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值得閱讀
1.洪蘭教授談教養
2.主動學習廣泛閱讀青春要留白
為了孩子,我不放棄沒有人天生勇敢
3.洪蘭教授演講《教養的藝術》聽講心得
4.系統化多元閱讀--文章來自1120923金門日報陳慶瀚
5.陳亮恭/至樂無樂‧死生自在
洪蘭教授談教養: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说:「重要的是有什麼能力,而非缺乏什麼能力。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说:「重要的是有什麼能力,而非缺乏什麼能力。」多去看他有的能力,自己心情也会好,不会整天怨叹为什麼孩子不如别人家的,要知道孩子身上是你的基因,你跟别人不同,他当然也跟别人不同,人跟人是不能比的。
大腦決定行為,破解迷思
洪蘭教:在成人腦中和學習與記憶相關的海馬會持續產生新的神經元,神經元新生的現象最早在齧齒動物身上發現,但科學家證實成人也有新的腦細胞生成,因此當某一方的腦受損時,其他部位的腦細胞會接收相關的區域,如同老鼠斷指實驗中看見的現象,因此沒有「輸在起跑點上」,對於學習來說,耐力和持續的堅持才是最重要的。
依此而論,坊間常說的「小孩三歲定終身」這個觀點亦不成立,因為實驗證明了大腦是不斷改變的,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而行為產生結果,最後結果會改變大腦,長期使用錯誤的教育方式教導孩童,就會讓孩童走向偏差。洪蘭教授打趣地舉例:「如果每天都罵小孩是豬,透過這個循環,孩子就會越做越不好,最後沒辦法就真的只能成為豬了,因為沒有別條路可以走,如果家長只灌輸不正確觀念,孩子在無所適從之下,只會讓砥礪變成揠苗助長。」洪蘭教授也提醒家長,若是小孩在小學二年級之前在書寫上有著偏旁顛倒的問題,作為家長絕對不要以打罵管教孩童,這是因為兒童大腦發展的時鐘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尚未完全發展,書寫出現偏旁顛倒也是正常的現象。
如何才能促進學習?洪蘭教授引用了一項對黑猩猩腦神經的研究,顯示了神經聯結「用進廢退」的原理,如果不用大腦,神經就會越來越稀疏,其中的聯結也會變少;相反地,越使用神經,聯結就會越密集。黑猩猩與人的DNA只有百分之一不同,顯示兩種生物在基因上是極為相似的物種,因此科學家透過實驗觀察黑猩猩的行為,以了解人類行為的奧秘。實驗指出,觀察黑猩猩的大腦運動皮質與手指運動的關係,誘導黑猩猩用第二、三個指頭每天撥輪盤三小時,之後給牠東西吃,這樣進行三個月以後,再重新檢視牠的腦部,會發現牠腦中控制第二和第三指頭的區域變大了,也就是說,有運動的指頭,在腦中相對該指頭的神經區域會擴大,神經越刺激,聯結就會越緊密。然而神經發展在十二歲以前就會完成,所以家長必須給予孩子必要的刺激以幫助神經的發展,但是這並不意味要在孩子十二歲以前,強迫孩童學習,而是要去創造孩子自主學習的情境與動機,主動學習才是有效的學習,如果是被動的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
安全感,情緒與學習
洪蘭教授提出了1956年代,哈洛(Harry Harlow)的猴子實驗,讓小猴子在二個「代母」之間選擇,結果發現小猴子寧可選擇沒有奶瓶但可以提供安全感的絨布媽媽,而非有奶瓶但冷冰冰的鐵絲媽媽,由此可知孩子們要的是安全感,一個能夠永遠保護自己的媽媽,是孩子情緒成長不可缺的安全感來源。學習獨立與被拋棄是兩回事,兩者的差別就在於安全感,那是情緒成長的磐石。因此洪蘭教授強調要讓孩子準備好了再放手,也一定要讓他知道「家」是走鋼索時背上的安全吊繩,有了它,他可以盡情放手嘗試,因為即使失誤也永遠會有安全網在下面接著他,是最後一道安全防護。
洪蘭教授強調,讓孩童學習獨立而不是讓他感到被拋棄,家庭是最早的學習場所,父母是最初的老師,安全感在孩童學習的路上是一定要填滿的。有個數據是這樣的,在三歲時每個月都被打一次的孩子,在五歲時打人的機率比沒在毆打環境中的成長的孩子高出了兩倍以上,由此可知受虐兒長大成為施虐者的機率是我們都應該重視的,而家長對孩童所說的每一句負面語句,至少需要四句正面讚賞的話語才能抵銷它所造成的影響,孩子的心靈遠比我們大人所想的來得更為單純、脆弱,也更容易受到傷害。
教養孩子是一門藝術
世界上沒有完全不可教育的孩子,大腦是具有可塑性的,大腦中的神經迴路是可以改變的,沒有「教不會」,只有「不會教」,用正確的方式教學,了解孩子的盲點才能讓他們有正確的認知。教育孩子是一種藝術,而不是科學,沒有一個藝術品是相同的,因此也沒有一個孩子是相同的,不要低估每個孩童的學習能力,試著從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才會真正了解他們想要的是什麼,並且用正確的方式教養他們。洪蘭教授最後提出一個概念和現場聽眾共勉:當處於必須拒絕孩童的情況中時,請指出另一條可以讓他行走的路,世界上沒有什麼天才,只要把孩子放對地方,讓孩童的能力可以盡情發展就是天才。
聽故事,是每位孩子最愛的事。有報導指每天大量聽故事、閱讀故事書,無形中會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因為聽與說故事時都會運用到的組織能力、詞彙、想像力和前後的連貫性,這些都是語文能力學習的重要指標。
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十分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繼早前從台灣請來了有豐富閱讀教學經驗的老師到校進行校本培訓外,日前由澳門大學副校長程海東教授及教務長彭執中,協助安排台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蒞校,為中學部師生進行“閱讀與創造力”的專題講座。
洪蘭教授先從科學角度作引入,透過多張大腦的專業圖片深入淺出地說明了大腦與閱讀及學習的關係,強調了大腦的記憶特點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意即看過的東西會對將來的思考產生一定的作用,一個人的背景知識決定了所看到一件事物的內容。
閱讀是快速吸取知識的途徑與方法,透過閱讀可把別人的經驗內化為自己的經驗,通過閱讀能激發出更多的想像與思考,說明了創造力的根本在閱讀。她亦勉勵學生在成長階段要不斷探索,人生是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衝刺,不存在輸在起跑點上的說法,人是要活到老及學到老,強調了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亦舉出了愛迪生、愛因斯坦及王陽明都是大器晚成的成功例子。
她同時勉勵教師不要讓“標準答案”扼殺學生的創造力,不要讓學生死背答案,要培養學生自我思考及創思的能力,不要被習慣綁住自己的想法,要時刻保持創造力。
通過洪蘭教授精彩且具啟發性的講座,澳大附校師生均感獲益良多,明確了閱讀不僅能增進自己的知識,亦能擴闊自己的視野,是創造力的基本條件。同時亦體會到人生在世,要不斷的增值及裝備自己,迎接社會的各種挑戰。是次講座由澳門大學提供協助及支援。
教養的藝術
1、不要打小孩子,你打他們,他們打別人
2、小孩子6個月可以開始情緒控制,但是家中不要佈置的太漂亮,因為小孩子會好奇開始破壞,反之不好奇就要開始擔心了。
3、如果小孩無理取鬧,父母控制情緒的方式請先走開
4、研究發現,爸爸一周回家吃飯三次,小孩子的詞彙會比一般的小孩多更多
5、大腦沒有一個地方可以打、可以碰
6、建議大家可以看「飛越杜鵑窩」的電影,會了解前腦的重要性
7、人定「順」天,不要強迫小孩去做不能做的事,他不能走的時候不要強迫他硬走,他能走的時候,不要將他關在圍籃裡
8、孩子到一年級的時候使用左手或右手才會定下來,不要去矯正左右手的使用
9、沒有「輸在起跑點」這句話,人生是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
10、左手、右手不要試著改變,會有情緒障礙。說話的早晚、開翹的早晚、左右手的使用這三點都是基因所決定的
11、孩子找你、立刻停下手邊的事傾聽,"等一下"他們就不說了、久而久之就什麼都不說了
12、絕對不要拿孩子跟別人比
13、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是贏在轉折點
14、任何事超越了能力就是壓力、不要期待孩子超越他們能力
15、小孩長大後徵詢父母意見,僅需要告知原則,讓他們自己做決定
16、不做媒、不作保
17、沒有三歲定終身這件事
18、學而不思則罔
19、60%的行為是習慣化的行為,卓越不是一個行為,而是一個習慣,習慣成自然,所以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不要妥協,原則要清楚
20、習慣就是生活的態度,衛生習慣、閱讀習慣、做事情的習慣、睡覺習慣、說話習慣 habit is a second nature that destroys the first
21、不要讓孩子一直哭,他們一定有不舒服,但不會表達
22、品格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機會,無傷大雅的習慣影響你的升遷
23、模仿是學習最原始的機制
24、操之在己,如果別人有的東西你沒有,試著自己做,包括給孩子的玩具,創造新、心意
25、影響孩子品格的因素:所教的朋友-行為的模仿,看的書-知識的內化
26、國中之後一定要幫忙篩選朋友,可以透過家長會或是多買電影票,邀請孩子的好朋友一同前往(需和對方的家長直接聯繫)
27、經驗是促使神經連結最好的方式
28、閱讀可將別人的經驗內化成自己的,用有限的生命去學習無限的知識
29、語言是思想的媒介,知識不分課內課外,只分有用沒用,學生只要念要考的東西,這是錯誤的觀念
30、不要罵孩子是豬、不要傷害到孩子,過去的經驗會造成現在的你(一直罵豬長大就變成一隻豬),每一句負面的話需要4句正面的話才能彌補
31、謙虛自己,不要謙虛孩子,因為我們知道大人是在說假話,但是孩子不知道(如果人家說你孩子很聰明,就說謝謝,不要回答說你不知道他國語只考五分或者是他那天被老師打之類的)
32、父母親常常口是心非,小孩會叛逆;大人不放手,小孩傷母心
33、在我學校裡,我不要你完美,我要你學習,這樣時間不會花在推卸責任。當你犯錯時,重要的不是這個錯有多糟或是不是你的錯或他算不算一個錯,重要的是要把它轉換成學習的經驗 (from book - The genius in every kid by Rick Ackerly)
34、孩子說謊的頭號原因-不想讓父母對我失望
35、當對孩子過錯寬容的時候,他們長大也會寬容待人
36、孩子最大的恐懼是沒人愛,最需要的是安全感,被拒絕是恐懼的地獄
37、受虐兒童長大幾乎會成為受虐者
38、教育孩子家裡只能有一套規則,不能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解鈴、繫鈴需是同一人
39、跟孩子說No,要指出一條可以走的路,不可以只說No
40、沒有天才,放對地方就是天才
41、重要的是擁有什麼能力,並非缺乏了什麼能力
42、誠實是最好的教養方法,不要騙孩子
43、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你會看到他的長處。世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
44、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溫暖的家庭(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陪孩子成長、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教他紀律
45、電腦、電視放在公共空間,過濾小孩看的書,「完全自殺手冊」絕對不能看,九把刀有時候髒話,需過濾
46、成功的人不是最聰明的人,是最有毅力的人
47、家長也要有知識,才能看得遠
48、親子共讀,父母自己讀書,孩子一定跟著讀書
49、身教,模仿是人的天性
50、不要花時間在做家事,家事做了、明天又髒;孩子教了、明天就好
51、不要讓孩子去死背,要給予他們快樂的童年
52、小時候培養美育品味,長大不會歪偏
主動學習廣泛閱讀青春要留白
拚命逼孩子補習、學才藝、熬夜念書,對孩子好嗎?最新的腦科學研究發現,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才有效果,白天把孩子腦袋塞太滿,晚上又熬夜,學習效果會很差,反而得不償失。
由國科會與聯合報、公共電視、科學人雜誌、中廣公司、News98合辦、中央大學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承辦的「2006展望演講春季系列-觀察與認知:心靈‧生物‧地球‧宇宙」,第二場由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主講「教養的迷思——腦、認知與教育」,不但座無虛席,連走道都站滿聽眾。
洪蘭指出,小孩在母親肚子裡,每分鐘長25萬個神經細胞,出生時,大腦裡有1兆個神經細胞;出生後大腦會修剪神經細胞,沒跟其他神經細胞連結的,就會被修剪掉,常用的神經連結變得比較粗,這種「長神經連結」的過程,與後天經驗有關。
要使神經緊密連結,就要讓孩子多接觸各種事物,洪蘭表示,和同年齡玩伴一起遊戲,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因為什麼都可以玩,可發展想像力;而且會培養人際關係與領袖魅力。
可是「多接觸」也不能做過頭,洪蘭說,有個媽媽嚴格規定孩子玩這個遊戲幾分鐘,時間到就必須玩不同遊戲,這樣孩子當然不肯;她強調「孩子不能照書養」,要讓孩子快樂,才是對的方式。
有種晶片會不斷給嬰兒放音樂、看走馬燈,一直轉不停,藉以安撫小孩,但孩子聽久了會哭,因為受不了;洪蘭指出,不能讓孩子一直接受東西,要有空白,才能思考,「青春一定要留白」。
引發學習動機 事半功倍
洪蘭表示,孩子學習一定要「主動學習」才有用,有個實驗是讓猴子用手指頭撥動輪盤,就會掉下食物,結果發現猴子大腦中控制手指運動的部位變大;但若是聽到聲音要用指頭按鍵,猴子只是被動表示「我聽到什麼」,而非主動要做,大腦就沒變化。
老鼠實驗也得到類似結果,洪蘭強調,許多孩子上學都是被動,會很痛苦,家長應設法把學習動機引出來,孩子自己會去做很多事,「想學,沒環境都會偷著學;不想學,李遠哲來教化學都沒用」。
睡飽飽精神好 表現也好
睡眠也是學習的重要步驟,洪蘭指出,睡眠時腦中會分泌重要神經傳導物質,包括:生長激素、血清張素、正腎上腺素等,血清張素濃度與記憶有很大關係,生長激素除會讓小孩子長大外,也會修補大人的身體細胞損傷,因此「該睡就要睡」。
洪蘭表示,研究發現睡飽覺醒來後是心智警覺的高峰,若不睡覺,頭懸梁、錐刺股都沒用,因為讀的東西沒進入大腦變成長期記憶;以色列有個實驗是叫士兵分三組背生字,然後一組睡覺、一組睡覺但不准作夢(就是從腦波發現要作夢時就給予刺激)、一組去夜行軍不准睡,結果睡覺那組表現最好,睡覺但不准作夢那組最差,顯示作夢是必要的。
洪蘭說,作夢是把白天發生的事情重新整理,去蕪存菁,有個實驗是在鳥學唱歌時,不准牠作夢,結果鳥一定學不會唱歌;嬰兒有時白天玩太久,晚上睡不好,會哭鬧,也是因為資訊太多,來不及整理。
培養閱讀習慣 知識在握
還有一項對學習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廣泛閱讀,洪蘭指出,要具備背景知識,學習才會輕鬆,像福爾摩斯之所以推理精準,憑藉的是豐厚的背景知識;又如擺一盤下一半的西洋棋,一般人看過排不出來,但西洋棋大師可以,因為有規則可循,也就是有背景知識做後盾。
「說話是本能,閱讀是習慣」,洪蘭表示,孩子聽別人講話,就會跟著講,但沒人教他閱讀,他就是文盲,因為文字發明才5000年,在人類歷史上太短,沒辦法成為基因的一部分;一定要從小培養閱讀習慣,才能打開人類知識的大門。
※習慣護一生
習慣是我們教導孩子紀律的第一步驟,從小養成好習慣,一輩子受用不盡。
很多父母不了解從小在家中養成孩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機制,習慣化是最簡單的學習行為,當一個刺激重複出現後,我們就會減少對它的反應,最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所以古人說「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我們也常看到住在大城市的人,好不容易盼到去鄉下度假,但是晚上沒有了車馬喧囂聲,他反而睡不著。這就是大腦習慣了嘈雜,一旦沒有了車聲就不是平常而是異常,大腦就開始警覺起來(這是不自覺的神經行為),於是就睡不著了。
習慣化是一個很重要的機制,它使我們的大腦不必一直注意重複出現的東西,而把注意力轉移到新奇的、可能對我們生命有害的刺激上。中國人說「習慣成自然」,這個習慣就是我們教導孩子紀律的第一步驟,家長不可小看它,從小養成好習慣,一輩子受用不盡。有道是「有紀律的孩子,成功了一半」。
雖說大腦的神經迴路可以改變,但是要改變一個既成的神經迴路要花很長的時間和很大的努力,而壞習慣的形成通常只要看一次或聽一次就學會了。有個實驗給受試者五分鐘看一張不容易辨識的圖片,一旦他看出來是什麼了,隔五年後把他請回實驗室,這張圖一放,他馬上看到。這表示神經迴路只要連起來了,可以五年沒有鬆開,父母就可以了解為什麼在孩子面前一舉一動都要正確的重要性了。中國人說「有樣學樣」「上梁不正下梁歪」,外國人說Monkey see, monkey do.都是這個道理。
教孩子好習慣(也就是紀律)其實不難,它的關鍵在只能有一套教養規則,而且規則不能因人而異。父母一方所說的話,另一方不可當孩子的面否定,這會讓父或母在孩子面前失去尊嚴,變成說話不算話。許多父母說管教難,其實只要看能訓練動物做各種表演就知道孩子一定可以教,人絕對比動物聰明,人還可以用語言溝通,但是動物聽不懂人語,如果動物會,人沒有理由不會。
那麼動物是怎麼教的?這方式叫工具制約,當動物做出你想要的行為時就獎勵牠。一名專門訓練海豚跳火圈的訓練師說:「訓練動物不難─一套規則,一名訓練師。當牠做錯事時,我不理牠,因為罵牠也聽不懂;但是當牠做對時,我就給牠一條魚吃,牠下次看到我,就做出吃魚的行為來,我把這行為串起來,就是你們現在看到的表演。」
教孩子也是一樣,在三歲以前可以用同樣的方式教會孩子好習慣,只要他做對了,就把他抱起來親一下或稱讚一下,很多時候父母的擁抱稱讚比糖果餅乾還有效。物質獎勵帶來的愉悅感覺是短暫的,而且會成等比級數上升;但是精神上的獎勵可以維持很久,甚至改變孩子對學習的態度。三歲以後就可以慢慢的講道理了。
在學習理論上還有一個點很重要,就是每次做對一件事就給獎勵時,獎勵一消失,行為就消失;但是如果久久才給一次獎勵(例如百分之三十),那麼雖然學習上沒有像百分之百獎勵時那麼快,行為的效果卻更持久。學校的獎狀如果濫發,獎狀就不稀奇了。父母在教孩子時,一開始是用百分之百的獎勵方式,養成習慣後,只要久久增強一次就能使這行為一直出現。當習慣成自然後,這行為已變成他生活的一部分,父母不需再獎勵他也會一直做下去了。
我小時候,父親要我們寫日記,一方面是訓練我們的思考和表達方式,另一方面是他要知道我們白天做了些什麼事,有不對的要立即改正,錯誤的行為才不會變成壞習慣,以後不易改。所以我們六姊妹都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寫日記,寫了五十多年,早已成習慣不去想它了。
父親過世後三年,有一天,我在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妹妹打電話來問:「姊,你還有沒有寫日記?」我說:「當然有呀!」她說:「你這個呆瓜,爸已經走了,不需要寫了。」我啞然失笑,因為我發現我寫日記已經不再是為父親寫了,是為我自己在做了。
當一種行為養成習慣後,它已經不再花你大腦的資源去想要不要做,它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你很自然的就去做。我曾經搬了家,晚上做完實驗回家,很累時,一不小心就走回舊家去了。可見習慣的重要性,它使你在不知不覺中,做出原來的行為。
在孩子三歲懂事以前,做錯事不要打他,因為他不是故意的。人有失常,馬有失蹄,只要是人一定會犯錯,連法律上對過失犯錯都會減刑,不小心打破了碗,又何必一定要懲罰他呢?我小時候看《西遊記》,看到沙僧以前是天上的捲簾大將,因為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破了一個玉盞,被玉帝打了八百大棍,貶下界來,還每七天木劍穿胸懲罰他。看得我對天庭非常恐懼,心想連失手打破個盞都要罰得這麼重,這種天堂我是不要去的。
後來到了美國留學,住在一位教授家,替他看小孩換吃住的報酬。我看到他的小孩打破了杯子,一點害怕的表情也沒有,他母親拿了掃帚來,一邊掃還一邊叫小孩小心,不要踩痛了腳。我才第一次感到美國人寬容之心是來自他們小時候被允許犯錯,所以長大後才能接受別人的過錯。
沒有人不犯錯,連顏習齋都說「聖人寡過」(他說「惡人無過,常人知過,賢人改過,聖人寡過」),表示做到了聖人,偶爾也會犯錯,所以孔子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父母若能用諄諄善誘的方式,教好孩子生活的習慣、做人的道理、談吐的禮儀,怎麼需要擔心他長大會輸人家呢?孩子只要有學習的能力、有良好的品德,走到哪裡都會有飯吃的。反而是父母忙事業,把孩子交給保母帶,俗語說「沒有人會洗租來的車」,保母不會像自己的父母用心教,一旦壞習慣養成,就後悔莫及了。
教養孩子是父母的責任,而且責無旁貸,因為家是最早的學習場所,父母是最初的老師。
為了孩子,我不放棄沒有人天生勇敢
【閱讀生活2020-02-04 16:57聯合報
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為了孩子,我不放棄沒有人天生勇敢
在妹妹兩歲的時候,我領到人生第一張身心障礙手冊。跟很多人問我的問題一樣,我也常常問自己:「為什麼?」
因為她的狀況不是永久的,我每年都要帶著她去做評估。第一次拿到語言障礙中度,我整整哭了三天。擦乾眼淚後想,我有一年的時間可以讓她不用拿手冊。那一年,我排滿了各項治療,上班時請假,下班後繼續跑復健,一個星期要跑四到五堂復健課,很累。我的假卡幾乎填滿,每次遇到校長都要被問一次:「小孩到底怎麼了?為什麼要一直請假?」他永遠不懂為什麼我會把孩子生成這樣。我不管他的想法,有課可以上,我心存感激。
努力了一整年,上到語言治療師一直趕,說我們占用資源太久。加上她中耳積水開了刀,放了中耳通氣管後,說話漸漸清楚了。我心裡想著,三歲時去評估,一定會通過,我就能從她的手冊畢業了。沒想到,三歲評估時,因為沒辦法上下樓梯、走幾步路就跌倒等狀態,我換了一張中度的肢體障礙手冊。
那是一種絕望。
一整年陪伴我的是身體的疲累、精神的壓力、工作的繁忙、考績的威脅、上司的不諒解……我這麼努力,換來的竟然是另一個打擊。
又哭了三天,重新調整復健課程,加強肢體動作的復健,再跑了整整一年,然後,我們又領到另一張手冊。到現在,各類別的手冊,我已經領了第五張,因為讀寫障礙,我們領了中度智能不足。工程師問我,這要上什麼課來幫助她呢?
那幾年的復健,不管雨多大、太陽多毒辣,總是推著她的推車,手上肩上提著她的物品。雖然有身心障礙的停車證,可是常找不到車位,停得老遠,下雨天更淋得全身濕透,在復健教室外等候她上課也就乾了。推她回車上時,分不清是雨還是淚,讓我的全身又濕了一遍。
這些年的疲累和辛苦,只有我自己能夠深刻體會,但是她可以從全身肌肉張力不足、生長遲緩、發展遲緩、語意不清、生長曲線負3%,到現在這樣可以和一般孩子一樣蹦跳,比大多數孩子還高大,生活自理能力良好,這些都是早療和長期復健的成果,都是我努力的成就。
很多人問我怎麼能這樣坦然面對她的障礙和手冊?怎麼不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拿了中度手冊是種羞恥?為何可以這樣大剌剌地說出來?
因為,我從來不覺得是羞恥。那一張張的手冊,在每個階段都不斷提醒我該注意她的發展,該協助她去克服困難。她的進步讓人驚豔,她的努力讓人心疼,對我而言,只有她最重要,其他的標籤、歧視、耳語,甚至我的考績,都不重要。
這麼多年,我學習眼裡只有孩子,其他的不聽、不看、不在意,才能堅強地活下來。
如果你正在面臨這個階段,一定要痛哭一場,然後擦乾眼淚繼續為孩子奮戰。我們不堅強,沒有人能為孩子努力。
努力過,就好
決定讓妹妹去上英文課時,我抱著很大的希望,心想說不定這樣做,她學習英文的障礙會小一些。我幫四年級的她報名初級班,和幼稚園大班及小一的孩子一起上課。
剛開始還跟得上,但漸漸地,很多都聽不懂了。
有天早上忙完早餐,我坐下來陪她念英文班的功課。我要她跟著我念,她卻含糊帶過。我堅持要她念好,但她總會跳過幾個音,光是dance with me這句,她一個字一個字念還可以,但連在一起就不行。
有時候,最困難的是要決定她到底能不能學會。如果學不會,是不是就不該強求,讓她略過?還是應該堅持讓她學會某一句?
光是一句話,她就練習了兩小時,剩下的三頁課文只好讓她用點讀筆聽一聽,胡亂跟著念過一遍。
到底是因為智力的限制,還是聽力的影響?或是因過動而無法完全接收訊息?我教完她都快虛脫了。趁著去市場買菜時,我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一踏進市場,熟識的攤販就問我妹妹怎麼沒來,我說妹妹在家裡聽英文,等著幫我洗米煮飯。她說:「妳家妹妹好棒!我家國中的女兒看到阿嬤在洗米煮飯,還會偷偷打開鍋子倒沙拉油、醬油、米酒,每次都被阿嬤罵,還是常常這樣!昨天她把我整個辦公桌抽屜的東西全部丟掉,真是讓我氣炸了!事後想想又覺得她很可憐,一定是想幫忙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沒辦法分辨哪些東西要留下來,真不知道該怎麼教她。」這朋友家的特殊孩子雖然已經上國中了,很多行為仍停留在小小孩階段,讓她頭痛不已。
回到家,妹妹迎上來,告訴我米已經洗好,也按下去煮了。她很乖巧地聽了三遍課文,還煮了飯呢!
我眼眶泛紅,抱著她說:「謝謝妳!」同時心裡對早上因她學不會而發脾氣有著滿滿的愧疚。晚上睡覺,她又摟著我,說:「I love you!」這孩子,讓我歡喜,讓我憂。
上天給每個人的功課不一樣,每個孩子給我的功課也不一樣。兩個聰明的哥哥主觀意識強烈,青春期的尖銳和叛逆讓我傷透腦筋;善良的妹妹總是學不會,常讓我費盡心思和耐性。
人生本就充滿挑戰和挫敗。如果一句話要花兩小時,那我們一天學一句,三百六十五天就可以學會好多句。就像我如果沒辦法讓家裡兩個哥哥專注在課業上,那就當他們的朋友,至少他們知道媽媽的愛,就不會走偏。
我們都努力過,就好。
●摘自遠流出版《我不是挨打就會趴下的人》
2015年平鎮藝術季名人講座
洪蘭教授演講《教養的藝術》聽講心得
於2015.9.22平鎮婦幼館
一、噪音可影響孕婦地中樞神經系統地機能活動。孕婦受噪音影響還可使胎心加快,胎動增加,對胎兒極為不利。高分貝噪音可损害胎兒地聽覺器官,並使孕婦内分泌功能紊亂誘發子宫收缩而引起早產流產新生兒体重减輕及先天性畸形。 為人父母平時講話要輕聲細語,有研究發現於機場附近因飛機起降在80到120分貝 ,對當地影響很大。舉法蘭克福機場及台北松山機場五常國中的研究。
二、腦神經海馬(Hippocompes)神精細胞有再生能力,五手指腳指聯接腦神經 ,若無手址腳指就可以發揮手指功能,可用腳趾彈鋼琴。小提琴音樂家主管小拇指之腦神經特別發達。在腦中和學習與記憶相關的海馬會持續產生新的神經元,神經元新生的現象最早在齧齒動物身上發現,但科學家證實成人也有新的腦細胞生成,因此當某一方的腦受損時,其他部位的腦細胞會接收相關的區域;沒有輸在起跑點這句話,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有耐心和毅力跑道終點才是贏家。對於學習來說,耐力和持續的堅持才是最重要的 ;成功的人不是在起點而是在轉折處。大腦產生觀念→觀年產生行為行為造成結果→結過改變大腦→一直循環。
洪蘭舉例:「如果每天都罵小孩是豬,透過這個循環,孩子就會越做越不好,最後沒辦法就真的只能成為豬了,因為沒有別條路可以走,如果家長只灌輸不正確觀念,孩子在無所適從之下,只會讓砥礪變成揠苗助長。」教授也提醒家長,若是小孩在小學二年級之前在書寫上有著偏旁顛倒的問題,作為家長絕對不要以打罵管教孩童,這是因為兒童大腦發展的時鐘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尚未完全發展,書寫出現偏旁顛倒也是正常的現象。
三、不要跟別人比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不要找孩子的毛病,否則你會害孩子,經調查,平均父母對待子女10句話有9句負面只有一句正向;學校卻有7句正向3句負向。
(Peter Drucker)说:「重要的是有什麼能力,而非缺乏什麼能力。」給我們的老師和家長許多啟示,為深麼去發現孩子的長處呢?
四、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機制,學懷很容易學好不易。父母是最初始的老師。孩子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因此父母應以身作則。因此父母應制訂規矩和限制,讓孩子學到規範。養成良好生活 習慣,習慣是教導教導孩子紀律的第一步驟,從小養成好習慣,一輩子受用不盡。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機制,習慣化是最簡單的學習行為,當一個刺激重複出現後,我們就會減少對它的反應,最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孔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五、影響孩子的品格有二,他所交的朋友,他所看的書。古人交友是友直、友諒、友多聞 ,朋友間易模仿互相薰染。閱讀可將別人的經驗內化成自己的,將有限的生命去學習無限的。鼓勵孩子聽故事、講故事、閱讀故事;有報導指出每天大量聽故事、閱讀故事書,無形中會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因為聽與說故事時都會運用到的組織能力、詞彙、想像力和前後的連貫性,這些都是語文能力學習的重要指標。
六、不要過份責備孩子:
孩子說謊是不要讓爸媽失望。我來到美國留學,住在一位教授家,替他看小孩換吃住的報酬。我看到他的小孩打破了杯子,一點害怕的表情也沒有,他母親拿了掃帚來,一邊掃還一邊叫小孩小心,不要踩痛了腳。我才第一次感到美國人寬容之心是來自他們小時候被允許犯錯,所以長大後才能接受別人的過錯。 沒有人不犯錯,孔子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父母若能用諄諄善誘的方式,養成好的生活的習慣。教授又舉一例,一天爸爸帶孩子去一家雜貨店買巧克力,孩子覺得很好吃,每天偷他媽的皮包的錢去那家雜貨店買巧克力,越買越多,有一天他爸在帶他去雜貨買巧克力,老板對著他說你的孩子每天都來買很多巧克力,你有給他那麼多錢嗎?這個爸為維護孩子的尊嚴,對孩子說以後不要在這家店買東西 ,父親沒有當場斥責他,孩子因此懂得謹慎用錢的習慣。許多家長往往過分責備使孩子養成說謊的習慣。
七、 家庭要營造安全感的環境:
洪蘭教授提出哈洛(Harry Harlow)的猴子實驗,讓小猴子在二個「代母」之間選擇,結果發現小猴子寧可選擇沒有奶瓶但可以提供安全感的絨布媽媽,而非有奶瓶但冷冰冰的鐵絲媽媽,猴子黏在絨布娃娃去鐵絲媽媽那裡吃奶,由此可知孩子們要的是安全感,一個能夠永遠保護自己的媽媽,是孩子情緒成長不可缺的安全感來源。
家庭是最早的學習場所,父母是最初的老師,安全感在孩童學習的路上是一定要填滿的。有個數據是這樣的,在三歲時每個月都被打一次的孩子,在五歲時打人的機率比沒在毆打環境中的成長的孩子高出了兩倍以上,由此可知受虐兒長大成為施虐者的機率是我們都應該重視的。
八、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教授從科學角度作引入,透過多張大腦的專業圖片深入淺出地說明了大腦與閱讀及學習的關係,強調了大腦的記憶特點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意即看過的東西會對將來的思考產生一定的作用,一個人的背景知識決定了所看到一件事物的內容。閱讀是快速吸取知識的途徑與方法,透過閱讀可把別人的經驗內化為自己的經驗,通過閱讀能激發出更多的想像與思考,他舉例:人類1927年才發明飛機,1969年就登上月球,那年正好是我到美國留學,令人震撼!說明了創造力的根本在閱讀。她亦勉勵大家要不斷探索,人生是馬拉松,不存在輸在起跑點上的說法,人是要活到老及學到老,強調了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亦舉出了愛迪生、愛因斯坦及王陽明都是大器晚成的成功例子
九、教養孩子是一門藝術
世界上沒有完全不可教育的孩子,大腦是具有可塑性的,大腦中的神經迴路是可以改變的,沒有「教不會」,只有「不會教」,用正確的方式教學,了解孩子的盲點才能讓他們有正確的認知。教育孩子是一種藝術,而不是科學,沒有一個藝術品是相同的,因此也沒有一個孩子是相同的,不要低估每個孩童的學習能力,試著從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才會真正了解他們想要的是什麼,並且用正確的方式教養他們。洪蘭教授最後提出一個概念:當處於必須拒絕孩童的情況中時,請指出另一條可以讓他行走的路,不要凡事都說no,世界上沒有什麼天才,只要把孩子放對地方,讓孩童的能力可以盡情發展就是天才。
十、家裡的電腦、電視放在公共空間,要過濾小孩看的書。不要過分縱容小孩。
感謝美榮小姨的提醒讓我們有機會去聽一場相當有意義的演
「此文值得參考」
系統化多元閱讀
文章來自1120923金門日報陳慶瀚
多數家長很在意孩子飲食上的偏食,但卻很少家長關注孩子閱讀上的偏食他們會擔心偏食會造成營養不均衡生長發育遲緩,但可能沒有注意到閱讀偏食其實和飲食偏食一樣會造成認知部許金對專長和興趣領域的誤判導致最後職涯路徑選擇的偏差其影響並不亞於飲食的偏食
我們常常以興趣為理由來寬容這種閱讀偏食,但興趣是個假議題,真實的興趣是不存在的。孩子可能因為被贊美,或者特定情境下美好體驗,或某個事件帶來的成就感,或者因為困難挫折而逃避到某個自己就能掌握的領域中,形塑興趣的假象。
以人文藝術和數理學科的簡單區分,前者的自學門檻較低。如果以自由意願和興趣為基準,絕大多數孩子都會選擇語文或人文藝術,因為通常是最早接觸的,接觸時間最長,與生活感受的連結性較強,且帶來的成就感最大。相比之下,數理科目的自學難度較高,學習上可能會遇到較多挫折。如果沒有外在的助力或壓力,很少有孩子會主動選擇學習數理科目。長期下來,數理科目便自然而然地被歸類為缺乏興趣的範疇。
雖然過於強調興趣容易發生學習過早收歛,窄化了日後生涯發展了更多可能性;但如果是缺乏焦點的閱讀,導致學習發散,難以積累學習成效,如何拿捏收斂和發散的邊界確實考驗著學生家長。
我的閱讀教育經驗是系統化多元閱讀。大量閱讀、多元閱讀、有效閱讀,在孩子三年自學期間,我每週帶她去圖書館借書,同時記錄孩子讀過的每一本書。小一中文閱讀500本,小二818本,小三1502本。另外,英文閱讀大概是中文閱讀數量的一半。
我把書籍分成十類,並記錄每一類閱讀數量,做為每週去圖書館借書等類別選擇的參考。統計小三的中文閱讀數量:知識類243本,歷史地理社會127本,藝術52本,文學160本,自然科學235本,生命科學48本,批判性思考哲學思辨63本,人文傳記96本,生活科技資訊235本,理財創業精神34本,以及其他難歸類的書籍,如產品使用手冊和食譜。
這是個大膽的教育實驗,大量多元閱讀,並非為了累積百科全書的知識。更多的是為了建置孩子大腦神經網路訓練所需要的大數據。透過大量多元訓練樣本和親子互動回饋強化學習機制,來建立神經元之間的強連結。連使用少量的資料進行反覆訓練,會產生模型過擬合的現象,為了尋找全域最佳解,不讓神經網路的信念權值落入局部最佳解的陷阱。資料的多元分散是必要的,這才是系統化多元閱讀的目的。
有趣的是,這幾年震驚世界的大型語言模型如 GPT 的問世,正是電腦大量閱讀而產生機器智力突然大幅提升的現象。我有一個科學猜想:透過大量的系統化的多元閱讀,只要足夠的數量、足夠多樣化的樣本和大量的交互作用,那麼,就如同 GPT 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一樣,孩子的大腦會在某個臨界點突然湧現一種全新的能力。這種能力並非個體原本的智商的自然表現,也不是書本知識的記憶復現的能力,而是一種全新的、突現式的解決問題的智慧。
孩子的童年十分珍貴,每個人的學習時間和精力都極其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學習資源都放在單一的閱讀活動上,所以高效的學習方法變得格外重要。除了大量多元閱讀,高效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和陌生感。2019年的論文研究中指出,困難度對學習效果有影響,結論是最佳的困難度是15%。太舒適或太艱難的學習內容都不利於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ㄞ
閱讀教育也是如此,給孩子閱讀的書籍最好有85%的內容是他熟悉的,而15%是他感到陌生的。這樣的安排將帶來最大的學習閱讀效益。這裡的陌生感不僅僅指內容,還包括敘事風格、文字選擇和故事結構。 然而,如何確定15%的難度和陌生感,這仰賴父母對孩子評論閱讀內容的掌握程度。評估孩子每一本閱讀書籍的內容在現實中確實不容易做到。但作為一個培養永續學習能力的目標,仍然值得自學生父母努力嘗試。
陳亮恭/至樂無樂‧死生自在
莊子‧至樂》寫到莊子喪妻:莊子妻死,惠子弔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莊子喪妻,惠子前往弔唁,看到莊子敲著瓦盆歌唱,惠子氣不過地說:「你與她伉儷多年,生養子女,老後身死你不悲傷就算了,還敲盆唱歌,實在太過分!」莊子說:「不是這樣的,內人剛死時,我何嘗不悲傷?只是轉念一想,人本來就沒有生命,沒有形體,甚至連氣息都沒有。在變化之中,忽而有了氣息與形體,才有了生命。現在內人又變化為死亡,彷彿四季運行一樣的自然,她已安息在自然之中,我若為此悲傷,豈不是太不通達天理嗎?」
即使是通達天道的莊子,又怎知已逝者的感受?《至樂》中還有一則寓言,莊子嘗試與已逝者對談:夜半,髑髏見夢曰:「視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則無此矣。子欲聞死之說乎?」莊子曰:「然。」髑髏曰:「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莊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復生子形,為子骨肉肌膚,反子父母妻子、閭里、知識,子欲之乎?」髑髏深矉蹙頞曰:「吾安能棄南面王樂而復為人間之勞乎?」
莊子到楚國路上看見骷髏,雖然乾枯卻還保持其形。莊子用馬鞭敲它,問道:「您是貪生怕死、悖離義理而落到這個地步?還是亡國禍事,被刀斧砍殺才成這樣呢?或是行為不端,唯恐遺留給父母妻兒惡名才羞愧自殺?抑是飢寒受迫的災禍而亡?還是天命只到此呢?」話完後,莊子拿骷髏當作枕頭入睡。夜半,骷髏託夢說:「你說的都是活人的困擾,人死後就沒有這些了。」骷髏又說:「死後,無君無臣人人平等,順應四季的耕收也免,從容自在與天地共存。即便當王也沒有如此的快樂啊。」莊子不信,說道:「我若讓你復活重生,讓你回到父母、妻兒和故友身邊,你想要嗎?」骷髏皺眉說道:「我怎能拋棄稱王的快樂,而再回人間受苦呢?」
至親的離世為高齡者的重大生活壓力事件,對健康的影響自事發的第一周開始而持續數年,尤以老年喪偶的影響最大。心理學家提出悲傷的「五階段理論」,包含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但面對久病辭世的老伴.或許已經走過前面三個階段,但由憂鬱走至接受的路程則充滿艱辛。世間並非人人如莊周,悲傷的轉念與生活的重整對於經歷喪偶的長者充滿難處,身邊的後輩更難以體會,是件怎麼都想不開的事,更非反覆勸告「想開點」而能排解憂愁,透過陪伴與同理共同走過這段路程方能生死相安。
《至樂》剖析人世真正的快樂,「至樂」的來源是「無為」,是故至樂無樂。天地變化本無動機,以無為的態度面對而不橫加干涉,萬物在紛繁間經歷生死與起落皆是自然,無為面對塵世變化便是至樂。
(作者為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