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葉姓領導士官的故事
葉先生是社區夜間保全,人生歷練相當豐富,我常找他聊天,他也樂於分享,一次友人痔瘡宿疾他推薦的正記消痔丸竟然有效,他服領導士官
役,兩度駐防金門,當時還是戒嚴時期,他生動的述說當年戒備森嚴的軍旅生活,想今日台灣的安定,當年前線軍民的犧牲和付出更不能遺忘。
他也分享他的家族歷史,使我對早期台灣社會有更清楚的認識。社區300戶,他對社區每一個住戶都認識,有職業軍人、有酒店小姐、有外籍人士-
----他記性好敏捷度高,是社區安全的保護者。
葉先生出自楊梅葉家,祖籍廣東梅縣,大宗祠在楊梅瑞原葉屋,他說清明祭祖上萬人,曾祖遷到到楊梅並建小宗祠,輩分排序為:阿、國、佐----
他是佐字輩---來台第八代,他說曾祖父善於置產,曾擁有許多田產,楊梅街上擁有一整排店面,後來因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很多農田放領給佃農。他
袓父被抓去南洋當兵,其他四、五個叔公都受到很好的教育,一個任台中火車站站長,一個任楊梅火車站站長,二、三個叔公在去台北發展,在
台北長沙路擁有大片土地,大多得自日產,他說當時用線拉起來就是你的,他父親小時還去幫忙拉線。母親二十四年次,來自觀音廖姓,外祖父
有二房,有二十多個舅舅阿姨,分散在全台各地。他母親受日本教育,日治末期,聽長輩說家中所有鉄器都要拿出來,日本統治下十分嚴格,治
安好大門不必上鎖,日本人對小偷採重罰政策,又日本人為了防止傳染病擴散,凡染病者一律燒死,有效控制疫情。
葉先生提到說報考領導士官的緣由,在新竹埔頂營區受入伍訓練, 營區靠近交通大學,最受不了大熱天要戴鋼盔聽長官訓話,長官不斷鼓勵他報
考士官學校,二十天就簽下轉服士官班,當時部隊士官不夠。他說第一、二士校的「常備士官」太嫩,國中畢業受訓兩年半才十八、十九歲,年
齡太小管不動是士兵。士兵受半年軍事訓練叫「領導士官」,他們至少二十歲,比較成熟。
服役期間曽遇到一個常備士官被二、三個士兵欺負,他去制止,告訴他們這叫「下犯上」會接受軍法審判的,最後那個年輕的士官再回到陸軍
官校接受訓練。常備士官服役八年半,二年中士,二年上士,就升士官長,而領導士官班只要留營就可以升士官長。葉先生說他在第一士官學校
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如立正、稍息、喊口令、刺槍術、火炮射、擒拿、莒拳及打野外-----等。共服役四年七個月。
民國73年12月分派到金門,四個月後調回台灣, 76年再度移防到金門,部隊屬南雄師,77年12月退伍。是預備師預備師,駐守在近陽翟的太武
山坑洞裡,春天坑洞潮濕要架上帆布擋滴水,水沿著兩旁小水溝流到外面,冬天天氣寒冷,除了睡袋還要加上一條棉被,上廁要到山洞外200公尺
處。冬天冷都洗冷水澡,如要洗熱水澡要到陽翟民間澡堂,一次30元當兵。金門當兵期間幾乎天天行軍、打靶、踢正步、整日照表操課,一個月
休息四個半天,金門服役只要沒軍事訓練,就到田墩海岸築堤。冬天非常冷,只穿著短褲就去海邊搬石頭。金門花崗石堅硬,ㄧ般黃土地也很
硬,挖坑道挖壕溝十分困難,曾有一次要演習他帶兩三個兵去挖坑洞,用十字鎬都挖不下去。平時要練習跑步,從太武山坑道出來,步行到山外
約15分鐘,然後跑太湖,一趟5000公尺。
遇到春節、端午、中秋三節,中共鐵殼船會包圍金門沿海,國軍要加強戰備,金防部常常會下假狀況,如共軍從北海岸登陸,這時要跑10公里抵
達指定地點,演習時晚上睡覺身旁要放一把槍,一箱子彈60發,輕機槍10公斤重,步槍4.5公斤,要背著槍跑步,軍紀相當森嚴。
當年金門有四個步兵師,金東、金西、南雄及烈嶼師;一個師有三個旅,一個旅有三個營加上ㄧ個旅部連,旅部連長是少校軍階,一營有三個
步兵連、一個營部連,一個兵器連,一營有六百人,一連有三排,一排有三個班共個九個班,加上一個炮兵班,管理、操作火炮。當兵要站衛
兵,二小時輪班,槍械彈藥在身,有二個安全士官。
七十三年到金門站衞兵要戴防毒面具,一次站一小時。夜晚屋外沒有燈,燈要用布遮住,夜晚四處一片漆黑。
一個營有五個連,一個營歩連負責架缐,一個兵器連,管迫擊炮比較大比較重,一個連有三十個士官,一個班九個人,所謂「九條好漢在一班」。
金門到處有反空降堡,外型為圓柱形鋼筋混凝土所建之結構體,底座直徑約10公尺,高約6~9公尺,壁體四週留有多處矩形窗口,平頂部分原設
計用途為加裝高射砲。幾個堡之間串成所謂的堡群,肩負責地區反空降的任務,上層置放防空武器,中、下層給軍人睡,有機槍射口。
陽翟附近有兩堡,他在其中一個堡當過幾堡長,一個堡駐守一個陸軍步兵班10個人,負責機槍三門30機槍ˉ,頂層一門4管50重機關槍,配屬
空軍,空軍一個班4個人。所有空曠處都設有反空降樁,山外到陽翟特別多,反空降樁上面有三隻鐵釘。
南雄師旅部在陽翟,一個旅有二千人,另一金東師守海防也在陽翟 ,休假半天都會到陽翟閒逛,要走一段泥土路ˉ,約10多分鐘。陽翟因為軍
人多,店家生意興隆,店員都是年輕的小姐,有很多軍官和當地女子結婚。
在金門要協助民防隊訓練,高中生也要接受民防訓練,訓練一星期,除了基本操之外,還要訓練卸槍、清潔、組裝,指導跪式、立式、臥式射
擊,最後到靶場實地際射擊以驗收成果。
逃兵是唯一死刑,在金門二年多,經歴過五次雷霆計劃,全島軍人都去找逃兵,一般逃兵都攜械非常危險,他們都不敢靠近,常偷溜到雜貨店。
當年還是戒嚴時期,軍紀十分嚴格,每一旅都有一個禁閉室,由一個班負責,上士帶領,處罰方式很多;有徒手拔草,叫你地上爬滾,甚至有中
午在水泥地蓋上棉被,真會操死人!犯行重大的軍人要送到「明德訓練班」管訓,管訓期間不算兵役年資,所以有人當了十多年兵。
他有一個表哥住富岡,多他5歲,在台灣當兵時,因攜械逃亡,被關1年2個月,服刑期間經常被打屁股,打到皮開肉綻,退伍後在30歲發瘋。以
撿破爛維生,因為有殘障領有政府補助金,成為街友覬覦對象,不從就被打3年前亡故。
葉兄說,碧山靶場是槍斃行刑的地方,每一次行刑,各部隊都會派比較頑劣的去觀看,當時電話不通,當地報紙不能攜到台灣,所有消息都封鎖。
在金門 一個月休息四個半天,每次休假只有四小時,只能到陽翟閒逛,如要到山外復國墩吃海產要搭計程車,在復國墩的阿芬海產店都會點海
瓜子和黃魚,這些在台灣不容易吃到,味道特別鮮美,難以忘懷。只有一天的慰勞假才能到最熱鬧的金城。金門經常舉行海陸空聯合演習,每一
個月要舉行防護射擊。
南雄師也叫84師、284師,一個師有三個旅,旅長是上校,離山外很近街上阿兵哥特別多,所以生意興隆。在金門當兵每半年可回台灣一週,搭
三趟飛機,連測驗若表現好,可放榮譽假15天,才能回來台灣,一律搭船,來回要60小時相當辛苦,他搭了三趟船,直到76年才有民航機。
金門東碇島有一加強連,留一個士兵負責運補,運補船是平底船,坐20-30人,他曾做坐過,搶灘要跳水。
一個師約8-9千人,3旅一師,演習時,砲指報派人在砲兵連長後面,他們要報座標,有一個通訊兵,他們管炮的,有自走砲,不能移動的炮,
砲指部屬於金防部的,演習要砲指部砲戰車戰站 搜連,裝甲旅獨立單位,裝甲步兵跟戰車跑很累,到處有砲指部在台灣屬於軍團,一個軍團有3個
師。
金門軍紀森嚴,衛兵不可私自回哨,須安全士官帶才可回,安全士官有20-30個人,看守電話,要監視帶衛兵上哨下哨,通常老兵站上半夜,大
門哨2小時為單位哨,要清槍,衛兵60發子彈2手留彈,24小時,平均2天站一次衛兵,演習期間,待退軍人及頭腦有問題的留守營防負責養豬。
在金門服役除了挖坑道築海堤外還要營測驗、師對抗全國體能戰技。
營測驗--要走250公里,從基隆走到湖口。師對抗要走40天,對抗6天,只睡一晚。
全國體能戰技,全國國軍抽中那一個營那一個連,一個連120個人,全部的每一個人要接受體能戰技測驗,其項目有20分鐘內跑5000公尺、木槍
對刺、兵器打靶,訓練期間大約半年。
在台灣服役兩年,第一年前半年在基隆港守海防,後半年下基地訓練。基隆港有13個碼頭,三個班負責,晚餐後卡車載到各個港口布哨,港口
還有港警,他們配槍守港哨,可以自由走動,天亮才回到部隊睡覺。
第二年移防到福隆守海防。在台灣服役比在金門還辛苦,每年都要下基地,實施營測驗,營對抗,師對抗,有裁判官,營測驗都在新竹湖口,
帶著睡袋借學校或空房子睡覺,每一連配炮兵,炮指部配150榴炮,有觀測官報座標,炮指部屬於陸軍,空軍有防炮部隊,(作戰時是炮兵在前先攻
步兵在後)。
他都是擔任尖兵,須帶軍用地圖,三個步兵連有三個尖兵,連長要跟著尖兵和通訊士和前進觀測官,地圖用塑膠紙貼著封好,照著地圖的路線
行走,有指北針,方向要搞清楚,軍隊行軍時尖兵很重要,通常以一個班、一個排或一個連為單位,主要任務為警戒、搜索。基地訓練要經過排戰
鬥、實兵對抗、營測驗、師對抗,而營測驗分兩個階段,第二階段有裁判官來評分。
營測驗第一個階段是行軍,從基隆走到新豐新庄子,一天走40公里,二百五十公里山路,主要是山隘行軍,到湖口後,先進行實彈射擊。一個
營有5 百多人,晚上借助學校,要先協調,通場炊事兵先到,測驗完畢再搭火車回基隆內木山營區。師對抗要行軍四十天再師對抗六天,走到哪裡
吃到哪裡睡到那裡, 每天白天8小時要走40公里,四十天共走1600公里,走到跛腳,下雨天最可怕,鞋子濕了,腳起水泡把它戳破最後腳長出繭
了。
第二年師對抗已經升為尖兵了,只要帶地圖和盥洗衣物,不必背很重的背包。師對抗,部隊從基隆到在內湖集結,內湖營區可以住將近一萬
人,各種兵種都到齊,有裝甲、化學、通訊、迫炮、陸炮----等等,都在這裡集結。走到高雄阿蓮40天,1小時休息10分鐘要5公里,一天40公里,
走山路,當尖兵地圖有1人高,光在台北就繞了10多天,晚上借住學校禮堂,要先協調,對抗6天5夜,不能睡,我那一連沒有碰到敵軍,對抗時歸
本部隊,行軍時只帶一張地圖,一個指北針,通常尖兵帶兩個兵幫忙背。
葉先生娓娓述說四年的軍旅生活,對當年保國衛民軍人的犧牲應我們應心存感激,葉先生也講他的家族史,讓我認識早年台灣社會的發展。
1110217
一、談金門冬天
近日寒流來襲氣溫驟降,葉先生說金門更冷,太武山洞口雖然有兩道很厚的鐵門,鐵門的作用為防止炮擊及防毒,但是平日都是打開,部隊住在
洞裡非常冷,站衞兵尤其辛苦,他說金門酒廠出一款扁平小罐的的酒,就是為了阿兵哥攜帶方便,第一次到金門時,當時兩個衛兵中一位戴防毒
面具,第二次就不用須戴了。
二、談到海軍陸戰隊
我說110冬至在後湖民宿,遇到一位住樹林的婦人,約60出頭,她說弟弟服務海軍陸戰隊時,下水後門故障沒打開,隊員全部悶死。
葉先生父兄都服役海軍陸戰隊,我問他聽聞否,他哥哥曾說,海軍陸戰隊曾有七艘水鴨子,俗稱鐵棺材,在高雄海邊受訓時,下海後打不開,全部悶死,約4、50人,證實了發生這件軍中慘案。
他爸爸20年次、哥哥48年都是海軍陸戰隊,哥哥被選為是兩棲部隊,在左營海軍基地訓練。他哥哥說,訓練游泳的方式是丟到海裡,還用竹竿刺他,相當嚴格,他看他哥哥到永安漁港游泳,可游到外海,幾乎看不見人影。兩棲部隊受訓嚴格,其中跳糞坑、過天堂路最辛苦,通過受訓徽章是刺在身上。
和葉先生聊天11202--
他說我斜對面的鄰居,住花蓮,偶而來,他45年次,海軍陸戰隊退伍,義務役三年,有一半時間在尚義機場海邊服役,他說海軍陸戰隊在金門有爆破連和水鴨子連,水鴨子連又稱鉄棺材。他爸爸、哥哥在左營的海軍陸戰隊服役,當兩棲蛙兵,他哥哥說有一次漢光演習,有多艘水鴨子演習,進入海中,竟然打不開,約五六十個官兵死掉,相當悲慘!時美軍在觀摩,發現那批不能用,換了一批新的,向美國購買可浮在水面上的戰車--M11。海軍陸戰隊兩棲蛙兵,要會游泳、潛水,丟到海中三個小時才通過。
四年服役期間,每一年都要營測驗,每次三個月。在金門第一次營測驗用「空炮彈」,槍管放石頭,塞比較小的石頭,可以把樹幹穿進去,會受傷,還有
排戰鬥,靶場有兩挺機槍,有三個步兵班排長指揮,一個班有九個人,交互掩護,後面再打前面在跑,到最前面是向戰車射擊,是假的迷彩戰車。
第二次營測驗沒有排戰鬥射擊,應該是出事了。
在金門「營測驗」,有一項搶攤演習,搭乘平底船,冬天非常寒冷,模擬攻打小金門去支援,繞一圈後再從沿岸登陸,模擬進攻一座碉堡,要跳入岸邊鞋
子褲子都濕了。南雄師是預備師有三個旅,一個旅三個營,一旅有16個連,以營為單位,每一年營測驗,金門因地小,測驗完畢可以回來睡覺,在台灣不行。
太武山坑道有九個步兵營,每一個營要輪流測驗,兩個營在演習,不同的師,一方貼紅軍另一方貼藍軍。加強師有化學、裝甲部隊。師對抗時化學兵、炮
兵也要配合,叫陸、戰、炝聯合演習。一個營5、6百人,要實彈射擊,有裁判官,每個步兵連之配備有機槍、三門迫擊炮、六挺輕機槍,迫擊炮一個人扛
炮管,一個人扛底座,有炮手和副炮手抬,班長調水平儀,約10點多公斤。輕機槍,也是10點多公斤。60炮也是主要火力,每個步兵連都有。步兵連有
36人,三個步兵班一個火力班。排有排長、副排長傳達兵,每一個班都有班長副班長,火力班7、8個人,有射手、副射手-----。----
1131231
今早低溫,一早到社區大廳,我跟警衛說:「今天好像不會很冷。」警衛跟我說:「大家已經適應了。」前幾天寒流來襲,很多人,尤其是老人,死掉了。現今社會有很多獨居老人,他說我們社區也很多,有些獨居老人死後,發臭了才被發現。他還提到,有些熱心的「鄰長」會去關心這些老人,偶爾送食物給他們,這是目前社會的狀態。
保全葉先生在我們社區服務了很久,對整個社區都非常了解。他接著說,社區裡有一位老太太獨居。她嫁給了一個外省老兵,老兵已經過世了。老太太大概70歲左右,有一男一女。她的女兒嫁給一個原住民籍的先生,精神狀況有點障礙,需要吃藥。老太太的兒子娶了一個南部養豬戶的女兒,離婚了,這個兒子很少回來看她。
這位老太太最近做了人工膝蓋置換手術,行動不便,拿拐杖走路。她的女兒約40歲,住在附近,雖然沒有和母親同住,但經常來看她。這位女兒跟保全說,自己的生活就像一根蠟燭兩頭燒。老太太跟警衛說,前兩天她曾經暈倒過。她提到,自己在醫院當清潔工,有工作才有錢,沒做就沒有收入,生活非常困難。
老太太的房子本來打算留給她的女婿,但這個女婿無法負擔貸款,因此也不願接受。此外,老太太在大陸有一些房地產,但無法買賣,要把錢拿出來也很不容易。她是東北人。
有關獨居老人的問題的確非常嚴重。保全葉先生提到,前幾個月社區裡有一位老人死了很多天,女兒一直打電話聯繫不上,才發現老人已經過世了,大概四五天後才被發現。獨居老人是目前台灣社會面對的問題之一,所以晨昏定省就顯得非常重要。
做子女的,應該每天與長輩請安問候。在社會層面,也應該建立一個互助網絡,無論是宗教團體、志工團體,還是政府單位,都應共同關心這些老人。讓老人「老有所終」是大家期待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