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3月16日到礁溪頭城火車旅行
大女兒去年帶她媽媽到頭城旅行,老伴讚不絕口,慫恿我前往,我欣然同意。一早搭9001公車到市政府轉運站,再搭車往礁溪的直達車,很快就抵達礁溪轉運站,接著搭乘湯唯溝溫泉的接駁公車。來到溫泉公園泡腳,當日遊客很多,這時正是紫色苦楝花、紅撲粉花正盛開的季節,十分醒目。逛了一陣子,我們就步行到礁溪火車站,走了十分鐘。
再搭乘火車到頭城,車站廣場前有頭城老的路標,步行十方鐘抵達老街。老伴把去年拍了很多照片,還存放在手機,印象深刻,對這條老街相當熟悉,邊走邊看,紀錄幾處特別景點。
1.盧宅(139號)
盧鑽祥故宅前池塘---池塘前為盧家貨棧「十三行」泊船之碼頭,係清代時期頭城老街行郊貿易水路貨運装卸地、與盧宅密不可分;池中尚有二座涼亭基座,池旁並有湧泉及古井,早期盧家無私提供給附近居民休閒、洗衣、曬麵等使用,是地方共同記憶,民國九十九年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
※讀其文字,真是滄海桑田,早期行郊貿易水路貨運装卸地,已經消失了,我們可以推測,台灣陸地面積將越來越越大。
2.南門福德祠
【南門福德祠.財神龜
南門福德祠是宜蘭縣縣定古蹟,建於清同治2年(1863),與北門福德祠約為同時完工,分別坐落於和平街(頭城老街)的南北端。兩間廟宇皆面向和平街,除了有界定和平街地理空間之意,更是因為早期和平街商業及農業繁盛,民眾安居樂業,希望藉由福德祠鎮守財氣之功能,將錢財留在和平街內。
據說早期南門福德祠重建時,將座落於旁的神龜遷移,卻因此消失神蹤,讓居民們好生想念。終於在民國一百年九月十一日,又重新找回「財神龜」,讓來到南門福德祠祭拜土地公與土地婆的信眾,能夠摸摸「財神龜」賺得平安富貴。
【摸摸財神龜】
摸龜頭「子孫會出頭」
摸龜身「家和萬事興」
摸龜尾「大家存傢伙」
摸龜嘴「平安大富貴」
摸龜殼「賺錢穩噹噹」
摸龜腳「米甕呷袂乾」】
3.北門福德祠。
【北門福德祠:北街對於文化教育較為重視,風格樸實,其形制為單殿單開間,有簡單之馬背屋頂,山牆脊墜裝飾泥塑獅頭、磬牌露窗皆為當時的工藝建築特色。屋簷下設有清同治年間的1對石獅,保存完整,不常見於其他土地公廟,主要是因為北門福德祠是漢人墾殖宜蘭、在頭圍地區所蓋的第1間土地公廟,所以特別裝飾2隻石獅子,以象徵不同於一般土地公廟的地位---(北門福德祠據說是吳沙開蘭而建的第一座福德祠)】
4.逛頭城老街
【從資料得知頭城老街即為和平街,又稱「頭圍街」,是頭城鎮最古老的街道,因河運而發展興盛,清朝時曾是蘭陽平原上最為重要、繁榮的經濟中心。】
頭城老街
頭城舊稱頭圍,是清嘉慶元年(一七九六)年,開蘭先賢吳沙公入墾蘭陽平原的第一個據點。因平原河運通達加上烏石港海運便利,頭城老街一度成為貿易鼎威、商旅雲集的重要樞紐,號稱開蘭第一街.。由於時代變遷、風華漸退,頭城老街繁華不再。惟有現仍留存散布於老街街廓中的歷史建築-李榮春文學館、南、北門福德祠、十三行康家古宅、盧綫祥故居、頭圓港遺址(史雲湖)、林本源租館、吳惠仁宅、新長與樹記、老紅長興、慶元宮、源合成商號、陳春記商號等街屋,從清代、日治至現今二百餘年的歷史印記。
離開頭城後我們搭火車到瑞芳,先到美食廣場閒逛,詢問路人往金瓜石的公車,到了車站,發覺時間太晚了,不適合前往,待下次再訪。我們在瑞芳街上閒逛,有點疲倦,來到一家85c,叫一杯美氏咖啡及起司蛋糕,經濟實惠,特別喜歡咖啡的風味,再度回到火車站,大廳有旅遊中心,隨意翻一翻獲得許多旅遊資訊,只要願意,搭乘火車旅遊,是不錯的選擇。不久搭車回中壢。
110年4月8日10日礁溪山泉大飯店樂齡專案(三天二夜3988,二泊四食)
一早和老伴搭公車到台北的轉運站,再轉往礁溪,旅館對面就是轉運站,交通相當方便。下午三點入住飯店後,來到附近一家餐廳用餐,才一小段路感受到落山風的威力,飯後來到路旁的地景溫泉,那裡兩口開放式溫泉泡腳池。回到飯店,一樓大廳免費提供咖啡餅乾般報紙,很多旅客,從談話中大部分來自大台北的退休族。飯店晚上7:30以後在頂樓十三樓,提供宵夜,DIY煮麵米粉、 割包 、咖啡飲料 ,舞台前安排街頭藝人表演。當晚寒風細雨紛飛,人多擁擠很不舒服。
第二天一大早詢問櫃台附近景點,櫃檯小姐服務親切,立即提供我一份旅遊資訊,建議我們一條登山步道---跑馬古道。我們從飯店右方直走約10分鐘就到達路口,該步道沿著溪流,行道樹是一整排的茄苳樹,青翠欲滴,春風和煦,十分舒暢,經過一處菜園,都用黑色網狀布棚遮起來,不知有何用意,遇到一位田婦,說這邊的猴子多,會破壞水果和農作物。在路口轉角處到發現一間鐵皮屋,遇到兩個農人在那邊聊天,我詢問鐵皮屋有何作用,一人說,因溪流山洪暴發,很多骨頭被沖刷下來,當地人把這些遺骸暫時先安放在鐵皮屋,再移到下面大馬路旁的大眾爺廟。他還告訴這裡都居民以林、楊、吳、陳、鄧姓氏居多。----
不久回飯店,吃完早餐,到轉願站搭公車到古峰奇步道,九時三十分到達,停車處在一個公園旁邊,來到一個小瀑布,山腳下有一餐飲店有卡拉OK,我們在附近散步,因為車班少下,一班車是1:30。正好遇到一輛計程車在招攬,我們搭車下山,這位司機很熱心向我們介紹附近的特色餐廳,飯後回到飯店,到大眾池泡湯,晚上到13樓去吃宵夜,當日旅客甚少,天氣晴朗,可以欣賞礁溪夜景。
第三天一大早我獨自到轉運站搭乘113號觀光公車往塭底,公車只有我一個人,回程中才陸陸續續有人上車,這條公車線有很多的魚塭,一片綠油油的稻田,池塘滿滿的水,正當西部鬧水荒,這裡卻沒有這種感覺。回到飯店吃完早餐,離退房時間還早,我們到轉運站後面的溫泉公園散步,走到遊客中心,才想起,不久前曾經來過,礁溪好山好水值得再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