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句話:「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北宋教育家胡瑗說:「學者只守一鄉,則滯。於一曲,隘吝卑陋。必游於四方,盡見人情物態,南北風俗,山川氣候,以廣見聞。」因此他多次帶學生遊歷名山勝水,使學生視野開闊,見聞增多。
旅行可增廣見聞,豐富人生,若沒有紀錄,久了就會遺忘。多年前和老朋友余國根聊天,談到加拿大落磯山之行。他也去過,說「班芙鎮」是最美的城鎭。驟聽竟然忘了有這座小鎮。
105年,我把94年到加拿大落磯山旅遊的電腦檔案相片找出來,再參照旅遊手冊,寫下遊記。近日從圖書館借了一本「跟著我去旅行」書中正好介紹加拿大,有所啓發,於是重新整理舊作,雖然過了十四年了,透過文字書寫,往日旅遊情境仍歷歷在目。
那次旅行有老伴同事施月英和黃小芬同行,除了跟團去旅行觀賞落磯山脈壯濶的美景外,也順便去探視大女婿一家四口。大女婿執意要到溫哥華留學,女兒也帶著二個小朋友跟著去,轉眼已過了四個多月,心裡有點疑惑,為何那麼勇敢放下工作全家到加拿大?
94年7月20日搭乘長榮航空23:55的班機,經過十三小時的飛行,於當地時間七月二十曰19:40抵達溫哥華,晚上住郊區旅館。
第二天經過希望鎮、甘露市到黃金镇
1、希望鎮:從溫哥華出發,沿國道橫加一號經沙菲河谷抵希望鎮,有150公里,當初曾是一個淘金小鎮,如今轉型為觀光小鎮,這城鎮經常舉辦雕刻比賽,好的作品陳列戶外,到處是雕刻作品.
2、接著越過海岸山脈中午到甘露市 ,這是內陸乾燥氣候適合花旗參生長 ,參觀花旗蔘工廠,甘露市是北美最大的花旗參產地。
【根據維基百科:-甘露市(
3、黃金鎮(The Golden Town),位於加拿大卑斯省(B.C),是進出加拿大洛磯山脈的主要出入口。在參觀了太平洋鐵路、加拿大國家鐵路會合點的【最後一根釘】(The last spike)之後,晚上在黃金鎮住宿
【最後道釘:
這條起自西部溫哥華東至蒙特利爾,長1900英里,工期10年,但提前五年多竣工的加拿大太平洋鐵路〈CPR〉東西接駁處、最後一口釘的背後,隱藏著一部華工的辛酸血淚史。
根據:〈加拿大太平洋鐵路.MBA智庫百科.〉
1867年英國將北美大陸東部四省組成聯邦,建立加拿大。
1871年西海岸的英屬哥倫比亞省(卑詩省)被誘惑加入,其條件為建造穿越洛磯山脈的鐵路,以便連接加東各省。
經過
一、政府和英、法、美組成CPR公司,並與一美國人簽合同。他為追求利潤,使用中國勞工〈華人日薪1美元沒食宿、白人1.5美元含食 宿〉。 開始沿著西海岸菲沙河向上游修築,但深谷陡崖的這段是整條鐵路特別艱難的。615公里用了1.5萬名工人,7年的時間才修通。華裔9千人從事最危險的開山、挖隧道和放置炸藥,客死異鄉的就有四千多。
二、CPR總經理Van Horne完成673公里幹線和177公里支線的鋪軌任務。
三、1885年11月7日公司創始人之一Donald Smith在卑詩省的克萊拉奇舉起鐵錘,釘下那枚金質最後道釘,終將該省納入版圖。】
第三天從黃金鎭前往幽鶴國家公園 、班夫國家公園(硫磺山䌫車)、哥倫比亞冰原(冰原雪車)、庫特國家公園到瑞迪恩溫泉區。
1、鶴國家公園(Yoho National Park)位於加拿大卑詩省東部,佔地1,313平方公里﹐是世界遺產—加拿大洛磯山脈自然公園群之一。「Yoho」來自印第安克裡語,意為「驚異」,幽鶴國家公園擁有加拿大最高的瀑布奇景、世界級的化石遺跡地、和鬼斧神工的的天然地形景觀,被列為世界遺產,翡翠湖(Emerald Lake)是幽鹤国家公园(中最大的一片湖泊。
2、中午前往傑士伯國家公園參觀哥倫比亞冰原區 ,搭乘冰原雪車登上阿薩巴斯卡冰河上 。
3、下午沿著93號冰河美景大道 ,參觀弓湖鴉爪冰河,
在行經93公路上發現很多野生動物處處標示要小心駕駛
弓河瀑布是電影【大江東去】的拍攝地。
之後到班芙鎮及乘纜車登上琉磺山
1、在班芙小鎮散步
班夫小鎮(Banff Town)
是班夫國家公園中最熱鬧的市鎭,這裡有加拿大品牌以及特色商店與紀念品店。
這裡是加拿大境內體驗洛磯山的重要勝地。還記得我們走進一家印度人開的珠寶店,店員正好是台北來的中年婦人,她們把台北忠孝西路的房子賣掉,移民到加拿大,她說台北房價上漲,現在已經很難再以當時的價格把房子買回來,但她說「來到這裡她不後悔」。
2、乘坐纜車登上琉磺山
傍晚前往庫特尼國家公園 參觀瑞迪恩溫泉區 。晚上住在瑞迪恩(Prestige Inn Radium Hot Springs)
第四天從瑞迪溫泉區到露易絲湖、冰河國家公園到灰熊鎮
1、一早前往露易絲湖(Lake Louise)澄淨得就像一顆明珠,冰肌玉骨,超塵脫俗。它以風姿卓約的維多利亞山為屏障,山水相依,形成一幅完美的風景照。這裡是北美最受攝影師青睞的攝影地點。露易絲湖源自維多利亞冰川(Victoria Glacier),湖水碧綠清澈,遠望就像鑲嵌在落基山脈中的一顆翡翠。湖水冰冷無比,您若是泛舟其上,不妨伸手探入湖水,輕輕感受一下。每年11月至次年6月期間,湖面還會結冰,放眼一片雪白,與維多利亞山冰雪渾然一體,成為一個風景優美的滑冰場,附近有一城堡飯店前面有一大片草坪,遊客甚多.
晚上住此飯店
第五天到夕卡摩、歐肯那根湖區 到溫哥華
1、夕卡摩是著名的奶酪小鎮
2、歐肯那根湖
3、溫哥華冰酒廠
第六天去看女兒,到他的租屋處,這是這次旅行重點,女婿所上的課程屬短期性質,無發取得醫療保險,認識一位好心的牧師幫忙 。房東是楊梅人,他們把孩子送到國外,青少年很容易受到誘惑,小留學生沒有家長照顧很容易學壞。
我們一同去布查花園,次日一早搭乘BC渡輪 到維多尼亞參觀布查德花園。布查花園建於1904年,面積三十五公頃,是維多利亞最美麗寧靜的一處人間仙境,園區內隨著季節而展現不同的特色花卉,庭園造景之細緻堪稱典範,隨處可找到很棒的攝影角度,花園內包括低窪花園、日本花園、義大利花園、羅斯噴泉、秋海棠花園、玫瑰園、煙火瞭及音樂會草坪等等布查德的丈夫羅拔(Robert Pim Butchart)曾在此處設立石礦場和混凝土工廠。隨著礦場採伐殆盡,布查德夫人以花卉美化此地,-成為 國際有名的花園。
橫加國道一號公路的終點Mileo
接著我們來到位於碧肯丘公園另一側的加拿大1號國道公路起點(Mile Zero Monument),
這裡是橫貫加拿大領土的1號公路起始點,里程數0就從這個地方起算,
第八天溫哥華市區參觀:
1、到伊利沙伯王后公園(英語:Queen Elizabeth Park,簡稱QE Park)是溫哥華的市區公園。離海平面152米,是溫市的地理最高點。公園佔地52.78公頃,僅次於史丹利公園,
這公園有一組銅雕人像《Photo Session》,是由藝術家J. Seward Johnson, Junior在1984年贈送給女王公園的作品。雕像為兩對夫婦的4名遊客,一男子右手持相機,左手指揮五公尺外的兩女一男靠攏些,他好將眾人與背後景致拍攝入鏡。銅像模擬了絕大部分遊客會做的事,且真人大小的人像,動作表情栩栩如生,很少有遊客能忍住不和這組銅像一起拍照,我們也在此留影。
2、到史丹利公園Stanley Park,公園面積有404.9公頃,為加拿大最大的市立公園,同時也是北美第三大,公園三面環水,可見到美麗海灣與巨大的樹木群,景色幽美,觀賞史丹利公園之景觀頂(PROSPECT POINT)據說是浣熊較常出沒的地方。
印地安人圖騰柱
橫跨還灣的獅門大橋.
來到溫哥華港口,並參觀了往返阿拉斯加的豪華遊輪-「愛之船」,這座以純白色調打造的船型碼頭,就是停靠愛之船的碼頭.
感想:
- 幾天行程感覺溫哥華白天真長,晚上9:30天才暗很特別。
- 西方人很有教養守規矩,記得從聰哥倫比亞冰兵原回程中遇到交通事故車輛堵塞,看大家都很有耐心的等候。
- 溫哥華樹木參天空氣很新鮮,國民素質好小留學生很多,這裡是很多人嚮往的城市。
- 女婿開車帶我們去市立圖書館,停車場很大,圖書館藏書豐富,重視兒童圖書館教育,經常辦理各種活動.
到加拿大旅行已14年了,幾天前我問讀建築系孫女「妳對加拿大還有印象嗎?」她說很模糊。小外孫今年也將讀大學了。
姊弟二人都愛好美術或許曾經在這美麗的城市住過半年獲得美的薰陶有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