏僻,實地看過,一切都清楚了。
接著帶我們去黃金之湯泡腳,先參觀磺港漁港,這是金山地區最大的漁港,他開車載我們繞了一大圈。我說這裡有一條挑魚古道,宗長說從這條
古道,經過陽明山到士林。發現港口山腰處有一座很雄偉的廟宇,宗長說這座廟是土地公廟,我很少看過這麼高的土地公廟。我們來到黃金之湯
泡腳,人很多,宗長說過年期間這裡擠滿了人,大家都來這裡泡腳,他客氣地說所謂「近廟欺神」,他未曾來這裡泡腳。----我們拍照留念,不
久,我們來到金山區公所候車,我們搭乘1815公車,車行高速公路,在聯合報下車,再折返到市府轉運站,搭9001公車回平鎮,到家下午6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