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棲蘭三日行--療癒之旅
有緣站在雪山上的神木園,來到宜蘭桃園新竹的屋脊,大漢溪蘭陽溪頭前溪的分水嶺上,經過可通司馬庫斯神木區的100林道,來到崇山峻嶺中真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之感。神木遭受狂風暴雨的襲擊仍挺立天地間,四五十棵神木用古人命名;把拿拐杖那棵紅檜命名為孔子,孔子夾谷之會表現政治才華,但是一生不如意,還困於陳蔡,最後刪詩書定禮樂作春秋,成為影響世界的文化巨人,把有兩粒樹瘤如被宮刑的樹命名為司馬遷,司馬遷為李陵申冤,竟遭宮刑,仍完成史記這本歷史名著,成為中國文學史學的典範------。置身在這千年巨木中感覺生命的渺小和莊嚴,志工說這是一趟森林療癒之旅。
10月9日—11日到宜蘭棲蘭旅遊,感謝小女婿的精心策劃,本來預定7月到明池因疫情而取消,考慮10月份已進入秋天,明池小木屋太冷,才規劃到海拔比較低的棲蘭,前一週二女也上網訂到棲蘭山莊的小木屋一晚。兩家三代同行留下溫馨又難忘的回憶。
出發前考慮路途遠先到保養場檢修車子,沒問題才安心出門,因受高乘載管制,只好走北橫,9日一早7:40就出門,最近沒有豪雨,研判路況不會有問題。一早泡抔熱咖啡,帶上太陽眼鏡就輕鬆出門,途中只在復興鄉的枕頭山、榮華、四稜及明池山莊、及74.6K涼亭處短暫休息。
四稜位在北橫56.2K,海拔1167,這裡有巡山員的宿舍,這裡是北橫沿線最佳的休息區。遇到自行車隊十多人,一位騎士說他們車隊從羅浮騎到明池,來回90公里,這段山路坡度大,要有相當的體力才有辦法完成,同時也遇到了很多機車騎士也來這裡歇息。
北橫從巴陵48 K海拔648公尺,到四稜56.2K,海拔1167,這一段路都是上坡,車子不好開,從四稜之後到明池66.1K海拔1150比較平緩和開闊,車行順暢。來到入明池森林遊樂園,天氣涼爽,遊客甚多,特地來到明池山莊觀看四年前認識的兩棵馬告,小樹已長高了,枝頭結滿小果實,又到明池神木前留影,往小木屋兩旁的銀杏還是綠色。本想待久一點,忽接小女來電他們已經到了棲蘭。就在出口處買了幾個麵包裹腹,就直接開往棲蘭。進入濃霧路段,兩旁是高聳又濃密的樹林道路彎曲狹窄,車行相當辛苦。到74.7K旁的涼亭雲霧才散開,路旁有一個檢查站,是100林道的起點道。後段道路平緩,很快就來到目的地--棲蘭。
小女一家在蔣公行館會處等我們,看到小外孫帶了一副扯鈴在樹下盡情的玩,他學校社團剛上扯鈴課,看他那麼專注用心的練習,真好玩。
接著參加下午兩點的園區的導覽,志工邊走邊介紹,首先介紹棲蘭山莊旁邊的一棵馬告,從地上檢了幾片落葉,叫我們揉一揉聞其味道,如香茅般有些辛辣嗆鼻,志工說這是馬告的葉子,即泰雅人常使用的山胡椒,樹上結滿一粒粒如珍珠般黑色果實,所以這裡叫力麗「馬告」生態園。
接著我們來到蔣公行館,門口有先總統蔣公行館簡介碑文,大意是『該行館原為棲蘭苗圃招待所,先總統兩度駐蹕於此,遂更名為先總統將公行館。行館遠眺太平山疊巒群嶺俯瞰蘭陽溪、多望溪,田古爾溪三川匯流,山川地理形勢之美渾然天成--。民國94年12月31日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森林保育事業管理處謹誌。」
志工說對面山如烏龜般她說這叫三龜拱壽,是風水寶地。行館門前有一棵桂花為蔣公所植,左前方有蔣公坐姿銅像,是名雕刻家楊英風作品,係從市區移來。行館內有客廳、餐廳、夫人和蔣公臥室、陳列蔣公身分證,職業欄有總統兩字。我發現一幅蔣公偕夫人到金門沙美訪視民宅的畫像,感到親切,還有先總統蔣公致行政院長陳誠手諭,指示農村土地改革已見成效,應續辦都市土地改革,係實踐國父平均地權的原則。台灣今日的繁榮實肇基於當年土地政策的成功,相較於對岸的土改卻要經過一段腥風血雨的變革,這段歷史還有幾人記得。
介紹行館左側二棵高大的楓樹,志工說這兩棵楓秋天樹葉不會變紅,一般樹木到了深秋,葉子的葉綠素不斷減少,葉子的綠色褪去,而花青素卻不斷增加,紅色增強,於是就變成鮮紅的樹葉了,而這裡的楓樹因日光愈強,溫差變化不大,葉綠素下降不會太多,葉片的顏色不會變紅。楓葉互生,楓葉有楓香。楓香果實是蒴果,果實圓球狀,他說楓香的果實叫路路通,一種中藥材,她把雜質清除掉讓我們仔細觀看,相當有趣。
來到一棵槭樹旁,她說槭樹葉對生,可用(一對畜生)來幫助記憶,果實是翅果,果實有兩片翅膀,成「人」字形。
楓香樹幹 暗紅色,具縱溝裂,青 楓 (青 槭)樹幹光滑,小枝幹綠色。
介紹裝置藝術抱抱神木,這些枯木是檜木,又說山莊客廳陳列的紅豆杉是非常名貴的珍品,是被莠民(山老鼠 )偷砍被查獲。
她帶我們繞整園區一圈,經過桃杏道、梅花道,我想春冬是賞花最好的季節,特別介紹花圃間推砌的鵝卵石,志工說是當年老榮民們從泰雅溪河床一塊一塊搬運上來,我們應感謝這群老榮民的披荊斬棘,犧牲付出,才有機會欣賞這眼前的美景,經過志工老師的介紹,讓我們認識棲蘭山莊及植物生態,真所謂百聞不如一 見。
晚餐在84.3K的泰漾棲蘭咖啡莊園用餐,合菜一桌三千元。網路對這家餐廳評價高,自己養土雞和養鱒魚,經濟實惠、烹飪技術好,服務親切,聽說農場種了2000棵咖啡豆,這裡氣候適合咖啡種植因此評價很高,下次要好好來品嘗,又盛傳餐廳後方是賞楓的好地方,。這家餐廳交通相當便利,值得推薦。
晚餐後在峽谷BAR喝杯咖啡廣場有音樂表演,一位街頭藝人用Soprano 和Alto 撒克斯風及長笛演奏,配樂準備充分,音樂帶沒有導音,絕對音感很好,開放點歌,兄妹也拿單子上去點歌,妹寶點小毛驢,樂師用長笛表演,我也點了深情海岸及情人的黃襯衫,節奏感非常好,在這秋高氣爽的夜晚,我們一起欣賞音樂,永難忘懷。
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到戶外活動賞景,不久小男生也出來,立刻奔跑到小木屋找表姊拿扯鈴,昨天兩個表姊表演很多高難度技巧,小男孩羨慕得很,就在園區空地練習,看他那麼專注那麼用心真有趣。
報名參加參觀棲蘭神木園,上午10;30在棲蘭山莊入口處集合,搭乘小巴士,有7、8部車、經過北橫公路74.6K處,左轉進入100線林道。這條山路都是碎石鋪成,十分顛簸,約11時30分抵達神木園服務中心。
一下車立刻安排兩小時的導覽,我們參加短程路線,導覽邊走邊介紹每棵神木,依其樹齡、樹型來命名如孔子、司馬遷、顏真卿、歐陽修、鄭成功---等,特別介紹紅檜和扁柏的區別;紅檜樹冠像手掌一樣分枝向上,樹幹胖胖的像楊貴妃,因樹幹中是紅色顧台語叫紅檜為鴨肉絲,紅檜適合生長環境是在霧林帶,太陽太多會抑制生長,棲蘭一年250天下雨又有處迎風面,適合紅檜生長;扁柏樹冠枝條多下垂,樹幹瘦瘦高高像林志玲長髪下垂,生長在比較高平坦的稜線,如個性比較硬,不喜迎風面。
扁柏又叫黃檜,皮粗而厚,呈條列剝落,溝裂較深,木材有辛辣味淡黃色,台語又叫鷄肉絲。
我們常見的神木大都是紅檜,日文為Meniki ,常受蓮根菌侵蝕成中空,較無經濟價值,才能成為神木,如阿里山神木、溪頭神木。分辨二者最簡單的方法是看樹皮,紅檜樹皮平滑而薄,稱為「薄皮仔」,扁柏樹皮粗而厚,稱為「厚殼仔」。紅檜葉緣比較尖,扁柏比較鈍。
介紹三代木:棲蘭山的檜木,很多都成大字形生長,底下一個洞,那個洞是當年的媽媽或祖母,完成傳承使命,死亡後腐爛,站在枯倒木上長成的檜木,就形成一個洞。」祖孫三代都在同一個地點生長的景象,稱為『三代木』。棲蘭和明池育苗,找健康的母親來育苗,歐陽修可能是母樹就留下來。伐木以前是斧頭、鋸子,後用電動鏈鋸,因此時代愈進少,伐木愈多。志工相當用心的介紹,途中發現一座棲蘭福德祠,有四根紅色圓柱的拜亭,門對:福祿降臨帡幪遊勝客;德神顯赫棲蘭山。土地公默默護佑我們這群遊客。所有遊客回到服務中心,領取便當,小男孩形容人山人海。
三點多回來不久又安排到附近的土場車站參觀,廢棄的車站及頹廢的員工宿舍,接著經過多望大橋來到到太平山遊園入口處,這裡有一木屑廣場,四周用石頭圍著,男孩盡情的玩扯鈴,不斷練習最後竟可以拋到三米高,相當興奮,妹寶則在石頭上跳上跳下,孩子在這遼闊的天地嬉戲,真舒服。
第二天晚上小男孩寫作文,題目是我最快樂的時刻,他寫這次旅行「我一大早到表姐住的小木屋,拿扯鈴,接著到空地練習,下午去太平山遊客園區的木屑空地上玩扯鈴---------。」
每次寫作文是他媽媽的最辛苦的時刻,因為很多國字還沒有教,早年國語教學,每天都有國字練習,國字學習是循序漸進的,不知今天還有國語教學教法否?
第三天因颱風影響,早餐後提早回家,避開雪隧高乘載管制,行車途中經過很多陣豪雨,可說跑給颱風追,好不容易在11:30才下龍潭交流道。通常連假出遊都會實施交通管制,一定要掌握訊息,更要注意天氣狀況 ,返程遇到圓規颱風來襲,真正見識台灣東北角及宜蘭地區豪雨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