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奎輝---舊地重遊
日前素姿fb傳來去奎輝的照片,她是老伴小學同學,才有今日舊地重遊,那年才20出頭,來到一個世外桃源般的泰雅部落。當年進入山地有管制,對外交通靠船運,第一天報到是搭乘大溪往阿姆坪碼頭的公車,再搭船到奎輝碼頭,當時阿姆坪碼頭很熱鬧,飯店生意興隆,小船很多,阿姆坪對岸有三個山地部落,貨客都靠船運,很不方便,但是湖光山色,到處充滿歡笑,在那裡停泊了二年,留下許多回憶,轉眼間已隔半個世紀,滄海桑田,人事全非,當年所認識的人,至今仍留在腦海難以忘懷!
達雅是奎輝部落一個年輕人,來學校代課,能歌善舞,十 分風趣
一位來自大崙詹姓有一頭紅髮我們叫他美國朋友,老教導,徐老,貴芳,瑩珠、尚庚………。以及派出所主管,雜貨店阿開……。
在那裡曾經第一次夜遊、第一次吃香肉大醉三天,第一次上山拉竹子、第一次划船,第一次到湖底撿漂流木裝飾校園,第一次去野溪捉蝦子,第一次約會………。
在那片片森林,那座座群山,那清澈的溪流,那熱情又好客的泰雅家長,以及一群可愛的孩子,在那裏促成三對姻緣,舊地重遊,難忘從前……………。1040118
到復興鄉長興渡口
今日天氣晴朗,午後開車前往復興鄉,從關西走羅馬公路。往年這時侯沿路開滿櫻花,今年竟稀稀落落,抵達長興部落後,前有一條步道通往石門水庫,臨近渡口要走一段斜坡。
想起25年前小女還就讀小學5年級,安排她參管樂育樂營,營區就在岸邊松林間,也因為這機緣讓她踏進音樂這條路 ,可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61年來到這裡服務,對岸是阿姆坪渡口,交通只有靠船運,那時羅馬公路還沒有開通, 這裡算是復興鄉的前山,有三個泰雅族部落--長興高繞奎輝。從阿姆坪渡口到對岸是長興部落,向右到高遶部落,往左到下奎輝。當年鄉籍有三人來到這裡教書 ;山西的蔡增耀在長興,湖下楊永橋在高遶 ,我和雲林四湖的蔡尚庚到奎輝。一轉眼間過了45年。楊也作古多年,舊地重遊,往事歷歷如在眼前。
老伴述說一段往事,她比我早一年到奎輝 ,有一次到長興找徐文彬,晚上一原住民老師執意要自行開船回奎輝,一上船時竟掉落水中,幸好握住船舷,才有往後的人生,今日來到長興渡口,已經沒有小船 ,露營區僅留下一些殘破的鐵皮屋,營地已是一片茂密高聳的松林,四周群山環繞,遠處石門水庫旁有很多棟觀光飯店,右前方枕頭山有幾戶人家 ,水波蕩漾、涼風徐徐 ,成群烏鴉在林間啼鳴飛舞,平地很難看到這景象,如置身在如瑞士般湖光山色中,這裡真是桃園的秘境。105.3.5
到復興鄉奎輝國小、嘎色鬧獵人學校
平日開車走羅馬公路,總是感到無比舒暢。今天再約老伴到復興鄉奎輝國小、嘎色鬧獵人學校,舊地重遊。
當天下午雲層很厚 ,四點左右到達關西,山區天氣晴朗,從過去住在山上的經驗,雨後山景最美,且6月天白天長,決定繼續前行走羅馬公路一路開到了奎輝,沿途沒有遇到一部車,到達奎輝國小,竟出了個大太陽 ,操場停有9輛汽車,還以為是學校辦研習呢?原來是住在平地的老師們都開車上班。
以前交通不便 ,外地來的教師都住在學校宿舍 。
操場有二個小木屋,學校牆上彩繪很多泰雅族圖騰,所有運動器遊戲器材都很新,教室設備很完善。
回憶當年分發到這所學校,才20出頭轉眼間已是白髮蒼蒼了。當年羅馬公路還在開闢中 ,要到這裡要從大溪搭乘公車來石門水庫阿姆坪渡口,再乘小船開到對岸,船停放在下奎輝再走30分鐘的些斜坡才到學校,那時阿姆坪的船很多,對面山有三個泰雅族部落,奎輝長興和高遶,當年阿姆坪十分熱鬧,有旅館及酒家。
若不乘船從奎輝出來要走山路,須經過二座吊橋才到角板山台地,其中一條就是今日復興吊橋,今天已成為觀光勝地了,當年路況不好山路不好走,且常有青竹絲出沒。
在學校遇到一位女警衛,她住在中奎輝 ,我打聽「石阿秀」這個學生的下落,她說目前住在湖口,我問簡姓雜貨店老板呢,她說已全家搬到桃園 ,下一代也不清楚了 ,再問起「達亞」這位當地原住民朋友, 她說說已往生很久了。
達亞,名陳成功,那年在學校代課,多才多藝,相當有才華,他是霧社農校畢業,還記得第一次吃達亞煮的狗肉被狗吠了一個月------。當年校門前有一棟日式教師宿舍,我曾住在那裡一年,如今已改建為社區活動中心,往中奎輝走斜坡上有一衛生所,已經很破舊,再往上走奎輝派出所仍在,當年山地是管制區,一般人不准隨便出入,派出所旁邊有一間雜貨店,小老板叫「阿開」,人很好。
有一年暑假讀海洋大學的表弟欽容來這裡,遇到長興派出所主管許三才的女兒「杏貞」,那年她才讀高中 ,竟譜出一段美好姻緣,好友謙誠也娶了「瑩珠」,如今夫妻恩愛,夫唱婦隨。
去年在金門許建忠議員家恰遇到自雲林四湖來金門縣政府認職的行政處長,他竟和當年在奎輝的同事蔡尚庚兒子同事;王讚榮是學校教導,還記得常託上奎輝的學生將蝦網放在溪水石縫旁,第二日把竹網取回,常常滿載而歸。徐文彬是學校元老,一直在山上可說桃李滿天下,住在長興宿舍,夫妻待人友善,他擅長園藝,每次大雨之後都會帶領學生到水庫岸邊撿拾漂流木及石頭來美化校園,他負責學生營養午餐工作。那時還有林信義、林芳秀、楊貴芳, ------。
當年泰雅族老婦人多紋面,用額頭背木材 ,邊走路邊唱歌 ,也常見到男士邊走邊喝酒,住屋都大都是竹子和泥土砌成 ,屋頂用黑色石版壓著。大部分原住民都會用日語,印象很深刻。
發現天氣不錯,於是又開車往嘎色鬧走 , 嘎色鬧登山口於118羅馬公路51.8K附近轉入嘎色鬧產業道路,直行約5km之後,抵達嘎色鬧,再前進一小段路, 馬路十分寬敞,一到目地的,變化真大,這學已變成「獵人學校 」,提供城市學生來這裡露營,回想年老婆來這所學校,可要走一段嶇崎山路,十分辛苦。如今交通已改善很多。
這裡三面環山,山勢高聳,林木蒼翠,白雲悠悠 ,溪水清澈,流水匆匆,在幽靜自然環境中,真可以洗淨塵勞,澄澱心靈,蘇東坡:《溪水便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這趟山林之行可說收穫良多。105.6.6
訪奎輝國小見到當年的學生 106.1.3
最近報導落羽松很美,我想從新竹關西到羅浮的羅馬公路,這段山路一定可以欣賞到秋冬景色。午後和老伴開車上山,沒想到一路仍是綠油油的,完全沒有秋冬的景象,只見道路兩旁洋紫荊盛開,粉紅色的花,十分艷麗。四點前抵達奎辉國小門口,正要放學,這是我和老伴認識的地方,所謂夫妻是相欠債的,怎會在這裡認識要牽手一輩子,真是姻緣前訂。還記得四十多年前校門前方是一棟日式宿舍,當時宿舍右邊有一接山上泉水的水管,那時三弟從金門來這裡讀書,兄弟一起住。目前這棟宿舍已經改連為二樓的社區發展協會辦公室了,當年教室才一層樓現在已是二層教室了,唯有操場司令台及校門口有一斜坡仍沒改變。在校門口遇到一位女校警,因上次詢問石阿秀同學的下落而認識,她住在石同學娘家隔壁,我問石阿秀回娘家嗎?她说很少,再問她大哥還在嗎?她說很年輕就死了,記得石阿秀的大哥長得英挺,非常熱情也很健谈,是我很要好的朋友。女校警指著從斜坡走上來二個婦人,说這二位是阿秀的姪女,她指著後面那位是石阿秀同學,她正牽著小男孩放學回家,我一眼就認出來—他叫「李娟花」。歲月的風霜寫在她臉上,還記得她住在下奎辉,長得眉清目秀,很有禮貌又懂事,當年她爸媽對我很好,常從家裡帶菜送我,父親是船夫,有一次我從阿姆坪她爸爸的船來奎輝,因為太晚還住在她家呢,他們全家都睡在一個房間起,不分男女,感到非常驚訝,往事一一浮現。和李娟花交談中,得知和同學高明德結婚,住在中奎輝,記得高明德應是住在後奎輝,每天要走很遠的路上學,功課很好。二人真是天作之合,看他的小男孫長得健壯,皮膚黝黑,五官輪廓分明,很有禮貌,為他們感到歡喜。又知道達雅也結婚了,娶呂秀琴同學,有了孩子,達雅名叫陳成功,當年在學校代課,是一位相當豪爽又有才藝的年輕人,常拿起吉他就自彈自唱,記得有一次夜遊拿著火把從奎輝走到角板山。多年來一直打聽他的下落,得知他失蹤多年,被發現在山林裡,已是一堆…,令人鼻酸,真是悲慘!知道他結婚生子,對象竟是我的學生,真替他高興。李娟花告訴我同學感情很好每年開同學會,今天奎輝行收穫真多,很開心。
春遊奎輝嘎色鬧109.2.7
最近天氣陰霾了好幾天,今早陽光露臉,隨口約老伴上山到奎輝,他一口答應,過去她常說路途遙遠,常常反對,這次竟然爽快答應。午後我們從埔心到龍潭再往關西,到了關西118上山路口處台塑加油站,休息片刻後,就一路開往錦山,這時正是紫荊正綻放的季節,道路兩旁豔紫花朵隨風搖盪,住家庭院的紫藤、炮仗花,聖誕紅,在陽光照耀下,十分豔麗,真美!
到馬武督後進入山區,沿路櫻花盛開,滿地落花,我們到長興國下停留,校門口二尊泰雅族造型的銅像,牆壁上有很多泰雅族圖騰,校園內有一座暸望台,老宿舍已經改建了,牆上有學生的陶藝作品, 看到一個看板介紹復興鄉地形:大漢溪的河谷地形,大漢溪發源地尖石鄉的品田山,在復興鄉的下巴陵和三光溪會合後始稱大漢溪 ,因為流水作用旺盛,在羅馬公路上可看到高山峻嶺、峭壁懸崖、峽谷瀑布、曲流 ,河階、台地、壺穴等自然景觀 ,目前政府和社區部落 在各溪流在實施護漁------。看了這些介紹,讓我們更能了解這邊的地形和生態環境,教室內有兩個老師還在備課,十分認真。
接著到奎輝國小,保全讓我們進去參觀,整個校園環境改變很多,操場外圍的竹林已砍掉,整建一個環形木棧道, 視野顯得更開闊,這時是枯水期,對面是枕頭山 ,水庫見底,真不知道他們怎麼樣出來,操場中間還保留一棵高聳的老松樹,教室後面清除掉原有的花圃,向外延展規劃一個活動平台,使學生的活動空間加大了,更難得的是在女兒牆上站展示室雅族傳統文化,有住屋、狩獵、工藝等文字和圖片介紹,陳列竹屋及各種陷阱的模型,彰顯泰雅族人文化的特色,看出「原住民基本法」在這裡真正發揮作用。
接著前往嘎色鬧,老伴在民國六十年和她二姊來這裡代課,學校已廢了,遇到二個當地人,一老一少,在田裡燒火,老的姓曾,他說奎輝國小畢業後報考憲兵學校,當了六年士官,退伍後到壢新醫院當司機,退休後回到部落,年輕的姓吳,他們都是當地居民,老伴向他們打聽當年的工友周德清,他指著遠處一民宅原處,他太太還在,當年老伴曾住過他家,受他照顧。
回程途中,在過了奎輝後的不遠處有幾處石門水庫觀景平台。是欣賞石門水庫的最佳位置,湛藍的天空搭配石門水庫的山光水色,如此壯闊的美景,是賞景拍照的好地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