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於106年4月1日往生)
母親生我 ,育我費盡心力,母親是我們紅塵中最大的菩薩---她正在失智中。
日前在fb上看到同村炳瑜po上他媽媽圓面嫂蒸紅粿的照片,
母親一生辛勞,很年輕就從金門城陳家嫁來我家,跟著父親上山下海吃足苦頭。
平時母親為了我們一家溫飽十分節省,隔壁小目嬸說:你母親很節省,
101年10月間我還帶母親參加桃園市金門浯江同鄉會舉辦中秋節活動,當時
近況:
105年2月4日早上印尼看護舒麻來電說母親很反常,
12日晚上八點振木從家裡要去機場, 哽咽著打電話說:因母親已睡了, 我怕她一夜睡不好,沒有告知要來台 灣.明早才叫看護阿妹跟他說.老三很細心也很體貼。
次日傳(line)說霧大在機場睡在機場一個晚上打算搭下午船,
傳來訊息:《金門快輪已於2月13日2點45分開航,自台中港前往金門,
我13日晚去電,阿妹說母親一直沒有提老三返台一事,
▲每日打電話,復健
為了不讓她腦袋急速老化,我約老三每日一通電話,電話中雖然只是《吃飽嗎?》《天氣如何?》《去醫院照腳否?》
但能聽到母親的聲音也是種福氣 啊!
2月23日,金門署立醫院復健科張小姐來電,
2月28晚7時母親主動來電,講話還正常,講幾句日常老話 。
▲憶往事:
1.95年10月26回金門,次日一早母親說未曾去大陸,我說我帶你去,於是就去水頭辦理金馬證,爸媽都辦。10月31日 一早我帶母親到水頭搭乘客輪,出門前父親淚水汪汪說我進退兩難,他說只想來台灣,下船就搭計程車到預訂的嘉禾路
金威飯店, 接著從飯店轎車到渡口,乘遊艇到鼓浪嶼,首先參觀海洋館,看海獅表演,有那麼多魚母親很驚訝,回程後搭公車到火車站,附近有購屋中心到五樓美食街,看車站附近高樓大廈林立十分熱鬧,晚上安排搭遊艇停遊遊廈門灣,夜景之美不輸日本涵管,海風徐徐,船上有古箏演奏,有木偶戲-節目很精彩,同船有一對父子馬來西亞廣東華僑,父已95了離開家鄉有70年還,每年都回大陸,身體硬朗問養生之道,說常喝白蘭地每日1小杯。
回旅館已晚了,母親倒頭快就睡,第二日飯店提供早餐很豐富,但是母親只吃一碗稀飯和油條。接著我帶她到普陀山參觀,人山人海參觀。下午到中山路閒逛下午搭船回來.二老平時常吵嘴 ,要分離又那麼傷心。父親往生也已三年了 ,母親今年也已91高齡了,母常說我活夠了,村裡比我小都走了 ,人到了這把歲數一切看得開。我每天打電話,她都說我很好,你放心 ;母親就是怕我們牽掛,處處護著我們.
2.云101.1.11結婚,全家照 與五姨兄弟等,當年母親還很能走,短短五年了,變化真多。
3、搭乘金門公車到處觀光:(103年3-5月)
到太武山參拜 ,母親應多年沒有來,每月農曆十七從山外發車 ,許多人上山 ,母親一向虔誠。
帶母親回舊金城娘家 , 帶她回去探訪大舅媽,二舅媽、四舅----勾起許多回憶,那時視力、記性還好。
到歷史民俗博物館參觀,母親對現在保育類動物-鱟很有興趣,小時候海邊很多,母親常刮鱟,炒來吃,那真是人間美味。
我帶著母親但去醫院做復健,接著帶她參觀金門最大百貨公司--昇恆昌,公司剛開幕我帶她去看電影「 羅馬浴場」,這是母親第一次走進電影院,感到很新鮮,然後搭最後一班公車回來,我才知道母親患了夜盲症。
平日和鄰居話家常
4.、101年月11月左右我幫她申請到蘭湖日照中心 ,當時母親剛腦部手術 光著頭 ,金門剛成立日照中心,很少人知道有這個機構,
5. 母親一向勤勞,附近間仔頂一棵破布子 已成熟,101年夏天母親還能爬樹去採收 ,且要煮很多遍,應有很多年都如此,
6、這個家所有祭拜都是母親一手完成,如今子女一個個離開金門年節祭拜將逐漸遺忘消失,
(1)記錄96年母親祭拜情形:
除夕日:一早貼春聯
上午9:00拜地基祖
10:00拜天公辭歲(準備香爐、茶葉、水果、年糕、金紙、鞭炮)10:30拜佛祖( 準備飯春 、蔥、芋頭、貼紅紙;欠地瓜粉)
金紙:大金、壽金、笑金、神燈、改年
11:00祭祖(10雙筷子、菜6-8碗、不要飯、二種金紙、點燭)
23:00拜門神(糖果子 )開大門
23:20拜佛祖:向佛祖辭年( 大金、通前改年 )
23:40到昭應廟拜拜
(2)重視祖先忌日
從照片中98農曆6月25日祖父忌日,母親還準備一大桌菜飯, 那天姑媽大兒子顏伯勳大姊 也都來祭拜。
(3)農曆月七月七日七娘媽生:
小時記得每年七夕,先母那天傍晚都會在家庭院擺設祭品祭拜七娘媽,祈求孩子們平安長大,當時老家還住在一間向東的䕶龍,供品通常包含一座紙紮的七娘媽亭、有麵線、發粿簡單菜碗或餅乾之類,及水粉、梳子、鏡、圓仔花(胭脂花)等等。三弟說他常去摘胭脂花,即紫茉莉,還深刻記得呢。七夕前幾天隔避泗湖村,有一位大家叫我「查某添」的長輩會挑七娘媽亭來村祻多兜售,一個大男人聲音像女生,小時的印象很難忘記
勇敢的母親
47年823砲戰期間,老家上有一老邁祖父,大腿生瘡不良於行的父親,8歲的大姐,不到6歲的我,3歲的妹妹,三個月大的二弟,還有一個來不及長大的1歲半弟弟,只有一個勇敢健康的母親,記得炮戰時整天躱村前面的山溝坑洞,而勇敢的母親仍趁砲擊空檔回家煮飯,有一次在煮飯時材火中夾雜一顆子彈當場爆炸。母親說當年也曽有來台灣的打算,當時政府發給來台民眾每人3000元,因顧慮祖父年邁,47年之後又歷經20年的單打雙不打,金門飽受戰爭的威嚇,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最後一個躲防空洞,母親是我們紅塵中最大的菩薩,用她的生命愛護持這個家.
母親如菩薩般護持這個家,我們感謝您,如今您已是風燭殘年,此刻還能在電話中聽她慈祥的聲音真是一種幸福.
給女兒一封信(在金門尚義機場後機室104.10.15
以前回台灣阿公阿嬤都會到機場送行, 那時不會珍惜,阿公走了後,阿嬤還是堅持來送行 , 但是這一次返台阿嬤真的不行了。我一個人孤零零的,在機場寫這篇文章給妳們。難以想像妳阿嬤目前和貝貝一樣,吃得滿地都是,看不到、聽不到、走不動,8月份因印尼看護到期回家,阿媽去基隆姑姑家住一個月,在那裡可說住在床上,只下來旁邊輪椅上廁所,輪椅子下放小孩戲水的圓圈,在客廳沖澡,給她餵稀飯,她痛苦難捱,日夜唸妳爸的名字。如此有一個月,完全失能,《沒有看護,這是母親在台灣最好的照顧。》二叔自雲林去基隆看她,發現真的不行了,建議兄弟要在臺灣輪流照顧。9月回金門已一個月了,這期間印尼看護阿妹用心照顧,訓練她吃飯、陪她上廁所,在客廳陪她打牌,一週二次陪阿嬤搭乘復康巴士去山外署立醫院作復健。每週六或日,住在榜林的金寧鄉志工李罔詩姑姑來家裡看阿嬤,阿嬤把她當作是她當作再生的女兒,她恰是生肖數虎。阿嬤說:為何她會常常來看她,為何拿自己種的菜、包子饅頭給她-,為甚麼疼那樣關心她,已經好多年了,比親生的子女還親。阿媽相信生命輪迴之說,他相信這是她投胎的女兒來報恩的。
阿嬤曾去問神,說你那再生女兒是北方出生,再問是榜林嗎?神說不是,問是古寧頭人?神說是的。
阿媽身邊有看護用心照顧阿嬤,有志工姑姑的關心,阿嬤適合在金門老家養老。這次我一回來發現晚上一直要上廁所,一直要喝水,我走路去隔壁村後垵拿中藥。醫生交代晚上要吃乾飯,睡前2小時不要喝水,加上吃中藥,三天後晚上頻尿已改善了。年老了,在自己的家最習慣,我二度把廁所設計無障礙空間,阿嬤在金門老家浴室有欄杆可以扶,自已上廁所,洗臉、洗澡,很有尊嚴。阿嬤已到了風燭殘年,油燈將盡。看一次老一次,也感到踏實,感謝上蒼!還有一個媽讓我掛念。我去電三叔,要多打電話給她,刺激他的腦筋,並藉著聽電話,移動一下座位,活動筋骨,避免整日坐著不動。昨晚我告訴阿嬤今日八點要回台灣,晚上一直唸不停,今早比平時還早起,一再叮嚀著:出門要小心、要吃飽………。以前每一次要搭機回台灣,二老總是把所有東西往行李袋塞,老是一番爭吵,總是堅持要送我來機場,當時感到很囉唆,如今阿公已作古三年,阿嬤也老邁到已看不到、走不動,聽不到,沒有氣力塞東西給我,更沒有氣力給我送行,一個人孤伶伶在機場候機。