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鍾斗文集卷四
書
荅朱中丞
復黃中丞
再荅黃中丞
荅李按君
荅李按君書
荅王荊老年伯
與王辰玉
荅王辰玉
與李芳瓊
復李芳瓊
擬上沈龍江先生
與王漂水
與李斗初
與劉公子
與劉太公
與李見羅
與陳公子
與鄭師尊
又
別李九我
與陳臨江
與汪雲陽老師
荅洪父母
復洪父母
又與洪父母
荅劉凌蒼
復池明洲
荅張及我
荅蔡元履
與蔡元履
與外祖
與伯
與肖浦叔祖
與陳惠疇
荅張年丈
荅呂龍溪
復陳中丞
荅楊年丈
與程太守
荅王清宛
與林京山
荅鄭拙我
與王司理年丈
荅王年丈
荅孫黃縣
答楊冏卿
答許明府
又
與林京山
荅盛太史
荅駱督學
荅李按君
荅吳按君
荅吳按君
荅劉老師
荅施學博
與高年丈
與徐老師
與徐老師
荅徐宗師
別舘中諸前軰
荅葛𡴾瞻
荅楊𢖍畹
與林光碧
又
又
與尹父母
與陳年丈
荅許熈臺
與李休寧
寄家書
啓
請曾老師
與徐□嶽老師
與李年丈
復林扶蒼暗定
答朱中丞書
朝廷以閩海重地,靳不妄與節鉞者三四載於茲,頃特 詔起 公田間,與所甚惜弗惜,所以寵 公甚大,所以造我閩亦甚大。公宜不得辭,閩故羸國也,邇又特甚,民不寇自殘,弩藏不兵自耗,吏承風競為貪墨,卽不墨不免,此明公所親見,亦賴 明公極力維持,始幸無事。今者徼天之靈,當大壞極弊之後,遂有更化傾否之人如明公者,改絃而代之理,葢信所以大造我閩,我閩安可一日無公,世謂名下不足以得人,實未始不足以得人,晉雖得之殷深源,竟得之謝安石。葢東山之志,與有意為名者原別。故 公之去也,民失怙恃,國失藩宣。比其來也,知與不知無不仰公如膏雨,倚公如長城,此其故可思巳,不佞閩人而抱民慮,旣喜朝廷能用公,又知公必能用閩,故於使𡚖之日,特勒數語為,其祈炤亮不宣。
中丞是明清時期對巡撫的尊稱,巡撫掌管一省的軍政、民政,也被稱為撫台、撫軍,一般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靳ㄐㄧㄣˋ.吝惜,不肯給予。
不妄 一不能隨便行事。
符節與斧鉞-----古代授與官員或將帥,作為加重權力的標志。
公田--又稱官田,是古代中國政府所掌握、直接使用或經營的土地。
傾否----喪亂;危殆。 孫中山 《祭黃花岡七十二烈士文》:“在 清 末造,神州傾否。
藩宣 ----比喻衛國重臣。
膏雨---滋潤作物的霖雨。
貪墨--貪污,貪官污吏。
弓弩ㄍㄨㄥ ㄋㄨˇ弩,以機械發射的弓。弓弩指弓與弩。
羸國---弱國。
民不寇自殘---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鬥,大兵不寇。
語出《呂氏春秋•貴公》。高明的木匠不親自動手砍削,高超的廚師不親自排列食器,真正勇敢的人不親自格鬥,正義之師不去劫掠侵害百姓。比喻居高位者應抓大事,不糾纏細枝末節
晉雖得之殷深源,竟得之謝安石---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论晉康帝---風會之所趨,賢者不能越也,君子酌其貞淫以立身,而不可執以論人。孟子之游,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多所辨以折異端,曲為說以動人主,使前乎此而為西周,後乎此而為兩漢,必不然矣。然而有以異於田駢、慎到、蘇秦、張儀者,即時所尚,而邪正之分自存也。劉向、貢禹,經術同也;諸葛、司馬,方略同也;一程、三蘇,議論同也;不可以與賢者同而獎匪人,不可以與庸人同而疑君子。殷深源、謝安石風流相似,名望相匹,而殷虛枵以致敗,謝寧靜以立功,或以江左風流為亂階,而謂此中之無人,亦皮相而已矣。
自西晉以來,風會之趨固然矣,其失也,浮誕而不適於用;其得也,則孔子之所謂狂簡也。狂者不屑為鄉原之暖姝,簡固可以南面者也。當時之士,得焉失焉,貞焉邪焉,皆托跡而弗容自異,故陶侃、卞壺、郗鑒、庾翼力欲矯之而不可輓。夫三四君子者,自卓立於風會之外,以不詭於正則愈矣;若必以此而定人之品騭,則殷浩之短暴,而謝傅不足以庸矣。知人者,別有獨鑒存焉,而不問風會之同異。故曰:「知人則哲,唯帝其難之。」
復黃中丞書
山東提𢖍兩都當四方舟車輻輳之衝,邇來凋敝特甚,易騷以變,非公宜莫能為。公處茲土久,習知利病,有文武壯猷,為吏民所畏愛。聖明簡在而畀之節鉞,蓋真得人,知克有功。公其畢力以奉揚天子之新命,日者天心降康,特舉曠典,天下事駸駸可為,礦稅宜不乆報罷,此正公綢繆善後之時也,否則就中調停,以蘇民困,俾不至大壞極敝。在知大計者宜有權宜,何意筴及儒生。不佞於國家無能為役,惟兾明公卽日功成治定,逐登台鼎,更𣗳鴻駿。使執筆札者,有以藉手為吏籍光,則不佞幸甚,餘惟炤亮不宣
輻輳----- 形容人物的聚集和稠密。
利病---猶利弊,利害。
壯猷---偉大的謀略。
提衡—1.亦作“ 提珩 ”。謂用秤稱物,以平輕重。引申為抗衡。2.謂簡選官吏。
簡在帝心--- 為皇帝所知曉、賞識者。
曠典----前所未有的典制。
台鼎---古稱三公為台鼎,如星之有三台,鼎之有三足。
駸駸----1. 馬跑得很快的樣子。 2.形容事物日趨進步強大。宋.蘇洵〈審勢〉:「秦自孝公,其勢已駸駸焉,日趨於強大。」
再答黃中呈書
士君子有遺大而才見,遭訕而行愈明者,於明公一人見其之。某常從鄉中諸薦紳,而得明公之為人,詢之山以東諸老,而惟明公之政得其大者,是其除殘剔蠧,為人興利,令在官者無貪吏,境無窮民。豈特ㄧ方之翰乎,蓋社稷之鎮也。方將樹功台鼎,流輝史籍,為八閩川岳增色。厶辱在枌榆,與有榮施多己。當今獨斷在上廷,臣唯唯受成篋,惟分符仗鉞專制一方者,庶幾得行其志。明公勉旃,勿謂時之不易,餘惟台炤不宣。
遺大ㄨㄟˋ ㄉㄚˋ賦予重大之任。
訕罵 ㄕㄢˋ ㄇㄚˋ 詆毀咒罵。
或問:「大衍之數」--
曰:「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學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知此然後知學《易》矣。……」習《易經》應從「大義」著手,而不能只局限於某一卦的小道理;只有學會了《易經》的大道理,才可以通達《易經》各卦的小道理。
整紛剔蠹--謂整治紛亂,清除弊害。
答李按君
再奉大教拜命之辱,惟門下以宏才雅望,屢按大藩,攬轡之餘,吏治民風自宜蒸然有變,長安雖去蜀中數千里,不佞固願樂觀其成,今夫得空群之足者,或試之一日千里,或試之峻坂之蟻封,而終則收之天閑,以備鳴鑒清節之用,苟非其令固不輕出,今日門下之能見矣,朝端自當有以收門下,門下厚自勉,以需大用,使還聊布腹心,惟台炤不備。
雅望--清高的名望。
大藩--古代指比較重要的州郡一級的行政區。
攬轡澄清--攬轡:拉住馬韁。澄清:平治天下。
《後漢書‧範滂傳》:「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清‧龔自珍《已亥雜詩》:「少年攬轡澄清意,倦矣應憐縮手時。」
天閑---皇帝養馬的地方。宋 梅堯臣 《傷馬》詩:“況本出天閑,因之重怊悵。”
空群—比喻人才被選拔一空。
唐·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
峻阪--山路斜上而陡起的部分。《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文帝從霸陵上,欲西馳下峻阪。」
清節--高潔的節操
答李按君書
入我 明,聲教大開,而粵東遂稱重地,以 明公才名持斧於茲,蓋信 聖明簡在,權匪輕假,此地夙稱肥衍,多寶貨。吏茲土者,不泉自貪。明公攬轡之餘,固宜望風囬面。惟是稅使橫嚙,海內騷動,禍連章掖,正賢者所宜用心。不佞與有杞人之憂,輟僭言及計,非 明公莫能調停旋斡以善其後。故敢苟冒未同之戒,以效其區區。伏惟炤存,曷任瞻注。
重地--泛指地位重要或性質重要的地方。
輕假--引證解釋寬容。
肥衍--猶(土地)肥沃。 唐 韓愈 《歐陽生哀辭》:“ 閩 越 地肥衍,有山泉禽魚之樂。”
貪泉--東晉元興元年(402年),廣州刺史吳隱之到廣州赴任,特意到貪泉飲水,並流下詩句:「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說明貪婪是個人的操行品德,與飲泉水無關,及表示自己為政清廉。
聲教---聲威教化。《尚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
章甫縫掖---指儒者或儒家學說。《禮記•儒行》:「 丘 少居 魯 ,衣縫掖之衣;長居 宋 ,冠章甫之冠。」亦省作「 章縫 」、「 章逢 」。
僭言--引證解釋 越分妄言。亦用為謙詞。
斡旋---轉:大鈞播群物,斡旋不作難。引申義:調解爭端。
答王荊老年伯書
某之於翁也,甫數歲始知學,旣巳誦其言。又數歲而翁為天子之宰,日賛廟謨 ,施及方內,被其澤今又十餘年。而獲與翁之象賢為同榜兄弟,有握手之歡,於翁得稱年家子,分其焜燿,誦其言矣,被其澤矣,又分其焜燿矣。夫以某之於翁,旣受其大庇如此,而未嘗片紙隻字自通左右,非固仍習踈懶,苟自棄絕。蓋以天子之宰嚴重,疑非後進之士所敢輕望其下風。而又翁之所謂言,若澤焜燿及人者,乃天下人人所共沾,亦非區區所攘為私德,忽辱先賜勞問,過自挹損獎借有加,焚香莊誦,且喜且愧。且以翁守道太峻,去太蚤,恨不得出翁之門下,親受其長養培植,以成其材。雖然斯乃生平之無祿,亦豈一人之私恨。方今天下事蓋可知,廟廊上安可一日無翁,亦安能一日有翁,使翁當日而不去,所謂愛君必防其漸者,當自有方,必不至有今日之天下。翁而不去,以至今日見天下之所為愁苦無聊者,至於如此。道不行而言不用,亦必不能一日安其身。然與其不合而去,去而孤主之恩,絕民之望,以遺其憂於後之人。孰若蚤釋重負於朝政清明,天下無事之日,蕭然物外之為安且樂耶。雖然翁之心,其真能安樂乎此否耶!謂其能安樂乎此者,非知翁心,翁之心蓋終以吾君不堯舜為耻,而以天下有一夫之不得,其所為憂。若曰責不在我,而釋然遂其安且樂於物之外者,竊恐仁人之繫心於天下國家,當不如是。某愚無似,何足知翁,蓋誦其言久,庶㡬有見焉,是以敢道其一二,不知我翁以為可教否?炎蒸日上,萬祈珍攝為國自愛,餘惟台炤不宣。
勞問--慰問。【示例】宋 蘇軾 《答蘇伯固書》:“辱書,勞問愈厚,實增感慨。兼審尊體佳
挹損ㄧˋ ㄙㄨㄣˇ1..貶抑。2..謙遜。
獎借 --- 嘉勉推許。
賜勞---ㄘㄧˋ ㄌㄠˊ 賞賜慰勞。《梁書·武帝紀中》:“八年春正月辛巳,輿駕親祠南郊,赦天下,內外文武各賜勞一年。”《明史·職官志二》:“若詔與赦,則用‘皇帝之寶’;冊封、賜勞,則用‘皇帝行寶’……‘天子行寶’,以封外國及賜勞。”
下風---比喻處於不利的地位。亦可引申為自謙之詞。《文選.陸雲.大將軍讌會被命作詩》:「 薄言載考,承顏下風。」
后进之士 ---就是后学晚辈。指一些年轻的后辈的谦称
焜燿---明亮、昭顯。《左傳.昭公三年》:「不腆先君之適,以備內官,焜燿寡人之望。」
年家子---科舉時代稱有年誼者的晚輩。宋 王質 《送陶茂安赴湖南》詩:“飄泊年家子,依歸父執尊。”《冷眼觀》第十七回:“我當時并很怪他,任憑分隔云泥,也不配待年家子這樣薄法。
與王辰玉書
去年春貽書所知曰,此行不喜一第,喜識一王辰玉。今辰玉去矣,去又不果來,迴而思之,向所謂企慕十餘年不得見,今又未知幾何年,而復得敘促膝之歡。人生離易合難,如此撫今追昔,能不累欷!去冬有歸志,擬便道從虎丘山下,走快艇一日夜抵太倉。先謁相國老年伯,挹其議論豐采,以徘徊想像乎古之所謂名公卿賢士大夫者,而後退與辰玉遊弇州園,搜奇剔怪,盡東南之美,庶幾少償夙願。而今似未能也。則所謂離合不常者,非獨辰玉,即在吾許子遜也,亦未能自必,雖然此心未已,終須一逐。謹藏斗酒菰蓴俟,我母謂戱言,年侄來,弟從西山 回,不及櫛漱往視之,云奉家尊人命,不見客已逃之西山去矣,念辰玉不見,欲再見一王辰玉已不可得,嗟嗟辰玉何太絕。人外有侯老年伯書一紙,乞為上之,餘惟炤亮不宣。
撫今追昔:面對當前情景而追憶往事
搜奇抉怪 搜:搜索。抉:抉擇,挑選。奇、怪:奇異的,罕見的。搜索新奇的,挑選罕見的。多指詩文刻意求新求奇。
自必:自己堅信;自以為必然。史記·淮陰侯列傳》:“何不反 漢 與 楚 連和,參分天下王之?今釋此時,而自必於 漢 以擊 楚 ,且為智者固若此乎!”
弇山園為明代尚書文學家王世貞家園。初稱「小祇園」後因《莊子》、《山海經》、《穆天子傳》有「弇州」、「弇山」,皆仙境。他自號「弇州山人」亦改園名為「弇山園」、「弇州園」。後門又榜為「琅琊別墅”。王世貞以為「第居足以適吾體,而不能適吾耳目,計必先園」因而與當時造園高手張南陽合作在太倉城裡最先建成了號稱「東南第一名園」的「弇山園」。園中原有三山(西弇、東弇、中弇),一嶺、三佛閣、五樓、三堂、四書室、一軒、十亭、一修廊、二石橋、六木橋、五石梁、四洞、四灘、二流杯。園廣七十餘畝,土石佔十分之四,水佔十分之三,室廬佔十分之二,竹樹佔十分之一。可惜這樣一座歷史名園在清初已毀。為了繼承和發揚悠久的園林藝術。2003年由0投資據明代張南陽原圖紙在南宋「海寧寺」舊址重建「弇山園」。幾年來在園內疊山理水,廣植大樹,修復古建築,恢復了“弇山堂」、「嘉樹亭」、「點頭石」、「分勝亭」、「小飛虹」、「九曲橋」等20多處景點。面積也由原66畝增加到現有的110畝,舊貌換新顏,重現了「弇山園」碧波環繞,亭台樓閣,綠樹成蔭的旖旎風光,成了探詢太倉古韻的重要旅遊景點。
答王辰玉書
讀來翰心惘然不勝離索之感,然此自是人間至樂,雖重念兄,抑亦羨兄,且愧兄也。弟無似,仕則不能,隱又不得,中間委瑣蓋未易道, 亦不敢為兄道也。昔夫子獨以出處語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夫既或惡能勿藏,必有所挟以善其行,且藏者是為難耳,故曰惟我與爾有是。夫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脩身見於世, 窮者獨善其身,達者兼善天下,古之人惟孟子識得此意。故夫真能隱者,乃真能仕者也,而真能仕者,不未嘗不可隱。弟今日偶廁仕途,而適遭乎隱之時,雖懷欲隱之志,而未得乎所以隱之具,非吾兄其誰望焉。異日抵兄園中,當為問兄,隱以何道,出於何時。曰辰玉不出,我何必仕,辰玉出,我又何必似。餘惟台炤不備。
惘然注音 ㄨㄤˇ ㄖㄢˊ若有所失的樣子。《新唐書.卷二○八.宦者傳下.李輔國傳》:「中外聞其失勢,舉相賀,輔國始惘然憂,不知所出,表乞解官。」明.徐霖《繡襦記》第三八齣:「回首鄉關,望斷孤雲惘然。」
離索 --離羣索居。
委瑣 ㄨㄟˇ ㄙㄨㄛˇ琐碎;拘泥于小节
出處---出任及退隱--漢 蔡邕 《薦皇甫規表》:“修身力行,忠亮闡著,出處抱義,皦然不污。”
【王辰玉:生於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2九月初九,卒于明神宗萬 曆三十七年(1609)正月二十九日,享年四十九歲。(萬曆二十九年 (1601),會試第二)
許獬:1570年-1606年),明萬曆二十九年辛丑科(1601)高中會元。】
來自維居--
王衡(1561年-1609年),字辰玉,號緱山,別署蘅蕪室主人。直隸太倉州人,晚明翰林,書法家、劇作家。大學士王錫爵之子。
生平:王衡生於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生性好學,少有文名。萬曆十六年(1588年)舉順天鄉試第一,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卒。
著作:工書法,董其昌稱他:「辰玉雖不沾沾論書,乃眼白一世,鮮所許可,其天骨既爾秀絕,而盤旋唐、晉間,功力兼至,或以為學蘇子瞻,子瞻實不能盡辰玉也。」婁堅更謂其「更假之年,只可追躡北宋名跡。」
著有《緱山集》27卷、《紀游稿》、《春秋纂注》4卷、《秦漢人文選玉》6卷、《歸田詞》等。另有雜劇四種《鬱輪袍》、《沒奈何》、《真傀儡》、《再生緣》。
家族:父王錫爵為萬曆年間大學士。有子王時敏。
與李芳瓊書
別後有楚豪購上客百金,不佞自計力能得之,飛騎龍福寺中,云巳促裝去矣。人生離合固自有數,人力亦可奈何,老丈才固自豪,調自古,加以沉頓之餘,養當益厚,庶㡬後發先至者。惟以古人神情,肖以今人肌膚色澤,使弗謂世眼所駭恠則可矣。非固欲老丈舍所好從人,旣名為時文,自宜與時上下,如十翼雖古終不能復追,典謨蝌斗變而篆隸,隸變而為鍾王顏柳諸法。詩則三百篇,有蘇、李、五言、又有建安、有江左、有盛唐五七言律排律,時代固然,其無足怪。 樻桴土鼓,不可以薦清廟,汙樽杯飲,不可以羞王公,商彝周鼎,不可陳於百戲之場,封建井田肉刑兵車,不可治後世之天下。試使古之能文之士,如左丘、屈原、司馬遷、相如、楊雄、韓退之之徒復生,今世未始不可以卽古文為舉業。而卽今之善為舉業者,亦未始不可卽舉業之中,而復見左丘、屈原、司馬遷、相如、楊雄、韓退之諸作者之精神。惟得其精神而遺其面目,此真能學古人者,不古不可以為今,不今不可以為古。老丈高明當自得之,其又奚用予言,余所論者蓋文體耳,拙稿初出頗有時名,諸有識者以為文體復歸大雅,此正吾丈得行其志之日也,勉哉努力勿負所期,餘惟炤亮不一。
商彝周鼎---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禮器。商周的青銅禮器。泛稱極其珍貴的古董
排律指長篇的律詩,又稱長律。是律詩的一種,格式不拘泥,但同樣要嚴格遵守平仄、對仗、押韻等規則。一般是八言。它是漢族詩歌體裁之一,屬於律詩的一種。由於按照一般律詩的格式加以鋪排延長而成,故稱排律,又叫長律。
十翼----亦稱為《易傳》(漢語拼音:yì zhuàn),是包括〈彖傳〉、〈象傳〉、〈繫辭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及〈文言傳〉等文篇,因〈彖辭〉、〈象辭〉、〈繫辭〉各分上下兩篇,所以統共為十篇,舊稱《十翼》。傳是對經的解釋。
後發先至---靜觀敵之優劣再行動,方能制敵機先。語本《荀子.議兵》:「觀敵之變動,後之發,先之至。」後比喻後來之人的成就,超越前面的人。如:「小李去年底才進公司,今年卻後發先至的登上總經理寶座。」
污尊抔飲---謂掘地為坑當酒尊,以手捧酒而飲。
駭怪---震駭驚異。 《宋書.卷八六.殷孝祖傳》:「時賊據赭圻,孝祖將進攻之,與大統王玄謨別,悲不自勝,眾並駭怪。」 近驚奇
沈頓---沉醉困憊貌。謂疾病沉重。沉淪頓躓
上客---尊客,貴賓。《禮記·曲禮上》:“食至起,上客起。”
復李芳瓊書
別後親知益稀,接手教恍如面譚,喜可知也。吾輩方為舉業時,恨不得一操瓢古作者之壇,今日臨局方覺不易。須於十年中盡讀古人書,而以十年工夫陶揉之,將來所就庶可自成一家,而今全未也。要以學古而未至,猶愈於為今而有餘,則疇昔之語命之矣。小女姻事家大人巳有所主,是以難於報命。年來多病獨自擁衾,他事未遑也。來翰云云,老丈蓋聞之誤,然此情想亦不斷耳。泉中古硯,京師視為重寶,明年計偕可尋致絕美者一二枚。餘惟炤亮幸甚。
手教---即手書。對來信的敬稱。
操觚---觚:方木,古人用它來書寫。率爾:不加思索;操觚:指作文。原形容文思敏捷,後指沒有慎重考慮,輕率地寫。
命之矣:我聽到教誨了。命,尊者之言,聽有德者之言後稱是的反應。成語:唯命是從。之,音節助詞。
報命---復命。奉命辦事完畢,回來報告。書信中亦用作謙詞
擁衾--謂半臥以被裹護下體。
計偕--漢時被徵召的士人皆與計吏相偕同上京城,故稱為「計偕」。後世舉人入京會試,也稱為「計偕」
擬上沈龍江先生書
某自少伏讀公為宗伯時所為舉業式頒行天下者,則己知當朝有沈龍江先生鋭意斯文,以世敎為已責,既壯守其轍不敢變,遂叼一售官中祕,未數月而公膺天子之新命,入賛大政為天下宰,厶私喜自語,賢者固不負其位位宗伯也,宗伯主文章風敎,即以文章風敎為己責,宰臣知天下政,獨不以天下政為己責乎而釋之乎,文章雖係世道汅隆,於天下之利病安危要不甚急,若大政一失,則所關於天下甚大,所關於公之出處亦甚大,自古大臣以禮進退始,終其節不汗者世多有之,其去而復起,而能厭人望者鮮矣,其復起為天子之宰,而能厭人望使無憾者又鮮,蓋非獨任大責,重者之未易為力也,亦以望方新則難塞,一不如意而苛論我者倍常時,始爰立之命下人曰,上以人望用公,有曰非也,利其衰卻弱不爭事可以,惟吾所欲為,又有非之曰否,果若此曷若無之之為愈也,閣位闕不備者久矣,果若此,此曷為獨畀公,蓋以公忠勤可屬,又久居田間,習知天下人情所苦樂,行且視公所引當否,為舉罷及公之辭也。人謂公必不來,夫公嘗謂上卿致政功立名成,年七十餘老矣,復何求而來。有應之曰然,功立名成又老矣復何求而來,倘其來必不苟。又有曰然,來而苟不如不來。有謂今天下有一事乃舉世所共毒,而上心所甚耳!曩欲罷而不忍罷也,公雖爭必不聽來何寵薄,而猶為道行職苟不舉,雖貴為公相,而猶為道不行也,苟足以行道,雖以罟正膳夫、公車令、門尉之官卑寵薄而人猶願為之,苟不足以行其道,雖貴為公相,而人猶恥之而不為,若曰吾自有潛移默奪之術無事乎,悻悻決去,就若小丈夫者之見,則非愚所能知也,厶淺 陋無知識,唯習聞孔子所謂大臣以道事君之義,謹拭目觀公之所為,惟公審所處,甚幸。
中秘---中書省和祕書省的合稱。宮廷珍藏圖書文物之所
膺---承擔。如榮膺大任
畀 ㄅㄧˋ賜與、給予。《詩經.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左傳.隱公三年》:「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
酬答。《詩經.鄘風.干旄》:「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爰立---《書.說命》:"爰立作相﹐王置諸其左右。"孔傳:"於是禮命立以爲相﹐使在左右。"後因以"爰立"指拜相。
污隆---升與降。常指世道的盛衰或政治的興替。 漢 劉向 《列仙傳·馬丹贊》:“ 馬丹 官 晉 ,與時污隆,事 文 去 獻 ,顯沒不窮。” 唐 劉知幾 《史通·載言》:“國有否泰,世有污隆。” 利病--1.犹利弊,利害。 2.优劣。 3.利于治病。
風教--風俗與教化。如:「風教淳善」。《晉書.卷三.武帝紀.制曰》:「禎祥顯應,風教肅清,天人之功成矣,霸王之業大矣。」
苛論 ---過分嚴格的議論﹑品評。
以道事君----先進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卑官---職位低微的官吏
悻悻---憤恨難平的樣子。《孟子.公孫丑下》:「子豈若是小丈夫然哉!諫於其君而不受則怒,悻悻然。」 潛移默奪--不露痕跡,自然而然的改移轉變。《明史.卷一八一.李東陽傳》:「其潛移默奪,保全善類,天下陰受其庇,而氣節之士多非之。」也作「潛移默運」、「潛移陰奪」。
公車司馬令--漢 官名。掌管司馬門和宮中的警衛事宜。屬衛尉。
拭目而待-- 擦亮眼睛等待著。比喻期待事情的發展及結果
與王溧水書
日者行色匆匆出都門,方欲修一酌言別,則巳弗及,恨之恨之。溧水大邑盤根者,多簿書,案牘之積如山,非我丈才名,宜莫能治,古人所稱寄命不小百里。我丈𣗳駿垂鴻於今伊始,異日宰天下亦如斯巳。不佞弟去書生還得一書生,旣做不得古人文章,又做不得今人事業。悠悠歳月茫如捕風,反不若分符郡國。遥借天子之寵臨,猶足有所豎立。易言多譽,乃利在逺。勉哉我丈,毋負所期。舍親典史王敷前於京中,曾巳面矚,諒無容贅,餘情縷縷惟炤亮不宣。
典史---是中國古代官制,設於州縣,為縣令的佐雜官。典史始設於元朝,原本職責是「典文儀出納」。明清兩代均有設置典史,掌管緝捕、稽查獄囚,屬於未入流(九品之下)的文職外官,但在縣裡的縣丞、主薄等職位裁併時,其職責由典史兼任。因此典史職務均由吏部銓選,皇帝簽批任命,屬於「朝廷命官
沈龍江
沈鯉,別名沈仲化,人稱「沈閣老」、「歸德公」,出生歸德府(今河南商丘),是明朝政治家、理學家,被譽為三代帝王師。沈鯉進士出身,擔任過吏部左侍郎、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少保、禮部尚書等職,他修《景帝實錄》,著有《亦玉堂稿》、《文雅社約》等作品。於公元1615年逝世,追贈太師,諡號文端。
一 人物生平
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沈鯉生于歸德府。嘉靖年間,沈鯉鄉試中舉。師尚詔叛亂,攻占歸德府,不久向西逃去。沈鯉認為賊民一定會再來,急忙告訴駐守大臣,捕殺城中與賊民勾結的人,嚴加防守。賊民返回,逼近城池,看見有了防備,便離去了。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沈鯉考中進士,改任庶吉士,授職為檢討。大學士高拱,是他的主考官和同鄉,未曾因私事拜訪。
明神宗在東宮的時候,沈鯉任講官,神宗曾經指令諸位講官在扇子上書寫文字。沈鯉書寫了魏卞蘭的《太子頌》進奉,神宗於是要他講清大義,沈鯉講得非常完備。神宗讚美他,於是他蒙受寵愛。等到神宗即位,因為在東宮任幕僚的恩惠,晉升為編修。很快又晉升為左贊善。每次秉直講授,舉止端莊雅正,陳說的事情獨合皇帝的心意。皇帝極為稱賞他。他的父母接連去世,皇帝多次詢問沈講官在哪裡,又詢問服喪期滿了沒有,指令讓他先補任講官。
萬曆九年(1581年),沈鯉返回朝廷。萬曆十年(1582年)秋天,晉升為侍講學士,又升遷為禮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吏部職,升任左侍郎。沈鯉斷絕私人的交往,喜好推舉賢士,不使人知曉。萬曆十二年冬季,被任命為禮部尚書。沈鯉起初做翰林官時,宦官黃錦因為是他同鄉送禮給他,他拒不接收。教導於內書堂,侍講經筵,都多次與大宦官接觸,未曾同他們交往。等到沈鯉官階更高,更加不需要藉助他們的勢力,即使皇帝的命令以及政府的意圖,他也不會輕易順從。
明神宗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沈鯉時年八十歲,明神宗派官去探視慰問,賞給他銀兩。沈鯉上書答謝,又陳述當時政治的要務。萬曆四十三年六月辛卯日(1615年7月11日),沈鯉在家鄉商丘去世,享年八十五歲。贈封為太師,諡號文端。明神宗非常悲傷,祭文中稱讚他"乾坤正氣,伊洛真儒。"
二 為政舉措
沈鯉一生方正剛介。首輔張居正病,滿朝官員為討好張居正,爭相為之設壇祈禱,而沈鯉獨不往。萬曆帝喜愛珍寶,曾為買一顆寶珠花銀2000萬兩。朝臣紛紛為萬曆捐俸,並自以為得意。沈鯉卻說:"我只知養謙,不知逢君之欲。"聞者無不慚愧。有人上奏,光山產麒麟,萬曆聞奏大喜,欲取而觀之。沈鯉奏道:"聖上喜歡什麼是小事,而傳播出去就成了大事。此物一進,天下千奇百怪的東西紛紛進獻,勞民傷財,怨聲載道,豈不有損盛德。"萬曆只好作罷。此外,秦王請封其弟為將軍,鄭妃為父請恤,萬曆欽封鄭氏為皇貴妃等,均遭沈鯉據理抵制。三 治理黃河
萬曆年間,黃河中下游多次決口泛濫,民不聊生。沈鯉為民請命,修築兩道大堤。據《歸德府志》劉榛記載:"中州水患最甚者莫如黃河,每逢秋夏水發,城郭漂沒,民鮮定居。"沈鯉為民請命,奏明聖上,先後奉旨修築了兩道大堤。一道西起滎城,東止洪子湖,全長400公里。另一道北頂東西黃河大堤,南由歸德古城北城郭外向東南方向,經會亭驛(今夏邑會亭)至永城曹家窪,全長90公里,後人稱為"沈堤"。由於修築了這兩道大堤,"河南州縣始免衝決"。
四 代表作品
沈鯉著有《亦玉堂稿》、《文雅社約》、《南宮草》等,均《四庫總目》並行於世。沈鯉一生方正剛介,為明代萬曆年間著名的政治家、理學家。為人峻潔峭直,力行古道。歷嘉靖、隆慶、萬曆三朝,被稱為"三代帝王師",世稱"沈閣老"、"歸德公"。有《亦玉堂稿》、《文雅社約》等傳世。
五 文獻記載【沈歸德身後】沈龍江相公清節近世罕見,室無姬媵,謝政後,伉儷皆將稀齡,夫人猶劑調經藥,因絕血胤。其女尤奇妒,沈繼子為所毒,遂懵不識人,相公彌留欲一見之,遏不令通,銜恨而絕。其女必欲以他子承業,而氏宗人不許,其繼子尋夭,所得諸蔭,皆為群從分受拜官而去,丹旐素帷,莫適為主。聞靈柩至今在堂,賜域尚虛,蒸嘗失所。先朝耆德,一旦為若敖之鬼,聞者憫默,歸德在事,受其知者不少,必有經紀其家者。
六 人物故事
歷經400年白雲蒼狗的變遷,商丘一代又一代百姓對於沈鯉"乾坤正氣,伊洛真儒"的美好記憶,卻不僅不曾改變,而且愈加濃厚。陸陸續續,記者得到了大量散落在民間關於沈鯉的傳說和故事,如沈堤、鬧龍街、無梁廟、閣老廟、沈鯉賣盆,等等。
沈鯉家鄉商丘,明代稱歸德府,人們便尊稱沈鯉為"沈歸德"。沈鯉告退歸里後,在家鄉修文雅社,立社倉,設義塾。公元1615年,也就是萬曆四十三年,時年85歲的沈鯉病逝。最高統治者萬曆皇帝聞訊,頗為悲傷,贈太子太師,諡文端,諭祭諭葬。並先後遣河南布政使司堂上官於首七、三七、七七、百日、周年、三年,六次諭祭,祭文多次稱讚沈鯉"乾坤正氣,伊洛真儒",並御筆親書"責難陳善"、"肖德世臣"二匾以賜。並且先後累贈沈鯉之父沈杜、祖沈瀚、曾祖沈忠為柱國光祿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皇恩波及,眷顧特隆,四世褒封,同列一品",這在中國歷史上,實屬罕見,同時也彰顯出一貫"遊戲政治"的萬曆皇帝,對他的老師沈鯉視如父親般感恩戴德。
與李斗初書
不佞自髫齕時,熟讀十八子制義,巳知足下之名久。惟是蠖伏海陬,與通都大邑隔絕,無繇荊識為慰。忽奉手教重以大貺且喜且愧。少暇讀潯関之約,則又私喜足下留心世故,大為有用之學,非復經生倖取一時緣飾章句為華彩者比。稅使出海內騷動,江以西尚然安堵,蓋足下之功多也。此後位益崇造福益大,不佞辱在詞林,將採摭其尤表,表者藉手為史籍光,且示吾閩有人。足下勉旃自愛,餘惟炤亮不宣。
齔髫ㄔㄣˋ ㄊㄧㄠˊ---童年。《文選•潘岳》:“子之遘閔,曾未齓髫。” 劉良 注:“齓,毀齒也;髫,總發也。”
識荊---”這是書面語上的一個敬辭,指初次見面或結識。該詞出自李白的《與韓荊州書》中的:“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
採摭 ----採摘、拾取。漢.孔安國〈書經序〉:「研精覃思,博考經籍,採摭群言,以立訓傳。」
安堵 --- 安居。《史記.卷八二.田單傳》:「即墨即降,願無虜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
藉手---借人之手以為己助。
繇ㄧㄡˊ
通「由」。介詞。自;從。《爾雅•釋水》:「以衣涉水為厲,繇膝以下為揭。
通「由」。介詞。原由。《漢書•元帝紀》:「懼於天地之戒,不知所繇。」
通「由」。經過;經歷。《漢書•胡建傳》引黄帝《李法》:「壁壘已定,穿窬不繇路,是謂姦人。」
寄命---以重任相委託。《抱朴子.外篇.行品》:「勞謙沖退,救危全信,寄命不疑,託孤可保。」
與劉公子書
甲午歳辱知老師翁,翁忘其愚且陋,卽以第一人相待。於時卽未敢謂必然,然心識之,弗敢忘。今春徼一當,未暇以得當為喜,而先以知巳者不及見為恨。蓋海內知巳雖多,然師翁識我於根荄。師翁巳矣,其功德在我閩,聲名在宇內,尚自耿耿不沒。從古所稱有盛德大業而不克享者,當有後且益大。其在我諸昆,諸昆幸努力,昭前之光明。不佞弟屬在通家,不勝翹跂厚貺。謹領外具墨卷一部,拙稿六冊,惟檢入。老師祖安否?何似統此候問不悉。
通家---指彼此世代交誼深厚、如同一家。
復劉太公
去歳答令長孫世兄書,未嘗敢以一札輕凟長者,念七十老人息機日久,感今追昔徒增累欷!不意乃辱長者先存之言,則不肖為得大踈懶之罪於門下,雖然長者卽不言,不肖則豈敢忘。令孫功名事倘可自効,豈敢有愛也,自惟素寡合,在貴處用事者相識尤少,獨有敝同年林君為無錫差可與語,來書一封,可自送去,當有以相成也。老師遺德在閩,閩人士嘔吟思慕不絕至今。為其後之人者,勿慮不顯,餘惟珍攝以膺後祉。令孫統此致意不悉。
息機----息滅機心
自効--意思是愿為別人或集團貢獻自己的力量或生命。
遺德--指前人留下的德澤。
遺: 丟失:~失。~落 ...
德: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 ..
相成--是指互相補充,互相成全
嘔吟---意爲歌吟。
與李見羅書
一離門牆遂覺蓬心,區區修證之念,既為習氣累,又為伎倆所奪,忽奉 瑤函,寵以教語,茫若亡子見親,驚喜之餘愧汗不少。厶自佩服大教于茲有年矣,粗知自好,不敢冺冺。間嘗以語 於人曰:取天下第一等名位,不若幹天下第一等事業;幹天下第一等事業,不若做天下第一等人品。然言則如是,實或未然,反而求之,未能真見。夫簞瓢陋巷所以可樂,窮通順逆得喪寵辱所以可一,聖賢所以必可為,每一開卷,而閲古人便如腰纏十萬而入百貨之場,語任俠則慕戰國四公子,語悲歌慷慨則慕燕趙諸少年,語權謀則慕管樂,語 緫核則慕申韓,於莊周、列禦寇、東方朔之徒,則喜其宏放無碍,於東漢獨行諸賢則喜其苦節,江左則喜其流麗,司馬穰苴韓白之流則喜其善用兵,戰必勝攻必取,左馬屈賈韓柳歐蘇諸作,則喜其善紀事與屬詞,出入衝突常為心患,眩亂反覆莫知所歸,既而揆之於道以為無益,則又欲隱括是數者,而折衷於仁義中正之域,以庶幾於 孔子所謂兼智廉勇藝之全而文之禮樂者。既而復自笑曰,學問固自有源,亦自有真,世有神仙之徒,能點鐵成金,終不若以金為金 久乃無弊,吾而習心盡忘, 烏用取徑於此,苟其未忘,則雖尺尺寸寸周規而折矩,禹行而舜趨,亦止可名為智人廉人勇人藝人,不可名為禮樂,所謂真能節禮樂致中和者,乃不當如是,然而牽於所嗜,亦未能決然舍去,如勞苦倦極者之求休息,病者之求瘳嗟。夫俯仰百年,為日有幾,鷄鳴而駕,日出而馳,日之將中而尚徘徊參差,臨岐路以於邑,迨其日暮不知將安所稅駕也。方今世道亦大可 知,其在 老師進而商鼎鉉之業,固不若退而明道淑人,以俟後之君子,即厶輩欲蹩躄有所竪立,亦不如反而求之身心性命,庶幾不負此生。奈何舘事方殷未得遽去,累欲具疏請告,又為主者所阻,未便如志。甲辰歲徑拂衣歸矣,此時葛巾長嘨而來,復逡巡法堂前,北面稱弟子,吾師尚曰,此子可敎否。餘惟炤亮不宣。
瑤函---對他人書信的美稱。唐 黃滔 《薛舍人啟》:“金口開時,講貫則處其異等;瑤函發處,推揚則寘彼極言
寵辱若驚ㄖㄨㄛˋㄐㄧㄥ無論受寵、受辱,心裏都要振動。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
冺 --泯滅,泯沒。
屬詞ㄕㄨˇ ㄘˊ謂連綴字句為文章。指寫作。
苦節-- 堅苦卓絕,守志不渝。《易經.節卦》:「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流麗--流暢而華美。常用以形容詩文、書法等。《明史·李東陽傳》:“為文典雅流麗,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
法堂--舊時指官吏審案的公堂,說佛法的場所。
鼎鉉 ㄉㄧㄥˇ ㄒㄨㄢˋ指宰相。
拂衣 ㄈㄨˊ ㄧ1.提起或撩起衣襟。 2.揮動衣服。形容激動或憤激。 3.振衣而去。謂歸隱。
遽ㄐㄩˋ急,倉猝:~爾(突然)。~死。~然。匆~驚懼、慌張:~色。惶~。古代報信的快馬或驛車:乘~而至。遂,就:“塘有萬穴,塞其一,魚何~無由出?”
逡巡 ㄑㄩㄣ ㄒㄩㄣˊ 向後退。《莊子.秋水》:「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卻。」漢.賈誼〈過秦論〉:「秦人開關而延敵,九國之師,逡巡遁逃而不敢進。」也作「逡循」。
葛巾---葛布所製的頭巾。《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郭文傳》:「恆著鹿裘葛巾,不飲酒食肉。」
蹩躄ㄅㄧㄝ ˊ ㄅㄧˋ 蹩躄 緩行貌。清 王應奎 《柳南隨筆》卷:“ 錢圓沙 先生晚年極喜出游,芒鞋竹杖,蹩躄里巷間。”
稅駕 ㄕㄨㄟˋ ㄐㄧㄚˋ休息、棲止。《史記.卷八七.李斯傳》:「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也。」
瘳--病癒。《書經.說命上》:「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而阿針背入一二寸,巨闕胸臟針下五六寸,而病輒皆瘳。」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宗)武仲之知(智),公綽(觸)之不欲,卞(便)莊(宗)子之勇,冉(染)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與陳公子書
去秋計偕擬欲道南城祗謁老師翁,領教言冀有所益會,不便徑去至淮乃聞訃音,駭且慟若有所失。抵京邸聞楊年丈自南城來亟往問喪狀,又聞身後 囊橐蕭然,僅能 還櫬故里。若而孤煢煢,㡬不能具飦粥為朝夕計,傷哉貧也,益慟不自勝。雖然竊喜我老師之遺我諸昆不貲也,語云㢘吏不可為而可為,如天不冺仁者,後當有繼且益大。諸昆幸勉哉,毋怠不安,不佞弟辱在通家當翹跂以觀厥成。內有不腆之奠,惟叱入是荷。
囊橐ㄋㄤˊ ㄊㄨㄛˊ盛物的袋子。大稱囊,小稱橐。或稱有底面的叫囊,無底面的叫橐。
《詩經.大雅.公劉》:「迺裹餱糧,于橐于囊。」行李財物。唐.白行簡《李娃傳》:「及旦,盡徙其囊橐,家於李之第。」
櫬 ㄔㄣˋ古稱椑棺、空棺為櫬。後泛指棺材。《小爾雅•廣名》:“空棺謂之櫬,有尸謂之柩。”
飦ㄓㄢˉ 古同“饘”:“~鬻之食”。
翹跂ㄑ一ㄠˋ ㄑ一ˊ 同“翹企”。引宋 朱熹 《與顏提舉札子》:“竊與一郡官吏軍民同切翹跂,以俟嘉命。” 明 歸有光 《上高閣老書》:“天子新即位,進用二三大臣,而明公為首,天下莫不翹跂以望明公。
與鄭師尊書
臨江命下華君則飛書,促不肖亟以老師為言,不肖見臨江方欲有所陳請,渠卽云傅華二君先之也。因歎老師平生樹人,今食其報。卽言不言無能為重輕,然老師之能知人能得士,與傅華二君之不背本具見於斯矣,乃不肖則又謂,以老師今日刻苦所自豎立,自足最上考受知當道,安用先容,先容者士伸於知巳,自當為知巳效耳。京中風塵惱人,懷抱日惡,屢欲具䟽請告,庶㡬道貴治,再瞻光範,領教言為慰,柰舘事方殷,今茲未便,悠悠此心,長托夢魂,朔風日嚴,願言珍攝,餘惟炤亮不宣。
又
貴里施君謁詮復得敝邑師,不肖見施君,則盛道老師意氣慧眼不讓,渠尊人龍江先生,欲令立碑學中示後之人有永,渠當時巳領諾想不虚矣。老師方策閥垂休為時嚮用,其亦何藉於此,惟是受知左右者當自不忘。雖然為文學則傳儒林,試政則傳循吏,具是不負平生矣。區區一第,重輕亦安足計。貴省吳按君將出 都門,不肖勤以老師見屬。,渠以乃孫及門故與不肖深相結納, 諒亦無不用情也。前有一札附臨江府陳君,奉候未審曾巳達否,辱厚貺逺來,謹對使人拜受,餘容嗣布不一。
獨具慧眼---具有特殊的眼光或見解。
意氣---志向與氣概
都門--- 京都、京華、京城、京師
嚮用---谓为当时所重;合于时用。
垂休---顯示祥瑞;降福。
尊人-对父母或长辈的敬称。
樹人--培植人才。一般指教育。例百年樹人
先容----本謂先加修飾,后引申為事先為人介紹、推薦或關說。指事先聯絡、介紹
當道 -- 指掌握政權的人。 .
背本--背棄根本。
食報---受報答或受報應。
飛書---用箭系書射送。
光範--猶光儀。
貴治 --舊時敬稱他人所管轄的地區
別李九我書
于鄉大老中遭遇台下最後而台下之屬望,不肖最深昔人所稱知己,道義意氣為上,文章次之;昔人所稱為有功世敎,每以敎育天下英才,誘掖造就使不失其性為急務,而汲引又次之。厶何幸而得此于左右,厶嘗誦翁之文,慕翁之名,今又見翁之用心,即甚不敏,豈敢苟自豎立,以負台下惓惓屬望之意, 以羞吾黨之士,役還,謹此布懇,餘惟台炤不宣。
屬望--期待、注目。《後漢書.卷六三.李固傳》:「既拔自困殆,龍興即位,天下喁喁,屬望風政
意氣----意態、氣概。《史記.卷六二.管晏傳》:「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汲引--引薦;提拔。《漢書•劉向傳》:“ 禹 稷 與 皋陶 傳相汲引,不為比周
惓惓---謹也,又懇至也 猶不忘君惓惓之義也——《漢書·劉向傳》
豎立--樹立;建樹。《隋書·北狄傳·突厥》:“臣既蒙豎立,復改官名,昔日姦心,今悉除去,奉事至尊,不敢違法。
李廷機(1542年-1616年),字爾張,號九我,福建泉州府晉江縣新門外浮橋(今屬泉州市鯉城區浮橋街道)人。[1]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內閣首輔。
與臨陳江書
行色匆匆,弗敢屢凟閽人,然大意不過如前邂逅所稱硤江惡地。乙榜望輕,日夕惴惴,惟獲戾上下是懼,勉加扶𣗳,使以最聞,秋毫皆明公之賜也。夫傅華二君受知在不佞後,而言乃在先,不佞愧之!惟明公垂念,使不佞有以藉手為知巳者効,卽不佞幸甚。此老居家則孝友,處鄉鄉人稱其㢘直。在敝邑為諸生師槩,不納脩脯資貧士,業將獎進士類,所識㧞皆知名士。此不佞素所稔知。今在硤江未知作何狀?然當不至變前所守,失其常心,以辱明公之舉。餘惟炤亮不宣。
凟--冒犯、輕視侮蔑。褻瀆神明。
閽人--- 舊時宮門晨昏按時啟閉,故稱守宮門的人為「閽人」。後泛指守門人。
邂逅 ㄒㄧㄝˋ ㄏㄡˋ久別的親友不期而遇。
乙榜---科舉制度中取中舉人的別稱,亦稱一榜。榜即考試后揭曉名次的公告。乙與甲對立而言,中進士則稱甲榜或兩榜。
惴惴不安--形容因恐懼擔憂而心神不安寧。
獲戾huò lì得罪;獲咎。《書·湯誥》:「茲朕未知獲戾於上下。」孔傳:「此伐桀未知得罪於天地,謙以求眾心。」
垂念--指上對下掛念,也用做敬辭,指別人對自己掛念。
扶樹--扶持培植。
受知 ---受人知遇
修脯 ㄒㄧㄡ ㄈㄨˇ舊時稱送給老師的禮物或酬金。修,通“脩。
常心---平素的心跡。
與汪雲陽老師書
邇欲修尺一奉侯,則聞巳衰絰北歸,是用悵然!大師母以眉壽享令終,生前寵命,死後旌褒,於人心固亦無憾!顧柰彼一方民何,方今礦稅滿天下,重足側目。彼方民怙恃仁人若父母,顧一朝而棄之,其何以生。老師去吾閩三載,迄今尚謳思不絕,今日江以西民情視閩當什百不啻也。敝同年張君初離鉛槧遂宰大邑,命下之日徬徨向不肖問策,不肖對以無他,惟法彼中鄉先生,所以惠我溫陵七邑者。往惠彼中士民,則彼中士民幸甚。若夫隨時相機度務,使不詭於人情土俗,以無獲戾於上下,則理人者,當自面受筴於左右,其非經生所能逆知。外有不腆之奠,惟檢入,老師母安否何似,令婿方君,統此致意,餘惟炤亮不宣。
礦稅---是明朝舊有的一個稅種,明神宗萬曆皇帝為了增加宮中的收入以應付日益龐大的內庭開支,開始派遣太監採礦。所謂的開礦很快就演變成了一場遍及全國的敲詐勒索運動。其常用手法是尋找當地富庶人家,隨口指稱其家地下有礦脈,或是其家祖墳下有礦脈,使用各種招術,總之要敲詐出一筆巨額財富出來方才罷休。
----礦稅大興的最大受益者是礦監稅使及其隨從,明神宗亦或是皇室財政都沒有從中真正受益,明朝的最後覆亡與礦監稅使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
鉛槧----鉛,鉛筆。槧,木牘。鉛槧皆為古人紀錄文字的工具。
唐.杜牧〈長安雜題〉詩六首之二:「自笑苦無樓護智,可憐鉛槧竟何功。」
重足侧目---脚不敢前进,眼睛不敢正视。
語本《史記.卷一二○.汲黯傳》:「令天下重足而立,側目而視矣。」後以重足側目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
揣 ㄔㄨㄞˇ 估量,忖度。
徼— 通“邀”
1. 求取---乃義士且以徼其名,貪夫且以求其賞爾。——漢· 王符《潛夫論》
2.又如:徼天(求天賜福。猶言天佑);徼名(謀求名聲);徼功(猶求功)。
逆知---預知。宋.蘇洵〈管仲論〉:「而又逆知其將死,則其書誕謾不足信也。」
答洪父母書
命世大賢久棲百里,不佞深以敝邑之父老子弟得久留賢父母為喜,而為朝端憂乏材,今者銓路一清中外庶無薪積,徵黃之詔不日出國門,不佞則又豫喜朝端之有人,而以敝邑之不得久留賢父母為憂,寒族人多得獲戾於三尺,蓋仁侯有道之化,抑亦曲庇多巳,敢不銘謝,餘惟炤亮不宣。
銓 ㄑㄩㄢˊ古代指選才授官。
積薪-喻選用人才後來居上。
侯門--諸侯之門。 唐 劉禹錫 《學阮公體》詩之三:“侯門有仁儀,靈臺多苦辛。”指顯貴人家。
造謁ㄗㄠˋ ㄧㄝˋ拜訪進見。
豫--逸豫、歡樂。段玉裁說:「寬大則樂,故《爾雅·釋詁》曰:『豫,樂也。』」在形勢不緊張、寬鬆的情況下,人會覺得歡樂,故「豫」有「歡樂、逸豫」義。
獲戾--得罪。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臣若獲戾,放在他國,沒世然後已。
復洪父母書
曩日辱在甄陶,今茲徼一當,仗庇為多,屢欲修尺一奉侯,為甚忙所奪,忽接逺翰重以大貺驚喜且愧,至語及家大人冠服事,則更東南向頓首稱謝,不肖三十年攻苦食淡,所營何事,施及所生,勝於當身受之矣。惟恩臺政績流聞,英聲四達,不日膺璽書為天子股肱耳目之臣。竊恐敝邑之父老子弟不獲終有我公,而家大人亦不能終托二天之庇。以惠徼於下執事耳,令弟經寰年丈,屬在通家,情義更倍,其不得時時過從,為促膝歡,則不肖踈懶成癖,亦猶昔日之事恩臺也,山林如是,在朝亦然,嗟嗟許生畢竟無賴,外具程墨數冊,希叱入,餘惟炤亮不宣。
甄陶--化育;培養造就。漢 揚雄 《法言•先知》:“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
攻苦食淡----形容不求享樂,辛勤自勵解釋:攻:做;若:艱苦;淡:清淡。做艱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勵
通家,指彼此世代交誼深厚、如同一家。見《后漢書·孔融傳》:“語門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
再答洪父母
孟秋人去附尺一奉候想達矣,為敝邑之不足以久淹,從者當事者擬以南銓相待,然曾是為恩臺重乎哉,抑何來遲也。不佞去書生還得一書生,旣做不得古人文章。又做不得今人事業。悠悠歳月茫如拾汁,反不若分符郡國。遥借 天子之寵靈,猶足有所豎立。丈夫得志行道湏自宰割,安用碌碌隨人。近得知友書云諸族姓子弟好生事凌人,動開怨府,人言若茲當不盡無此。不佞素所側目搤腕不平者,奈何尤而效之,屢有書譙,讓未審能有瘳否。不佞謬得一前為世指目,諸舊怨槩置不問,曰以志吾過如之何,其舊之未去,而復以新者益之乎。眾怒難犯,誰受其不祥,理不可告當有法在,後果不悛如人所言,願悉論如法,毋有所貸,非特以三尺衛民,令小民有所憑依,抑小懲大,戒其所以,保全我族姓子弟,使勿陷於惡,與所以保全不佞,而完其令名,為德甚大,豈不拜嘉,不佞處此緩則厚,毒急則傷恩,惟有委之於官,使執法者自為懲治,而有過者自為創艾,庶㡬得策。恩臺信而行之以必,則不佞幸甚,餘惟炤亮不宣。
謬得--僥幸地得到。
凌人---謂以勢壓人。
生事---製造事端、糾紛。
怨府---眾怨所聚集的對象
側目--斜眼看人,不以正眼看人。有敬畏、戒懼、怒恨、憤怒等不同的含意。
淹---久停、滯留。
指目--用手指,用眼看。
恩臺--舊時對長官的尊稱。
寵靈 --恩寵光耀;使得到恩寵福澤。
扼腕--表示同情與嘆息。
譙 ㄑㄧㄠˋ責備。
眾怒難犯--群眾的憤怒,個人難以抵擋。
尤而效之--指明知其爲錯誤而有意仿效之。尤—過錯。
悛改ㄑㄩㄢ ㄍㄞˇ改過。
指目--手指,用眼看。
息事寧人--息;寧:使安定。原指不生事,不騷擾百姓,後指調解糾紛,使事情平息下來,使人們平安相處。
槩ㄍㄞˋ通“慨”,感慨。
瘳 ㄔㄡ1.病癒。 2.損失、減少。
未審 --不知。
得志--達到自己的志願。
拜嘉---惠;拜謝嘉惠。
懲治---制裁。
創艾--因受懲治而畏懼。
答劉凌蒼書
我丈以古誼古文詞創起我邑中,厶從海陬私淑一二,且以為今人,且以為古人。忽奉大教慇懃滿紙,啟亟讀之不意古人,乃復面命我,於今欣慰之餘,更切注想。粵西去天萬里,民無覆盆繄誰之賜。我丈樹德于今,伊始嗣登台鼎,更流鴻駿海內士屈指,吾閩又不意今人能幹古人事業,不佞某辱在梓里其與有榮施。使還聊布腹心,并致謝悃,餘惟炤亮不宣。
覆盆---比喻沉冤莫白,申诉无门。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诗:「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
注望 ---思念。引唐文宗 《上巳日賜裴度》詩:“注想待元老,識君恨不早。”
伊始--事情的開端。文選.陸機.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匪願伊始,惟命之嘉。」
嗣 ㄙˋ.接續,繼承:~後(以後)。~歲(來年)。~響(繼承前人之業,如回聲之相應)。~徽(繼承先人的美德、聲譽)。
台鼎----古稱三公為台鼎,如星之有三台,鼎之有三足。語本 漢 蔡邕 《太尉汝南李公碑》:“天垂三台,地建五嶽,降生我哲,應鼎之足。”
屈指---比喻數量很少。
不意---出乎意料之外。
復池明州書
素未荊識遽辱教誨,至稱引聖門相與告誡,之旨懇懇欵欵、欲其兼收智廉勇藝之全,終之以禮樂,此為真知我者。如所稱文字之知蓋尤其小,知我乃當如是,走雖不敏敢不勉進成人之列,苟蹈溫飽之戒以忝明公之誼。今夫執不相識之人,而卒投以夜光之璧,無不按劔相盻者,其所投之人非也。苟遇其人雖卒投何害,走雖未敢遽,謂其人固竊有志,此心勿忘,尚願請益。伏惟始終修我使卒有立,使天下稱明公為不失人,且不失言。則其言與其人俱於當世有榮施。餘惟炤亮不一。
識荆恨晚---释遗憾自己与某人特别是知己或有才能的人相识太晚了
不敏ㄅㄨˋㄇㄧㄣˇ自謙之詞。《論語.顏淵》:「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忝 ㄊㄧㄢˇ自稱的謙詞。有輕賤、侮辱的意思。如「忝為人師」、「忝列門牆」。
明珠暗投---引申為懷才不遇。也泛指珍貴的東西得不到賞識。
西漢‧司馬遷《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
答張及我書
不數月辱逺翰相聞問者三四,重之以大貺,知兄每飯未嘗忘弟也,乃弟則亦每飯未嘗忘兄如兄。矧兄以千里逸足碌碌槽櫪中,尤令人有憐才之嘆。不佞弟則豈敢忘鉅鹿之戰,項羽以九江布嘗秦軍,俟其渡河,戰少利,然後沉船破釜,示士卒無還意,今弟巳幸不為塗澤,此亦我兄沉船破釜時也。甲辰歳敬當掃室以待前驅,外具領絹一端、香墜二枚,惟檢入不一。
破釜沉舟---趙軍陳餘使五千人先嘗試秦軍,全軍覆沒。當時,齊師、燕師皆來救趙,趙軍張敖[10]亦北收代兵,得萬餘人,皆壁陳餘旁,未敢擊秦。秦軍兵力有王離軍二十萬與駐守糧道的章邯軍二十萬,楚軍只有五萬,兵力遠遠少於秦軍[3]。仔細考察形勢後,項羽決定先派英布、蒲將軍率兩萬楚軍渡漳河,襲擊秦軍運糧甬道,獲得幾場小勝,令王離軍乏食,並使章邯軍疲於奔命,而能對王離軍各個擊破。十二月,項羽親率全軍渡河,並下令打破炊具,鑿沉舟船,每人只帶三日乾糧,餘者焚之,以示拚死一戰之決心。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滿懷才氣的韓愈,未被伯樂賞識,也只能抒發其不得志的憤懣之情。千里馬未被賞識,「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即使才氣滿天下,氣力震山河,不遇伯樂終究「駢死於槽櫪之間」。
答蔡元履書
杪冬辱手書,甚忙且病,未及裁答,嗣後伏枕者彌月,每以足下言當藥石,則霍然自起,念與足下促膝不數數,乃遂能攻所不足於我,此真古誼,殊非今世貌交可比。南中僻靜有山水之致,足下夷猶其中,興自不淺。竊怪今人書箋學晉魏,詩學唐,文學兩漢,近則北地濟南江左,不患面目不肖,只患模擬太工,愈工愈拙。須於此外陶鑄百氏,獨出匠心,方能為古人,方能不為古人所牢寵。北地濟南江左,能為漢唐晉魏,未能不為漢唐晉魏 ,此其所以终為北地濟南與江左也。足下才氣足可自雄,故敢效其區區。倘有鴻便,勿吝嗣音,餘惟炤亮不宣。
裁答ㄘㄞˊ ㄉㄚˊ作書答覆。
伏伏臥在枕上--指臥病在牀的人
霍然--快速、突然。《文選.枚乘.七發》:「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夷由--亦作“ 夷猶 ”。猶豫;遲疑不前。《楚辭·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猶。” 王逸 註:“夷猶,猶豫也。”《後漢書·馬融傳》:“或夷由未殊,顛狽頓躓。” 李賢 註:“夷由,不行也。”
古誼--古賢人之風義 。
【以利交者,利盡則散!以色交者,色衰則疏!以貌交者,久之則膩!唯有以心交者,方能永恆!】
南中,中國三國時期古地區名。相當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雲南、貴州兩省。
匠心獨出--形容巧妙而獨特的藝術構思。
牢籠 ㄌㄠˊ ㄌㄨㄥˊ比喻束縛、控制人的事物。
嗣音--繼續傳寄音訊。《詩經•鄭風•子衿》:「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炤亮ㄓㄠ ㄌㄧㄤˋ 明鑒;洞察。
與蔡元履書
辱大教方再請益,詢之來人,則聞足下乃重疊在衰絰中,知足下至性,哀號思慕良苦,其少自愛,始足下去時二尊人尚健無恙耳。不虞及此,其得及此以終大事無憾,不可謂非天也。顧于以慰孝子之心,則得己謂所生,何既弗昌于厥身,又弗享以厥子,天道之報施可知哉,然畢竟不沒以是矣。 曩于王父母之行盛道,令先公孝友敦篤,長者宜以殊禮禮之,且可以風,今即無及已,顧尚有可為者,諒不宜逐己,內有不腆之奠,少布鄙私惟叱入,餘祈炤亮不備。
衰絰 ㄘㄨㄟ ㄉㄧㄝ ˊ喪服。衰、絰兩者是喪服的主要部分。穿喪服。謂居喪。
報施---報答施與。
王父 ㄨㄤˊ ㄈㄨˋ祖父。
所生--父母。」
敦篤 ㄉㄨㄣ ㄉㄨˇ敦厚篤實。
不腆---ㄅㄨˋ ㄊㄧㄢˇ不豐厚。通常為贈人禮物的謙詞。
與外祖書
昔為小兒戯公膝下,語及作宮則鼓掌而喜。今已徼幸得一官矣,然纔入世途便受羈絏,每曰控馬貴門,休沐不暇,憂讒畏譏,展轉纏紏反不若為兒戱膝下之樂也。昔時苦貧不能自食,公云勉之,勿憂不富貴,今已遊乎富貴之途,而貧尤甚。人生安所不適亦安所能適,玉堂美官人所同羡,今已官玉堂稱美官矣,而反不若一州一縣之得以行其志。不肖以貧起家,親戚多貧 ,令得一州一縣而為之,猶當念窮乏者待而舉火,而今已似難。公老矣婆又善病,母未老亦善病,向猶啚得便道歸故里,具冠服拜舞堂下,奉觴上壽為二老及母氏歡,而今又難。公素有遠志欲為萬里遊,遊萬里遠矣,倘健善飯能保無恙則可,否則非不肖孫所敢請也。然私心眷戀我公,則與為兒膝下時無異。昨得鄭師云:三舅已於春季促裝去矣,陝江故非善地似難久居,然不知去此更出何策?四姨故苦貧今又年荒,前所謂待而舉火,不知將何所出,餘惟炤亮不悉。
年荒--- ㄋㄧㄢˊㄏㄨㄤ 引證解釋谷物歉收。《晉書·儒林傳·范宣》:“庾爰之以宣素貧,加年荒疾疫,厚餉給之。”唐白居易《望月有感》詩:“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奉觴ㄈㄥˋ ㄕㄤ舉杯敬酒。
促装ㄘㄨˋ ㄓㄨㄤ謂急忙整理行裝。
舉火ㄐㄩˇ ㄏㄨㄛˇ點火。
《管子.弟子職》:「昏將舉火,執燭隅坐。」《漢書.卷七.昭帝紀》:「夏,旱,大雩,不得舉火。」生火煮飯。《莊子.讓王》:「三日不舉火,十年不製衣。」過活,維持生計。
拜舞---跪拜與舞蹈。古代朝拜的禮節。
休沐ㄒㄧㄡ ㄇㄨˋ休息洗沐,猶休假。
古時官吏五日或十日一休沐。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卷四.寶光寺》:「京邑士子,至於良辰美日,休沐告歸,徵友命朋,來遊此寺。」也作「休澣」、「休浴」
與伯書
接家信見兩弟書,知子榮弟已受室稱成人,家中雍睦有加,甚喜!堯弟結婚稍遲不害, 要當擇禮義之門而委禽焉,乃稱吾家婦,為吾家造福不淺,吾祖宗書香,積累數世至于今始發,發亦當數世未艾,保而持之使有永。在人諸伯叔兄弟貧困久,素所悼念,伯又老矣! 非敢盡望,為不肖食貧,束手待殍如昔日,但造化忌盈亦忌驟,凡事當以俱漸,如古人所稱善居室者,利以漸收,家以漸殖饒,人取豐我獨取嗇,非特遠怨全名,亦是留不盡之福以遺子孫。祖喪暴露幾四十年,此豈可緩,緩之不過欲待風水,正恐風水不足甚憑耳!且葬事也不必甚厚,當此末世倘遇兵火,悔之何及!反不若苟成事之猶可以塞責也。朔風日嚴,願加珍攝,餘不盡。
委禽---即納采。古代結婚禮儀中(即“六禮”),除納徵外,其他五禮,男方都要向女方送上雁作為贄禮,所以稱納采為委禽。鄭玄注《儀禮·士昏禮》稱為“取其順陰陽往來”。清人胡培《儀禮正義》解釋為:取大雁隨時序變化南飛北往而不失節,飛成行、上成列來表示取親不誤時日,嫁娶不逾禮儀
食貧 --過貧困的生活--自我組爾,三歲食貧。——《詩·衛風·氓》
殖---經營、生財牟利。如:「貨殖」。《新五代史·卷三九·雜傳·王處直傳》:「父宗善殖財貨
殍 ㄆㄧㄠˇ餓死,餓死的人:餓~遍野
肖浦叔祖書
八十老人萬里飴書,啓函讀之,驚喜之餘更覺悽愴,惟不肖困而得發,叔祖亦破而得全,非造物亢吾宗不有今日,今幸無事宜,益加珍攝以享後福,楚王失兮,不病無兮,塞翁失馬豈願有馬,餘情耿耿不悉。
悽愴----意思是悽涼悲傷。
楚人失弓,楚人得之----意思為雖然失去某物,但沒有落到外人手上。
《公孫龍子·跡府》提到楚國的一位君主帶著「繁弱之弓」和「忘歸之矢」到雲夢澤打獵,卻把弓遺失了,他的侍臣都要去找,楚王卻阻止了他們,說道:「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這則故事想表達出楚王胸襟廣大,但後來演變成為成語「楚弓楚得」。
塞翁失馬------比喻暫時受到損失,卻因禍得福,終於得到好處。
《淮南子.人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
說明 ---- 邊塞附近有個善於養馬的人,一天,他的馬忽然逃到胡地去了。鄰人們都前來安慰他,他父親卻不在意地說:「這沒什麼好難過的,怎知不會帶來什麼好運,正是我們的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走失的馬居然帶著一群胡人的駿馬回來。鄰人都來道賀,但是他父親卻說:「這也不必太高興,怎知不會是災禍的前兆呢!」果然不久老翁的兒子,在騎馬時跌斷了腿。鄰人又趕來慰問。老翁說:「腿跌斷了,怎知不是我們的福氣呢!」過了一年胡人入侵,當地年輕人都被召去作戰,十分之九的人不幸戰死;老翁的兒子卻因為瘸腿,保全了性命。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塞翁失馬,安知非福」或「塞翁失馬」,用來比喻因禍得福。
與陳惠疇書
夙蒙知愛,今茲仗庇為多,伻來接華翰,洋洋數百言,過沐旌褒,更自貶損,此自足下盛德若虚,其非所以待故人也。平生相視莫逆,能復有㡬?何至此作邊幅相待,讀之使人愧汗盈頰,卽欲裁一札奉復亦難為辭。昔人有言「投我以木瓜者,報之以瓊瑶。」乃今瓊瑶之投,更當如何為報耶?吾儕一繫青衿,如驊騮之就輕熟,稍稍着鞭,便足一日千里。足下雖處華腴,謙抑若寒士,更願𠜇苦亦復如是則善矣,弟越在萬里不勝瞻注,勉哉自奮,勿負所期,餘惟炤亮不一。
伻ㄅㄥ使者。《書經.洛誥》:「伻來,以圖及獻卜。」
驊騮ㄏㄨㄚˊ ㄌㄧㄡˊ周穆王八匹駿馬之一。後用以泛指紅色的駿馬。
《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飛驟驊騮,直取崔勇。」比喻才華出眾的人。
華腴--貴族。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詩經 衛風 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釋義:瓊琚、瓊瑤、瓊玖都指佩玉。鑑賞:說的是一對情侶互相喜歡,男子送給女子木桃以示情誼,女子感受到男子情誼,就拿出更加珍貴的瓊瑤送給男子,並說“匪報也,永以為好”。
莫逆--彼此心意相契合,非常要好。【例】莫逆之交、情同莫逆
華翰 ㄏㄨㄚˊ ㄏㄢˋ尊稱他人的來信。
沐ㄇㄨˋ潤澤,或受潤澤:~恩。
愧汗--指羞愧得冒出了汗,形容羞愧至极。
旌褒--表彰。
知愛--賞識喜愛。
答張年丈書
曩接桐城阮節推,盛道其鄰父母之新政以難得。近得汪老師書,又以其鄉之父老子弟得有良父母為厚幸。吾儕初在事,卽有此等作用,將來殆未可量。辱在知愛喜可知也,同年王廻溪謁詮得我邑首問邑中人才,弟首以及我為言,吾丈便中可再噓之,布衣之交,昔人所重,此兄得蚤得儁,吾丈擔頭自是輕得幾分,前者欲言吾丈,於詹別駕數造謁弗獲一面,以為無甚得力乃止。渠乃未免俗態,頓以帕儀相饋,雖不能却心甚愧之,相見可為弟致謝,若丈之厚貺及弟則又蛇足矣。廉吏也安得有此得無虚其腹而實我乎哉,想伯夷之所樹故自可食耳。朔風漸厲,萬祈珍攝,餘惟台照不宣。
噓ㄒㄩ--讚美、稱讚。如:「自我吹噓」。
別駕 ㄅㄧㄝˊ ㄐㄧㄚˋ職官名。漢制,為州刺史的佐官,因隨刺史巡行視察時另乘車駕,故稱為「別駕」。隋、唐曾改稱為「長史」。後又復原名。
便中 ㄅㄧㄢˋ ㄓㄨㄥ方 方便的時候。如:「便中寫封信來。」
謁--拜見。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於齊國之士,吾必以仲子為巨擘焉。雖然,仲子惡能廉?充仲子之操,則蚓而後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飲黃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築與?抑亦盜跖之所築與」?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樹與?抑亦盜跖之所樹與?是未可知也。」--
【所吃的穀米,是伯夷那樣廉潔的人所種的呢?還是盜跖那樣的強盜所種的呢?這是不可知的。】
答呂龍溪
詢之來人知兄才鋒初試,政聲奕奕,亟往語朱老師,以為吾門有人,甚幸!退而思之,命世真才如兄,乃為適用碌碌俛仰隨人,徒費大官,累百許子遜輩無益也。喜溢常况,愧亦如之,後面之期,意在覲歳。然邊海重地,兄宜不得來,弟則無不可歸,歸時從一奚奴肩輿直抵虎渡橋,與兄把盞臨流交臂譚心,眺望山川,睥睨今古,一洗簿書案牘之塵,超然世情物態之外,不亦大愉快乎!敝友陳士參 於弟有解推之恩,誼不可忘,旣蒙曲造更願終始,倘有成勞勝于身當之矣。辱厚貺未能報謝,惟台炤不宣。
政聲--官吏的政治聲譽
神采奕奕--形容人精神飽滿,容光煥發。或
命世之才---為原指順應天命而降世的人才。後多指名望才能為世人所重的傑出才。亦作“命世之英”、“命世之雄”。
俯仰隨人--一舉一動都隨人擺布。亦作:俯仰由人。
覲歲--- 謂歲時朝覲。
奚奴 ---僮僕。
解推--慷慨贈人衣食。
睥睨ㄆㄧˋ ㄋㄧˋ斜着眼看,側目而視,有厭惡或高傲之意。
把盞臨流---把盞--手持酒杯。表示敬酒或喝酒。也作「把杯」、「把酒」。臨:靠近;泛觴:酒杯放在流水上,任其漂流,流到誰面前誰飲酒
報謝---答謝。
成勞 ---成功。
虎渡橋---江東橋引原名虎渡橋,位於福建省九龍江北溪下游,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江東農場西則,龍文區藍田鎮東側。江東橋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它與泉州的洛陽橋,晉江的安平橋,福清的龍江橋合稱為古代“福建四大石橋”,被《世界之最書籍列為世界最大的石樑橋。據《讀史方輿紀要》稱:“江南石橋,虎渡第一”。
復陳中丞書
今之滇中非昔之滇中也,徵求無時 ,如鼓駭馬加以豺狼當道,禍同殃魚,非持大體為調停,烏能幸以無事。由此言之,明公非止宜滇中,而滇中則非明公不治。自古與權璫共事,而卒能潜機以濟者,逺則郭汾陽、韓忠獻,近則王新建、楊文襄,心苦謗多理不盡無言。念古昔足用自慰,莊子有言虎之與人異類而媚養巳者,順也其殺者,逆也欲為逆寧欲為殺耶。正直所以遇君子,艱貞所以防小人,心迹之判久矣。雖有游言,公論自在,信而行之,願勿為意。不佞末學偶徼一當,謬承褒獎,愧何敢當,惟是中間期許雖過,不敢不朂,從來諸薦紳及中長老相規勸,未有及此者,乃明公儼然辱而命之,敢不拜賜。方今以天下第一等人,做天下第一等事,非明公而誰?惟明公勿以一時之心迹為可虞,而以終能安國家 定元元為實驗,則不佞幸甚,辱厚貺,未能報謝,餘惟台炤不宣。
鼓駭 ㄍㄨˇ ㄏㄞˋ鼓聲震響。
非持大體為調停---
古之全大體者:
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時所行,雲布風動;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於法術,托是非於賞罰,屬輕重於權衡;不逆天理,不傷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不引繩之外,不推繩之內;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守成理,因自然;禍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愛惡;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明公非止宜滇中----
《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
《彖》中這段話的意思是:艮卦所闡釋的是相對靜止的哲理。該停止的時候就停止,當行動時要果斷地行動,動靜適時適當,君子之道就能光明。艮卦所說的「止」,是相對而言的,既止其所當止。
權璫ㄑㄨㄢˊ ㄉㄤ有權勢的宦官。璫,古代宦者的冠飾,因以代稱宦官
莊子有言虎之與人異類而媚養巳者,順也其殺者,逆也欲為逆寧欲為殺耶---
《莊子人間世》
「汝不知夫養虎者乎?不敢以生物與之,為其殺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決之怒也。時其饑飽,達其怒心。虎之與人異類,而媚養己者,順也;故其殺者,逆也。」
莊子說「-----虎與人不同類,沒有共同語言,那為什麼虎聽飼養員的招呼,還向飼養員獻媚呢?那是順著虎的性子來,那為什麼虎又撲殺人呢?那是違反了老虎的天性。方法對了就是順向,方法錯了就是逆向。」
艱貞---處境艱危而守正不移。
心跡---心意、想法。
可虞ㄎㄜˇ ㄩˊ使人憂慮。
答楊年丈
一沙石壁後先出都門,親知寥落,言念老丈古誼雅情,令人注想有加。辛丑之役不佞弟晋,不盡以待後來,其在老丈勉㫋勉㫋,陳老師後事,極不敢忘,顧彼間相知者少,卽努力不過如此,要以吾儕報効知巳,必先死者而後生者,此不佞弟夙所自盟時未可耳,弟素不善擬題,又寡令卽他人無從得之,承雅惠謝謝,餘惟台炤不宣。
都門---相似詞 京都、京華、京城、京師國都。
唐.白居易〈長恨歌〉: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
雅情 ㄧㄚˇ ㄑㄧㄥˊ高雅的情誼。
古誼 -- 古賢人之風義。
《宋史•文天祥傳》:“是卷古誼若龜鑑,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
與程太守
從中朝士大夫,竊聞明府風猷標格甚盛,以為宜在左右侍從之列,庶㡬有所補益。及是命下喟然悼屈以為才大而小用之,不宜,雖然以溫陵而得明府,則溫陵之七邑徼天矣,詢之來人,俱云明府善吏治,老吏不能欺,近得家弟輩書,又云善校士,所校不失尺寸,泉士夙稱多材,口亦難調,每一搒下,輒譁不厭,至是皆服毋敢譁者。越人以禁方游列國,所至分庭其入秦則為小兒醫,要以功見效至者為賢,安論大小哉。不佞則不徒喜溫陵之能得明府,且喜明府之能用溫陵,小其心,而大有所造也。宋以兩府大臣居方州,居常失望鞅鞅,放蕩琴書山水自娛樂,其能精勤不耻吏事者,范文正韓忠獻數人耳!然名聲卒用此起遂,由此言之溫陵竟亦寧負明府,明府勉矣!邑父母王君同年友也,曩共觀政習知其才,茲在宇下果稱任使否?渠自以年少不經事大懼血指,不佞則謂君第往矣,大君子在上 ,受成莢而展布,當有成勞勿憂,安溪之高亦年友也, 夙有才望,守亦卓然,當自受知左右,不佞其無容言矣, 所處冷局空緘無侑,知在炤原。
炤ㄓㄠˋ照耀。同照。
冷局--冷落的衙門
方州--1.指大地。古謂天圓地方,故稱。2.《淮南子•覽冥訓》:「背方州,抱圓天。」 高誘注:「方州,地也。」亦指域內。」3.指州郡。 唐王維 《責躬薦弟表》:「顧臣謬官華省,而弟遠守方州。」
衆口難調--比喻很難將衆人意見協調一致。也比喻很難讓所有的人都滿意
鞅鞅ㄧㄤ ㄧㄤ因不平或不滿而鬱鬱不樂。鞅,通“怏 ”。
校士--考評士子。
方游---為修行問道而周遊四方。
風猷--指人的風采品格。
守先待後---猶繼往開來;承先啟後。
以兩府大臣居方州---
「二府制」---宋朝將中樞機構分為「二府」,分別是中書門下(簡稱中書,也稱之為政事堂)和樞密院兩大機構,文武二權分別掌控在二府手中。相比較於隋唐時期設立「三省」來瓜分相權,宋朝卻是以「二府」來削弱相權影響,從而強化君權。
分庭抗禮--彼此的關係對等,以平等的禮節相見。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當。
范文正韓忠獻數人耳---
韓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1]),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今河南省安陽市)人。北宋政治家、詞人。
韓琦為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進士,歷任將作監丞、開封府推官、右司諫等職。曾奉命救濟四川饑民。宋夏戰爭爆發後,他與范仲淹率軍防禦西夏,在軍中頗有聲望,人稱“韓範”。之後又與范仲淹、富弼等主持“慶曆新政”,至仁宗末年拜相。宋英宗時,參與調和帝后矛盾,確立儲嗣之位。宋神宗即位後,堅辭相位,連判永興軍、相州等地,又反對“熙寧變法”。累官永興節度使、守司徒兼侍中,封爵魏國公。熙寧八年(1075年),韓琦去世,年六十八。神宗為他御撰“兩朝顧命定策元勳”之碑,追贈尚書令,諡號“忠獻”,並準其配享英宗廟庭。宋徽宗時追封魏郡王[2]。至清代,更先後從祀歷代帝王廟及孔廟[3]。
越人以禁方游列國----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扁鵲者(此指春秋時良醫,與軒轅時扁鵲非一人),勃海郡鄭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時為人舍長(客館的負責人)。舍客長桑君(隱者,似神仙一樣的人,這是古時對仙道的迷信誇飾的說法)過,扁鵲獨奇之,常謹遇之。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閒與語曰:‘
我有禁方,年老,欲傳與公,公毋泄。’扁鵲曰:‘敬諾。’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飲是以上池之水(指未落地的露水),三十日當知物(知物,指能看到事物的內里)矣。’
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忽然不見,殆非人也。
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指能隔牆看人)。
以此視病,盡見五臟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
後因以“越人術”指稱醫術或贊人醫術高明。
答王清宛書
朝廷知丈治行,不旬歳再試,大邑清逺去帝都尤邇,名跡日夕公卿耳目中少有善狀。毋慮不達。矧行能卓異如丈者,能復有幾?我丈勉㫋,清宛之不能久棲,大賢猶無極也。辱大貺謹對使拜受,賤名得附大製,假以不朽,何幸如之,餘惟炤亮不宣。
清遠市,簡稱清,別稱鳳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廣東省中部偏北。清遠是珠江三角洲開放地區和粵北山區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匯集區,亦是廣東省少數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治行--施政的成績。
名跡-聲名與業績。
行能-- 品行與才能。
賤名---謙稱自己的名字。
與林京山書
別後苦寒,非肩輿擁火不能出戶外,知途中淒楚更倍也。春闌矣,想巳抵任,與椽吏百姓等相見,得毋謂此故,浙中神君夙稱行能異等,不可欺否,朞月雖近,是亦為政,願使所在見德,勿為因循苟且之治,以抵塞一時,則雖宰天下猶可,何有于於京山永嘉吏。近以一事見托,不佞素迂踈,不能向權貴人作軟語,因謝置之。然於心終不能不介介,以為是門下之所屬也,然門下當自有以知我矣。周年丈囘,特附數行奉候,餘惟台炤不宣
肩輿--轎子。
朞月者,亦作期月,一年也。
與林京山
周年丈去附尺ㄧ奉侯,想達矣!近遭馮老邱之喪,忽忽如忘諸事百不及一,茲因陳章閣之行,然念門下拮据風塵,援筆欲寄數語,乃臨楮又無言,徒增離別之感而已。此中人盤根如山,信未易治,前人以不了遺門下憂,門下非深心,安能善其後,要之彼我而俱有公論,苟真為三尺之所必問,亦遑恤一家之是非。李斗野在京邸,數向不佞論時義甚勤,蓋以課兒故,不佞則為言門下此道甚精,累百許子遜不及也,渠因托不佞。先容ㄧ語於門下,渠長者,議論常依先正,言如其心,倘其來請,幸勿以忠告為諱,餘惟台炤不宣。
答鄭拙我書
辱大教兼之厚貺,知老師之惓惓不肖,雖今猶昔也,不肖則豈敢忘。邑士子為老師立碑,其文以屬不肖,自知不文不足以發揚盛美,然以疇昔之誼固不得辭。今其草具在,以嫫母而譽西施,識者得無掩口乎。汪老師處奠儀,前附張懷寧致之,有報命矣,吳按君書,則附報代之役,餘惟珍攝,以膺厚祉不備。
中國歷史上有西施、貂蟬、楊貴妃、王昭君四大美女,但是也有四大醜女,她們是嫫母、鐘無艷、孟光、阮氏女,雖然長得醜,但是她們個個心地善良,富有才華。漢王子淵《四子講德論》中雲:『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掩其醜。』她是黃帝的妻子,5000年前,黃帝為了制止部落『搶婚』事件,專門挑選了品德賢淑,性情溫柔,面貌醜陋的醜女(封號嫫母)作為自己第四妻室。黃帝還說:『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輕色者,才是真賢。』
屈原在《楚辭·九章》中歌頌道:『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淮南子·修務訓》也拿美女西施與醜女嫫母比較道:『不待脂粉芳澤而性可悅者,西施;雖粉白黛黑弗能為美者,嫫母』。意思是西施是自然美,而嫫母是心靈美。
掩口--1.以手捂住嘴巴。2.沉默不語;不敢出聲。
與王司理年丈
都下分袂者三载于兹矣,而未嘗一札自通左右。蓋緣懶得踈習慣已久,亦知台丈大度,不以煩細繩我也。不佞蹩躄風塵,日無寧晷,遙望鄉關時增愁況。惟每接南來人,從容詢台丈治狀,則大喜以為辱在宇下仗庇。為多言者皆曰呂龍溪尹扶風之治辦,王司理黃穎川之寛和,群喙同然。倘不為譽,然愚獨以為國家設官職大下相制能否相伺,所患者非體統之不嚴,法網之不密,特慮束濕太甚,令人救過不瞻。雖有才者無所展布四體,則其害治甚大。由此觀之,龍溪君之得以治辨,聞其徼福假靈于當路之大度君子者蓋亦不少。夫理天下者理一郡者也,持是以往,孟子所謂好善優於天下者矣。方今賢路漸開,朝端方懸股肱耳目之寄以待台丈,台下其厚自勉以需大用。屢接家報知家父舍弟輩沐恩殊深,此自台丈高誼非所敢望也,然私心豈敢忘,散館後歸期不遠,尚容面謝 ,餘惟台炤不宣。
都下 --京都。
分袂 -- 離別。
蹩躠---奔走;奔波。
日無暇晷--天中沒有空閒的時間。形容非常繁忙,時間不夠用。
宇下--屋簷之下。
治狀---施政的成績。
治辦---謂處理事務合宜。
股肱之力-- 比喻輔佐的能力。羣喙-衆口;衆人的議論。
朝端--爲位居首席的朝臣。
當路ㄉㄤ ㄌㄨˋ身居要津。指掌握政權者。
徼福 ㄐㄧㄠˇ ㄈㄨˊ祈福、求福。
救過補闕---闕:同“缺”,不足,缺點。挽救過錯,彌補不足。
好善優於天下----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下》。這裡所說的「好善」主要指喜歡聽取善言。 在孟子看來,治理好一個國家並不單靠執政者個人的能力、智慧和學識,而應當廣泛聽取和採納別人的意見,集思廣益。
展布-- 施展發揮。
束濕--濕物。形容舊時官吏馭下苛酷急切。《漢書·酷吏傳·寧成》:“好氣,為少吏,必陵其長吏;為人上,操下急如束溼。” 顏師古 注:“束溼,言其急之甚也。
治辦 ----統籌辦理事務。
答王年丈書
歸舟經淮泗,遥聞政聲四浹,嘖嘖為同籍光,家叔武成更沐大庇,得幸無罪,不肖弟私自慰藉多矣。茲者久道化成報政,在邇朝端方懸,不次之擢,以待老丈,老丈宜自勉以需大用。其武成辱在宇下,惟終帡幪之使能有豎,則不肖弟之戴德,寧有旣也。弟抱病三年近稍平復,燕市相逢再叙情欵,餘惟炤亮不宣。
浹 ㄐㄧㄚˊ融洽。唐•韓愈〈新修滕王閣記〉:「其歲九月,人吏浹和。」
嘖嘖---表示讚嘆、嘆息、驚異等。
帡幪---- 庇蔭, 庇護。宋 呂頤浩 《河間帥吳述古遷職再任啟》: “某猥慚疲鈍, 獲托帡幪。”
豎--立也。
戴德---感戴恩德。
答孫黃縣書
讀來翰拜命之辱惟丈宏抱初試,卽能使所在見德,處為醇儒,出為循吏,異日殆未可量也,預賀!預賀!百里雖小,是亦為政,昔人所稱寄命,蓋不過此。善為農者無磽地,善為治者豈易民乎,勉而卒之以觀其成,當事者必有以相待勿憂,方今朝端需材甚急,如丈方為有用之學,弟輩碌碌不足道也,使還附謝,餘惟台炤不宣。
磽地-- 多石貧瘠的土地。
相待--對待、款待。
寄命--以重任相委託。
答楊冏卿書
向於長安中,未及奉芝宇,而辱先存之以言,其寵大已,顧自惟謭陋,何德以當之。南都根本重地,馬政蓋尤所急,得明公為之提衡,足無可慮,異曰者,功績茂著,簡在帝心,股肱耳目之地,且引以自近。伯益作虞,終乃相禹,司空後稷之烈,未能或之先也,明公勉旃,使還聊,布鄙私,惟台炤不備。
芝宇--對他人容貌的美稱。
谫陋--指淺薄。
南都--南都為複都制體系下「位於南方的都城」的意思。
馬政--馬政是中國古代負責馬匹飼養,照顧的行政事務。由於掌控皇室、官署用馬,以及國家軍隊的運輸用馬、騎兵之戰馬需求,馬政負責的官員或集團往往有很強大的政治勢力。
茂績---豐功偉績。晉 潘岳 《楊荊州誄》:“忠節克明,茂績惟嘉。”
提衡--謂簡選官吏。
《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公提衡惟允,一紀于茲。” 李善 注:“言選曹以材授官,似衡之平物,故取以喻焉。”
耳目股肱--比喻輔佐帝王的重臣。
唐•吳兢《貞觀政要•政體》:“然耳目股肱,寄於卿輩……事有不安,可極言勿隱。”
后稷 ㄏㄡˋ ㄐㄧˋ周之先祖。相傳姜嫄踐天帝足跡,懷孕生子,因曾棄而不養,故名之為“棄 ”。古代農官名。
勉旃 ㄇㄧㄢˇ ㄓㄢ努力,多於勸勉時用之。旃,語助,之焉的合音字。
伯益,嬴姓,名益,大業之子。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賜姓嬴,是古代嬴姓的始祖。伯益是春秋戰國時代秦國、趙國、徐國王室的祖先。
簡在帝心--指能被皇帝所知者。
論語•堯曰》:“帝臣不蔽,簡在帝心。”
答許明府
粵西去此中萬餘里,而能使政聲赫然公卿齒牙間,非明公威懷有術,宜不及此。不佞辱在梓里,與有榮施多矣。自惟謭劣,不敢遽修尺素候興居,顧先辱長者儼然存之,且重之以大貺,其何德之,敢承感之,實愧之也。方今獨斷自上,廷臣唯唯受成篋,惟分符專制一方者,庶幾得行其志。明公勉旃,勿謂時之不易,使還附謝,餘惟台炤不宣。
篋ㄑㄧㄝˋ箱子類的東西。~笥(收藏東西的竹器)。
承--受:~蒙。~恩(蒙受恩澤)。
譾劣--淺薄低劣。
赫然--顯耀的樣子。
威怀--威服和懷柔。謂威德並用。
儼然ㄧㄢˇ ㄖㄢˊ矜莊的樣子。
庶幾-- 1.表示希望的語氣詞,或許可以。《孟子.公孫丑下》:「王庶幾改之,予日望之。」2.相近、差不多。《孟子.梁惠王下》:「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獨斷--憑自己的主見決斷事情。
貺ㄎㄨㄤˋ1.贈、賜與。《儀禮.燕禮》:「君貺寡君多矣。」漢.鄭玄.注:「貺,賜也。」2.敬詞。稱別人所贈的東西或恩惠。《左傳.昭公三年》:「豈惟寡君,舉群臣實受其貺。」《晏子春秋.內篇.問下》:「寡人受貺矣。
分符ㄈㄣ ㄈㄨˊ猶剖符。謂帝王封官授爵,分與符節的一半作為信物。
明 張鳳翼 《紅拂記•傳奇大意》:“到海上坐展雄圖,功成日同歸完聚,列土分符。”
又
曩於令外甥擎雷君處,即已盛聞門下高誼,日者家大人過貴治,又蒙疑渥,且言念宗盟之雅惓惓有加,中心藏之,未之敢忘,惟是御李未能,未敢苟自依附,屢欲修尺一奉侯,囁嚅而止,不意問訊先及,兼以大貺,情溢格外,愧何敢當,獨念長者之賜,所不敢辭,則敬對使人拜受,倘面晤有緣,尚當布其區區,書不盡言,惟祈炤亮不宣。
貴治 ---舊時敬稱他人所管轄的地區。
渥ㄨㄛˋ~恩。~惠。優~(優越豐厚)。
御李 ㄩˋ ㄌㄧˇ東漢•李膺有賢名,士大夫被他接見的,身價大大提高,被稱作登龍門。
囁嚅 ---- 有話想說又不敢說,吞吞吐吐的樣子。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足將進而趦趄,口將言而囁嚅。」
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對心無愧
區區---1.微小。形容微不足道。如:「區區小事,何足掛齒。」《左傳.襄公十七年》:2.自稱的謙詞。謙稱卑微不足稱述。漢.李陵.〈答蘇武書〉:「區區之心,切慕此耳。」3.摯誠、愛戀。 《文選.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一心抱區區,懼君事。」
與林京山書
別後苦寒,非肩輿擁火不能出戶外,知途中淒楚更倍也。春闌矣,想巳抵任,與椽吏百姓等相見,得毋謂此故,浙中神君夙稱行能異等,不可欺否,朞月雖近,是亦為政,願使所在見德,勿為因循苟且之治,以抵塞一時,則雖宰天下猶可,何有于於京山永嘉吏。近以一事見托,不佞素迂踈,不能向權貴人作軟語,因謝置之。然於心終不能不介介,以為是門下之所屬也,然門下當自有以知我矣。周年丈囘,特附數行奉候,餘惟台炤不宣
肩輿--轎子。
朞月者,亦作期月,一年也。
與林京山
周年丈去附尺ㄧ奉侯,想達矣!近遭馮老邱之喪,忽忽如忘諸事百不及一,茲因陳章閣之行,然念門下拮据風塵,援筆欲寄數語,乃臨楮又無言,徒增離別之感而已。此中人盤根如山,信未易治,前人以不了遺門下憂,門下非深心,安能善其後,要之彼我而俱有公論,苟真為三尺之所必問,亦遑恤一家之是非。李斗野在京邸,數向不佞論時義甚勤,蓋以課兒故,不佞則為言門下此道甚精,累百許子遜不及也,渠因托不佞。先容ㄧ語於門下,渠長者,議論常依先正,言如其心,倘其來請,幸勿以忠告為諱,餘惟台炤不宣。
答盛太史書
不佞某謬天幸,從諸君子後,時奉芝宇,拾珠玉於咳唾之末,足稱遭逄,使車西馳,日月以冀,忽接貴翰捧讀,乃知門下尚爾高枕也,然私心不勝瞻注。遙望藍關雙鴈,庶幾倏忽從空而下,方今廊廟山林,人各為政,論思啓沃之地,安可一日無門下輩, 從容後先,秦中風景雖佳,恐未宜久臥也,惟門下圖之,餘祈台炤不備。
芝宇-對他人容貌的美稱。
咳唾成珠ㄎㄜˊ ㄊㄨㄛˋ ㄔㄥˊ ㄓㄨ比喻言辭精當,議論高明。也形容文詞極其優美。晉書˙卷五十五˙夏侯湛傳:「咳唾成珠玉,揮袂出風雲。」
釋義: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談吐、議論。「咳」也寫作「欬」。。
遭逢--遇到。
啓沃---謂竭誠開導、輔佐君王。
《書•說命上》:“啟乃心,沃朕心。”孔穎達 疏:“當開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見,教己未知故也。
居軒冕之中,不可無山林的氣味;處林泉之下,須要懷廊廟的經綸。
出自《菜根譚•概論》身居要職的人,要保持一種隱居山林淡泊名利的思想;身居林木泉石之下的隱士,要有胸懷天下治理國家的知識和才幹
答駱督學書
向未奉尺素,先賜問訊,拜命之辱,粵西僻在一隅,文物奚似上國,門下以命世大儒,振鐸於茲,比及三載,風移俗易一變至道,於是乎存,曩誦門下制義固巳識其言,今於彼都人士復識門下作用,異日樹駿垂鴻未可量也,門下勉㫋,不佞辱在梓里其與有榮施,使還附謝餘,惟台炤不宣。
上國-1舊時南方吳、楚諸國對中原諸侯國的稱呼。2. 京師。
振鐸 ---搖鈴。古時宣布政令或教化時,用來警眾。《周禮.夏官.大司馬》:「司馬振鐸,群吏作旗。」
施---恩惠、德澤。如:「受施慎勿忘」。《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報施救患,取威定霸,於是乎在矣。」
答李按君
再奉大教拜命之辱,惟門下以宏才雅望,屢按大藩,攬轡之餘,吏治民風自宜蒸然有變,長安雖去蜀中數千里,不佞固願樂觀其成,今夫得空群之足者,或試之一日千里,或試之峻坂之蟻封,而終則收之天閑,以備鳴鑒清節之用,苟非其令固不輕出,今日門下之能見矣,朝端自當有以收門下,門下厚自勉,以需大用,使還聊布腹心,惟台炤不備。
雅望---清高的名望。唐•王勃〈滕王閣序〉:「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唐•杜甫〈故司徒李光弼〉詩:「雅望與英姿,惻愴槐里接。」
大藩--古代指比較重要的州郡一級的行政區。
攬轡澄清《後漢書‧範滂傳》:「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清‧龔自珍《已亥雜詩》:「少年攬轡澄清意,倦矣應憐縮手時。」釋義攬轡:拉住馬韁。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負。也比喻人在負責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這件工作,把它做好他有「攬轡澄清」、努力振作的大志,因此剛上任不久,就嚴厲掃除了阻礙革新的惡勢力。
天閑---皇帝養馬的地方。宋 梅堯臣 《傷馬》詩:“況本出天閑,因之重怊悵。” 宋 陸游 《感秋》詩:“古來真龍駒,未必置天閑。” 元 周伯琦 《天馬行應制作》詩序:“遂命育於天閑,飼以肉粟酒湩。
空群--1唐·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後因以「空群」比喻人才被選拔一空。2. 猶超群。清·吳偉業《題歸玄恭僧服小像》詩之四:「中山絕技妙空群,智永傳傢在右軍。」
峻阪--- 山路斜上而陡起的部分。《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文帝從霸陵上,欲西馳下峻阪。」《文選.潘岳.金谷集作詩》:「迴谿縈曲阻,峻阪路威夷。」也作「峻坂」。
清節---高潔的節操
答吳按君
睽違經載未及再通問訊,知門下大度,不以踈節罪我也。吳干之劍,雖陸斷水剸,終是尚方。近御中物,門下今其時也。顒望顒望不佞迂朽無似,近遭馮老師之喪,數月忽忽如忘。曩昔識我於根荄者,有武進之劉,其在鄉場則有餘姚之陳,俱後先凋謝,不意臨朐公復彊年長往。自念性既寡諧,賦緣又薄, 慨然以寸竪未能,不獲少酬知己報國士之遇為恨。陝江得藉鼎力,不負鄙私,分毫皆門下之德也,感何可言。令孫學識殊長, 決科何疑,中間不無彈射論文耳,辱厚貺敬謝,惟台炤不宣。
吳干---春秋 吳國 的干將劍。亦泛指寶劍。
《戰國策·趙策三》:“吳干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匜。”
《呂氏春秋·疑似》:“相劍者之所患,患劍之似吳干者。” 高誘 注:“吳干, 吳 之干將者也。
干將本來是干(也寫作邗)國人。干國是江淮間的小國,在揚州一帶,世產工匠。吳國滅掉干國後,它的大部分工匠轉為了吳人,稱吳干,就是「在吳的干人」,有點雙重國籍的意思。另有一部分工匠投奔了越國,被稱為越干。《戰國策·趙策》有記載說,「吳干之劍」,不光能斷牛馬,連銅臉盆也一斬兩段。稱讚的就是干國工匠和干國工匠的作品。
剸ㄊㄨㄢˊ割;截斷。
颙望ㄩㄥˊ ㄨㄤˋ仰望,敬仰地期待。
不佞ㄅㄨˋ ㄋㄧㄥˋ 不才,自謙之詞。
豎ㄕㄨˋ家中未成年的僮僕。《列子.說符》:「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
根荄--比喻事物的根本。
分毫--形容極細微或極少量。
長往---死亡的婉詞。
投射---漢考試法之一。選士的一種以經術為內容的考試方法。主試者提出問題,書之于策,覆置案頭,受試人拈取其一,叫作“射”;按所射的策上的題目作答。 射是投射之意。
決科ㄐㄩㄝˊ ㄎㄜ謂參加射策,決定科第。後指參加科舉考試。
貺ㄎㄨㄤˋ贈、賜與。
答吳按君書
曩方持斧出都門,甚嚴不敢請,間旣而自恨以小嫌廢公誼,終愧古人。夫忘人之德,掩人之能,以成巳之高,而使膺簡 命舉剌人才,急欲得人同升如明公者,終有不能盡知之嘆。葢非古人所為,故敢因鴻便遂陳左右。硤江知縣鄭燿,乃某之師,曩作敝邑教,廉不取貧士一金,所識㧞皆知名士,如某則尤所憫念。其貧時分篋中金而佐之學者,而某時尚㣲,為齊民未得與庠士齒,則尤難。燿閩縣人,為八閩都會,某以鄉會試往來其家,又知其於孝友最著,今世為人如此者有㡬。明公與某相知無間,不復疑其他,其必知燿也無疑矣,夫以燿之為人,固自可知,而區區猶以為言,蓋亦示天下有知巳之感云爾。令孫岳自是逺器,不知後來亦知許先生否,大抵為師者必實有可稱道之賢,無可忘之誼,而後可以薄德責其弟子。稅使縱橫日甚,江以西惟明公自賴,明公勉之,餘惟炤亮不宣。
篋ㄑㄧㄝˋ放東西的箱子。
縱橫--放肆、恣肆。
八閩--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建寧、延平、汀州、邵武八路,明改為八府,所以有八閩之稱。
舉刺 --提拔與黜責。
答劉老師書
辛丑歲匆匆從稠眾中列名族候,嗣後向無顓書私心,蓋曰夕望前驅之至止也。日夜如流,忽以兩週,自恨緣懶成慢,當得棄絕之罪。邇者手函有辱,慰藉有加,乃知仁人大度,自不以為形跡見罪。然而不有太平之想,論思獻納之地, 安可一日無老師,冀從容後先。南中風景雖佳,恐未便久臥也。至如不肖賦性狂疎,涉世曰淺,孤立畏途,屢虞瓦毀,又安可無有道君子 。素負先知先覺之望,與知己之雅者,一起其沈痼。敬因鴻便,略布腹心,餘惟台慈炤亮,無任瞻戀。
稠眾--ㄔㄡˊ ㄓㄨㄙˋ 眾多。
至止:止助詞。
列名---將名字依次列出。
不有---沒有。-
明•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有五穀之實而不有其名。
疏狂---亦作“疎狂”。亦作“踈狂”。豪放,不受拘束。
白居易 《代書詩寄微之》:“疏狂屬年少,閑散為官卑。”
南中,中國三國時期古地區名。相當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雲南、貴州兩省。
論思---- 議論、思考。特指皇帝與學士、臣子討論學問。
漢 班固 《兩都賦》序:“朝夕論思,日月獻納。”
獻納---委婉的提出意見以供接受、采納。
形跡---表露於外的動作舉止。
慰藉 -- 安慰;撫慰。
辱 -- 謙辭,有承蒙之意。
手函--親筆寫的信
前驅---先鋒;引導事物發展的先行者。
顓 ㄓㄨㄢ 專、擅。通「專」。
沉痼-比喻積久難改的惡習弊端。
鴻便ㄏㄨㄥˊ ㄅㄧㄢˋ 指信使;書札。
明李贄 《與焦漪園書》:“ 空菴上人去后,鴻便杳然,想近日又為北上計矣。”
瞻戀---仰慕;依戀
答施學博書
別來向未通尺素,忽承遠翰聞問,重之以大貺,愧我良多,里中士得沐大雅之型,明春復揭旗鼓而先之,應者宜衆,語云善作不必善成,先生之大有造於吾黨,則前人之美,為益彰巳。不佞區區俚鄙之言,曾足為鄭先生重乎哉,相去各天,願言努力。外具香絹二事,乞叱人,餘惟台炤不備。
鄙詞---粗俗,不文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八•名媛詩》:“又向來坊間有《明詩歸》,更俚鄙可笑。”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作用和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彰,显著。
與高年丈書
別台丈者幾何時矣,每聞行能有異,輒用為喜。安溪雖小,足稱劇縣,能於此中著聲,亦自不易。第以台丈而為安溪,則真所謂牛鼎烹鷄,非其任也。人情變態如風雲,稍以形勢相君,便自氣色可畏,想今時人惟台丈及廻溪兄,當不復爾。風塵外人,海內有㡬,言念同心,足用永懷。不佞弟落莫隨人,無一善況。加以年來多病,桑梓之念轉深,不日當促歸裝,則把臂亦自不逺。安溪有山水之致,固願寓目,苐以遊客,而勤舘人則似不便,要以數千里𡚖來,咫尺知巳,决不令對面參商也。書不盡言,伏惟昭不宣。
行能--德行及才能。
劇縣--政務繁重的縣分。
著聲--著名,著稱。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名實》:“近有大貴,以孝著聲。”
牛鼎烹雞--用烹牛的鼎煮雞。比喻大器小用。
形勢--指人事上的強弱盛衰之勢;事物的發展狀況,區別于“形式”。
風塵--風塵僕僕比喻紛亂的社會或漂泊江湖的境況。
寓目--《文選.左思.吳都賦》:「於是弭節頓轡,齊鑣駐蹕,徘徊倘佯,寓目幽蔚。」近觀看。
言念--指想念。出自《詩•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可畏--令人敬畏。
勤---擔負徭役、使勞動。《國語•周語下》:「勤百姓以為己名,其殃大矣。」
相君--指對宰相的尊稱。
促裝--謂急忙整理行裝。
把臂--互相握住手臂,表示親密或信任。
永懷--長久思念。
參商--參,參星,居西方。商,商星,也稱為「辰星」,居東方。參星與商星位在東西兩方,此出彼沒,故以參商比喻彼此隔絕,不得相見。
與徐老師書
丘大行至奉讀大教,期念諄切,知老師不我遐棄,雖數千里外無異左右,感可知也。病中得知踴躍更倍,特恨殘魔未脫,未能即至左右領面命,攄積懷耳!勿接尹海蟾丈聞老師有三年之慼,又且不日抵家,則又怵然望外殊自失也。伏而思之,曩者不肖北上,老師在越,老師還朝,不肖來閩,今者不肖方勉強計就道,而老師復由薊而南,一彼一此,如相規避。有百年知遇之恩,而不得一日聚會之樂,良可嘆已!要以離合有數,此懷終當有待,則老師終有以命我矣!海瞻丈行能卓然,大是良吏,閩越不遠,亦微聞其聲政否?炎蒸日上,南天更酷,千祈珍攝,為國珍愛,餘惟台炤不宣。
諄切ㄓㄨㄣ ㄑㄧㄝ真誠、懇切。
攄懷--舒暢胸懷。唐
不日---不幾天;不久(限用於未來)
怵然 ㄔㄨˋ ㄖㄢˊ驚懼的樣子。
良吏--賢能的官吏。
就道--上路;動身。
微聞--1.隱約聽到。 2.稍稍嗅到。
行能 ---德行及才能。《文選.揚雄.劇秦美新》:「經術淺薄,行能無異。
與徐老師
去春徼一當,未暇以得當為喜,而先以不負老師知人之明為幸。蓋海內知巳雖多,然老師識我於未遇,且㧞我於必不遇。方家居時聞有三年之戚,卽欲走一札奉慰,且致不腆之奠,道逺未能也。揭榜後詢之來人,又云台駕且至,是以遲疑未果。然未嘗不日夜側耳鑾聲,人而望前驅之至止也。近見金公祖乃云老師就道,當在明歳之春。私心悔且懼,以為緣踈得慢,當得棄絕之罪於左右,雖然知我愛我者,固諒其無他方。今國事巳㡬不救,老師恐亦高枕不得,不如蚤來猶有良圖。至如不肖以區區章句而縻大官之俸,不知知巳者,亦有以發其聾聵否?秋風漸涼,千祈珍攝,為國自愛不一。
徼ㄐㄧㄠˋ招致。《左傳•昭公三年》:「余不能治余縣,又焉用州?其以徼禍也。」《荀子•儒效 》:「小人則日徼其所惡。」
不腆之儀---腆:豐厚;儀:禮物。不豐厚的禮物。舊時送禮的謙辭。
不遇----不得志;不被賞識,懷才不遇。
縻 ---通“靡”1.坐縻廩粟。——明• 劉基《賣柑者言》
聾聵 ㄌㄨㄥˊ ㄎㄨㄟˋ1. 聽覺不靈敏。《國語.晉語四》:「聾聵不可使聽,童昏不可使謀。」2. 無知。唐.韓愈〈朝歸〉詩:「坐食取其肥,無堪等聾聵。」
鑾 ㄌㄨㄢˊ一種鈴鐺:~鈴。古代帝王的車駕上有鑾鈴,故亦作帝王車駕的代稱:~儀(帝王的車駕及儀仗)。~駕。~輿。隨~。迎~。
答徐宗師書
某自元旦卽巳卧病,近遭曾老師之喪,伏枕不能走視,展轉悲吟者累日,此諸敝同年所共知共諒也。又自去秋八九月間,忽得非常之症,幸而不死。至今精氣俱耗,頂髮盡脫,每一開卷便覺頹然,不自聊賴。蓋大病之後神情未復,其理宜爾。尊稿之刪與序當以屬之能者,甚非病軀所敢任也。 老師以明道淑人為心,其欲引某而納之聖賢之域,不可謂非知某且愛某者。但某賦性椎魯,原無學問之實,垂敦謬附學問之名。夫無學問之實,而居學問之名,是以偽事老師,而以虚聲欺天下也。卽此一念巳不可以入堯舜之道,尚安論學。且老師講學數十年高足㡬遍海內,何須取足於許某一人,而後言信而後道尊,狂瞽之見如此,幸在炤亮不宣。
聊賴 精神或生活上的憑藉;寄託百無聊賴
言信---說到必做到的信用
取足-- 充分取得。
椎魯--- 愚鈍。19:38 許火獅 荅
狂瞽----狂:狂妄。瞽:瞎眼,盲目。指愚妄無知的言論。舊時常用作自謙之辭。亦作“狂瞽之說”
【認識峽江】
玉峽文化,實屬巴邱。巴邱文化,首推觀瀾書院。這方的山水浸透了峽江人的聰明智慧。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山水一方風情。由於地域的不同,橫衍出不同的地方韻味。讀到練子寧斷舌蘸血明志,無不為忠臣之節的傲氣與傲骨所佩服。也为“才华一代文章伯,事業三朝社稷臣(楊士奇語)」的內閣大學士,歷仕三朝翰林學士,七日為君的金幼孜剛毅果斷而折服。自古忠烈多壯士,敢教日月換新天。
——若谷(廖紹昆)
從文人騷客中的有關描述巴邱的古詩,時光把我帶進了一幅明清畫卷里的峽江,又彷彿超越了時空,觸摸到了玉峽觀瀾書院的歲月邊緣,一種記憶的斷層里拾起消失的時光余溫。回憶像凍僵的碎片,遠去的滄桑彷彿在定格,在一張發黃的周瑜廟與觀瀾書院的照片上,這種蕩然無存的滄桑,使我刻骨銘心的記憶在腦海裡翻滾,彷彿看見周瑜廟閣上的風鈴在暮磬下,夕陽映照學子歸去的天涯芳草的巴邱,在朗朗的書聲里又蕩起了生氣。
說起周瑜廟,就不得不道觀瀾書院。峽江城北的觀瀾書院(峽江中學內),處在古驛道的贛江邊上,始建於明萬曆31年(公元1603年),現建築為咸豐八年(1858)重修,觀瀾閣高有三層,全木結構,四角飛翹系有銅鈴,屋頂鑲嵌八角藻井,且彩繪雲龍紋,格窗迥廊可觀贛江流水,盡收成子洲煙雨。可見在當時厚重的峽江,沈澱出十足的歷史文化韵味,也是巴邱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曾幾度攀倚樓閣,惆悵地望著檐角的風鈴,揣摩樓閣外的「天開玉峽兩崖丹,隔岸諸峰似翠環」峽江的驚濤駭浪,以及成子洲的波瀾潮聲。記憶里的閣前依江岸柳,一幅煙雨峽江的漁舟唱晚眺入眼簾。若佇在樓閣上,木窗若鏡,觀賞江景,視野開闊,頗有近看花木扶疏,遠眺江波暗湧;遠觀白雲隱逸,近聽贛水歡歌,詠上一句「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的唐詩,卻道玉峽江畔好流連。是巴邱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透過時光中的幾度春秋,撩開歲月里的幾重煙雲,依舊可以洋溢出一股觀瀾書院,濃郁而厚重的書香味道,彷彿看到玉峽古道上走出的一百一十四副書生卷氣身影。不難想象观澜阁,她目睹赣江竞发千帆的阵势,闻过玉峡城郭千烟的熏礼,一幅活脱脱的峡江生活画卷浓缩在观澜书院里,这里传承着玉峡文化的韵脉,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峡江诗篇。
玉峽自古有節氣,觀瀾書院聽書聲。遙想當年知縣鄭耀捐俸倡建書院,蓋因「觀瀾書院」取自孟子之語「觀水有術,必觀其瀾」。其意為追本溯源,瞭解根本,獲知行為方式,從而解決問題。探其書院,彷彿看到了知縣鄭耀親自招募學童授課,推出國學經典,傳授孔孟之道。
歷史的長河裡彷彿響起了省親故里的金幼孜講授北國山川地貌的掌聲,以及路過峽江水路的楊萬里講授「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意境,乃至解縉相邀至觀瀾書院授課,「洪濤巨浪拍崖下,波光上與銀河通」的朗朗書聲。曾幾何時,君不見贛江雲集的風帆,多少文人墨客逗留巴邱,提筆揮寫歌賦。雖然我們沒讀到黃庭堅贊玉峽的詩句,你敢說黃庭堅去泰和不經過峽江水域?
遠說三國周瑜鎮守巴邱,甚至說歐陽修,文天祥,周必大,楊萬里,羅洪先,解縉等人,哪個沒有在峽江逆水行舟或投宿巴邱客棧,倚江茶樓對酒當歌?或在城北觀瀾書院探幽尋古,登樓閣觀贛江兩岸草木蔥蘢;玉峽懸崖暮雲疊嶂,成子洲頭霧湧雲簇;以及峽江小舟競渡,江霧裡回蕩的艄公吶喊。
當年解縉在觀瀾書院登周瑜廟,吟道「都督峰高玉峽山,真君樓下水彎環。周郎遺廟經千載,三國聲名振百蠻。緣暗寢園春樹合,錦繡壇單古苔斑。祈靈幾度椒漿奠,桂子飄香去復還。」的詩句。玉峽的文化人如三孔,乃至金幼孜,練子寧,曾櫻等,是地域文化的書香熏陶他們的心靈。
觀瀾書院,是一座承載於厚重的峽江文化底蘊,在歷史的長河裡,激起一連串的漣漪。在時光的記憶里,彷彿觸摸到了歷史間的滄桑余溫,感覺到了歲月無痕的詮釋。真乃:玉峽岫峰,千旋百重生;巴邱煙波,萬頃映晚霞。
別舘中諸前輩
厶無似於行輩中最為駑下,過承臺下睠注,方力自湔㧞,以副雅懷,而麋鹿之性難馴,林泉之恐實深。一離都門儀形日遠,翹首清光,可勝瞻企,伏念厶踈謬種種。自逭無繇,所恃䑓下覆庇而扶植之,使無大戾以為清時羞,則所造就於不肖者更厚,不肖則何敢忘,役還肅此布謝,餘惟炤原無任惓惓之至謹啓。
湔拔 ㄐㄧㄢ ㄅㄚˊ薦拔。《戰國策•楚策四》:“君獨無意湔拔,使僕爲君長鳴乎?”一本作“ 湔祓 ”。
志在林泉,胸懷廊廟---居軒冕之中,不可無山林的氣味;處林泉之下,須要懷廊廟的經綸。林泉---1.山林与泉石。 2.指隐居之地。
麋鹿之性----比喻鄙野的習性。《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但小姪麋鹿之性,草野慣了。
翹首以盼--仰著脖子等待著出現,很急切地希望看到某人、某事、某物的出現。
瞻企ㄓㄢ ㄑㄧˇ--盼望;仰望。
清光---敬稱他人的容貌丰采。
逭ㄏㄨㄢˋ逃避。
無繇---同“ 無由 ”。
還役--ㄏㄞˊ ㄧˋ 還就原役。
時羞--應時的美味。羞,通“ 饈
惓 ㄑㄩㄢˊ懇切誠摯。
答葛屺瞻書
始弟在長安,而老丈南歸益軒在閩,今弟將歸閩中,擬取途錢塘與老丈為吳山西湖之會。而老丈在留都益軒,復留滯燕市中為覊客,人生離合有數,欲如曩時對榻劇譚,白眼世上相視而笑,可易得也。風土作惡,疾病惱人,弟己孟浪光陰之日久矣。不朽大業端有望於吾黨, 白下佳麗有山水之致,更無外事足可自力,願言勉旃。承諭云云其人雖屬枌榆,素不相識,弟之寡合,丈所知也,近時益軒事,不過伏枕竊嘆而己,其何能為云云,餘惟台炤不宣。
勉旃ㄇㄧㄢˇ ㄓㄢ---努力。多於勸勉時用之。旃,語助,之焉的合音字。
吳山 ---吳地的山。三國吳故地的山。常泛指江南的山。
留都---古代王朝遷都以后,舊都仍置官留守,故稱留都
金陵為 明之留都。-- 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留都論詩。--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麗---1.貌美的女子。2. 形容景物的美好。南朝齊·謝朓〈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白下--- 古地名。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西北。 唐 移 金陵縣 於此,改名 白下縣。後因用為 南京 的別稱。
答楊衡畹書
驅馬南來舊疾復作,伏枕不敢窺戶外者彌月,于茲是以不得脩一香一帛之儀,致奠于老年伯母太夫人靈下,而貴翰遠至,兼之大貺,儼然先之,且感且愧!何能致辭,所恃寸肝相照,諒我於形骸之外,斯乃古人所稱莫逆之知耳,益軒事相知者,俱為搤腕。渠獨放浪西山山水間,怡然得也。在官而能官,處困而能逸,此其所以為益軒與。吾丈大器夙成,兼以沈養,讀禮之餘稍留神世故,以需大用則不世之業也。勉旃自愛節哀是宜,餘惟台炤。
夙成--早成,早熟。
勉旃ㄇ一ㄢˇ ㄓㄢ 努力。多於勸勉時用之。旃,語助,之焉的合音字。
引《漢書·楊惲傳》:“方當盛 漢 之隆,願勉旃,毋多談。
搤腕ㄜˋㄨㄢˋ失意、忿恨的樣子。《戰國策.魏策一》:「是故天下之遊士,莫不日夜搤腕瞋目切齒以言從之便,以說人主。」
厚貺 ㄏㄡˋ ㄎㄨㄤˋ豐厚的贈禮。唐.白居易〈代王佖答吐蕃北道節度使論贊勃藏書〉:「遠辱來書,兼蒙厚貺,慰悚之至,難述所懷。」也作「厚賜」
葛屺瞻先生讀書法
讀書,心不欲雜,雜則神蕩而不收;心又不欲勞,勞則神疲而不入。用功過勤者,心力既疲,未見得手,便須於誦讀之余,卷書擱筆,明窗淨幾,萬慮俱損,悠然獨坐;或支頤而對爽氣於青山,或緩步而看生機於花鳥;或遺情以若失,或領趣以欲狂。一日之間,量留片刻於此,但默坐觀心,尤為要法。令此心常如魚之在水,如鹤之在空,悠悠洋洋,活活泼泼,方能心曠而聞見可以互融,神怡而思慮可以深入。是誠天下之至樂,亦即讀書之至法也。如此量留享樂,才是讀活書,才不是讀死書。如學人用心太緊,工夫無節,則疾病生焉。凡父師於子弟懶於讀書者,當督責之,勿令嬉遊;其過於讀書者,當阻抑之,勿令窮日繼夜。此因材立教之法也。
——摘自《传家宝全集》(清·石成金)
與林光碧啟
恭惟姻翁臺下七閩間氣,一代名英,時逢履端日,迓新祉,暫寄東山之卧,終應北闕之徵,名以退而益高,今日之司馬也。德雖濳而必見,門下其猶龍乎,某自托肺腑,實切羮牆,雖勤御李之思,未慰識荊之願,對瑶緘而踊躍,奉瓊貺以周章。謹勑數行,對使祗謝,餘惟崇炤不宣。
七閩---七閩是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南方的古代部落,可能包括了七個部落,。他們可能就是生活於古代福建的原住民古閩人,是閩越人的前身。
英---才德出眾的人。《荀子•正論》:「堯舜者,天下之英也。」
履端----泛指一切事物的開端。
迓 ㄧㄚˋ 迎接。
東山高臥--- 晉謝安隱居東山,不肯出仕的故事。
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後用以比喻隱居不仕。
羹牆 ---比喻對先賢前輩的仰慕和懷念。參見「羹牆見堯」條。
御李---典故名,典出《后漢書》卷六十七《黨錮列傳•李膺》。東漢李膺有賢名,士大夫被他接見的,身價大大提高,被稱作登龍門。荀爽去拜訪他,并為他駕御車馬,回家后對人說:“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后因以“御李”謂得以親近賢者。
瑤緘---指藏書的玉篋。亦指珍貴的典籍。
識荊---指初次見面或見到平素所仰慕的人。
李白〈與韓荊州書〉:「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
祉ㄓˇ 幸福。【例】福祉
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
周章—
1.倉惶驚恐的樣子。
2.周遍流行、遍及各地。《楚辭.屈原.九歌.雲中君》:「龍駕兮帝服,聊翱遊兮周章。」
貺 ㄎㄨㄤˋ1.贈、賜與。賜也。2.稱別人所贈的東西或恩惠。《晏子春秋.內篇.問下》:「寡人受貺矣。
明清士大夫雅稱同知為司馬
瓊---美好的、精美的。如:「瓊漿」、「瓊樓玉宇」。
與林光碧書
厶自蠖伏海陬,則以傾注高風之日久,得締龍駒,曷甚雀躍!去歲辱貴函,適臥病牀蓐,至今蓬垢不敢問戶外事者一載于茲,是以弗獲遣一介之使,修尺素致慇懃於左右,即甚踈節,豈宜至是然,緫非敢為慢,大度者自宜諒其無他,三輔股肱近地,俗稱饒愿易治,要令吏法民懷,既富而敎,則有韓馮翊尹扶風之遺規,在門下肯多讓,夫郎君岳自是遠器,幸加追琢,以大其成。病中不能多敘,惟台炤不宣。
又
縣歸不數日,門下以拂衣至,又以咫尺未獲一面, 殊用駭恨。秋深稍能自健,擬從一、二知交南遊,挹天柱夕陽之勝,因過門下為信宿之譚,以慰鄙私,第恐病未能也,東山隠臥大是高致,但吾輩遭遇聖朝公論,久當自白,即欲丘壑是躭,恐未便如願,辱厚貺,敬對使拜嘉,餘惟台炤不一。
又
厶杜門至今病魔猶未盡脫去,冬之臘匍匐來遷,而親舊來往,寒溫之節百不一備,姻翁不以簡傲見罪,而儼然手扎存之重之以大貺,非肺腑之愛何以及此。厶且感且愧,無容致辭,所恃高明稔知其鄙朴,而諒其無他,則厶甚幸,家大人統此,祗侯不既。
蠖伏ㄏㄨㄛˋ ㄈㄨˊ如尺蠖之屈伏。比喻人不得志。
海陬ㄏㄞˇ ㄗㄡ 海陬 海隅,海角。亦泛指沿海地帶。
龍駒 指駿馬。喻豪傑之士。年幼而聰慧的孩子。
《晉書.卷五四.陸雲傳》:「此兒若非龍駒,當是鳳雛。」
吏法--的法令。
遠器--1.遠大的器度。2.謂有才能、能擔當大事的人。
三輔-- 又稱“三秦”,本指西漢武帝至東漢末年(前104-220)期間,治理長安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同時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京兆、左馮翊、右扶風三個地方。隋唐以后稱“輔”。
親舊--親戚和故交舊友。
稔知-深知、熟知。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我稔知這幾日相思滋味,卻原來此別離情更增十倍。家大人--對他人稱自己的父親。
儼然ㄧㄢˇ ㄖㄢˊ1.莊重、恭敬的樣子。
寒溫--指問候冷暖起居。
匍匐 ㄆㄨˊ ㄈㄨˊ手足伏地爬行。
杜門 --閉門不出。
簡傲---高傲;傲慢。
姻翁-釋義為親家公,兒子的丈人或女兒的公公。
挹 - 又如:挹勝(收取勝景);挹慕(牽念,羨慕)
拂衣--振拂其衣。《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吾所能御也,拂衣從之。」
貺ㄎㄨㄤˋ贈、賜與。
拜嘉--謝讚美。《左傳·襄公四年》:“《鹿鳴》,君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 韋昭 注:“嘉,善也。
丘壑---山陵和溪谷。
公論-- 公正或公眾的評論。
高致---高雅的情致、格調。
信宿--兩夜。
駭恨ㄏㄞˋ ㄏㄣ吃驚憤恨。
高風-的風操。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序》:“覩先生之縣邑,想先生之高風。”
郎君--對官吏的尊稱。對少年男子的尊稱。 對他人兒子的尊稱。
愿---謹也。
遺規--先前留下來的法度﹑規則。
門下-- 拜某人為師,成為某人的弟子。
追琢---雕琢,雕刻。
殷勤---懇切、周到。
祗候---恭候。
韓馮翊--
韓延壽字長公,燕人;徙杜陵,少為郡文學。父韓義為燕郎中,以燕王無道,義諫而死,燕人閔之。漢昭帝立,大將軍霍光持政,論者以韓義無比干之親,而蹈比干之節,宜顯賞其子,昭示天下明人臣之義;光納其言,擢延壽為諫大夫,遷淮陽太守,治甚有名,轉任潁州太守。潁州多豪強難治,國家常為選良二千石治理,先是趙廣漢為太守,患其俗多朋黨,故構會吏民,令相告訐,以為耳目,潁州由是民多怨讎。延壽欲更改之,教以禮讓,恐百姓不從,乃召郡中長老為鄉里所信服者數十人,設酒具食,親與接談,為陳和睦親愛,銷除怨咎之路,長老皆曰善;因與議定嫁娶喪祭儀品,略依古禮,不得過法。延壽於是令文學校官,舍諸生皮弁執俎豆,為吏民行喪嫁娶禮,百姓遵用其教。數年後,遷為東郡太守。
延壽為官,注重禮義,教化所至,必聘賢士,以禮待用,廣謀議,納諫爭,表章孝弟,擇有行修者為學官;春秋鄉社,陳鍾鼓管弦,行升降揖讓之禮;及都試講武,設斧鉞旌旗,習射御之事;閭里阡陌有非常,吏輒聞知,姦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煩,後吏無追捕之苦,民無箠楚之憂,皆便安之。延壽在東郡三歲,令行禁止,斷獄大減,為天下最。延壽在任,納善聽諫,表勸悔過從善之民,推其至誠,吏民不忍欺紿。延壽以恩信待吏民,周遍二十四縣莫復辭訟;遷左馮翊。後因得罪御史大夫蕭望之,望之劾奏延壽上僭不道,下丞相、中二千石,博士議其罪,竟坐棄市。吏民數千人送至渭城,老小扶持車轂,爭進酒灸;延壽不忍拒,人人為飲,計飲酒石餘,使緣史分謝送者,百姓莫不流涕。延壽三子,皆為郎吏,延壽且死,囑其子勿為吏,以己為戒;子從父言,去官不仕。
天柱山是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的山脈,因主峰如柱倚天而得名。天柱山又名皖山、皖公山,古稱霍山、衡山,有「江淮第一山」、「古南嶽」之稱。天柱山為古皖文化薈萃地。
與尹父母書
三山去此咫尺耳,而音問闊踈,遂成燕越之隔。及是命下,爽然喜躍曠然病巳。其在同民則失一父母,而得一良父母,在弟某則失一兄弟,而得一兄弟之白眉而秀出者,俱可喜也。茲者前旌至止,萬靈翹跂,弟某辱在愛下,固宜祗候道左,為闔邑士庶先。而為病魔所苦,跬步不能自達,心甚恨之。謹遣舍弟輩來代布區區,統祈炤亮幸甚。
三山--福州市,別稱三山,因市內屏山、於山、烏山三山而得名。
萬靈---眾生靈;人類。
道左--路的左邊。道清 鈕琇 《觚賸·雪遘》:“將度 梅嶺 , 吳公子 已迎候道左,執禮甚恭。”
敬上愛下--尊敬在己之上者,愛護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謙恭有禮。
爽然--豁然開悟的樣子。
曠然--曠達無累。
阖邑”应该就是“阖第”、“阖府”的意思吧!
前旌ㄑㄧㄢˊ ㄐㄧㄥ帝王官吏儀仗中前行的旗幟。
與陳年丈書
弟初以病告,謂為故事,果然一病兩年,骨立日甚大惧,弗克負荷以此事君,稱不欺巳,第不知守身事親 謂何耳。丈固愛我者,亦憐其憔悴乎哉,久聞南旋之音,是用翹跂,而病軀兼以僻處,咫尺弗能自達,心甚恨之。人生離合有數,脂車若在,明歳之春庶㡬或可一面,否則當懸長安中榻相待耳。輔吾丈畢力營一葬地, 乃為惡成者所持,進退維谷不知我丈能為之地否?海內同榜雖多,如吾三人足稱一體,老年伯母安否,統此候問餘惟台炤不宣。
榻ㄊㄚˋ狹長的矮床。
懸--牽掛、掛念。
惧--同「懼」
骨立--形容人消瘦到極點。
荅許熈臺書
久不奉手教,惟從學師錦雲君得聞福履清勝,上下相安以為大幸,使至備問起居,爰及作用,更自慰藉深,巳抱病三載,情緒缺然,京中把臂,尚當再悉,惟昭亮不旣。
學師---教師。亦以稱府、州、縣學學官。
爰--於是:~書其事以告。
與李休寧書
貴治吳文軒與舍親楊子,俱以東封事詿誤,留滯長安市中。弟素從楊子遊,因識其人慷慨壯往竒士,與為深交。渠去家久子幼,近乃兄死子又幼,渠以詿誤勢未得歸,奸人乘而為利,家事翻覆殊甚。倘能扶植俾令勿墮,則百世之德也。夫以仁明父母在上,豈使下有苦而無告,而以不佞弟之辱在同籍,亦豈有數千里馳書,而不能為其故人徼一眄之惠,以鳴其不平。是以過不自揣,妄凟清芬,千惟留神。
東封---謂帝王行封禪事,昭告天下太平。漢司馬相如臨終前作《封禪文》,盛頌漢德宏大,請武帝東幸封泰山﹑禪梁父﹑以彰功業。相如卒後八年,武帝從其言,東至泰山行封禪事。事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詿誤--- 因受蒙蔽而犯了過失。漢.桓譚〈上疏論讖記〉:「今諸巧慧、小才、伎數之人,增益圖書,矯稱讖記,以欺惑貪邪,詿誤人主,焉可不抑遠之哉?」
东封---汉司马相如临终前作《封禅文》,盛颂汉德宏大,请武帝东幸封泰山﹑禅梁父﹑以彰功业。相如卒后八年,武帝从其言,东至泰山行封禅事。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因以"东封"谓帝王行封禅事,昭告天下太平。
詿誤--- 因受蒙蔽而犯了過失。漢.桓譚〈上疏論讖記〉:「今諸巧慧、小才、伎數之人,增益圖書,矯稱讖記,以欺惑貪邪,詿誤人主,焉可不抑遠之哉?」
寄家書
散館後本擬請告,今似未能也。本院入場以科為序,今年前輩病起者多, 則新科未能多及不及尚當在需,則歸期未可卜也。徼天之靈,但使二人安寧康樂,雖久去膝下可無離憂,區區只為祖瑩一事未完,時常展轉有如懷刄,不知近來地理曾有下落否,有下落 便可舉事,即不觀美又不妨宦而貧,貧而葬不得厚,苟無歉於此心,亦何恤乎世眼。葬而薄不猶愈于不葬乎,夫為貧故欲需厚葬,日復一日以至於久, 雖非事親之禮,猶不失為孝子之心。若曰懸之以待風水,是工于為一身與子孫之計,而忍于先祖父也,以此為心縱得吉地,靈必不妥,天必不相,天所不相地豈能祐。吾祖喪抱露己四十年,如饑渴之極,美但得平之垉得以安死者魂魄,得便歲時祭掃無誤大事,雖少後福,固所甘心。 矧後福惟人所召,原來不繫乎此,而苟以此心見諒于祖考,見知于天地鬼神 ,而冥冥之中所為陰相我以無疆之福者,又未始不繫乎此,亦何憚而不為也。今夫閭巷細人少知禮,家尚能 勤勞筋骨、減損衣食 、鬻賣田廬以終大事。吾父子幸荷先人之積累 得有今日,而此事尚闕,是名為縉绅先生,而反不若閭巷之細人之知義。吾前人名為有後 ,反不若閭巷細人之祖父,蚤得受其子孫一拳石一柸土之封使。吾後世子孫所以為其祖父者而皆若此,亦何若而積詩書以遺之,擇吉地以庇之也。邇來海上漸有寇警,尚有意外尤不可言,言念及此可為寒心。家中有文獻通考摘要二本,并祖遺集可應便寄來不悉。
舉事---行事。《管子.禁藏》:「舉事而不時,力雖盡,其功不成。」
徼 通“邀.如:徼天(求天賜福。猶言天佑);徼名(謀求名聲);徼功(猶求功);徼求;徼利(謀利,求利)
垉--读bao【方言】名词,在湘西北及相邻等丘陵、山区对小山,或大山之巅的称谓。如山垉、土垉等。
請曾老師啓-2校
伏以名世應五百載之昌期,先逢知己;皇家奠億萬年之長計,莫急樹人。故伯樂空冀北之群,造父閑以啣轡;卞和剖荊山之璞,昆吾重以礱磨。俱由共濟以成能,未有兼緫而奏績。自非造化在握,安能曲成不遺。恭惟大師相曾老師閣下,五緯凝晶,九苞煥采。匯雲夢洞庭之秀,擷杜蘅菌桂之芳。知性知天,靜觀乎喜怒哀樂未發以前之氣象;言易言變,直徹乎陰陽健順相生不己之機緘。錦雲遙應乎臚傳,聖明簡在;連燭近映乎禁草,圖史增輝。知人能官人,再擢棘院之秀;先覺啟後覺,重造鱣堂之英。採菲葑豈遺下體,化朽腐並化神奇。仰睇徳星,喜見連珠之八闕;宏開丹府,驚看群玉照人。元氣貯崑崙,揮灑巨靈之山水;榮光攬河洛,錯綜五老之圖書。豈直鏤月凌雲,效刻鵠雕虫之小技;將使通今学古,收補天浴日之大猷。東箭貫犀,鏃羽更資其深入;西金耀虎,淬磨尤利其發硎。厶等共勉丹心,言光青史。遠答二祖八光之培養,仰酧聖君賢相之登延。方今梧井澄煙,桂輪浴露。北辰開斗極,玉衡運而列宿盤旋;東觀敞蓬萊,紫氣臨而群真舄奕。黃姑佐勝,斜垂萬里銀蟾;素姐多情,推上一輪冰鏡。謹啓,三月厶日,列三旌之筵秩,陳九奏之清音。魯酒樽開,泛霞巵於三島;燕金臺適,來赤舄於重霄。藉泰誓之休休,妄希彥聖;挹姬公之几几,潜抑吝驕。自隗為基,鑄顏有地。身依東觀,肅臨師保之嚴;酒近南山,齊祝君王之壽。下情無任懽忻,激切之至
冀北空群ㄐㄧˋ ㄅㄟˇ ㄎㄨㄥ ㄑㄩㄣˊ冀北,冀州之北,盛產良馬。空群,指馬群中已無良駒。比喻能鑑別英才,使人群中的特出人才被挑選一空。
造父之師曰泰豆氏。造父之始從習御也,執禮甚卑,泰豆三年不告。造父執禮愈謹乃告之曰:「古詩言:『良弓之子,必先為箕,良冶之子,必先為裘。』汝先觀吾趣。趣如吾,然後六轡可持,六馬可御。」造父曰:「唯命所從」
知天,就是自己與天理、本性合一,,完全按照本性,天理、良知去處理事情,就是率性而為,就是天人合一。
几几 --安和稳重的样子........
奏績--取得成績;建立功績。
鱣堂--稱講學的處所。
臚傳:是專指傳告皇帝詔旨。
登延--引進,延請。
聖明---英明聖哲,無所不曉。舊時稱頌皇帝的一種諛辭
群玉--後用以稱帝王珍藏圖籍書畫之所。
五方五老-亦稱「五方五帝」。均是非後學而成真者,為天地開闢之前的先天神靈,故又稱「元始五老」。他們在天文則稱五帝座及五方五星,在神靈則稱五方五帝,在山嶽則稱五嶽聖帝,在人身則稱五臟神君」。
休休 --寬容、好善。《書經.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丹府:赤誠的心。
採葑、菲--後以葑菲之采比喻別人對自己有所採取的謙詞。
梧井--井,即露井,無蓋
舄奕 --光彩蟬聯不絕,流傳
發硎 --硎指刀子剛從磨刀石上離開,表示磨利。
黃姑--牽牛也。
冰鏡--冰鏡是指河水結冰,光亮如鏡
吝嗇而驕傲。謂固執己見,盛氣凌人。
三旌--指公、侯、伯三公。
九奏--指古代行禮奏樂九曲。
九霞---九天的云霞。借指天庭。
九霞觞--亦称“九霞巵”。常借指美酒。
赤舄--古代天子、諸侯所穿的鞋。
彥圣--善美明達。
鑄顏-是一個古代詞語,謂 孔子培養其弟子顏淵 ( 顏回 )成才。后泛指培養人才。
東觀 ---東漢時皇家藏書樓,在洛陽南宮,
也是宮中著述和修史的地方。
自隗始 --- 戰國時燕昭王欲攬賢士,郭隗乃請先任用自己,以吸引其他
肝膽照人肝膽--比喻真心誠意。比喻以真心相見。
登延ㄉㄥ ㄧㄢˊ引進,延請。
虎躍-猛虎騰躍。比喻人得時奮起。
西金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指西方。
羽鏃---指箭。
東箭---東南竹箭 ”的省稱。多用以喻杰出的人才。南朝 梁 蕭統 《十二月啟·無射九月》:“敬想足下,秀標東箭,價重南金。
補天,指古代神話中女媧補天一事。浴日,羲和浴日。補天浴日比喻力挽危厄,功勛極大。《宋史.卷三六○.趙鼎傳》:「浚有補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礪山帶河之誓。」
德星---古以景星、歲星等為德星,認為國有道有福或有賢人出現,則德星現。
棘院---科舉時代的試院。古代試士,用棘圍試院,以防止弊端,故稱棘院。
师保-- 古時任輔弼帝王和教導王室子弟的官, 有師有保, 統稱“師保”。
《書‧太甲中》: “既往背師保之訓, 弗克于厥初, 尚賴匡救之德, 圖惟厥終。”
與徐匡嶽老師書
恭惟 老師門下,道為世儀,言開聖籲,明止修之絕學,遡孔曾之嫡傳。某卽生隔千載,尚勤私淑之恩,矧茲屬在門牆,寧忘步趨之想,惟是弱植渺修,未窺閫奧,瞻前忽後,徒歎高堅。昔者從事雕虫,旣薰心功名之路,今則陸沉金馬,復濡首詞賦之場,悠悠歳月㡬負此生。每一齊心,而讀問辨之錄,逈如悍卒叅禪,坐馳千里,欲修一札而覿下風,茫如亡子之謁所親,輒捫心而自愧。雖然生苟知學,寧能馳枳棘而舎康莊,悟非昔賢,終期由文章而見性道。所賴大匠妙隱括之能,不棄枉木,造化普生成之德,無遺朽株,庶㡬先知先覺之徒。行必著而習必察。巳百巳千之後,愚者明,而柔者強,則鄙生幸甚,斯道幸甚。書不盡言,百惟炤亮不宣。
世儀--猶世範。
私淑--沒有得到某人的親身教授而又敬仰他的學問并尊之師的,稱之為私淑。
步趨--引申為追隨。
弱植--懦弱无能。
眇修----要眇宜修"出于《楚辭·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是寫湘水上的一個神靈具有一種要眇宜修的美。王逸的註解《楚辭章句》,說"要眇"是"好貌",是一種美好的樣子。又說:"修,飾也。"修,是說這種美是帶著修飾性的一種很精巧的美。
高坚--高尚堅貞。
陸沉金馬------
避世金馬:比喻身為朝官而逃避世務。
漢代未央宮宮門。門旁豎有銅馬,故稱為「金馬門」。漢武帝曾使學士待詔於此。
《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東方朔傳》:「東方朔……時坐席中,酒酣,據地歌曰:『陸沉於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
意思是:“隱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馬門。宮殿里可以隱居起來,保全自身,何必隱居在深山之中,茅舍裡面。」
濡首---埋頭;專心致志。
坐馳--神往。
覿 ㄉㄧˊ拜訪、探視。唐·王維〈藍田山石門精舍〉詩:「笑謝桃源人,花紅復來覿。」
迥----遠:~異(相差很遠)。~然(顯然,清清楚楚,如“~~不同”)。~乎。~殊。~若兩人。
閫奧---內心深處。
隱括--1.審度;查覈。2.概括。
枳棘--枳木與棘木。因其多刺而稱惡木。常用以比喻惡人或小人。亦 比喻艱難險惡的環境。
行必著而習必察—
盡心章句上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孟子說:「做一件事而不明其當然,做久了而不察其所以然;這樣終身而行還不知其道理的人多著呢!」
本章是孟子嘆惜世人多知其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與李年丈啓
恭惟台丈命世真儒,救時良牧,文誇班馬而上,治在趙張以前,暫試牛刃於專城,終空驥群於皇路,不佞某幸叨梓誼,實竊隣光,聞之採風者,僉曰借寇,詢之掄材者,急欲徵黃,千里風清。遥送琴聲於单父,一天月白近瞻舄影於洛陽,始信吾黨有人,誰云文字無用,顧惟方今政幾竭澤,民急望雲,中涓橫而豺狼當道,上供濫而抒軸其空,所願弘施汪穢之恩,勿靳随車甘雨更展經綸之手,呼還合浦明珠,臨楮不勝瞻注之至,謹啓不宣。
良牧---指賢能的州郡長官
專城---指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一類的地方長
冀北空群----冀北,冀州之北,盛產良馬。空群,指馬群中已無良駒。比喻能鑑別英才,使人群中的特出人才被挑選一空。
皇路---1.君道;國運。 2.比喻仕途。
梓ㄗˇ指故里。
鄰光--比喻他人给予的恩惠。
僉ㄑㄧㄢˉ1皆、全部。《書經•堯典》“僉曰:『於!鯀哉。』” 2.眾人﹑大家的代稱。《楚辭•屈原•天問》:“僉曰:『何憂?』”王逸•注:“僉,眾也。”
借寇---寇,指漢朝寇恂,典出《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寇恂〉。光武帝南征,寇恂跟隨,直至潁川,盜賊見寇恂到來,全部投降,根本不用任寇恂爲太守。光武所經之處,百姓們紛紛遮道請求,說:“願從陛下復借寇君一年”。光武帝只好命寇恂暫駐長社縣,鎮撫吏民,受納餘降。後遂以“借寇”表示地方上挽留官吏,含有對政績的稱美之意。
掄材 ---選拔人才。
徵黃----典出《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黃霸傳》。西漢黃霸爲潁川太守,有治績,被徵爲京兆尹。後因以“徵黃”謂地方官員有治績,必將被朝廷徵召,升任京官
鳴琴而治----典故名,成語,典出《呂氏春秋•察賢》,孔子學生宓子賤“鳴琴而治”單父縣(在今山東單縣南),後用“鳴琴而治”指以禮樂教化人民,達到“政簡刑清”的統治效果,或指詠官吏善於管理。舊時常用做稱頌地方官的諛詞。
风清----谓社会清平
月白--月色皎潔。唐.杜牧〈猿〉詩:「月白煙青水暗流,孤猿銜恨叫中秋。」
涓---宦官
杼轴其空---原料用尽,无布可织。语本《诗经.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后用以比喻家贫如洗,一无所有。
汪穢 ----深廣。
隨車致雨---謂時雨跟著車子而降。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時為民解憂
甘雨---對農事特別適時的雨;甘霖《爾雅•釋天》甘雨時降,萬物以嘉。
造父之師曰泰豆氏。造父之始從習御也,執禮甚卑,泰豆三年不告。造父執禮愈謹乃告之曰:「古詩言:『良弓之子,必先為箕,良冶之子,必先為裘。』汝先觀吾趣。趣如吾,然後六轡可持,六馬可御。」造父曰:「唯命所從
復林扶蒼暗定啟
恭承台命,以令三公子約婚於不佞某之次女曰潤者,惟吾兩家以羈旅之交,遂訂百年之盟,茲固氣求良亦天作,道逺未獲躬齋洗告於宗公,及二尊人。受其成命,然以茲嘉典兼獲德門,揆於神人且宜愉志。矧余小子敢不承受,以迓厥祥是日也,旭陽當戶,近分帝里之光,淑氣盈庭,遥祝蘭堦之祉,開緘有喜,臨楮倍忻,謹復。
淑氣---溫和之氣。
宗公--先公。《詩.大雅.思齊》:"惠於宗公,神罔時怨,神罔時恫。"毛傳:"宗公,宗神也。"孔穎達疏:"宗公,是宗廟先公。"馬瑞辰通釋:"宗公即先公也。言其久則曰古公,言其尊則曰宗公。
神人--謂神和人。明 張居正 《答王鑒川書》:“邊境敉寧,神人胥慶。”
帝里--《晉書•王導傳》:“ 建康 ,古之 金陵 ,舊為帝里,又 孫仲謀 、 劉玄德 俱言王者之宅。
旭日--剛剛升起的太陽。
羈旅--寄身他鄉的旅客。《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一二》:「羈旅無疇匹,俛仰懷哀傷。 」也作「羇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