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到大峽谷、濱海步道、八里左岸健行
桃園市長青樂齡「快樂旅行班」的戶外課程安排於9月21日前往大峽谷、濱海步道、八里左岸和挖子尾保留區進行健行。非常感謝曾老師詳細的規劃和引領,讓我們有機會欣賞台灣西北海岸林口和八里的美麗景點。同時,也要感謝與我們同行的夥伴們,我們一起分享了彼此的人生經驗。記錄見聞,留下一段難忘的旅行記憶。
遊覽車從新屋上高速公路,從中壢轉接道上五楊高架,轉國道2號機場聯絡道,經過熟悉的機場航廈,再進入台61線,來到林口的大峽谷。
一 到大峽谷:(林口區西部濱海公路625號)
『林口大峽谷,又名林口水牛坑、林口黃牛大峽谷,位於臺灣新北市林口區嘉寶里下福海岸,原為嘉寶溪旁的山丘,遭長期盜採砂石而挖成峽谷,成為放牧地與觀光景點。』原來的山丘,遭長期盜採砂石而挖成峽谷,相當奇妙。我們周遭只要靜心觀察,會發現很多美的景點,若經過大家的介紹,必會吸引很多人來造訪。北寮奎壁山的『摩西分海』、金門的『沙美摩洛哥』和『林口大峽谷』都是熱門的打卡景點。
二、濱海步道:
林口區公所:【太平濱海步道,位於林口區太平里,以林口台地西北邊與八里區交界之山麓沿線,涵蓋太平嶺地區及濱海南灣頭,過去是由「保甲路」改建,村民會帶著魚、蚵、竹筍等農產漁獲,通往新莊、林口從事買賣生意。民國94年,八里焚化廠與太平村居民、林口鄉公所利用焚化廠回饋金進行推動全國首創的社區總體營造,於民國97年正式啟用太平濱海步道。全長約2.53公里,整條步道所鋪設石階約8千階,沿途保留原有植栽及自然生態,路上更設有植物解說牌,讓遊客能夠認識在地原生植物,由觀海平台向下俯視,可鳥瞰西濱海線及山邊不同景點,是一條最佳親子互動及尋幽探險的好去處。----】
我們從海邊的南灣頭,約於台15線西濱公路13.7K處往上走,到太平嶺1700公尺,路口處有公廁,走一小段有一休憩平台,從平台可鳥瞰西濱海線及山邊不同景點,最醒目的是八里焚化爐和台北港。走到『懷舊古道石碑』折返,石階步道,兩旁是濃密的樹蔭只前半段陡坡,比較辛苦,仍需登山杖,步行時間約90分鐘。
1.八里焚化爐:是名家設計,已成為當地地標,同行林兄曾任職新豐唐榮,在焚化爐及水泥廠部門服務過,他說焚化爐先經過溫度1000度殺菌,剩下有毒戴奧辛還要應經過2000度高溫分解,空氣中有毒物質已是微量了,一般人對焚化爐還是不了解,我們科學知識普遍不足。
2.台北港:彭兄說他五年前從臺北港搭船到平潭,船費5000元,航程3小時。仍印相清晰,他說台北港最初定位為基隆港的輔助港,但其佔地面積與平台較基隆港更大,遂逐漸取代之。
三、左岸公園:
【左岸公園位於新北市八里區,原稱為西門河濱公園,屬於八里左岸地區的一部分,長達280公尺,在政府的規劃下,漸漸成為大台北民眾假日休閒的好去處;左岸公園裡設有公共自行車租借站,讓您悠閒地徜徉於觀音山與淡水河的擁抱之中,左岸公園內還有籃球場、涼亭、兒童育樂設施、草皮綠地等,佔地寬廣,十分適合全家大小出遊。】
公園正在舉辦【2022八里城市沙雕展』展覽期間至10月11日止為期60天,今年沙雕以「光合希望」為主題,展出16座超吸睛的沙雕作品,其中主雕「舞動八里」作品象徵著幸福的起點,入口意象「光合希望」作品象徵希望的種子在溫暖的陽光下發芽----- 】
配合沙雕展吸引大批觀光客造訪,同行學員很會 擺P0SE,留下許多美照。林先生曾參加建設台北港,他對這裡的地理環境相當熟悉,他說對面的山是大屯山,其後是七星山,寒流來會下雪,冬天淡水出海口溫度全台最低,又說台北港施工時挖到十三行遺址才停工-----。
四、挖子尾自然保留區:
【(臺灣話:Uat-á-bué Tsū-jiân Pó-liû-khu)位於臺灣新北市八里區,是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為保存紅樹林及其生態系而設立的自然保留區。此區位在淡水河口左岸,因為入海口地形彎曲,被稱作「挖仔(臺灣話:Uat-á)」[a],又位於淡水河道最後的轉彎處,於是將此處稱為「挖仔尾(臺灣話:Uat-á-bué)」。後的轉彎處,於是將此處稱為挖子尾---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認識水筆仔-
胎生苗,長達20公分。含有單寧酸, 可防止螺類、螃蟹等吃它。開花結果後呈圓錐狀,繼續成長,胚莖抽長成為筆狀,一枝枝垂掛在枝條間,直到隔年2~4月間成熟呈紅褐色掉落。花後結果,分 佈在河口沼澤地。
用 途:
1 是河口生態中的生產者,提供蟹、魚、鳥類的食物或棲息地。
2 減少土壤中的鹽分,防止土壤流失等功能。
3 為海岸防風定砂、防潮護岸之造林樹種。在河口地區是最重要的植物,我們應加強保育的工作。
五、挖子尾聚落:
從挖子尾聚落村口,走一段木棧道,途中發現一戶漁家,一群魚工正忙著打包現撈的魩仔魚,一斤250元,我看新鮮也買一斤。挖子尾聚落再往下走是『十三行遺址』及『台北港』,十三行遺址值得探訪。
認識同行朋友:
1.Kelly是我在World Gym運動認識的朋友,她來自新屋十五間,兄姐都住在附近,我都熟識,Keely學企管到大陸工作十多年,擅長投資房地產,看重有發展潛力的房子就買下來,住了一段時間,出租幾年就賣掉,他認為房子在10多年之後就不值錢了,喜歡買在都市計劃區的房子,這裡房子因交通、公共設施完善具增值潛力,最近在桃園會稽重劃區買一棟間房子,那裡靠近虎頭山、南崁溪步道。她兩個姐姐都是國中老師退休,三姐夫每天在家裡做氣功、瑜伽二小時,到操場走路1小時,因次保持很好的體力。媽媽高齡85歲,自己買一棟房子,有一看護陪伴,行動自如。 Kelly平日喜歡品嚐咖啡,吹冷氣、看書,享受悠閒時光------。
2.林兄住在過嶺,來自台中祖籍安溪,曽住龍岡,岳母林氏來自小金門青岐17年次,還健在,岳父湖南人,從軍、後在金門當警察及高中職員,太太國二來台,岳父母住在龍岡,那裡有很多湖南同鄉。他曾在新豐唐榮工廠上班,他說早年有北大同,南唐一說說,民營化後離職, 他曾在台北港工程,施工中發現十三行遺址才停工----。
3.曾女士,彭兄太太,有八兄弟,父贛南客籍,二十歲和表哥來台,在台習藝,後在竹東火車站前開棉被店----。
曾老師風趣幽默,他說:『不走出去,你眼前的就是世界;走出去,世界就在你眼前。』相當有鼓舞作用。中秋到舅金城探望90歲的四舅,他說『說當你走不動了再多的錢財都沒有用,因為你帶不走它。』趁還能走動,參加戶外健行活動是一件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