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鎮區綠水溪客家生態陂圳工程啟用典禮
20171116
桃園市鄭市長親臨現場主持啟用典禮,當日有很多表演團體,十分熱閙,瑞埔長青樂團,也是受到該里黃里長的邀請也來湊熱鬧,當天參加的兄弟有盧文凡、陳永禎、葉高禎,黃春德、陳茂景,盧小姐;金老伴和素姿約好一起來,阿堯老師因為出國,特別請寶豐來攝影,他是一位生態專家對各種動植物了解很深入,樂團成員大都是瑞埔畢業同學。綠水溪源自八角塘是大坑缺溪的支流,流經黄復興中藥房千顷第,河水清澈,千頃第是平鎮地區很有特色的建築物,
隔日一早再去綠水溪步道,這段生態步道有四百公尺,走到八角塘再度往右走經過一段僅容一輛機車的田間小路就可到通往埔心的大馬路,走著走著老妻突然想起幼年往事,當年家裡賣煤炭,經常從埔心推著煤炭來黃復興中草鋪賣,也常常在夏季赤著腳踏在火熱的柏油路上推著空酒瓶到中壢公賣局-----提及里長的父親正是她小學同學黃報助,敘述一段當年讀書情景,從千頃第往左沿著大坑缺溪大約三、四公里路程可到埔心往龍潭的中興路,前面經過一大段狹窄彎曲的小路,直到鎮興土地公廟才寬闊起來。大坑缺溪源自龍潭姑乳山流到伯公潭才匯入老街溪,伯公潭附近有三間土地公廟,一座糯米紅磚拱橋,附近伯公潭客家信仰圈水利景觀工程正在施工中,建設經費大部分來自客委會, 不斷的建設將會促進中壢平鎮地區的進步繁榮。
當日新聞:20171116
平鎮區綠水溪客家生態陂圳工程啟用 鄭市長:重現平鎮歷史風華,彰顯客家美好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6)日下午前往平鎮區,出席「平鎮區綠水溪客家生態陂圳工程啟用典禮」,鄭市長表示,綠水溪客家生態陂圳工程總長度約440公尺,工程包括:步道工程、生活據點營造、河岸護坡工程、牌誌設置、景觀植栽等,將過去的水圳系統恢復原貌,兼顧質感、美感及生態,工程總經費約1,650萬元,其中客委會補助1,209萬元,客家局補助341萬元,其餘由公所自籌,工程不到1年即完成,已於今年10月13日完工;市府會陸續完善平鎮區各段自行車道及水圳系統,重現平鎮歷史風華,彰顯客家的美好。
鄭市長指出,綠水溪為百年中藥老店「黃復興號」早期在此浸泡、洗淨藥材的河段,也是附近居民浣衣的場所,與居民生活生活息息相關;而綠水溪客家生態陂圳工程重現過去綠水溪的景象,讓大家感受到舊安平鎮庄的人文及生態,是歷史的新起點。
鄭市長說,平鎮區相關河川建設工程將陸續推動,交由水務局、工務局及客家局施作,包括:老街溪上游的平鎮段;伯公潭客家信仰圈水利景觀工程,已於今年9月開工,經費約3,418萬元,將修復糯米紅磚拱橋,也會建置水車,重現先民的生活型態,並規劃公園空間;在大坑缺溪周圍施作步道工程;推動老街溪平鎮鐵騎自行車道興建工程,經費約5,240萬元;「宋屋庄生活街區環境營造八字圳計畫」,經費約2,000萬元;八角塘環境景觀營造,經費約1,920萬元;平鎮鎮興里自行車道興建,經費約6,000萬元;中豐路自行車道跨橋興建工程,經費1,800萬元;興建「乙未戰爭紀念公園」,經費約1億4,000萬元;以及今日啟用的綠水溪客家生態陂圳生活營造工程,經費1,650萬元。以上各項工程,總經費超過3億6,000萬元。 鄭市長還說,南崁溪的自行車道,從龜山、桃園到蘆竹總長約22公里,而老街溪未來可望達到30公里,包括上游的平鎮、大坑缺溪,下游則到青埔。市府會重現平鎮往昔水圳系統的特色,並持續完善各段的自行車道及水圳系統,同時設置YouBike租賃站點,串連為一條景觀休閒綠帶,提供當地居民更多元的休憩空間及親水環境,打造平鎮成為騎鐵馬最好的去處。
今日包括立法委員呂玉玲、市議員莊玉輝、劉仁照、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市府客家局長蔣絜安、水務局副局長耿彥偉、平鎮區長何明光均一同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