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訪陳坑

一、4月16日趁返鄕之便到陳坑陳景蘭洋樓參觀「姓氏源流在金湖特展」,了解金門各姓氏的堂號和燈號,大陸漳州地區也配合展出,其中有和金門城同期明朝周德興興建的漳州某一古城,值得金門古城修護的參考。在候車亭巧遇葉培鈞姓氏源流理事長,稱讚其對金門文史的用心.

陳景蘭洋樓建築於1921年,山牆前有標明。從資料得知:

1937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攻佔金門,由於「陳景蘭洋樓」可眺望金門南海岸線動態,曾被強徵做為日軍指揮所。

1949年國共內戰,國府軍隊轉進金門諸島並實施軍事管制,「陳景蘭洋樓」經歷了「防砲部隊」、「陸軍53野戰醫院」、「金門中學校舍」、「金門官兵休假中心」(擎天山莊)等用途。】

陳景蘭洋樓庭院內有一棵蒼老的梧桐,金門縣列管珍貴樹木,估計樹齡有92年, 見枝幹斷裂傾倒。這樹種適合大陸生長,金門甚少彌足珍惜,但在中國的覌念裡庭院內應種槐樹才吉祥。

陳坑在軍管時期,這裡有很多商店冰果店洗衣店,往日榮景已不在,目前十分冷清。

陳坑老婦人的故事:

遇到一個雜貨店的82歲的老阿媽,聽她訴說一段故事,她南洋出生,養母因不會生育,七歲把她從南洋帶回來,養母也認養一個大六歲的男孩,到了十六、七歲,有一個軍人看上她,她躱起來不敢出來,她要和和哥哥成親,不敢和軍那軍人交往,軍人很生氣竟殺死她家一頭豬發洩。當時村裡有十多個女孩嫁給軍人,有一個女孩被軍人愛上,因母親反對,竟將她母親殺死,最後那個女孩也跑了嫁給別人家,老婦人講這起命案,真是駭人聽聞。

 

4月19日訪陳坑

日前傍晚盧兄夫婦來垵湖分校,他的公子煥東在這裡服務,盧老師秀出他在金門海域,官澳、慈湖丶尚義及後湖所拍攝的藍眼淚,他说後湖海灘很多,從學校走到後湖海灘,腳踩著沙灘上小浪花,果真有許多藍眼淚真美,不由得想少年時代一早到海邊牽網捕魚,整片藍色的光,當年不知這就是目前正夯的藍眼淚。盧兄隔日p0文:前晚9點多在陳坑海邊看到一大片甚美。引發我到陳坑的興趣。

 

我約三弟搭乘3號公車在6點前往陳坑。我們計劃在晚上9點到10點左右觀賞藍眼淚,因此只在海堤上散步,享受微風的吹拂。那時遊客很多,在斜坡處你們遇到了一位名叫陳樂勇的奇人,他自稱是象山成功嶺的寨主。
之前楊蒼林兄提到過這個人物,寨主陳樂勇是他的國中同學,他們小時候住在安民村。由於家庭因素的影響,他們二人先後投考第三士校,楊兄通過不斷進修和努力晉升至中校階級並退伍。楊兄的母親是後浦唐家的後代,外祖父則是從內地來到金門從事製酒業。他的表兄弟中有一位是書法家,還有一位在宜蘭經營製酒生意。楊兄本人也擅長書法,能夠書寫出一手漂亮的字。

 

陳先生告訴我,他在13歲時考進了第三士校,這是一所專門培養士兵的學校。他提到在那裡入伍的大多是少年兵,其中不少人還會尿床。他本人很好學,並且有幸擔任師長的祕書職位。在部隊中,他通過不斷磨練,掌握了各種本領。退伍後,他嘗試從事各種行業,同時也對不同的宗教和易理產生了興趣。
陳先生告訴我,近年來他在兩岸的工作遇到了不順利,同時他的身體新陳代謝也出現了問題。他曾一度胖到九十七公斤,全身出現了各種健康問題。然而,他表示自己有佛緣,最近覌音託萝給他一位五十年的老友,要他儘快回到金門,在象山地區建立一座廟來拜覌音。
他開始四處尋找象山的位置,但一天他回到陳坑時,一位八十歲的長者告訴他,「你現在踩著的土地就是象山。」原來這裡就是象山,而這塊土地也是他家的。於是他決定在這個地方設立一座佛堂。

 

他對生命有了些體悟。

從其對聯可看出:

山登絕頂我為峰,海到無息天作岸。

正人君子見我不拜何妨,邪惡小人任你焼香無益。

逐名爭利滿人間不如破衲道人閒,號鷄不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

佛堂供奉47年八二三砲戰被炸掉死的三位國軍將領:

趙家釀、吉星文、章傑三位副司官,他說二十年吉星將軍之魂一直在他身邊,當年受傷送來陳坑陸軍53野戰醫院而亡。

 

107走春--訪陳坑、西村、峰上

107走春--訪陳坑、西村、峰上

107走春--訪陳坑、西村、峰上

 

相傳金門南海有四個風水靈穴為「虎丶豹、獅、象」
虎穴是料羅順濟宮
豹穴是新頭順濟宮
象穴是成功象德宮
獅穴是夏興孚濟宮(新)
(原孚濟宮改為「廣澤廟」,蓋新廟在原孚濟宮對面即獅穴所在)

 

 

107年和金大陳瑞馨教授及夫人同遊--寧山國小、成功象山、西村、到峰上。

 

426日和金大陳瑞馨兄,相約出遊他太太也同行,陳教授來金門教書已十三年了,即將退休,他已習慣金門的步調,和他相識相交往有二十年。

到寧山國小

很少人知道有這所學校,只有出生在民國4034年次住在後湖、泗湖、東洲、昔果山、後垵、榜林讀小學學齡的村民才知道,一日添福告訴我,寧山國小在金門酒廠---寧山庫,遺跡還在,引起我想去探訪的念頭。今天我請陳教授開車繞過去,在金門酒廠---寧山庫門口看到很多員工在搬貨,我問一位員工,他指著廣場中心有一石碑,十分醒目,正面有「百年樹人」背後記錄著46.10.31,00259-11A020-11部隊建造 這就是「寧山國小」的跡遺。

朝昌兄說:我五、六年級到寧山國小就讀,算是寧山國小第二屆業生,記得當年胡連將軍曾來視察

清安兄說:我曾去寧山國小就讀,47年讀五年級時因823炮戰去台灣讀五、六年級,48年回垵湖國小。

養成兄說:小一到小五在後湖國小,六年級去寧山國小,我是寧山第一屆畢業生,泗湖、東洲子弟也都在寧山讀書,當時走小路去上學,中午回家吃飯,下厝慧才、蚶目、玉蓉一起去上學。

經了解民國467月後湖國小與榜林國小合併為寧山國校。

 

民國47年因二三炮戰,遷移到新學校垵湖國校,當時校長應是許乃珍。

 

 

 

107走春--訪陳坑、西村、峰上

107走春--訪陳坑、西村、峰上

 

二、訪象山成功嶺寨

離開寧山國小,來到陳坑,拜訪象山寨主陳先生,其屋前有一蓮花他,左側山坡有二頭黃牛,悠閒的吃草,廟內有一把劍、一支小號,陳先生談當兵的經驗他說: 『老兵怕號』,因為衝鋒號一響不論你是新老兵必須衝鋒,而號一響也是真正的玩命時刻,至於生和死只能看天意和運氣了。『新兵怕炮』老兵不怕,新兵是剛上戰場沒有經驗,炮聲一響,新兵不知道在炮在哪打的離自己多遠,而老兵可以根據炮聲判斷出炮的位置,新兵不能。中午陳教授執意要請我吃飯,我們就在他的飲食店叫一份鍋貼,手藝很好。邊吃邊聊海風徐徐,欣賞美麗的海景。

三、到西村--有名人及僑領

離開陳坑之後從環島南路五段再轉環島東路,就看到西村,在環島東路兩旁行道樹都是高大挺拔的檸檬桉,十分舒服,前年的颱風這些樹完全沒有受到摧殘。

(據文史資料:金門島的東南角有東村、西村、土樓、庵邊、西埔等五個聚落,這五個聚落都以「呂」姓人家為主,稱為「五呂」或「五鄉」,舊稱「過東」或「過東勢」,雖然現在人口不多,但卻是金門開發較早的區域。這五個聚落是一條龍脈,形狀就像是一隻烏鴉,庵邊是烏鴉頭,土樓、東村與西村是雙翅,西埔是烏鴉尾,所以地靈人傑,能人輩出。)

到西村內,問黃老先生書法家「呂世宜」的祖厝,他不知道,(資料紀錄「西村原籍金門,至今其新塘八號出生古厝、東村十六號(土樓)祖居之厝,百年來保存尚稱完整。之後才知道要去土樓才對,土樓也是呂永財的老家。

詢問馬來西亞巴生僑領呂慶安,(曾任馬來西亞巴生金門會館主席),黃姓長者說和這位僑領有親戚関係,並指著他的老家,一看老家門埕寬闊,右前方一口大池塘。一個村落有如此大池,除有利於農業發展,更是風水寶地,僑領從事木材生意,楊忠禮集團給他很大的協助,他捐贈巴生金門會館,會館設有呂慶安講堂,也也捐助金門大學,金大也設有「呂慶安講堂」,事業發達又願意回饋鄉里,是金門人之典範。

 

107走春--訪陳坑、西村、峰上

107走春--訪陳坑、西村、峰上

訪峰上

峰上巡檢司城是明朝時江夏侯周德興所建,是金門五個巡檢司城之一,近年古城剛修好,值得探訪。

來到村落,村落很小,才十來戶,位在山凹處,我們向一位婦人問路,她說可從村後斜坡走上去,可以從天后宮繞進去,登臨古城有點登上長城的感覺,岸邊很多礁石,從峰上到溪邊間是一海灣,這裡曾是美軍訓練基地站。我們站在瞭望台,海天一色, 感到心曠神怡。不遠處有一廢棄的碉堡,周邊做了維護,看到許多曾在這裡服役的老兵重還該碉堡,還留下許多文字記錄。我想當年當年十萬大軍,處處都是廢棄營區,若稍加整理,交給社區來經營,軍事遺跡將成為地方發展觀光亮點。

 

107走春--訪陳坑、西村、峰上

107走春--訪陳坑、西村、峰上

109年訪陳坑

0522中午從山外搭3號公車回來,中途在成功下車,再次探訪象山寨主陳先生,叫杯咖啡,和他閒聊

他是第三士校第二期入伍,楊蒼林是第六期,楊留營後指部上校退役。陳先生13歲當兵,17歲退伍,營長說你是小孩子就要退伍了他說14歲當班長還會拉尿呢, 他雖然書讀得少,但很會寫字,很會寫草書

他指著門上的對聯:百年老樹做衣架,萬里海洋做依憑。他說這是他的生活寫照,

他解釋「三陽開泰」他學過易經,他說三陽開泰的意思  ,五個太陽是一個周期,金木水火土,東南西北中,東方甲乙木、西方是庚辛金、中間戊己土,  「甲 陽木,乙 陰木,丙 陽火,丁 陰火,戊 陽土,己 陰土,庚 陽金,辛 陰金,壬 陽水,癸 陰水。」

《天干五行: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一陽一陰,虎、兔也是一陽一陰...

他說「書法最高境界是鬼畫符,」倉頡造字有十斗,傳給後人才八斗,第九斗被狗偷,現在世界通行語言是英文如草數一樣一筆畫過去就OK,英國人美國人的眼睛如狗一樣,又英語尾音發不出來,如t,d   最後一斗傳道士 ,師公道士乩童草書寫下去又可化骨治病,要賣多少都可以。《關於才高八斗的由來,我們所熟知的一直是謝靈運的那個版本。但在白水,卻是這樣說的:倉頡造字一擔粟,傳於孔子九斗六。還有四升不外傳,留給道士畫符咒。「鬼畫桃符」君不識,「才高八斗」有來頭。孔子識字九斗六,傳與弟子整八斗。弟子造就五車書,千秋萬代久傳流。從此學富稱「五車」,自古才高曰「八斗」。這才有了「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之說。》

提到38年古寧頭戰役,陳的太太是安岐人周氏,從台灣回來她說他父親及兩個村民半夜被國軍押著牽馬運送彈藥,走在巷弄裡,軍人在前,他父親走在後面,他把馬繩套在馬頭,半夜逃跑另二人一死一傷,當時南北村都被共軍佔領,共軍指所也設在北村,戰爭慘烈死傷枕藉,屍體都丟在賽赫(便坑)。提到四十七年八二三炮戰,陳先生說他父親站在屋頂上看,金門西半部轟火連天,炮彈如雨下,成功算是後方完全不受影響。

另一陳先生問到「為何安岐叫後岐」,答之「就如成功叫陳坑」,當地人都叫原名。陳寨主打趣說:當年船艦運兵從成功登陸,因潮水沒算好,老芋說跳下去衝上去就成功了,故名成功。

他說西園的五常山到小嶝16公里,到大嶝2.6勝公里,馬英九在五常山設有和平橋看板。

提到匪軍俘虜一事,陳寨主有一個姐姐嫁給古寧頭大戰時被共軍徵調的船夫 ,他幫忙共軍開船 ,被俘之後變成了國軍 。這個姊夫16歲當船夫,船是老板的,另外一個姐姐也嫁給軍人一名伙夫班長這個當伙夫的姊夫回大陸時竟是紅五類,他曾是一名共軍,因受傷被國軍醫好,編入國軍,回大陸探親,大陸親人以為他死掉了還刻了神主牌祭拜他。

在場另一位陳先生,他敘說一段家族故事

他說:「我父親跟著國軍來台灣 ,我的祖父從印尼回來, 非常有錢,是一個大地主, 抗日結束,家裡六個兄弟,三個跟著國民黨走,父親是老四來台灣,三個留在家裡 ,老大、老二、老三,二伯留在大陸被鬥爭下放到西伯利亞勞改。回大陸探親,二伯一邊講一邊流眼淚,父親在花崗石醫院服務,他們那一代多受到很好的教育。」

49年出生,父親50年退伍後在台北開診所 ,大伯英文程度很好

他說:「當時我家的田園從這邊望過去看不到盡頭,家裡很有錢。他在金門長大,父親是給成功的陳家招贅,大哥沒有結婚,外公要他入陳家族譜,三歲時父母親離婚 ,母親帶我們兄弟回金門。」

他父親有三兄弟一個大姐,父親後來很不順,開放探親他幾乎是背著他回大陸,父親落葉歸根,大陸上有三個堂兄弟,房子都是他父親寄錢回去蓋的,他大伯在大陸上得罪了很多人,一輩子都在台灣不敢回大陸 ,在大陸上他是土霸王,算是情治人員,因為得罪人 ,怕回去會給人家打,他是參加十萬靑年十萬軍的青年軍,一直在美軍顧問團任職,從來沒有下過部隊

祖父從南洋回來很有錢 ,福州一家有名的醫院前面整條街店面都是他們家的 ,當時福建省第一輛黑頭車就是他們買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跟他同年紀的堂兄弟完全沒有受教育,那時正逢風文革時期,他們不敢去學校,怕被欺負,因為他們家是黑五類的,是大地主,是反動派 ,又有親戚跟著國民黨來台灣 ,叔叔伯伯的孩子 在家鄕只能殺豬種田-------

勞改回來的二伯在家鄉是大老級的  ,他因為書讀得多,翁氏族譜由他來寫 ,很受到族人敬重,二伯去西伯利亞勞改20多年,大伯、二伯都沒有孩子,三伯在文革時候就死掉了 二個子兒不知怎樣長大,很苦---。民國80年代他的堂兄弟們還曾游泳到金門, 他給他錢送他回去,父親再娶生了一個女兒  ,所有財產都歸她,母親雖然不認識字,卻重視子女教育,兄弟都大專畢業,大姐叫做翁伸金曾當過民政局長,母親送來陳坑當童養媳她和李沃士縣長是堂兄弟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水龍吟 的頭像
    水龍吟

    水龍吟部落格

    水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